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

哦哦……

腦子一偏題,身體就開始抗議,跪坐了老半天,李肆腿都麻了,腰也酸了。

“漢家古禮,居然也耐不住,唉……”

段宏時搖頭嘆氣,將李肆帶出了屋子,屋外山下有石桌椅,一屁股坐上去,李肆滿心的舒暢。

錚……

接着一聲清悠的琴聲響起,李肆目光找過去,就見到不遠處的涼亭裡,那個之前奉茶的白衣侍女,正在低頭撫琴。

這老頭……太腐敗了!

李肆的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多半這侍女是老頭特訓的,琴棋書畫該樣樣精通,身邊養了這麼個侍女,小日子過得還真是舒坦。

原本還有心向段宏時確認下這侍女的身份,也好打消自己心中那一分所有男人共有的獵豔之心,可段宏時一開口,就將他的注意力又拉走了。

“你既然能從這書裡看出治國根本,本心足以容下地勢,老夫可以接着向深裡說。”

之前段宏時說到的天地之勢,李肆還只當是文人隨口誇言,可聽現在這麼一說,還真有什麼名堂。這時候琴聲悠悠,節奏舒緩,李肆聽不出是什麼曲子,只覺心神沉靜,這琴聲是素淡的背景,段宏時的話是濃墨重彩,混在一起,竟然不覺有絲毫雜亂。

“你不必再猜疑,老夫此學,確實脫出了孔儒之錮。”

段宏時再度開篇,這老頭的眼神確實厲害。

“可你要以爲此學是法家之學,那可就大謬矣!”

二郎腿一端,段宏時滔滔不絕。

“申不害究術,重在御臣,要帝王獨斷獨視獨聽,膚淺!慎到尊勢,他的這個勢,將天地之勢歸於帝王,混淆權柄和時勢,下乘!商鞅崇法,以帝王爲法王,織法網而暴彰,限法於絕地,愚蠢!韓非將法勢術揉雜一端,卻失去筋骨,時久日遷,反成不可登堂之言,昏聵!”

好了,噴遍法家幾個大拿,果然不是法家門人。

“再說孔儒,儒本非孔孟獨佔,可後人卻只以這什麼二聖爲祖,殊爲……嗯咳!”

看樣子他還準備罵點無恥卑鄙的話,只是眼下這時候,正是程朱理學的醬缸期,要罵孔孟可是很危險的,所以段宏時急急咬住了舌頭。

“這孔儒所論,本出自上古親親家國,漢初沿襲秦時法度,文景稍廢,武帝再興,悟到了前秦的教訓,纔將這孔儒之道扯來遮掩。外儒內法,華夏千年之治,就此砥定。”

段宏時再度拿出一個重量級的結論。

“這外儒內法,就是俗世所謂的帝王術!”

李肆小心翼翼地問:“那麼老師您的帝王術,是別開局面了?”

段宏時矜持地微笑。

“老夫這帝王術,有兩言可說,其一就是:跳出儒法外。”

接着段宏時的話,讓李肆又陷入到呆滯狀態,對這老頭的來歷,已然從世外高人,隱隱轉到了又一個穿越者……

“儒法爲何能內外相結?就在於一個‘一’!”

“法家講天下一民,利出一孔,孔儒講道統歸一,仁禮劃一;法家要收天下之兵,以弱天下之民,愚天下之民,以利萬世之治,儒家要人不逾矩,心不沾塵,三綱五常,百年如息;法家尊帝王爲法王,孔儒尊帝王爲聖人,這儒法,本就是天生一家!”

隨着段宏時語調高亢,遠處的琴聲也變得銳利起來,每個音符都像是一把刀劍,可巧都插在段宏時每一個字之間,將他的話音託得更爲鮮亮。

琴聲攀上峰頂後,又漸漸和緩下來,段宏時的話語也放慢了。

“可有一,就有二……”

李肆已是感悟滿腹,以後世的歷史學觀點來看,這就是華夏大統一的前提,同時也是大統一的代價,像是宿命一般,避無可避。但正如段宏時所言,諸多因素在推動這個一的同時,還有很多因素在化解這個一。這樣的東西,很難從道德層面上去評判,但如果僅僅從把握時勢的角度去看,還真是另有一套東西存在。

只是這套東西,不該叫什麼帝王術吧,這根本就是看透歷史的大學問……

“儒法之言,在書上無比光鮮,落到實處卻是滿目瘡痍。如果把外儒內法當作是金鑾玉殿上的制禮,老夫的帝王術則是鄉間農人的田頭小曲。”

段宏時看向遠處的青山,微微嘆氣。

“金鑾玉殿,不過是天下一點,鄉野山水,纔是天下的本色。”

聽到這,李肆也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謂外儒內法,全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士人治世,以理想代替現實,按設計籠罩天下,不去理會其中的差異。仿若將治療天下當成堆積木,符合自己設想的東西撿起來,不符合的丟掉,湊在一起,看着搭成的樓宇宮殿,自得地說這是個多美的世界,而其他亂七八糟丟在一邊的東西,根本就閉眼不視。

說起來,還真跟柏拉圖的理想國分外相似……只是柏拉圖的理想國只在想象裡,而華夏大地上,理想國已經存在了千年,當然,一直是破破爛爛,士人們還在鍥而不捨地搭着。朝代更迭不過是垮了一次,根基沒有變,藍圖也沒變,重新再來就好。沒辦法,這是他們的田地,就如農人一般,耕田得食是天性。

“那麼老師,這二……必然是和一相悖的麼?”

李肆有些糾結,看起來這個“一”是宿命,去觸動這個“一”,所作的事情,所得的結果,放在後世,是不是要被評價爲賣國、漢奸、歷史罪人?

“一而二,二不能一嗎?”

段宏時遙望山巒,像是在嘲笑某個羣體。

“儒法的一,得利者是行儒法之人,若這利轉給他人,難道就不能也得一了?”

李肆恍然,得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啊。

華夏大一統,靠的是儒法,可並不意味着這是唯一之徑,也並不是不變之徑,儒法之所以能推着華夏總是內聚,那是因爲有儒法背後那些人的利,那些人是誰?

看了一眼段宏時,李肆暗道,那些人,不就是讀書人麼……

先是說這帝王術裡,如何評判帝王的標準,接着說到這帝王術和儒法之帝王術的不同,李肆的胃口已經被吊得足足的。

核心一個問題,段宏時這帝王術,到底說的是什麼?

“這就要說到老夫之學的第二言……”

段宏時也吐了口長氣,剛纔一番激論,還着實費了力氣。

“老夫之學,不僅跳出儒法外,還不在五德中。”

五德?

李肆楞了一陣才明白過來,這話說的是,段宏時此學,對朝代更迭,另有一番見解?

“世人都言,真龍之氣,存世不過三百年,以五德更替相承……”

段宏時這話,跟李肆後世接觸的“王朝週期律”很有些相合,不過那個什麼週期律,都只將朝代更迭歸結爲人口激增,土地兼併,社會結構破壞等等,即便只以李肆那點微末道行,也覺得這說法不過是中學教科書水準的東西。

他也翹起了二郎腿,等着段宏時的高論。

“老夫剛纔說到過,帝王三等,御臣御製御勢,勢有天地之分。朝代更迭,本因都在這地勢的駕御上。”

什麼是天之勢?

“風雲山水,草木獸鳥,人外即天,天自有天道,不以人力人心而變,此乃天之勢。”

什麼是地之勢?

“人立於地,食於地,來往於地,地結人道,此乃地之勢。”

嗯……李肆大致是理解了,天之勢,說的是自然,地之勢,說的是社會。

“儒法之帝王術,求的是一個靜,有所變動,靠儒遮掩,靠法支吾。天之勢如風雲跌宕,一直在變,這變化非人力所能撼,姑且不論,每朝算是同樣的境遇。而地之勢也自有一番變化,每朝立國,立起經制,就像是砌起一座堤壩,地勢變化也如江水,年年蓄積,這堤壩卻不曾加高,更不敢想掘堤引流,只能等着江水蓄滿,最終崩堤。”

“宋時王安石,明時張居正,都想對這堤壩動手,可前者生出‘豐亨豫大’,北宋覆滅,後者如一劑猛藥,餘毒至今。”

這說法的細節李肆有些不明白,可大致道理懂了,儒法要的是一個“停滯的社會”,人人安守本分,各不逾矩,士人和帝王的統治就能萬萬年。可社會是一直變化的,以不變以萬變,結果就是自己被變了。

“那麼,地之勢,該怎麼去看?”

李肆問到了要點。

段宏時呵呵輕笑,又轉了話題。

“李肆,你對氣理之論是怎麼看的?”

李肆傻傻搖頭,心中只兩個字:“臆想!”

儒家的氣理之論,就李肆個人而言,那都是羣死宅捧着腦袋瞎想出來的東西,最大的特點就是,話說得圓潤周到,邏輯自洽,目的就是讓別人無懈可擊。歸結起來,本質就是讓儒家士子們能把握所謂學問的制高點,自我YY而已。

“那麼對於這理學,你也該是不甚了了,正好……正好……”

段宏時笑得很有些賊。

“程朱理學,輕技賤器,說什麼器乃各有適用,理不相通,不過是理的細枝末節。可到明末,格物究器之學卻異常興盛,老夫這番言論,放在那時,根本就算不得駭人之語。眼下在這……朝說出口,那就是下乘而無稽之論。”

正說到這,遠處琴聲錚地滑了一下,段宏時又是一聲嗯咳,轉回了正題。

“看勢,得由器而入。”

他這話出口,李肆皺眉,難道這老頭,是王夫之的弟子?王夫之說的就是器中見道,器道合一。算算王夫之現在……死了二十年,段老秀才的年紀,應該還能湊得上。

“你可知道,明亡之因是什麼?”

段宏時打斷了李肆的雜念。

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765章 朝鮮風雲:女兒之憂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874章 汪瞎子該死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772章 朝鮮風雲:三步墜入地獄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250章 戰爭也是一門藝術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97章 一隻猛獸,一隻猛獸在華夏蟄伏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268章 不必死的死了,該死的就是不死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459章 都被逼上了梁山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757章 法變之醒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348章 排隊隊,吃果果第318章 總有人難以看透第534章 浴血的天枰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1001章 共和與同盟第522章 我們是賽里斯人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501章 咱們到此爲止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654章 政治、商業和信仰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740章 你不是一個人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842章 獅虎黨爭:內閣改制,羊羔上臺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998章 最後一環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415章 歸途南北異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712章 偏軌的歷史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
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765章 朝鮮風雲:女兒之憂第2章 辮子,果然是辮子第874章 汪瞎子該死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772章 朝鮮風雲:三步墜入地獄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299章 何爲父母官?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250章 戰爭也是一門藝術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97章 一隻猛獸,一隻猛獸在華夏蟄伏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268章 不必死的死了,該死的就是不死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208章 廣東的天破開了第752章 憐香惜玉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351章 大家都缺錢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946章 由水轉陸,皇帝當扶北第459章 都被逼上了梁山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757章 法變之醒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348章 排隊隊,吃果果第318章 總有人難以看透第534章 浴血的天枰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710章 豪傑再起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217章 鎮壓人民起義的血腥劊子手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1001章 共和與同盟第522章 我們是賽里斯人第582章 南北都是好日子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501章 咱們到此爲止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332章 三疊陣:步炮協同起步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654章 政治、商業和信仰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607章 江南路,睡獅待醒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1007章 北美的新時代之門第207章 那啥即是空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740章 你不是一個人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1014章 里斯本的再度回首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842章 獅虎黨爭:內閣改制,羊羔上臺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998章 最後一環第679章 民族精神的萌動第415章 歸途南北異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712章 偏軌的歷史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