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

韶州一戰,要總結的經驗教心大多。張漢晉的戰死,讓李肆這支急速膨脹的軍隊暴露出了致命缺陷:體系建設很不完善,連統一的軍情刺探部門都沒有。清廷的戰略調動情報,有尚俊以天地會通過官府文吏、商人、船伕甚至綠營暗間獲取,可戰場情報卻只是靠哨探遊騎獲得,他們更多是在做防禦性的戰場遮蔽工作,這中間存在很大的空檔。嶽鍾琪的湖南撫標裡夾雜了苗兵,這個情況沒有掌握住,導致黃崗山遭了夜襲,損失很大。

司衛軍情處揹負着這樣的血債成立,李肆將羅堂遠拔出來,專門掌管戰場情報偵查,統一協調哨探暗諜。禁衛署對內,天地會對外,軍情處專注於戰,到此爲止,李肆的情報體系終於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於漢翼、尚俊、羅堂遠三大情報巨頭也完整亮相。

細節方面,賈昊和吳崖提了很多,首先是很多人希望能強化護甲,原本的藤革胸甲最多擋擋脫力的箭矢,一旦進入肉搏,這胸甲的防護力不比清兵的綿甲好多少。在芙蓉山和黃崗山的肉搏戰裡,只有英德老兵才能穩穩頂住清兵,而只受過簡單刺刀心練的速成兵們,對上敢於肉搏的清兵,不靠數量優勢壓住,還真不是對手。

這個狀況帶出了三個問題,冷兵器的防護是一個,心練度是一個,還有個問題是刺刀折損率太高,畢竟只是熟鐵滲炭的東西,堅韌度不足。

如果冉夾鋼包鋼法打造,產量太低。

這個時代的清兵,還不是百多年後一觸即潰的貨色,近戰肉搏避免不了,李肆就將胸甲的改造提上了日程。而心練的問題,正好嚴三娘憋得辛苦,讓她去琢磨該怎麼花最少的時間,把兵心得不怵近戰。至於刺刀……李肆不得不向時代低頭,將刺刀換成三棱槍刺,喜歡玩刀的,就向盤石玉的瑤兵學習,他們除了火槍刺刀,基本都還自帶直刀。

軍械方面的問題,大家更多關注在火炮上,一是神臂炮的作用越來越小,很多基層軍官都覺得這東西浪費兩個兵不值得,有狙擊手在,單子沒什麼意義,有飛天炮在,霰彈也沒大用。

這問題好解決,有之前飛天炮的思路在,李肆就將神臂炮的作用定在“步兵隊阻擋敵軍肉搏的最後一道防線”,槍管截短,炮壁減薄,裝藥減少,把它變成神臂槍,總重跟普通火槍差不多,一人就可發射,只裝霰彈。追求的是二十步到十步內覆蓋大寬面,每目配發一兩把,由散兵掌握,不再佔隊列的戰鬥編制。

第二點成爲大家關注的焦點,那就是飛天炮。這件新武器讓司衛們又愛又恨,愛的是它威力強大,沒有它,韶州之戰還挺兇險。恨的是這東西還有太多毛病,包括射程不足,準頭太差,更要命的是開花彈可靠性很低。至少兩成啞火,一成早炸,不少出膛就炸,炮手死傷不少,弄得不少炮手寧願扔開花彈,也不願再用飛天炮。可扔也最多扔個十多二十步,不掌握好時間就起不了作用,或者是會炸到自己,也就倚牆防守的時候管用。

這事李肆沒辦法靠拍拍腦袋就解決了,交給了專門拉出來負責軍需的田大由,由他督促改進,從開花彈的設計,引信和彈體的生產工藝,以及最終的質量監管等幾個方面下手。

“這些都是小事,現在真正麻煩的是,兩萬杆火槍,兩百多門大小火炮,三個月內完成,即便佛山製造局開足馬力,也等於是天方夜譚。”

田大由在抱怨這事,話題由此轉到了新一輪的擴軍備戰上。以李肆段宏時的估計,最壞的情況是清廷分階段大打出手。廣西、湖南和江西兵被打殘了,第一階段會調閩浙兵東來,靠現有的兵力能擋住。而第二階段,很可能是在三四個月內面對十多二十萬南方各省的綠營,現在這六七千野戰兵就不夠用了,必須擴軍到至少兩萬。

先不說心練的事,軍械的產能就完全跟不上這個進度。

“佛山製造局別造火槍了,找廣東全省的鐵匠打造,再送到佛山來磨內膛,這些槍的裝藥減少,射程和殺傷力不足的問題,配合我說的凹底圓柱彈測試出理想方案。”

李肆拿出了早前就構想過的“滑膛槍加米尼彈”方案,米尼彈用在滑膛槍上,加上調整燃速後的發射藥,能增加滑膛槍的射程和準度,同時減少裝藥。但缺陷是對槍管壽命有影響,不用燃速較快的發射藥,米尼彈離膛前,凹底無法完全撐開,起不到密閉槍膛以提效的作用。可用快速發射藥,槍管質量就得有保障。

之前佛山製造局搬遷,來不及定量測試,將米尼彈列裝部隊,就迎來了韶州之戰。現在要擴軍,這套方案再降低標準,進一步減少裝藥,正好用來彌補土產槍管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

只是這樣一來,就需要提供兩種同定量的彈藥,後勤供應更集雜了,只能將自產和土產兩種火槍各自集中編組,這又涉及到擴軍後的司衛編制問題。

僅僅只是軍事,就有一堆事情壓過來,範晉這個只管軍心的秀才聽到這些實務,頓時覺得頭皮發麻,這可比古時建軍麻煩得太多了。

“咱們越麻煩,給康熙老兒搗的麻煩就越大。”

段宏時置身事外地說着貌似勸慰,實則風涼的話。

“韶州之戰的麻煩,還不知道他能不能頂得住。”

李肆像是在爲康熙擔憂。

北京暢春園濤寧居後殿書房“侍衛趙昌守在角落裡,看責一坐一跪兩個身影,眼裡也滿是擔憂,自從“紅茶案”之後,康熙對太監越發不信任,將趙昌調到了自己身邊。

“主子可得頂住啊,你可是這天下的頂粱柱,你要倒了,奴才們可怎生是好?願主保佑主子,永遠健康……阿門……”

趙昌閉眼偷偷畫着十字,卻被一連串的叱喝嚇得打了一哆嗦,手指頭虛戳着自己咽喉,久久沒有動彈。,,

“放肆!”

“昏聵!”

“愚昧!”

康熙一邊罵着胤旗,一邊在書案上找着東西,似乎想朝胤旗臉上丟去。可連氣帶病,手抖得難以抑制,將大堆奏摺弄到地上,都沒能抓住什麼。

他徹底惱怒了,一把推開書案,起身衝來,朝着胤旗擡腳就踹。

可他一個老人,久坐之下,猛然起身,左腳擡起,右腳就軟了,打了個趔趄,腳沒踹到胤旗,腦袋先撞了下去。

“皇阿瑪!”,

胤禛嚇得魂飛魄散,一把抱住康熙,那一瞬間,就覺得龍袍之下的身體,居然那樣虛弱無力,不僅在微微發抖,嘴角還呼呼噴着唾沫,老邁之狀顯露無遺。

少時仰望父親高大身姿的印象,原本一直深刻心底,可現在卻喀喇碎開一角,漸漸化爲飛灰。胤植心中慨嘆,皇阿瑪……的確是老了。

剛纔自己提的一整套方案,是跟手下人嘔心瀝血凝練出來的,卻遭了全盤否定,皇阿瑪老了這慨嘆,在胤植心裡,悄然從康熙的身體狀況,延伸到他的心氣。

那個少年時就智擒鰲拜,年輕時意氣風發,以半壁江山力抗三藩,之後還三度遠逐大漠,將噶爾丹徹底詩滅的皇阿瑪,他的膽量、他的豪情,他睨視天下的氣度,似乎在這一摔裡,也盡皆破碎。

趙昌奔過來扶住了康熙,胤旗再跪回地上,嘴裡唸叨着皇阿瑪恕罪,翻騰的心念裡,卻猛然多出了一絲極度冰寒的氣息,若是皇阿瑪一頭摔在地上,就此去了,他那位置,離自己究竟有多遠?

這氣息太冷,刺得他也是滿身汗毛起立,以至於餘怒未消的康熙一腳踹在他肩頭上,他也沒有反應過來。

“四阿哥!”,

趙昌瞅着就跟石頭烏龜一半趴在地上的胤旗,嚇得連忙低聲提醒,這時候康熙的腳尖又踢在了他的肩頭,胤旗醒悟,儘管這腳尖之力軟弱不堪,他卻趕緊順着這力道翻滾倒地。,2,

“滾!豎子不足以謀!”,

康熙尖聲罵着,見到胤慎滾到一邊,又連叩了幾個頭,飛也似地退走,才漸漸冷靜下來。

“不是你的江山,你當然不心痛!”,

他還在心底裡恨恨地罵着。

白道隆最先遞來了韶州兵敗的奏摺,接着是滿不和陳元龍的請罪摺子,湖廣提督高其位步廣東提督王文雄後塵,又戰死了,四萬多兵,竟然全軍覆沒!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糟糕的是滿不彈劾白道隆和韶州知府閉城,不放高其位入城據守,形同謀叛,雖然白道隆奏報說是高其位戰敗不退,還想糜爛廣東,存着一分安定廣東的心。可從另一個角度看,未嘗不是那李肆壓得廣東不敢亂動,廣東,除了廣州和肇慶這兩處孤城,其他地方,已經是丟了。

康熙還很冷靜,又死了個提督,沒了四萬兵,丟了廣東一省,這跟當初三藩之亂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兒科,他頂得住!

從年羹堯的奏摺裡,他看到了希望,李肆不是不可戰勝的,那個叫嶽鍾琪的微末小將,帶着苗兵夜襲敵營,不是高其位置之不理,不策應不說,連李肆的援兵都不幫着擋住,李肆已經敗了。

對敵最怕的是什麼?是一敗塗地,還不知道自己敗在哪裡,對敵人一點也不瞭解,現在通過年羹堯,他心裡有了底。李肆本人只是疥癬之患,他所展現的槍炮之威,還有他支着商人脫開官府管治的風潮,這兩項纔是真正的大敵,在這兩項後面,還有更可怕的東西。

想到年羹堯去找過胤旗,多半是從胤旗那知了一些李肆的根底,纔有啓用嶽鍾琪和苗兵的舉措,康熙就對胤旗多了分肯定。

論到做事,還是這個兒子能出成績。

如何抹平這一戰的首尾,保住自己和朝廷顏面,這事來不及去想,也有想害怕去想。康熙半是務實,半是逃避地謀劃起下一步的處置,招來胤旗,想聽聽他的看法。

卻不曾想,胤旗提出一攬子條陳,條條如刀,捅得他心口四下透風。

“仿遷海令,下令遷界,隔絕廣東!”,

隔絕廣東?這能和臺灣之事相比嗎?廣東一絕,江冉湖廣立時就是滿目瘡疾,千萬流民,到時候隨便哪個漢人喊一嗓子驅逐輕虜,那就成了又一個朱重八,李肆恐怕要從夢中笑醒!

聯辛辛苦苦周旋,就是要保住這四十年來苦心經營的盛世,你胤旗沒坐着我的位置,就把這天下當破布一般亂擺佈,讓聯一夜回到四十年前!?

“大造槍炮,訓練新軍,以器制敵!”,

新軍!?誰的新軍?咱們滿人的?握着快槍利炮在手,起一絲異心,咱們滿人這天下就要完蛋!

“跟策妄再拉布坦議和,調集大軍,四路逼圍,尋機進擊。”

這一條稍微像點樣子,可也把這李肆看得太高了吧,這不是生死之決,李肆此戰已經露了破綻,朝廷可以敗十次,他卻一次都敗不得,金玉之家,跟一個襤褸遊手拼死活?鼠目寸光!

康熙被趙昌扶回書案,心氣漸漸凝聚起來,這李肆雖然只是盤踞一省,卻還是個強敵,雖然沒必要跟他狗鬥,卻還是值得重視。說起來,噶爾丹之後,除了策妄阿拉布坦那個蠻子,自己居然又多了一個敵手。

難得……,難得在垂老之齡,還能讓自己這千古一帝的聖明之跡,再添多一樁。

“奏摺,都收拾過來。”

康熙吩咐着趙昌,他已經戰意昂揚,那李肆不過是一弱冠小兒,靠着器利猖檄而已,聯御宇五十多年,什麼風浪沒見識過,豈能被你這一小兒攝住?你就接招吧!

取過白道隆的奏摺,上面是大大一個紅叉,那是他初見奏摺時,驚怒交加劈下的,似乎自己就是神明,一個叉下去,此事就不存在。

再翻開滿晝的奏摺,點點紅墨染在紙上,那是他確認此事爲真時,提着筆恐懼不安,不知道該批什麼而滴下的紅墨。

接着是年羹堯的摺子,乾乾淨淨,他就是從這摺子上找回了魂魄,此人,可堪大用……

康熙振作精神,就準備給廣東周邊督撫註批,不管後續有什麼決定,先讓他們堵住李肆外出廣東之路,保證亂局不會擴散爲先。

正批得入神,奏事處的太監又送來一份摺子,康熙還以爲又是廣東軍情,信手翻開,看了片刻,徑直呆住。

凝了好一陣,康熙眯眼,似乎以爲自己看錯了,將奏摺舉到高處,再細看了一遍,然後兩眼圓瞪,手臂一揚,奏摺嘩啦飛了出去。

“皇上!”,

趙昌嚇了一跳,心想莫非是又有幾萬官兵被那李肆吃了?

“沒事……沒來……”

康熙緩緩再坐下來,真像是沒什麼事,扯過一張空白摺子,提起筆似乎要寫親諭,卻止不住地猛咳起來,潔白紙面上,點點猩紅滴下,不知是筆上的紅墨,還是康熙咳出來的血點。

“滿天下,居然只有聯一人爲這江山操心!這些狼心狗肺之輩!比那李肆還可惡!可恨!”,

康熙咬着牙,落下筆尖,將那點點猩紅抹成一筆,就在同時,兩行清淚也從眼角悄然滑落。

康熙五十四年十月二十七日,廢太子胤扔借醫生賀孟幅爲妻石氏治疾之便,以礬水作書與普奇往來,求其保舉自己爲大將軍,領兵征討廣東逆賊李肆。啓航更新組提供】。歡迎您來寧靜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趙昌是康熙很親信的身邊人,很多小說都把他說成是太監,他並非太監,而是內務府出身的包衣“甚至有可能是當年跟着康熙擒拿鰲拜的布庫。領有侍衛職銜,供職養心殿,跟天主教傳教士關係很密,羅馬教皇的多羅使團在跟康熙討論大禮儀問題時,他也是涉事的重要人物。

雍正一登臺,就匆匆以“追討積欠”的蹙腳罪名將其處置,不知道趙昌掌握着什麼隱秘之事。2。別當康熙真是英明神武,氣度雍容的聖君,即便是在公開場合,有時候也壓抑不住暴躁之心,胤旗繼承了他的這面心性,並且發揚光大。有兩個例子,一廢太子的時候,馬齊出面推舉胤俱,當着大學士和九卿的面,他就暴怒而起,離了寶座,親手扭住馬齊廝打。另一個例子是雅克薩之戰後,俄國使臣送來和議文書,他不知道是太過歡喜,還是太過擔憂,也離了寶座,劈手直接從俄國使臣的手裡奪過文書。。.。

第57章 手握人財軍,我心即帝王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287章 啊……海軍!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746章 全新的開始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383章 歷史再次得到證明第99章 不速之客第33章 全是牛人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990章 魔法師公會與商業神殿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327章 人心何所依,忠義何所寄第181章 忍無可忍,還得再忍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687章 長江大決戰:天意已定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952章 偉業將成,誰擔百萬命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495章 燒了她!第六百四十八章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560章 東西相映的金融風暴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955章 清滿兩分,紫禁難留鼎第484章 狠人備有盤算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412章 戰長沙,說康熙,道康熙,康熙沒有五十七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46章 總有東西值得捨命去拼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419章 大麻煩即將上門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874章 汪瞎子該死第718章 炮轟大沽口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619章 江南亂局,誰是多餘的人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938章 直隸風雲,又見團結拳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712章 偏軌的歷史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703章 長江大決戰:最後的瘋狂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534章 浴血的天枰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484章 狠人備有盤算第818章 東洲記:帶血的大餅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
第57章 手握人財軍,我心即帝王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287章 啊……海軍!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746章 全新的開始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383章 歷史再次得到證明第99章 不速之客第33章 全是牛人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990章 魔法師公會與商業神殿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327章 人心何所依,忠義何所寄第181章 忍無可忍,還得再忍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687章 長江大決戰:天意已定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952章 偉業將成,誰擔百萬命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495章 燒了她!第六百四十八章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223章 醫者仁心第507章 浪漫和野蠻第407章 戰長沙,老天到底站在哪一邊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560章 東西相映的金融風暴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955章 清滿兩分,紫禁難留鼎第484章 狠人備有盤算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921章 鬧劇與悲劇第412章 戰長沙,說康熙,道康熙,康熙沒有五十七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46章 總有東西值得捨命去拼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419章 大麻煩即將上門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874章 汪瞎子該死第718章 炮轟大沽口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140章 你信的天理到底是什麼?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619章 江南亂局,誰是多餘的人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938章 直隸風雲,又見團結拳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712章 偏軌的歷史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703章 長江大決戰:最後的瘋狂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758章 誰說男兒不如女第835章 獅虎黨爭:何爭與爭何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48章 血火三重奏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587章 驚險逃亡路第534章 浴血的天枰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484章 狠人備有盤算第818章 東洲記:帶血的大餅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