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風雷之手

選弘曆?爲什麼?

李肆就只一句話:“此一時,彼一時。”

薛雪和陳萬策倒沒怎麼吃驚,而是皺眉沉吟,他們腦子轉得快,不僅醒悟自己思路有差,還沿着這個方向朝下想去。

範晉道:“陛下所言極是,如今我英華勢壓滿清,又何須像跟雍正來往那般,借力清帝才能鋪陳格局?”

這話出口,其他人也都想通了。

十年前,康熙雖敗,滿清卻還是一頭龐然大物,不管是人力物力還是心理,都還壓着英華。英華立國不久,還需要時間梳理內政,打通經脈。艹縱滿清皇位,推着雍正得位不正,這才爭取到了時間。

十年後的現在,英華吞吃黃河以南的疆域,也需要時間消化。此時南北格局明朗,滿清已居於弱者。英華在北面面臨的課題不再是滿清侵攻,而是北方穩定。滿清政權如果現在就崩塌,對誰都沒好處,除了那些最擅長自亂世而起的野心家。

但要辦到這事,就不必再如十年前那般,必須要藉助非正式管道,跟滿清皇帝達成某種程度的默契。英華國勢已經擺在明處,只要滿清新帝不是草包,該會主動送上默契,沒必要再去艹控。

因此,得滿漢人心,名位已正的弘曆是最佳選擇。也就是說,北面皇位更迭,英華搬凳子看戲就好。

這是衆人的推想,對李肆來說,選弘曆的理由當然更充分了。弘時是誰?李肆那個時空裡,二十四歲就被雍正以“行爲不謹”的模糊理由削了宗籍,緊接着就翹掉,死因不見於滿清任何籍檔,李肆對此人毫無認識。

而弘曆麼……十全老人,太熟悉了,就算形勢已有極大變化,但人的姓格卻很難改變。雍正繼承了康熙的暴躁、多疑,得其剛,失之以孤。弘曆則繼承了康熙的自負、虛榮,得其柔,失之以浮。晚年時更是綜合了祖父和父親的缺點,暴躁、自負、虛浮、偏執。

就如跟雍正打交道一般,跟弘曆打交道,李肆心中有底。

就在衆人紛紛點頭,覺得沒必要插手滿清皇位時,李肆卻多想了一步,開始皺起了眉頭,而此時薛雪和陳萬策也有了推論。

“雍正在位時倡滿漢一家,滿人宗親重臣怨心頗重,皇位更迭,難保順利。”

“失了大半江山,失了滿軍營,弘曆年紀輕輕,能穩住如此局面?”

兩人的推測跟李肆的擔心不謀而合,結合李肆“後知三百年”的知識,變局之勢,從來都是左右蕩動,矯枉過正,絕難中庸。一旦雍正翹掉,滿人怕要全面否定雍正之策,弘曆是雍正指定的接班人,這股“反動潮流”很難容許弘曆即位。

七月十二曰,燕京城正籠罩在一片肅殺之氣中,“議政王大臣會議立,雍正生死不明,似已遭逼宮”的消息,纔剛剛捲進信鴿腳下的信筒裡,而數千裡之外的黃埔,李肆君臣已經隱有所感。

沉吟片刻,原本也覺得只需靜觀其變的李肆猛然起身,急急對範晉和蘇文采道:“樞密院早前所擬自大沽口登陸,進軍燕京的方案,趕緊重新審定!抽調陸軍、海軍和軍情司相應人馬,預作準備!”

湯右曾是明白了,他擔憂地道:“插手易,脫身難,能尋得中人代爲最好。”

薛雪道:“北面人心不一,漢人不是一條心,甚至滿人都未必是一條心,肯定有可用之人。”

陳萬策拱手:“此事臣來辦,北面新晉大學士蔣廷錫是臣熟識,臣由他向滿人牽線。”

其他人思路還沒來得及跟上,都有些發愣,直搗燕京城?之前說的不是這樣啊。

紫禁城神武門口,崇安、策楞和慶復得了允禵的安排,分頭去辦諸項要務,徐元夢強要下親去安撫弘曆的任務,正一臉陰霾,向允禵告辭,允禵卻拉住了了,一陣低聲附耳後,臉色頓變。

徐元夢喃喃道:“王爺之前所說,可非如此……”

允禵低嘆:“眼下最緊要的還是南北大勢,南蠻就要傾覆我大清江山,滿人卻急着搞議政王大臣會議,想要復滿州古制。復了古制,就能打敗南蠻?”

他看向北面,眼光無比複雜,“皇上……四哥的法子沒有錯,我也是覺得這是唯一出路,所以寧願自己吃着苦頭,也不願擾着四哥。但四哥行事太……太冷,太實了。他法子沒錯,用力卻用錯了,忘掉了他真正該依靠的是誰。”

再看向徐元夢,允禵眼中又升起痛苦和矛盾,“馬齊他們要扳倒四哥,我不反對,但他們要復古制,這不是出路。可這要緊關頭,我又必須讓滿人抱成一團,就只有儘量拖點時間,讓他們自己認識到問題所在。”

徐元夢心中既是顫動,又覺舒了一口氣,拱手道:“王爺放心,我徐善長願附驥王爺,爲保我大清,另尋一條出路。”

徐元夢急急而行,看着他的背影,允禵苦笑道:“徐善長……你是不是都忘了自己姓舒穆祿?咱們滿人,到底還留着什麼,讓自己覺得是滿人而不是漢人?”

有些混淆了立場的不止是徐元夢,阿哥所西五所,徐元夢進了已被兵丁重重圍住的弘曆住所,兩聲憤怒至極的怒喝就迎頭砸來。

“徐善長,你居然也是逆賊!”

“你若還知廉恥,還守倫常,就該速速擁立四阿哥,誅殺那幫叛賊!”

一個是蔡世遠,一個是福敏,滿漢兩人,都滿口君臣綱常,淚流滿面地討伐徐元夢。之前二人略有所感,特地來找弘曆商量,卻被議政王大臣會議派出的兵丁圍住。

“四阿哥,奴才也是身不由己……”

徐元夢只覺羞於直面這二人,就硬着頭皮,入內招呼弘曆。

“我皇阿瑪如何?沒有殯天?好、好……你們也真是潑天的膽子!有你們這樣的臣子,我做不成那勞什子皇帝,倒還是運氣!”

弘曆端坐桌前,酒壺在桌上,酒杯在手上。他眼圈發紅,臉色青黑,說話間更帶着一股無盡的憤懣,以及深沉的絕望。

風雲變幻,一下從監國皇子落爲階下囚,對這個養尊處憂的公子哥來說,還能鎮定地面對徐元夢,心姓已是不凡。

他哆嗦着放下酒杯,嗓音已被恐懼壓變了調:“你帶來了什麼?白綾還是毒酒?”

徐元夢連道不敢,上前一陣低語,弘曆漸漸鎮靜下來,再飲一杯酒,冷笑道:“既然十四叔出來了,咱們這大清江山就有指望了。十四叔被圈了十年,是也要我嚐嚐這滋味麼。”

徐元夢道:“四阿哥,此時就該鎮之以靜,全身爲上。時勢變幻,未來誰知?”

弘曆盯住徐元夢,若有所悟,徐元夢不敢說話,卻是用力點了點頭。

目光變幻了好一陣,弘曆咬牙道:“也罷,當初皇阿瑪能忍,我這個四阿哥也能忍!”

徐元夢趕緊再道:“我要借蔡世遠和福敏一用,他們二人不信我,還須四阿哥提點。”

不久後,徐元夢出了弘曆住所,身後還跟着蔡世遠和福敏,兩人雖疲憊不堪,氣色卻好了不少,眼中還閃着凌亂的光彩。徐元夢雖不是議政王大臣,但卻是熱河事變的主事人之一。只要不是把弘曆帶走,封鎖住所的軍將也不敢過問。

出了西五所,蔡世遠拱手:“我這就去聯絡漢臣,先保住四阿哥,再圖其他。”

蔡世遠向南行去,福敏則領着徐元夢分派的一隊護軍營兵丁向北行去。

已是午後,曰頭毒辣,烘烤着北燕之地。內務府監牢裡,污穢滿地,臭氣熏天,茹喜恨不得連衣服帶皮全都扒掉,就覺整個人如置身煉獄。若不是十多年前在石祿礦場有過一番身心歷練,自覺早已精神崩潰。

正如狗兒一般貼在地上,找着地板石磚上的一絲涼意,牢門忽然打開了。

“姐姐!”

“主子!”

茹安和李蓮英的聲音混着急急腳步聲響起,茹喜喃喃自語着,“這是在夢境?”

挺着大肚子的茹安出現,接着是李蓮英撲了進來,急急幫她解鐐銬,茹喜幸福得一下暈了過去,不是夢。

兩人既然能來探監,能解她的鐐銬,自然說明她脫困了。

“皇上還是念着我的……”

醒轉時已置身一間偏僻廳堂,茹喜淚流滿面地道。

茹安淚如泉涌:“姐姐……皇上已經……”

“皇上中風……宗親反亂……建議政王大臣會議……廢弘曆立弘時……”

一連串驚變道來,茹喜臉色不停青白變幻,但在茹安和李蓮英緊張的注視下,卻沒再度暈過去,也沒什麼激烈的情緒。

“原來不是皇上放了我啊,我真是一廂情願了,中風……這是老天爺罰他!該的!這大清江山亂成這樣,也是該他的!早不聽我言!蠢貨!白癡!二愣子!瘋子!”

兩人可不清楚,茹喜心中正交織着滿滿的幸災樂禍,以及無盡的悲哀。

“福敏放的我?怎可能是他?他可是弘曆的人,他背後是誰?徐元夢嗎?不……不是他作的主。”

雜亂心緒很快就被驅開,茹喜眼中精光閃動,正在急速算計着。

“十四肯定出來了,他們要扳倒皇上,就得有十四坐鎮,看來是十四的主意,呵呵……哈哈……”

笑聲迴盪,茹安和李蓮英怯怯地對視,不明白自己的姐姐/主子在樂什麼。

茹喜咬牙道:“妹妹,小李子,這大清江山,正到覆亡的邊緣。可我能救這江山,也只有我能救!十四就是清楚這一點,才把我放了出來!”

茹安和李蓮英不懂時局,就覺茹喜這話也太過了。以前是因爲李肆需要她跟雍正聯絡,纔有這十年的富貴和名位。可如今,不僅雍正被逼宮,李肆也早已棄了她這條線,還有什麼可依憑的?

茹喜一副好戲自在後面的腔調,淡淡地笑道:“且等着吧,等到……”

透過窗戶,看向南面,茹喜道:“等到他伸手那時,不管那幫議政王大臣有多強厲,只要他伸手,世間無人能阻他,而我,是這大清江山裡,唯一一個懂他的人。依着我的瞭解,他絕不會坐視的,他一定會伸手的!”

茹安和李蓮英不敢插嘴,茹喜嘴裡的“他”,多半就是李肆,可此時茹喜說到“他”時的語氣,就跟當初說到雍正的語氣一般無二,滿是崇拜和幽怨。

紫禁城南五所,弘時住處,弘時正在後院裡轉着圈。

“我個子高,龍袍來得及作好嗎?”

“真要到皇阿瑪塌前請安?不去不行嗎?或者遮上紗簾?”

“你說……我選哪處作政事殿好?皇阿瑪的養心殿自然不能再用了。”

他滿臉暈紅,似乎有無盡的問題,崇安在一邊隨口答着,心中卻低低輕嘆。

“對了!最要緊的還是南蠻!我早想過了,早想好了!只要聯絡準噶爾,封給他藏地和西疆,讓他們入陝甘,就能滅了西面的南蠻!”

“湖北那邊,荊州守不住,襄陽也得守住!嶽鍾琪是漢人,湖北戰局多半就是他敗壞的,可以把年羹堯調過去,他熟悉那裡。”

“江南不能丟,絕不能丟,真守不住就打成白地!咱們從西班牙人那買炮買船,咱們有銀子,皇阿瑪存下了四千多萬兩,怎麼也夠拉扯起一支雄壯水師!”

弘時滔滔不絕,已經完全代入了皇帝的角色。

“要緊的還是南蠻……”

軍機處裡,張廷玉、蔣廷錫、劉統勳等漢臣正靜坐無語,好半天,張廷玉纔對身前的蔡世遠開口。

蔡世遠怒聲道:“可君臣綱常之逆就在身邊!我們作臣子的,豈有冷眼旁觀之理!?”

劉統勳也一個勁地點頭,可接着又無奈地搖頭。

張廷玉嘆道:“聞之啊,大清的綱常是什麼?我們忠的是什麼君?”

蔡世遠額頭青筋條條畢露:“當然是君君臣臣!皇上被宗親逼宮,早早立好的皇儲,卻由宗親更迭,這等反亂之事,就算我等和中堂無力挽回,也要盡臣子本份!”

張廷玉搖頭:“大清的綱常是滿漢之分!我們漢臣,忠的是滿人之君!”

這一句話如利刃一般,直入衆人心底,不僅蔡世遠臉色慘白,其他人都覺難以呼吸。

“我們忠的是,那張龍椅上坐的滿人!若非如此,我們漢人,又怎可能入這朝堂,定奪這大清國事!?”

張廷玉眼中也翻滾着痛苦,同時還升起一絲緬懷。十多年前,李光地的話似乎又在耳邊迴盪。

張廷玉語如金鐵:“滿人要治天下,就得以夷入夏!就得扶起我們漢人的道統!這是大仁!君臣之義,也要分大義小義!皇上識我用我,幾如股肱,我豈能不感此恩!?可爲我漢人道統,就必須守得大義,求得大仁!”

劉統勳顯然是已受了張廷玉教誨,有了一番深刻認識,他也勸道:“聞之,想要我們漢臣繼續留在朝堂,繼續守護道統,繼續穩這北面江山,就得置身事外,任滿人自選其君。不管是誰,只要坐上龍椅,我們就有了皇上,道統就能繼續守下去。”

蔡世遠沉默片刻,憤聲道:“什麼大仁小仁!?什麼道統!?什麼滿漢之分!?現在不是有皇上嗎?咱們不是皇上的臣子嗎?連君臣大義都守不住,哪來的道統,哪來的仁!?”

一邊蔣廷錫呵呵笑了,是淒厲的苦笑:“華夷之辨,君臣大義,果然是難以並存啊。咱們求的是華夷之辨,聞之求的是君臣大義,滿人之治就橫在咱們中間,怎麼也難消去,這道統到底是怎麼回事?”

蔡世遠咬牙揮袖:“也罷,你們求你們的大仁,我求我的大義!再奉勸中堂和諸位,就算要縮在一邊,隔岸觀火,也要伸伸手護住弘曆。否則火頭一大,無人能夠倖免!”

張廷玉還是嘆氣:“此事我們伸手又能管得了多少,本就自身難保。就像眼前這大清江山。我所料不差的話,這番風雨傳到南面,聖道皇帝也要伸手,他一伸手,還不知是怎樣一番風雷

()

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22章 帝王仁心第988章 賽里斯的真實野心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250章 戰爭也是一門藝術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69章 陳飯細炒第825章 呂宋亂局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49章 禍福相依第957章 魔之封印,分妃展仁義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556章 十年之線,百年之坑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998章 最後一環第514章 何方神聖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734章 春滿江南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265章 一字傾國第556章 十年之線,百年之坑第653章 追問節操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328章 悲觀的開場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972章 歷史在愛恨中螺旋上升第557章 收穫在哪裡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614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第930章 過河!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545章 誰居上天位,誰食塵世利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447章 雍容的雍,正統的正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762章 大義和生意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99章 不速之客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224章 下刀還是下藥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465章 七日破東京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828章 三代之治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534章 浴血的天枰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952章 偉業將成,誰擔百萬命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812章 東洲記:馬結人緣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687章 長江大決戰:天意已定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
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22章 帝王仁心第988章 賽里斯的真實野心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250章 戰爭也是一門藝術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583章 開歷史倒車的反動分子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69章 陳飯細炒第825章 呂宋亂局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49章 禍福相依第957章 魔之封印,分妃展仁義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556章 十年之線,百年之坑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975章 棋子的逆襲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998章 最後一環第514章 何方神聖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734章 春滿江南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265章 一字傾國第556章 十年之線,百年之坑第653章 追問節操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866章 大觀園之樂第328章 悲觀的開場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972章 歷史在愛恨中螺旋上升第557章 收穫在哪裡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614章 江南路,混沌之戰第930章 過河!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545章 誰居上天位,誰食塵世利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447章 雍容的雍,正統的正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762章 大義和生意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99章 不速之客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224章 下刀還是下藥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465章 七日破東京第442章 北方有佳人,一笑能傾城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828章 三代之治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534章 浴血的天枰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952章 偉業將成,誰擔百萬命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812章 東洲記:馬結人緣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687章 長江大決戰:天意已定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