第五百五十四章 飛鳥盡良弓藏

五月恩科的舉行和大學的建立,讓儒家的地位從做官的必經之路,變成了一種精神圖騰,更加類似於宗教的影響。

在華朝名儒和大儒依然不少,但是地位已經沒有曾經那麼超然,只是在儒圈內比較吃香。

在東亞諸國,儒家文化圈子內的成員,也不過是日本、朝鮮、以前的安南等國。

而諸如呂宋、暹羅、緬甸、準噶爾....這些邊陲地方,不是信印度教就是回回教,還有一些千奇百怪的佛教。

地盤大了,就要懂得管理,不然平白生事還不如不要。所以侯玄演準備將大學制度擴展到所有的地方,最好是能實現異地錄取,讓學子們多出去走走。

一來加強各地交流,讓文化差異漸漸變小,增強國人的國家情懷。

二來求學的路程遙遠,也可以把學子的交通訴求,變成技術變革的動力,早日誕生出更加快捷的交通方式。

世界上所有的技術進步,必然是因爲有着強力的訴求,人這種生物被逼急了,什麼都造得出來,想得出來。

金陵的邸報傳遍天下之後,印刷的技術就再一次飛昇;西北戰事緊急,運糧的車子就裝上了輪胎;海運日進斗金,遠航的帆船甚至可以航行到西洋...

這都是需求刺激的技術進步,侯玄演不是個發明家,但是他的皇帝身份,讓他可以隨意製造需求。

上行下效,皇帝永遠是最能引領潮流的,‘楚懷王好細腰,國中常有餓死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八月的江南秋風尚暖,蘇州城被擠得水泄不通,街道上人來人往摩肩擦踵。

這樣的盛況只因爲一件事,蘇州大學要招生了,作爲皇帝如此看重的學院,是個人就知道進去之後前途無量。

甚至有很多官員和豪商,帶着自家兒子,前來報名。

這樣的人家,出門動輒幾十人的隨從,尤其是十井街一帶,更是人滿爲患。當地的酒樓老闆樂得合不攏嘴,這裡的房錢也是水漲船高。

蘇州大學招生的消息傳到西北,在準噶爾乾的有聲有色的彭校長,將手裡的兵馬交接之後,趕回來執掌蘇州大學。

剛到蘇州,就被侯玄演拉着前來觀看招生,彭柱澤在西北差點就樂不思蜀,他沒有想到陛下臨時拼湊的那羣歪瓜裂棗威力這麼大,將個桀驁不馴的高原各族馴的俯首帖耳,成了順民中的順民。

侯玄演在高臺之上,往下俯視,只見人頭攢動,眉心不自覺地一皺。

總的來說,蘇州大學分爲醫學科、工學科、文學科、農學科;真正符合條件的,其實有限。

這麼多人究竟有幾個夠資格進大學,難道自己還要施行高考不成,現行的招生制度是優先從匠師館和醫學館招生,其他的小部分名額給其他的有志青年。至少要有一技之長,或者文采出衆、或者熟悉天文、或者精通地理,這就需要學校進行篩選。

就這麼一點小名額,就足夠讓這些人爭得頭破血流了。

幾個老師忙得天旋地轉,尤其是兩個傳教士,他們是招生的主力。

除了湯若望和南懷仁,還有一個金髮碧眼的老頭,就是在呂宋島上的聖托馬斯大學內,被赦免的傳教士雅格斯。

這些人以無畏的精神越洋而來,爲的是在東方佈教,難得的是東方最大的帝國的皇帝,並不反對傳教。

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加讓人振奮,畢竟以前在很多東方的小國內,尤其是信仰回回教派的,你要是敢傳教,什麼酷刑都出來了。

招生的桌前,就像是一個大型的面試會議,層層海選。

雅格斯的身前就站着這麼兩位,一個年長的魁梧漢子,帶着他的兒子。爺倆的相貌極其相似,兒子才十幾歲的少年,已經和普通的成人差不多高了。

“怎麼是個番人,真晦氣!”漢子撇着嘴罵了一聲,扯着嗓子嚷道:“這是我的兒子,要進大學,快點給我辦好。”

雅格斯經過這麼多年的東方傳教,早就磨礪的圓滑無比,也不跟他生氣,問道:“貴公子要進什麼科?”

“我哪知道什麼科,總之你給我們招進去就行了,我可告訴你,少耍歪心眼,動壞腦筋,你可知道我是誰麼?”

這個漢子的嗓門太大,引得負責維持秩序的蘇州府的衙役趕緊靠了過來。

一個年紀稍小的衙役,握着刀把訓斥道:“你幹什麼呢?嚷什麼,嚷什麼,知道這是什麼地方麼?”

這個漢子不驚反笑,一巴掌拍到衙役臉上,留下一個大大的掌印,罵道:“孃的,你知道老子是誰麼?敢這麼和我說話。”

小衙役從地上爬了起來,抽出刀就砍,華律中對於公人執法被毆打,有着嚴厲的處罰措施,允許公人拔刀反抗,只要有人證在,砍死了算是白砍。

這裡這麼多人都看着他襲擊公人,小衙役當然是有恃無恐,可惜他技不如人,被漢子打落了朴刀,這時候其他的衙役才知道過來幫忙。

大華剛剛建國不久,民風尚武,尤其是北伐軍打出了武人的地位之後。所以圍觀的百姓也不驚慌,反而圍了起來看熱鬧。

彭校長一腦門子黑線,火氣恨不得要把頭髮點着了,侯玄演對着他點了點頭,怒髮衝冠的彭柱澤帶着幾個親兵直奔下面的招生處。

此時幾個老外嚇壞了,躲在後面,生怕這樣的騷動會影響他們的傳教事業。畢竟在鬧市引起爭端,他們可都或多或少地見識過中原王朝的蠻橫和不問青紅皁白的連坐。

打人的父子洋洋得意,正在拍着胸脯吹噓,彭柱澤從他的身後,隱約聽得有點熟悉。

“毛竹臺?”

大漢聽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當即嚇了一跳,他的名字可是個禁忌,輕易不能被叫出來。

回頭一看,毛竹臺直接嚇得魂不附體,自己的老上級彭柱澤大將軍竟然就站在他的身後。

這牽扯到當年西南的一件謊言,彭柱澤和姚啓聖想要攻打緬甸,苦於沒有藉口,於是挑出了毛竹臺出使緬甸,態度十分惡劣驕橫。

毛竹臺等人被驅逐之後,卻被秘密送往江南,彭柱澤以次爲藉口,一口咬定是緬甸人殺害了使團。

當時舉國義憤,捐錢捐物,支援朝廷進攻緬甸。

毛竹臺也就在江南隱姓埋名,因爲這樁功勞,他獲得了很大數目的一筆賞金,而且在衙門也有特殊的造案,一般人不敢動他。

щшш_тт kan_C O

“將軍...”毛竹臺的囂張不再,反而變得十分怯懦,眼神躲躲閃閃。

彭校長的威名不是吹出來的,華朝開國以來,殺人最多的恐怕就是這個土家族的將軍。

“老子當校長,你還敢來搗亂?”

彭柱澤不怒自威,冷笑着說話竟讓人生出一股寒意。

毛竹臺結結巴巴地說道:“這不是孩子上學麼...這也算是咱們徵西兵的娃,希望能到大將軍麾下,繼續跟他爹一樣爲將軍效勞。”

彭柱澤沉聲道:“把這個鬧事、襲擊公人的抓起來,鞭打二十下,這是替徵西軍打的,也是我們蘇州大學的規矩。至於襲擊公人的罪過,一會打完了你去衙門領罪吧。”

毛竹臺豈能不知道他的脾氣,看來這二十鞭子是免不了了,趕緊抱拳稱是。

旁邊的小衙役看得大爲解氣,彭柱澤走到中央,摸了摸毛竹臺兒子的腦袋,一腳踢在他的屁股上,說道:“混小子,滾回去排隊。”

侯玄演身邊,秦禾附耳將情況訴說一遍,侯玄演嘆了口氣,心裡很不是滋味。

有些人立了功,自然就把自己當成法外之人,做事驕狂不羈,影響十分惡劣。

有人說朱元璋刻薄寡恩,劉邦忘恩負義,但是他們卻沒有想想,那些個功臣都幹了些什麼。

這裡面雖然和兩個人的出身以及性格有關,有大批人肯定是被冤煞了,但是不可否認有些功臣自身的驕縱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好在自己的華朝建立的過程中,那些刺頭就清理的差不多了,加上自己的威望足夠彈壓任何大將,這纔有了華朝開國一片祥和的原因。

今天的事給了侯玄演很大的觸動,並不是頂上的大官不妄爲,下面的小功臣就不跋扈了。有時候地方的小官害民,反而爲禍更烈,畢竟那裡山高皇帝遠。

“下旨,讓馬士英派遣巡按御史十五道,替朕巡查天下,包括靖南、靖北,糾察天下不正之風,整飭貪官污吏,從嚴處置。”

第四百四十四章 羅剎第一百二十章 三隻蠢驢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計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彌天之勇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伐,殺!第五百四十八章 搶陸渡河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四百八十七章 採菱第五百三十八章 從嚴從重處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決戰荊襄(6)第三百七十八章 徵遼元帥第三百一十四章 英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擒王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夾在中間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鮮第三百八十三章 晉封越王第十九章 千金買八卦第二百三十六章 半工業化州府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的戰爭第五十一章 我們要比他們殘忍一百倍第二百八十二章 圍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事不忍聞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十七章 逆流北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覺得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第三百零八章 北伐建築隊第三百一十六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十七章 逆流北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荊襄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舉國激憤第五十一章 我們要比他們殘忍一百倍第二百八十三章 蹩腳的計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動搖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九十七章 炭烤野豬第九十六章 守不住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蘭總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六百零五章 閨中房事勸諫法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第五百一十章 見兩小兒辯日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第三百八十四章 實業興邦第六十四章 亂世的好人和壞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投降(給蝸牛加更,謝謝打賞)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九十三章 傳檄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三百零二章 這個姿勢,再來一次第二百七十二章 你不能衝第三百零三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乾爹,你說的不算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金陵不夜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惡將首級傳江浙,以安民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一百二十八章 陷武昌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營西征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二百一十八章 今日,你必死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的生財之道第四百四十五章 子民第七十章 一掌動山川第四百四十一章 後輩第七章 豈能獨活第六百零六章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夫目前犯第十二章 佛門屯水,淨化世間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南西北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能拿我怎麼樣?第五百二十三章 肇事司機第三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一章 敵我營中,心境各不相同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海關內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晉封越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使館的雛形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山大好第二百六十二章 自己動第六十二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四十章 改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七十六章 這一步之土,權當我已收復第一百七十七章 願爲督帥再死戰一次第四十三章 蘇州顧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二十四章 見過夫君第三百零二章 這個姿勢,再來一次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縣鉅富第二百八十三章 蹩腳的計策第二百六十章 黑化的侯玄演第三百六十章 改一改規矩第四百四十八章 結仇
第四百四十四章 羅剎第一百二十章 三隻蠢驢第二百八十五章 真正的計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彌天之勇第二百六十八章 北伐,殺!第五百四十八章 搶陸渡河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四百八十七章 採菱第五百三十八章 從嚴從重處理第一百六十六章 決戰荊襄(6)第三百七十八章 徵遼元帥第三百一十四章 英雄第一百四十九章 擒王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四十七章 共取杭州第五百三十五章 夾在中間第四百七十三章 朝鮮第三百八十三章 晉封越王第十九章 千金買八卦第二百三十六章 半工業化州府第三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八十一章 新的戰爭第五十一章 我們要比他們殘忍一百倍第二百八十二章 圍城第二百四十七章 北事不忍聞第二百九十八章 樂觀就完事了第十七章 逆流北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你覺得他是個什麼樣的人第三百零八章 北伐建築隊第三百一十六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十七章 逆流北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重返荊襄第三百一十七章 滿清的援兵第五百三十章 又來?第四百九十六章 舉國激憤第五十一章 我們要比他們殘忍一百倍第二百八十三章 蹩腳的計策第三百六十三章 動搖第四百五十六章 不是不能血戰,只是沒有必要第九十七章 炭烤野豬第九十六章 守不住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荷蘭總督在南京糟心的一天第六百零五章 閨中房事勸諫法第四百零五章 大典第三百四十五章 驕兵必敗第二百三十八章 此間少年,生作死別第五百一十章 見兩小兒辯日第二百五十七章 曙光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侯被黑得最慘的一次第三百八十四章 實業興邦第六十四章 亂世的好人和壞人第五百一十六章 投降(給蝸牛加更,謝謝打賞)第四百九十章 侯玄演的善意第九十三章 傳檄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初現端倪第三百零二章 這個姿勢,再來一次第二百七十二章 你不能衝第三百零三章 調兵遣將第五百零九章 我是她乾爹,你說的不算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金陵不夜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惡將首級傳江浙,以安民心第三百一十六章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一百二十八章 陷武昌第一百二十七章 烈火營西征第二百三十五章 龍擡頭第二百一十八章 今日,你必死第五百四十九章 新的生財之道第四百四十五章 子民第七十章 一掌動山川第四百四十一章 後輩第七章 豈能獨活第六百零六章 刀槍入庫,馬放南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夫目前犯第十二章 佛門屯水,淨化世間第二百五十八章 東南西北第三百八十八章 你能拿我怎麼樣?第五百二十三章 肇事司機第三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九十一章 敵我營中,心境各不相同第四百三十二章 山海關內外第三百八十三章 晉封越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隆武帝駕崩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使館的雛形第二百九十七章 河山大好第二百六十二章 自己動第六十二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四十章 改變第二百九十一章 言出法隨第七十六章 這一步之土,權當我已收復第一百七十七章 願爲督帥再死戰一次第四十三章 蘇州顧家第四百五十三章 斷案第二十四章 見過夫君第三百零二章 這個姿勢,再來一次第二百三十八章 小縣鉅富第二百八十三章 蹩腳的計策第二百六十章 黑化的侯玄演第三百六十章 改一改規矩第四百四十八章 結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