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載入史冊

1918年7月17日世界各地

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和蘇俄政府簽訂的《薩馬拉和約》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世界各國主要媒體中佔據了頭條新聞的版面,德奧同盟國的各國媒體的評論大多還保持着謹慎和中立的態度,而協約國這邊特別是英法兩國的媒體的評論和各自政府質問則要激烈的多。

“在俄國中日同盟一手遮天,這是協約國的勝利還是恥辱?英法失去對俄國局勢的決策權?喬治首相和他的自由黨必須給英國人民一個交代!”這是《泰晤士報》的頭版頭條!

而法國《費加羅報》的評論則是:“這是協約國聯軍的勝利,還是中日聯軍的勝利?高爾察克的全俄臨時政府被協約國拋棄了麼?世界到底是幾級的?喬治.克列孟梭還配稱作是激進派的法國總理麼!”

美國的媒體則要溫和的多,在美國人看來,如今的中日聯盟已經是美國在亞洲的最佳拍檔,協約國東線聯軍總司令王庚,那個一手主導了烏法戰役局勢的中國王,則不折不扣是美國政府和人民最好的朋友和合作夥伴,事實上威爾遜總統和他的政府,對任何削弱俄國和英法勢力範圍的成果就樂見其成。

《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是:“協約國聯軍在東線烏法戰役的勝利,迫使蘇維埃政權坐下來正視俄國人民的苦難和未來,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的成立,是俄國人民邁向新生的第一步!”

中國媒體則相對內斂低調了許多,《大公報》《申報》《時報》等著名媒體除了稱頌王庚帶領的協約國聯軍又一次取得了巨大的勝利,而1918年夏天的這場伏爾加河畔的這次烏法戰役足以載入史冊之外,對伏爾加聯邦的成立並沒有多加評論,畢竟,誰都知道這跟之前烏拉爾山脈以東的西西伯利亞聯邦自治政府一樣,都是中日同盟一手操縱的傀儡政權。

日本媒體則陷入一片狂熱之中,在他們看來,協約國聯軍在烏法戰役中獲得的勝利,離不開帝國陸軍的忘我戰鬥和犧牲奉獻,而伏爾加聯邦自治政府的成立,等同於在中日同盟在之前攫取了西西伯利亞大平原之後,又成功的把手伸進了烏拉爾山脈以西伏爾加河流域,帝國的海外勢力範圍幾乎又擴大了一倍!

除了協約國聯軍總司令王庚是獲得了最多讚譽的全亞洲偶像領袖之外,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等各大報紙上津津樂道的是日本陸軍大將宇都宮太郎如何帶領三個日本師團的全體將士英勇奮戰的壯舉,而畑俊六大佐、石原莞爾中佐、板-垣徵四郎中佐等青年將領的奮戰也成爲重點誇耀的對象。

聯軍在俄國大地上開疆拓土獲得的巨大成功,在日本國內掀起了一股青年入伍參軍的狂潮,而由於中日同盟成立後,來自中國南方的稻米和北方的石油一起,源源不斷出口到日本,使得原本在王庚前世出現的日本“米”騷動消弭於無形,同時青黴素這面盾牌又幫助日本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起,抵擋了西班牙流感這個惡魔的侵襲。

因此1918年7月的日本舉國上下,沉浸並享受着中日同盟後給日本社會帶來的欣欣向榮的繁榮局面,無數日本商人第一次發現,到中國去投資建廠所蘊藏的巨大市場和商機,而日本國內的輕工業品和鋼鐵、煤礦等機械設備也源源不斷的出口到中國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日本的家庭主婦們用上了中國進口的優質低價煤油,而糧店裡的中國南方稻米的大量涌入,使得日本的糧價雖然因爲戰爭的關係微漲,卻始終處於日本普通家庭能承受的範圍內,而日本的工廠由於獲得大量來自中國的訂單,包括烏法聯軍軍事後勤方面的巨大訂單,使得日本的工廠主賺得盆滿鉢滿。

並且日本政府和大資本家由於看到了俄國那種階級鬥爭和布爾什維克運動的巨大威脅,同時也在受到了中國-政府政策的影響下,日本工人的勞動環境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收入也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這使得日本國內的社會階級矛盾和龐大的中國一樣,處於可控並漸漸向好的方面發展。

日本的寺內內閣則獲得了上任以來最高的聲望和支持度,日本陸軍也難得的在海軍面前揚眉吐氣起來,據說在下半年的軍費預算中,日本陸軍將獲得下半年日本軍費預算的50%的份額,而不是之前的25%。

當然,日本海軍依然還是帝國驕傲的所在,畢竟日本海軍還是亞洲第一的存在,而日本陸軍再怎麼追趕,恍然一年半的時間,身邊那條甦醒過來的聚攏在那個中國王的經營之下已經擁有了一支全亞洲最強的陸軍,在烏法戰役中無論打贏了戰鬥的是俄國部隊還是日本部隊,最後起作用的是烏法聯軍司令部的運籌帷幄整合調度保障部隊的能力,以及大放異彩的中國新式武器。

無論是中國產的60mm的排屬迫擊炮還是81mm的營屬迫擊炮,還是天上飛的fr-18“卓越者”戰鬥轟炸機,以及地上跑的ft-17ii型輪式裝甲戰車,包括那步兵武器裡變態至極的勃朗寧氣冷式12.7毫米重機槍,以及勃朗寧氣冷式重機槍勃朗寧班用機槍,以及m1伽蘭德半自動步槍/騎步槍,都是烏法戰役聯軍獲得壓倒性勝利的必要保障。

對中國國內的局勢而言,由於作爲一條沉睡的巨龍,睡了長的時間,醒過來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自尼布楚條約以來列強所有對華不平等條約的廢除、包括收復遠東和貝加爾湖以東,成立北方聯邦自治區,以及收回中東路、南滿鐵路、青島、關東州、香港和澳門,並且把日本降服在腳下,締結了中日同盟。

並使得中日同盟成爲亞洲力量的代表,成爲英法、德奧、美國之外的第四股新興力量,加上之後中日同盟聯手事實上掌控了西西伯利亞和伏爾加聯邦兩塊土地和資源,這一切都使得段祺瑞和他的政府在中國的聲望和榮譽都攀升到了最頂峰的時刻。

中國的北方已經徹底納入了重新團結起來的新北洋的勢力範圍之內,而南方各省雖然事實上還處於半自治的狀態,但這完全取決於北京的中央政府什麼時候決定要傳檄而定南方,敢於螳臂擋車的地方軍閥一定會有,但就是他們自己,都看不到任何能贏的機會。

所以南方勢力把最後的機會,放在了正在緊鑼密鼓進行的衆議院選舉中,蹣跚踉蹌的中國國內政局,將在7月底8月初的議會選舉和之後的憲法修改草案的確定上進行最後一次角逐,當初被孫大炮那個悲催的二次革命所破壞的議會民主和共和,將有機會在1918年的8月份獲得一次重生的機會。

當然,北洋內部已經不存在直系奉系皖系的區別,北方各省已經全部納入了王庚的參戰軍系列,各省督軍不管之前是跟誰的,哪裡的出身,幹什麼的,這會兒他們就一個領袖:王庚!

王庚,中國王,這個頭銜多的讓人記不住的無冕之王,中國今後選擇什麼樣的政治體制,走什麼樣的道路,事實上都掌控在他的手裡。

當然,王庚也有他自己的名義領袖,那就是未來的老丈人段祺瑞,如果健康允許的話,老段少不得還得替自家未來女婿好好的挑一把擔子。如果不是怕王庚分心影響了事關重大的烏法戰役的進行,段祺瑞和徐樹錚早就想讓這廝回北京一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商量和聽取他的意見。

徐樹錚依然眼高於頂目空一切,不過對軍事上獲得成就或者超越王庚的建樹,他已經徹底放棄,即使王庚把自己最早兼任的參戰軍第一師這支全軍資歷最老,戰鬥力和作風最強的部隊交到了徐樹錚的手裡,但徐樹錚心知肚明,參戰軍上下早已經烙上了王庚那深深的印記。

對那個遠在7000公里之外的極西之處烏法,都能和中國任何一支參戰軍部隊中的旅長直接取得無線電聯繫和溝通的參戰軍之父來講,不管這廝擔任什麼職務或者不擔任什麼職務,也不管他有還是沒有那個頭銜,這支朝氣蓬勃的軍隊,在兩到三年內,甚至三到五年內,除了認王庚這個領袖,不會出現其他領袖!

當然,王庚此刻還暫時離不開前線,事實上如果能抽出時間,王庚最想回的地方不是北京,而是紐約,最想見的人不是段祺瑞和徐樹錚,而是段宏彬和陸小曼,王庚的繼承人的問題其實很早就縈繞在參戰軍那些師長和督軍們的心頭,可這位主雖然當初一口氣納了五個如花似玉的美妾,卻一直沒有子嗣,而且還一直沒娶親成家結婚!

坊間對這位中國乃至中日同盟以及亞洲的無冕之王,免不了在敬仰和崇拜的同時,也會有些竊竊私語的議論,難道這位被國內某些相術大師和算命先生推崇爲華夏三百年來第一青年俊傑的主,居然不能生育?還是說,王庚又龍陽之好斷袖之癖不成?

王庚當然不是同志,這廝前世在軍區大院內長大時原本甚至稱得上是好色之徒,不過在這個時代,這麼短的時間內,壓在他身上的擔子如此之多如此之重,讓他無暇分心。而他他自己的終身大事,又早在和段宏彬訂婚之後其實已經定了下來,王庚一直小心翼翼沒讓自己那五個美妾懷上,無非是不想自己日後有一個庶出的王大公子。

既然來到這個時代,他不希望今後有那麼多九龍奪嫡的狗血故事上演,或者說,幾乎等同於一個孤兒的王庚,希望對老段家和段宏彬能盡一點心,他不希望讓段宏彬傷心,當然。。。也不希望陸小曼傷心。。。所以在正式成爲段祺瑞女婿前,他只好委屈那五個美妾暫時避免懷孕。

對當初在南苑駐地附近大力推行愛國衛生運動和安全套運動的王庚來說,要讓自己的幾個妾懷孕或許還得用點心思,要想避孕,那有的是辦法,何況,此刻的王庚,不過24歲而已,在前世,也就是大學畢業剛兩年罷了,該有的,總會有的!

擺在王庚面前的當務之急,不是回北京,議會選舉這事他打算徹底放手,讓徐樹錚去折騰,關鍵是議會選舉結束後的憲法修改草案,根據新的憲法修改草案,才能決定中國今後走類似美國的總統制,還是類似英國的內閣制,當然,這會兒中國沒有皇帝,作爲國家象徵的元首可以是總統。

美國的總統制,需要一個強力的總統才能較好的領導國家前進,在中國目前的政治權力架構中,由於王庚的存在,他事實上有點像美國當初的華盛頓,算是新的中國和中日同盟的締造者,但是參戰軍系的幹部目前主要還集中在軍隊內部,軍政如果分家,那麼選出來那個文職總統顯然駕馭不了軍隊。

除非王庚去當這個總統,但是這個顯然爲時尚早,太早!這會兒王庚連自己的黨派都還沒真正建立起來!徐樹錚打造的那個安福系不過是個鬆散的政客俱樂部而已。

第780章 迷惑對手跑得快(五)第620章 大氣磅礴(下)第785章 聯隊長李藻麟(三)第630章 藝高人膽大(上)第367章 失魂落魄的沃羅涅日師第649章 千萬大意不得(中)第652章 戈林的冒險(上)第494章 軍區和方面軍人選第365章 政委們失去信心第317章 絕望的勒熱夫斯基第773章 敵強我弱(三)第769章 廣結善緣沒壞處(一)第364章 斯捷平的大冒險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虛實之間第575章 全亂了套(下)第895章 心高氣傲的主第356章 日本騎兵的野望第796章 羣星薈萃的德軍(三)第276章 出其不意第685章 量力而行(二)第112章 舞臺搭好了,戲幾時開鑼?第962章 坦誠的對話第637章 會不會力不從心?(下)第九百一十八二 第一軍躍躍欲試第680章 誰贏還不好說(二)第117章 一對美少女第329章 嚴陣以待等君入甕第11章 中國王的如意算盤第18章 蝴蝶效應第597章 攻心爲上(中)第721章 後發制人(一)第683章 擺在面前的選擇(四)第464章 進退兩難的葉戈羅夫第626章 跟着自己的路子走(下)第972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九百一十五章 一趕緊撤吧第216章 高爾察克和捷克軍團第788章 血流成河(一)第388章 五一鎮的遭遇戰第745章 隨時準備介入(二)第789章 米澤騎兵聯隊(四)第七百九十九章 六陷入死戰第171章 臨界點第193章 沒有什麼不可能,冰在融第970章 高爾察克的位置2第784章 翹首以待航空隊(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四步兵怎麼攆騎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四敵人去哪了第511章 佩佩的選擇第586章 頭腦發熱不行!(中)第638章 廣袤的天地(中)第957章 先下手爲強第42章 蝙蝠還是老鷹?第九百一十六章 七臨時的檢討第676章 第13團打白旗?(二)第420章 布祖盧克敵情第766章 情非得已(四)第83章 釜底抽薪連鍋端第782章 氣氛相當緊張(五)第628章 怎麼面對父老鄉親(上)第568章 高爾察克初戰告捷第964章 傳國玉璽又咋樣2第91章 軍火裝備第702章 藝高人膽大(三)第472章 求戰心切的參謀第六百零九章 中針尖對麥芒第710章 黃花菜都涼了(三)第八百零五章 一第二次橋頭之戰第447章 一線轉機第415章 要民主更要集中第742章 準備付出代價?(二)第396章 三戰三捷的騎兵師第六百八十六二 重啓談判第715章 又驚又喜(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七撿便宜的衝動第324章 躲過一劫的彼德羅維奇第77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二)第651章 第一戰鬥機聯隊(上)第753章 光榮的騎兵軍(一)第九百一十七章 六站着說話不腰疼第299章 血與火的較量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撤的也太快了第721章 勉爲其難拍蒼蠅(二)第13章 第一桶金第795章 白日做夢!(一)第593章 那就走着瞧罷(中)第300章 混編騎兵師被擊潰第446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317章 絕望的勒熱夫斯基第709章 百折不回(五)第677章 急得團團亂轉(四)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59章 周瑜打黃蓋第72章 一石三鳥第200章 一觸即發的東線第259章 國務總理的煩惱第179章 東西兩線蓄勢待發第971章 德國的底線中2第791章 曼施坦因上場第690章 裝甲團突擊(四)
第780章 迷惑對手跑得快(五)第620章 大氣磅礴(下)第785章 聯隊長李藻麟(三)第630章 藝高人膽大(上)第367章 失魂落魄的沃羅涅日師第649章 千萬大意不得(中)第652章 戈林的冒險(上)第494章 軍區和方面軍人選第365章 政委們失去信心第317章 絕望的勒熱夫斯基第773章 敵強我弱(三)第769章 廣結善緣沒壞處(一)第364章 斯捷平的大冒險第六百一十一章 上虛實之間第575章 全亂了套(下)第895章 心高氣傲的主第356章 日本騎兵的野望第796章 羣星薈萃的德軍(三)第276章 出其不意第685章 量力而行(二)第112章 舞臺搭好了,戲幾時開鑼?第962章 坦誠的對話第637章 會不會力不從心?(下)第九百一十八二 第一軍躍躍欲試第680章 誰贏還不好說(二)第117章 一對美少女第329章 嚴陣以待等君入甕第11章 中國王的如意算盤第18章 蝴蝶效應第597章 攻心爲上(中)第721章 後發制人(一)第683章 擺在面前的選擇(四)第464章 進退兩難的葉戈羅夫第626章 跟着自己的路子走(下)第972章 一切爲了和平?第九百一十五章 一趕緊撤吧第216章 高爾察克和捷克軍團第788章 血流成河(一)第388章 五一鎮的遭遇戰第745章 隨時準備介入(二)第789章 米澤騎兵聯隊(四)第七百九十九章 六陷入死戰第171章 臨界點第193章 沒有什麼不可能,冰在融第970章 高爾察克的位置2第784章 翹首以待航空隊(五)第七百六十一章 四步兵怎麼攆騎兵第六百七十一章 四敵人去哪了第511章 佩佩的選擇第586章 頭腦發熱不行!(中)第638章 廣袤的天地(中)第957章 先下手爲強第42章 蝙蝠還是老鷹?第九百一十六章 七臨時的檢討第676章 第13團打白旗?(二)第420章 布祖盧克敵情第766章 情非得已(四)第83章 釜底抽薪連鍋端第782章 氣氛相當緊張(五)第628章 怎麼面對父老鄉親(上)第568章 高爾察克初戰告捷第964章 傳國玉璽又咋樣2第91章 軍火裝備第702章 藝高人膽大(三)第472章 求戰心切的參謀第六百零九章 中針尖對麥芒第710章 黃花菜都涼了(三)第八百零五章 一第二次橋頭之戰第447章 一線轉機第415章 要民主更要集中第742章 準備付出代價?(二)第396章 三戰三捷的騎兵師第六百八十六二 重啓談判第715章 又驚又喜(一)第九百一十五章 七撿便宜的衝動第324章 躲過一劫的彼德羅維奇第776章 好鋼用在刀刃上(二)第651章 第一戰鬥機聯隊(上)第753章 光榮的騎兵軍(一)第九百一十七章 六站着說話不腰疼第299章 血與火的較量第九百一十六章 一撤的也太快了第721章 勉爲其難拍蒼蠅(二)第13章 第一桶金第795章 白日做夢!(一)第593章 那就走着瞧罷(中)第300章 混編騎兵師被擊潰第446章 千載難逢的機會第317章 絕望的勒熱夫斯基第709章 百折不回(五)第677章 急得團團亂轉(四)第890章 團參謀長的野望第59章 周瑜打黃蓋第72章 一石三鳥第200章 一觸即發的東線第259章 國務總理的煩惱第179章 東西兩線蓄勢待發第971章 德國的底線中2第791章 曼施坦因上場第690章 裝甲團突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