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

正鬧得喧囂時,集子外行來一大隊人馬,李宏德老胡以爲是那些大戶弄來的援兵,鼓譟一方以爲是新朝官府派來彈壓的,兩邊都狐疑不定,叫罵聲頓止,半空飛揚的雜物也沒了蹤影。

待這隊人馬進了集子,車是駑馬驢騾拖着的,人有男有女,有商賈有讀書人,竟不知來路,兩邊都是一頭霧水。

“喲……還丟菜葉呢,靜樂的風俗真是古怪,呃……大夥把旗號亮起來啊!”

領頭之人見着凌亂現場,先也是一頭霧水,再見場中人分作兩堆,紅馬甲和黑衣正攔作人牆,馬上反應過來,一聲招呼,各色旗招舉了起來。

“四川印業聯合會助晉書香行”……

“陝西布行南北共暖會”……

“湖北五穀社山西興農路”……

“湖南百貨總會善業團”……

“湖廣樂善堂援晉團”……

“英華女子助業會山西分會”……

紅黃藍綠,煞是熱鬧,便是不識字的農人,見着這如林的旗招和旗下男女的和善笑容,也知對方沒有敵意。

李宏德迎上那領頭人問:“你們這是……”

領頭人一口晉北腔:“縣太爺不是說這靜樂縣裡,就夾山鄉先定了下來,大家就先來這行善業了。”

他再壓低聲音道:“是出了什麼簍子?咱們呆這合適麼?”

這人估計是英華在太原的商代出身,看出這裡的人心還沒搞定。李宏德跟老胡對視一眼,長出了一口氣,這是他們的援兵,至於後一問,兩人連聲不迭道:“合適合適,再合適不過了!”

四輪大車拖進了場子,車門一掀,這些人就吆喝開了。

“送書了!大人小孩都能拿!”

“派衣裳!粗布衣裳。男女都有,貨倉裡直接拉出來的,十成新!”

“麥種、粟種、苞米和紅薯種,正是春耕時。留兩三分田地試試新種,不要錢,還教怎麼種,登記了田畝土籍就有啊!”

“老弱孤寡病殘的都可以領善券啦,憑券在縣城善堂取糧米藥物,等善堂建起來了,還有機會養病哦。不要錢的,在官府落了戶籍就好。”

一輛車就是一個陣地,吆喝聲四起,讓民人們一個個全聽傻了。他們看這一車車的東西,還以爲是商隊下到夾山鄉,可沒想到,竟然全都不要錢!

書紙質地雖不怎麼好,可所印字畫的清晰程度卻是民人們生平未見過的。新嶄嶄,還散發着油墨香味。衣服都是粗布制的,但剪裁精細。針工也異常密實,疊印清晰,還真是十成新。至於其他車子上的糧種,那更是十足十的硬通貨。

玲琅滿目的琺琅鍋碗瓢盆、水晶鏡子、蜂窩煤爐,這更讓民人心潮澎湃,兩眼放光。這些個“南貨”他們在縣城也見過,可都不是他們能問津得起的,現在竟然白送!?

“平白送東西,定有陰謀!”

“定是藏着邪氣,用了就害人!”

人羣中還有些陰惻惻的言語。可當一輛車子發下若干精巧玩具,什麼鐵滾環、漆竹馬、玻璃珠,還派發糖詒和帆布縫的書包時,小孩子頓時沸騰了,圍着車子跳個不停,分到一件更歡喜地高聲叫嚷。

小孩子一鬧。什麼懷疑什麼顧慮全都丟開了,民人們頓時分頭涌到不同的車子前,千百年來,民人都難自主命運,未來太飄渺,只能緊抓着眼前。讓他們之前懷疑李宏德,懷疑新朝的就是這般心理,而現在心思猛轉,什麼陰謀什麼毒都顧不得,就只爲分得一些東西,也是出於這般心理。

“排隊排隊,先老弱後青壯,就算不識字,也該知些做人的道理!”

見形勢大好,李宏德趕緊順竿子往上爬,招呼着老胡帶紅馬甲和黑衣去維持秩序。

後面那幾個讀書人臉色灰敗,這股人心大潮他們還怎麼扭?他們這些出自大戶的,倒也不是想跟新朝官府爲敵,純粹是瞅着李宏德拉扯貧苦農人來重新打理這一鄉而不滿,想弄出點動靜,凸顯出他們的重要性。待官府看到他們在鄉間的力量,再來借重他們,那時他們自會恭順了。

可這番心思,在這十多輛大車前轟然垮塌,之前壓制李宏德老胡等人的嫺熟嘴功,在車上無數善物前,也顯得那般蒼白無力。

“陰謀?你們這些滿腦子奴氣的人哪明白大英子民的心境?這不是官府壓下來的差事,是咱們念着南北一家,都是同胞,來這裡行善積德的。”

“邪氣?是不是還要練團結拳啊?現在直隸團結拳可鬧得歡,真要鬧起來,看你們這些人還有好日子過?”

“這還只是施捨些東西,真正過日子還得靠你們自己,誰早一步跟上官府的步子,誰就早得富貴。”

“天廟還跟在後面呢,他們纔是行善的大行家,咱們這就是毛毛雨。”

送書的都是些讀書人,對還在犟嘴的那幾個當地讀書人份外看不慣,紛紛出言洗刷。

“你們南……南面的就是不懷好心!這書上的東西,也定是教人入邪魔的玩意!”

某人還在咬牙硬撐,其他同鄉湊過去翻了翻那些書,一個個目光都變了。

“段子的《四書會注》、《華夏氣節百詩選》!”

“呂小先生的《唐宋古文集註》!”

“孔先生的《人初仁義諸知》!”

“聖道……陛下的《勸學說》!”

“都是錦官坊版,雖是善業版,也值得珍藏啊!”

書是好書,南北交融多年,儘管大清治下讀書人對英華在天道和工商上的學理不屑一顧,多斥爲邪魔之說,可在傳統儒學領域,有段宏時、呂毅中、孔興聿乃至天廟聖宗下的彭維新、劉綸等儒生髮揚光大,心學、理學等儒家學知卸下了治國重擔後,反而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學術成就遠遠比滿清理儒高得多。在教育領域,特別是基礎教育上,返璞歸真的儒學更佔據着教導人立身處世的統治地位。

因此北方讀書人一面罵着南蠻已是夷狄之國。一面卻對南蠻在儒學上的成就嚮往不已。段、呂、孔等人也被暗中奉爲儒宗,甚至聖道皇帝的一些著作,北方理儒士子也不得不承認有很高的學術水平,例如《勸學說》。跟歷代勸學詩。尤其跟宋仁宗的《勸學詩》不同,聖道強調學不止在師,不止在學校,更在各行各業,雖然拉上了天道無處不顯的說法,而且只將儒學擺在做人的層面上,可重學之心也令這些讀書人心懷感佩。

這幾個本地讀書人也瞬間轉投了陣營。個個腆着臉也去排隊拿書,就剩一個孤零零站着,正彷徨不知所爲,車上一人忽然喊出了他的名字,竟是他在太原府進學時的同窗。

“大英之下自有新氣象,看你頭上的辮子剪了,心中的辮子還沒剪,可是難在新世爲人的哦!勸你放開心扉。多朝前看,也勸你爹別再盯着那十來頃田,大英收了北方。百廢待興,什麼機會沒有?”

同窗既是嘲諷,又是勸慰,那人繃着的臉終於化了,期期艾艾地也湊了過來。

“之前亂言蠱惑的,別想免罪啊,人人都到鄉公所來抄告示!”

眼見一場風波化解,夾山鄉的人心被這善業車隊裹進了滾滾車輪裡,李宏德欣慰之餘,也學會了恩威並重。當然。他只是高舉輕放,畢竟大好局面已至,就不必太深究了。

此時李宏德才知,爲什麼知縣會這麼放心讓他鼓搗,收攏人心這事,可不是就放在他這還鄉客一人身上。在他身後。還有浩瀚的國中人心,雄厚的各業物力。

正腰桿挺直,盤算着讓知縣儘快派下辦事文書,將一鄉人丁田地編戶入籍,就聽一聲嬌呼:“李大哥……你還真是個官老爺,欺得奴奴好苦!”

後頸汗毛起立,李宏德暗自叫苦,潘姑娘!

轉頭去找老胡,想拉他過來擋箭,卻見老胡正被一個漂亮小娘子扯着,兩人四目相交,彷彿天地再無他物……

你怎麼也來了!?

李宏德只好苦臉應付,潘姑娘臉上溢着異樣的光彩,不過是平凡女子,此時看起來卻添了一層麗色,讓李宏德這鄉巴佬一面心馳神搖,一面痛責自己已成衣冠禽獸。

“女子興業會也來了靜樂,現在奴奴也有生計了呢……”

潘姑娘顯是極度興奮,如歡雀一般嘰嘰咕咕把事說了個大概。

這什麼女子興業會來頭好大,不僅有諸位皇妃娘娘,還有英慈院、金陵等多家女子學院以及各行各業崛起的女子產業,甚至有飛天藝坊這樣的舞樂社。這個會的宗旨是救護孤弱女子,本着授人以漁的理念,她們創辦了不少職業學堂,讓孤弱女子能有一技之長,自力更生。

李宏德在夾山鄉忙乎之時,女子興業會山西分會也來了靜樂縣,潘姑娘這樣的人正是救助對象,而潘姑娘另有一樁長處,她很清楚本地還有哪些孤弱女子,到底面臨着什麼困境。於是她搖身一變,成了會裡靜樂縣的辦事委員,前幾日幫着官府清查完縣城青樓,現在要到鄉村探查婦女情況,公私兩便,選了夾山鄉。

“那……方大姑娘?”

李宏德指向還作雕塑狀的那對男女,潘姑娘道,方大姑娘是會裡平陽府的委員,藉着來太原府幫忙的機會,也來找冤家了。

“現在這麼忙,你看……”

李宏德怕她又說起入門的事,趕緊支吾着封門,沒想到潘姑娘連連點頭:“是啊,現在奴奴很忙呢。”

接着潘姑娘低頭轉腳尖道:“奴奴現在可以自力了,來這裡就想跟李大哥交代一聲。李大哥,你是個好人,奴奴不該再害你了……”

喀喇一聲,李宏德就聽自己心口像是碎了一角。

那邊老胡也正心如刀絞,方大姑娘淚眼婆娑地也剛說道:“哥,你是個好人。”

李宏德和老胡眼睜睜看着兩個姑娘抹了眼淚,轉入人羣,忙開她們的一攤事,眼眶也溼潤了。不經意對視時,又趕緊擺出一張如釋重負的笑臉。

“好啊,等鏢錢結下來,我就在平陽府置家,我們夫妻……”

那邊文書小霍正跟方二姑娘濃情蜜意地規劃着未來,李宏德和老胡再對視一眼,同時抽了自己一耳光,一同大步流星地朝姑娘走去。

南北相匯時,無數糾纏不清的恩怨上演,而在發書的那輛車裡,一幫讀書人的感慨更爲糾結。

“你們若是早來,也不至於跟不曉事的農官扛上……”

之前的死硬讀書人找着藉口遮掩顏面,可他這話倒是引得同窗有了同感,的確,在河東道,都還有讀書人配合還鄉客一起工作,太原府這邊,人還沒跟上來,就只有還鄉客撐着,而且這樣的情形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我們也不能在山西久留,北直隸太亂了,陛下想讓大家都出力,我們自己也是這般心願。”

同窗語懷憧憬,說到北直隸,那本地書生知得團結拳之事,也是義憤填膺:“便是兩國相爭,也講一個仁字,這些拳民,連人都不做了!小弟也願附驥!”

同窗遺憾地搖頭:“你還是先在靜樂作些事吧,蒙學夫子,鄉鎮公所文員,官府用人的地方多呢。要去北直隸的都是會裡的,你這樣的,暫時還入不了會。”

本地書生又沮喪又好奇,什麼會?

“我們太原的書生組了同道社,是認仁學孔先生一脈的,河東道還有綠營組的光復社,南直隸還有商人的平安會。從大英來的會社就更多了,仁學的、天廟的、有親族在北直隸的,想的事各有不同,能辦的事也差很多,不過大家都是一股心願,讓北直隸不再流血,讓北直隸能迴歸華夏……”

同窗加重了語氣:“既是心願一致,所以大家都聲氣相連,聚成一個大會,就叫同盟會!”

本地書生呆了片刻,深深感慨道:“大英朝廷真得人心啊,竟能聚一國人心爲其用。”

同窗搖頭道:“我們不是替朝廷辦事的,同盟會的人都沒有官身,朝廷也不發薪餉,有些事還經常跟朝廷撕擄,可北伐復土,華夏一統,人守仁義,這不僅是朝廷的大義,也是我們的大義。”

那書生久久無語,就覺這大英所開的新世竟是如此廣闊,這頭頂的天,這腳下的地,從未有這般浩瀚。

第979章 握子待收官第522章 我們是賽里斯人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477章 未知的新生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250章 戰爭也是一門藝術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612章 江南路,民對民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565章 你們這是謀逆啊!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379章 戰衡州:神來一筆的人心之戰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717章 等待太久的終結第990章 魔法師公會與商業神殿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584章 呂四娘趕上這趟亂子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血戰到底1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4章 家底居然不是負資產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621章 南北和議的真相第55章 帝王三等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909章 天山之南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203章 真正的初戰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683章 長江大決戰:洞庭魅影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815章 東洲記:與狼共舞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40章 瘋癲迷情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581章 咱們都是狗腿子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扎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64章 綿綿不絕的紅利第906章 哥薩克,衝鋒!
第979章 握子待收官第522章 我們是賽里斯人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477章 未知的新生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250章 戰爭也是一門藝術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612章 江南路,民對民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565章 你們這是謀逆啊!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379章 戰衡州:神來一筆的人心之戰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549章 歷史浩浩蕩蕩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202章 翻翻我的小賬本第487章 激流下的迷霧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107章 你總是心太軟第826章 誰是罪人誰啓禍第717章 等待太久的終結第990章 魔法師公會與商業神殿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584章 呂四娘趕上這趟亂子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114章 二李首會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血戰到底1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4章 家底居然不是負資產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458章 前路通往何處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621章 南北和議的真相第55章 帝王三等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909章 天山之南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203章 真正的初戰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683章 長江大決戰:洞庭魅影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815章 東洲記:與狼共舞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40章 瘋癲迷情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581章 咱們都是狗腿子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331章 體制外的最後掙扎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711章 風雷之手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64章 綿綿不絕的紅利第906章 哥薩克,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