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開門大吉

“劉萌樞身爲一省巡撫,竟然妄信小抄,擅奏荒謬之論,言苛君父,實爲大不敬!”

暢春園澹寧居,康熙哆嗦着手,將一份題本奏章摔在書案上。

“着刑部重處!”

當着幾個大學士,還有幾個兵部侍郎的面,康熙徑直就將這事定了性。【1】

貴州巡撫劉萌樞上本說,聽聞皇上近日要興兵征伐,出師無名,是不是找個名目,以安天下的好?還聽說皇上準備御駕親征,不知道這是朝中哪個小人出的餿主意,皇上可千萬別聽他的!

本是劉萌樞獻媚表忠心,料定康熙會在本章上批上類似“此心甚嘉”的話,還明發題本而來。

這可把康熙氣得血氣亂翻,劉萌樞一份本章犯了兩個大罪。

御駕親征與否,你一個臣子怎能事前張嘴嘮叨?康熙這麼大年紀,還怎麼折騰?不動彈了,就是聽了你的勸?這不是擠兌人麼。

此罪還是一面,另一面,看劉萌樞的話,該是不知詳情,以爲是要出兵西北,可朝廷要興兵的消息,怎麼就傳得大街小巷都知道?

一查才知道,劉萌樞是得了提塘自編的邸報小抄,提前知道了這事。還好大家都以爲劉萌樞說的是朝堂明議是否出兵西北,征討策妄阿拉布坦的事,沒把這事的底子泄掉。

“此戰概由南書房出諭,廷寄滿丕、佟國勷、年羹堯、陳元龍,楊琳和施世驃,奏報也由他們直送奏事處。若是走漏消息,在座諸位臣工,朕就只能問你們了。”

康熙磨着牙地警告道,衆人都是唯唯叩首,皇帝爲免再出現劉萌樞這樣的事,改變了文報流程,繞過六部和內閣,直握權柄。這違背了他一直在提的“政無不公”,可這不但是軍務,還夾雜着不可告人的隱秘政事,兼之康熙在此事上一直是乾綱獨斷,諸臣不敢多說一句話。

接着康熙就沒話了,挪着眼角看去,大臣們都見着他在瞧着屋樑發呆,似乎在追憶時光一般。

康熙確實在回憶,偏殿書房裡這氣氛,隱約又跟四十多年前他跟大臣們商討如何處置三藩之事一般,前途未卜,緊張而茫然。

不……這不一樣,四十多年前,那是生死之決,即便他年少氣盛,心血熾熱,卻也覺得喘不過氣來,一念間,天下說不定就要逆轉。可現在,他只是守業而已,廣東之事,不過是膿爛毒瘡,怎麼也不能跟比。

廣東的臣子確實在盡心,康熙看到了他們的成果,一方面糊住了朝廷臉面,廣東民平政通,依舊是他盛世的絢麗一角。另一方面,他們也不遺餘力地尋找機會,而現在,一番混沌難明的暗鬥裡,機會終於出現了。

在周邊幾省的合壓下,李肆跟他的那幫商人起了內訌,據說差點殺死李肆,得知此事,康熙也很遺憾。

被惹怒的李肆,將矛頭指向江西,要直入江西,抓拿江西巡撫佟國勷和逃掉的一幫江西商人。爲此他原本散於廣東的快槍兵都聚了起來,正日夜操練。

此事是從廣東巡撫湯右曾那裡傳上來的,據說是由李肆身邊的內應,傳給了官府探子。同時江西方面也收到了零星的消息,諸多跡象都表明,李肆真是要準備進軍江西。

康熙自然是驚怒難安,李肆的軍力情報,之前已經從各個途徑傳了上來,快槍兵估計上萬,大將軍炮數十位,這樣的軍力流竄出廣東,那就是孫猴子進了肚子裡,不知會翻騰出什麼動靜。東面就是錢糧重地江南,徑直北上就是中原。一旦戰事在腹地打響,康熙用腳趾頭都能想象得到,整個天下,都再無寧日。

他第一反應就是要下諭兵部,詔令征剿,可念頭剛起,卻又丟下了。

這未嘗不是溫病調理之法的成效所現,絕不能亂了自己的章法。

李光地已經回了福建養病,沒辦法再從大面上參詳,招來南書房和懂兵的大學士,以及兵部大員等一議,康熙頓時就有了底,這是個機遇!風險雖有,卻比明令征剿穩妥得多。

南書房和大臣們議定的方略是,既然提前得知了李肆的動向,就可以從容佈置,將李肆壓在粵省境內。不止如此,還可以從湖南方向出偏師,直搗李肆巢穴,兩面夾擊,即便不能一股蕩平,也能挫了李肆的兵威。據他們所知,那快槍兵不僅所耗銀兩甚多,還訓練不易,多是李肆親族,殺傷足夠的話,他再難恢復。

李肆在廣東翻騰,靠的是什麼?不就是這支暗藏的快槍兵麼?

當下康熙就作了佈置,湖廣總督額倫特因西北之事,剛被調去西安署西安將軍,接任他的正好是滿丕,此人曾任廣東巡撫,熟悉李肆,雖然可能與李肆有過來往,但此刻是敵我之勢,他絕不敢輕怠。

康熙就將滿丕升爲湖廣總督兼管江西提督事,統一調度三省之軍,掌握正奇兩面。同時由南書房直髮廷寄,授他征剿方略。目的就是兩個字:暗戰。

“不散朝廷名義,只爲直擊李肆,若是事成,再起大旗。若是事滯,尚可全朝廷顏面。”

這是南書房向滿丕遞過去的暗諭裡寫到的話,還要滿丕回奏摺後再繳回這暗諭。

總之康熙的設想是,在可控的範圍裡,狠狠打擊李肆,如果效果出來了,就明裡征討,如果效果不好,目前這面上的和緩之勢還能保住,繼續溫病調理,如果失敗……不不,他康熙這幾十年來,戰無不勝,算無遺漏,怎可能失敗?

“李肆之軍強悍,須得重兵相擊,滿丕集三省綠營,怕也難握穩勝之局。”

“知兵”臣子很擔憂,之前廣東傳來的消息,李肆的兵,一個能打五個,他出動一萬,五萬才能抗衡,要穩勝的話,沒十萬可難有把握。

於是有臣子就建議,讓廣西出兵北路,加強湖廣,福建和廣東本地也一起動手。

這個建議很好,但是得看時機。如果動手太早,李肆沒出廣東,就察覺到動靜,如此四面圍剿,他徑直就在廣東舉旗了,不就等於明裡征剿麼?到時候廣東打成白地都還是小事,如果他出海泛洋,甚至跑到臺灣去折騰,南方可就永無寧日了。

康熙把廣東福建一路的行動規劃爲第二階段,他苦口婆心地教誨臣子,這是一場有限之戰,是不是要變作全面征剿,得看第一階段的結果。如果李肆在第一階段遭了重創,再啓動第二階段不遲。

“治大國如烹小鮮,清毒瘤也是如此道理,諸卿要以大局爲重,萬不可逞一時之快。”

康熙在暗諭裡如此訓導參與此事的督撫要員,他自然想不到,這樣的局面,本就是李肆刻意爲他營造的。

韶州城南芙蓉山,李肆站在山腰,用望遠鏡觀察地形。武水在西,湞水在東,像一個t字,在芙蓉山北面偏東七八里外匯和爲北江,山下東北就是韶州城,四周山巒丘陵環抱,把地形切割得無比零碎,也就是北面黃崗山東西兩面,以及芙蓉山下,韶州城外有大片開闊地,這戰場有些頭疼。

在規定的時間,規定的地點,打一場有限之戰,將清廷和康熙打痛,不僅能震懾廣東人心,還能爭取更多的時間。這是李肆的目標,這樣就能避免被動,主導局勢。

可戰場的選擇卻有些犯難,最終決定還是在韶州,深入江西的話,後路要被湖南來的清兵截斷,縮得太裡面,清兵未必會全軍撲下來。而且這一戰必定有兩個戰場,如果離英德太遠,有什麼意外,還不好兼顧。

“爲什麼不直接佔了韶州城?引敵人聚在城下,一舉殲滅!”

吳崖不甘心地問着,山下一兩裡地就是韶州城,據城誘敵很方便。

“這是留給他們的坑,怎麼能佔了呢?”

李肆從軍事層面上作了回答,而在政治層面上,他也不能佔,這就是明反,清廷的面子怎麼也難抹下,有限之戰就要變成全面大戰。

啪啪的零星槍聲從北面傳來,那是遊哨在驅趕清軍的哨探。韶州城裡,白道隆面無表情地對韶州知府陳訓說:“開始了,我們……”

每響一槍,那陳訓的身子就要哆嗦一下,可他臉肉卻是緊緊繃着,向北拱手說:“下官舍卻性命,也要守住韶州,以報皇上天恩。”

白道隆翻翻白眼,把剩下的話吐了出來:“我們……老老實實看戲吧。”

他很彷徨,可對象不是李肆,而是朝廷。之前多番運作,都沒能調離韶州鎮,原因居然是朝堂在康熙頒佈了“溫病調理”的“李肆攻略”後,認爲韶州是李肆的巢穴,貿然更換韶州總兵,難保會引發李肆的疑懼,從而壞了大局。

所以白道隆繼續當一塊膏藥,死死貼在韶州,還領了康熙的暗喻,要他“鎮之以靜”。

白道隆卻是清楚,他也只能靜,想動也動不了。他的韶州鎮標,三年來在英德跟李肆“相濡以沫”,已經被侵蝕得不成樣子。名冊上雖還是足員,可三年裡的缺員不僅一個沒補,還因爲李肆的拉攏,不斷出缺,三個營的實際兵員估計就七八百人。

還不止如此,左營基本完全是李肆在操縱,中營周寧還被誆去參與了襲殺王文雄的滔天大案,不必李肆動什麼手腳,軍心早就散了。右營情況好一些,也就能出動個兩三百人,噹噹他的護衛,在這韶州城裡裝裝樣子。

得知戰事將起,白道隆深刻領會了康熙交代給他的任務:存在就是勝利。

白道隆也知道,李肆對這什麼韶州城可沒興趣,一直以來,他對佔地據城都沒興趣,所以在韶州城裡看熱鬧,應該是最安全的。而他自己的前途,就得看這一戰的結果。想到前途,白道隆很彷徨,因爲他隱隱覺得,朝廷要敗了,自己纔可能有前途,李肆要敗了,自己估計還要遭清算,糾結啊……

剛纔那陣槍響,跟他的韶州鎮標,跟韶州練勇,乃至跟廣東官兵都沒關係,那是湖南兵的先鋒。

十月初四,李肆聚兵韶州外,未及“流竄”江西,就被湖南兵拖住。十月初五,江西兵自東北而來,李肆應變不及,龜縮南北兩處山頭。十月初六,負責前線指揮的湖廣提督高其位領督標提標萬人到達,觀察了戰場形勢後,興奮地給滿丕發信說:“開門大吉。”

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717章 等待太久的終結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945章 君民搶恩,此世還未足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870章 冰層下的買賣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818章 東洲記:帶血的大餅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403章 戰長沙,這已不是他一人之戰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87章 死亡轉輪第147章 想通泰得通泰第251章 飛天對悍勇,血肉開花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161章 信什麼是因爲怕什麼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870章 冰層下的買賣第959章 大燕各飛,太后還憂誰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483章 雷霆待起,長思與短慮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931章 崤山古道,迷霧修羅場第533章 踩中了開頭,卻不知結局第491章 南北非一國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848章 西京諜影:唐皇之憂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868章 大觀園之悲第636章 有人爭利,有人爭義,這纔是義利一體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580章 輪迴的一甲子第306章 早已料定的結局第887章 人心對決的預演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
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151章 你是妲己,我可不是商紂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717章 等待太久的終結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945章 君民搶恩,此世還未足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870章 冰層下的買賣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818章 東洲記:帶血的大餅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168章 從此不做江湖人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403章 戰長沙,這已不是他一人之戰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87章 死亡轉輪第147章 想通泰得通泰第251章 飛天對悍勇,血肉開花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161章 信什麼是因爲怕什麼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870章 冰層下的買賣第959章 大燕各飛,太后還憂誰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483章 雷霆待起,長思與短慮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931章 崤山古道,迷霧修羅場第533章 踩中了開頭,卻不知結局第491章 南北非一國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848章 西京諜影:唐皇之憂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868章 大觀園之悲第636章 有人爭利,有人爭義,這纔是義利一體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580章 輪迴的一甲子第306章 早已料定的結局第887章 人心對決的預演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