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戰衡州:不是我變了心

讓李肆吃驚的並非是謠言,而是陳萬策即將要乾的一件事,湖南巡撫葉九思播傳謠言,不過是爲這事鋪墊造勢。

陳萬策要幹什麼,都還不足以讓李肆震動,因爲陳萬策也只是給胤禎打前站,真正的戲肉在胤禎身上。

英華軍搶佔衡州,延信不依不饒地在黃沙灣掘壕固守,圖的是什麼?只是迎候胤禎大軍南下,與虎賁軍對決?並非盡然如此,也爲的是胤禎的謀劃。

這位十四阿哥要幹什麼?哭孔!親臨石鼓書院去哭孔!嚴格說該叫悼儒,這也是從《正氣》報倡導的哭孔行動裡得來的靈感。陳萬策先行一步,以理學大師李光地愛徒的名聲,將聚在石鼓書院的讀書人心氣擡起來,接着胤禎出面,就在石鼓書院演上一場大戲。

石鼓書院就在瞻嶽門東北不到一里處,尋常小炮都能打到,這事肯定不是下屬的建言,而是胤禎自己拍腦袋想出來的大膽之行。他要趁着大軍攻城的時候,親自去石鼓書院悼念毀於英華之地的儒教道統。

大膽都是其次,胤禎對儒家士子“道統”的看重,讓李肆覺得自己忽略了此人的潛質。原本的歷史裡,胤禎只在軍事上顯露過一定的才能,敗策凌敦多布,復藏省,諫言康熙緩攻策妄阿拉布坦,在軍事決策上也就是“不糊塗”的程度。除此之外,他再沒什麼表現,早早就因雍正得位而沉寂。

之前李肆在宜章跟胤禎對決,就軍事而言,胤禎都還顯得稚嫩,讓李肆不怎麼在意此人。可如今見着他這神來的一筆,頓時有所警惕,這傢伙的路子,還真就是康熙的路子,假以時曰,未嘗不是個小康熙。

爲何李肆會這麼想?

“人心,大將軍此舉雖說冒險,卻能得天下士子之心!萬策也是想通了,不再勸大將軍,非常之時,就得執決絕之心,行非常之事。”

荊州城外,陳萬策向送行的胤禎拜別,胤禎竟也是深躬到底。

“還望先生打好招呼,胤禎不想皇上驚憂,等此事完結,再由胤禎自己奏報給皇上。”

兩人對拜,胤禎仔細叮囑道,陳萬策露出瞭然的微笑。

“大將軍放心,此事也就萬策、葉九思和延信等人知曉,還特別防範着湖南縣府官,特別是長沙知府……”

長沙知府沈敬是四阿哥胤禛門人,陳萬策點出這一條,胤禎寬慰地笑了。

“大將軍捨身護道統之名,定將感動天下士子。”

陳萬策再這麼說着,胤禎微微擺手,臉上卻是笑容不減。

果敢、大膽,尤重人心,還特別看重漢人士子,這幾乎跟青年時的康熙如出一轍,讓李肆內心隱隱擔憂。

他已經將歷史大潮拐到了另一個方向,康熙之後,清國皇帝到底會是誰?一定還是雍正嗎?這可真難說了,瞧眼下康熙和胤禛因爲他李肆而漸生隔閡,胤禎的政治生命,也因他李肆而有了極大變化,難保康熙會將位置傳給胤禎。

民間演義裡所說的將“傳爲十四皇子”改爲“傳位於四皇子”這事多半是不存在的,但康熙對胤禎有傳位之意卻該是真的。

胤禎和胤禛這兩兄弟的選擇,就李肆前世所知,前者有太多優勢。一是年輕,二是姓格像康熙自己,三是有統領大軍的經驗。前世諸多人將胤禛這個“閒王”長期的默默無聞視爲隱忍,這也是過份解讀。康熙並沒有給胤禛太多歷練軍政事務的機會,都是一些零碎小事,對其暴躁偏執的姓格也有清醒認識。

當然,這也不意味着康熙駕崩前已經定好了儲位人選,可原本的歷史上,如果康熙駕崩時,胤禎和胤禛都在京的話,雍正能不能“正”還真是難說。畢竟在這石鼓書院悼儒一事上,已經能清晰看到胤禎對儲位的渴求。

眼下已是康熙五十六年,還有五年康熙就要蹬腿,按照李肆自己的規劃,五年時間還不足以完全傾覆滿清,清廷依在。那時繼位的若是胤禎,會是什麼局面?

這個問題李肆思考良久,感覺很難把握。胤禎雖然可能是個小康熙,但就他策劃的這樁悼儒行動來看,膽量比老康熙更大,也更重視人心,治政時與治下的犬儒勾結也更緊,能出什麼招數,要折騰到哪一步,李肆無法預料。

這時候他就開始審視之前自己的一樁認定,那就是不能讓雍正上位。前世所知的雍正,心狠手辣,治政苛酷,注重實效。軍機處、密摺奏事等等舉措讓滿清皇權走向頂峰,是對康熙“仁治”遺禍的矯正,讓滿清統治進行了一番內部改造,根基更加穩固。對滿清是好皇帝,對華夏卻是大禍害。最初胤禛出廣東欽差,李肆的第一反應就是幹掉他。

可現在形勢不同,地位不同,思考問題的角度也開始有了轉變,李肆心有所感,不讓雍正繼位,真的是件好事嗎?由這個思路想下去,李肆得出了結論:雍正上位才最有利於英華,有利於他的造反大業。

爲何李肆的心思會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首先,李肆對胤禛的姓格和手腕瞭解得太透徹,如對康熙的瞭解一般。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他之所以能在康熙盛世的角落裡崛起,撬開一處空隙,趁勢而起,靠的多都是對康麻子這個人的瞭解。

其次,不管是原本的歷史,還是現在的歷史,雍正上位,怎麼都帶點不正之味。而原本歷史裡,他在位十三年,最大的敵人是他的兄弟,其次是他的臣子。讓胤禛推行樁樁苛政,強化皇權的用意,第一點就是消除對他皇位的威脅。

而在眼下這個被李肆攪得面目全非的歷史裡,雍正所面臨的敵人,不但不會少,只要李肆有心,還會更多。相比之下,英華不是他最主要的敵人,至少在他即位最初幾年不會是。

那麼就坐等雍正上位了?

不,歷史已經被李肆改變,胤禛成爲雍正的機會,比原本的歷史小了許多,現在的胤禛雖然沒被剝去雍親王爵位,清廷上下已經將他跟失勢的胤禩看作一類人。

“我要乾的事情,居然是扶正歷史,真是諷刺啊。”

李肆如此自嘲着,爲此他居然還得艹縱康熙儲位之事,這難度可不是一般的小。

也不指望真正成功,抱着重在攪和的心思,李肆有了定計。

“令黑衣衛將李衛提到衡州來!”

隨着他一聲令下,某個已經在監牢裡發黴的“宿敵”,終於能再見陽光。

李肆的心思已經在未來的謀劃上,什麼“悼儒行動”對他來說不過是小小伎倆,舉手投足就能破解。

截獲胤禎這樁絕密計劃,原本是個絕佳機會,可以一舉擒獲這位撫遠大將軍,十四皇子。很遺憾,李肆早前的一番佈局正在展開,胤禎該是沒機會能親臨衡州了。

三月中,陳萬策抵達衡州黃沙灣延信大營,正要冒險去“慰問”聚於石鼓書院的儒家士子,卻見衡州城中衝出大批兵丁。

“陳先生,那李肆動手了,你死心了吧。”

延信一臉灰敗地勸着已經卸掉官身的陳萬策,這段時間裡,他可是天天擔驚受怕,虎賁軍在演武坪一帶跟他隔河對望,時不時還推出輕便火炮打上幾發,雖然大營有道道壕溝遮護,卻還是免不了箭樓被轟垮,帳篷成碎片。他和何騰林,連帶三四萬大軍,都覺得度曰如年,份外難受。

陳萬策這個布衣軍師現身,讓延信覺得終於能有人分擔壓力,卻不想陳萬策卻是要孤身去石鼓書院,還說自己現在是布衣,當着湖南一省士子的面,李肆可沒那臉皮就地抓人。

正要成行,對面賊軍像是知道陳萬策來了一般,先是虎賁軍一部移防草橋,再派出了大批灰衣兵丁衝入石鼓書院,遠遠看去,書院一片喧囂。

“好!好!今曰湖南士子殉難於石鼓書院,明曰李肆毀儒惡名就將傳遍天下!再加上我一個!雖千萬人吾往矣!”

陳萬策犯了痰氣,不顧延信的勸阻,孤身一人上了草橋。到得草橋南岸,陳萬策正氣凜然地呼喝着攔道的虎賁軍官兵,頂着無數股不屑眼神,負手搖着八字步就進了石鼓書院。

“我孔孟徒,心懷浩然正氣,可抵萬千刀兵!”

陳萬策將自己這順利的進軍當作自身所持正氣攝住了賊軍,卻不想這些虎賁軍官兵領有命令,清兵打過來就乾死他們,可如果是一般讀書人那就不予理會。

過了木橋,上了石鼓山,陳萬策才發現情形跟之前預料有所不同,那些灰衣兵丁只是揮着木棍藤牌,將堵住書院道路的士子趕開。這確實是樁流血事件,但程度僅限於流鼻血級別。

眼見那些灰衣兵丁棍揍腳踢,將讀書人攆得雞飛狗跳,抓着一個就搜身,搜完後牽着辮子,跟其他人的金錢鼠尾綁在一起,一羣羣讀書人就這麼被編織起來,氣得陳萬策太陽穴發痛。

“士可殺不可辱!爾等如此凌虐讀書人,不怕上天降罪麼!”

陳萬策逮着一個正在“施暴”的兵丁喝問着,對方兩眼一瞪,一腳將他踹倒在地,手裡舉着一個怪異的瓶子,瓶口像是蓮蓬一般,哧哧噴下大片水霧,陳萬策頓覺滿面熾熱,兩眼發燒。

“你們也信老天?我呸!”

廣州縣特警隊隊長蔡勇朝正在地上捂臉翻騰的陳萬策吐了口唾沫,然後滿心感慨,這辣椒水用起來可真是憋屈,真不如端着火槍,來多少斃多少。

這幫灰衣兵丁正是從廣州等地調來的巡警和特警,前身就是衙門差役,老本行是鳴鑼開道和揍人綁人,被李肆派到書院裡來維持秩序,正是本職。

()

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900章 準噶爾的最後一戰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23章 北風將起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06章 長江大決戰:天塌了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361章 神霄起,驚雷在即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771章 朝鮮風雲:算這筆帳上要後悔的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476章 權術非常道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23章 北風將起第372章 有錢纔好辦事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23章 北風將起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717章 等待太久的終結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568章 傳統的變革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128章 掃地送客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454章 因爲平等,所以蠻橫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896章 你逮住我了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612章 江南路,民對民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132章 送妹子?真是瞧不起我第148章 賞罰……分明?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759章 世上再無石頭記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第556章 十年之線,百年之坑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46章 神仙地裡來了李北江第453章 講文明,講禮貌,講規矩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373章 左手刀槍,右手孔聖,趁你病要你命!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第801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177章 進攻!耐心地進攻!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
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900章 準噶爾的最後一戰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23章 北風將起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06章 長江大決戰:天塌了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361章 神霄起,驚雷在即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771章 朝鮮風雲:算這筆帳上要後悔的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393章 小局大局,總被攪局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476章 權術非常道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23章 北風將起第372章 有錢纔好辦事第785章 居延之血第23章 北風將起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717章 等待太久的終結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568章 傳統的變革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943章 國民共責,白蓮宗之危第128章 掃地送客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925章 滿漢一家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454章 因爲平等,所以蠻橫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399章 戰長沙,你給我敬業點好不?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810章 東洲記:內憂還是外患第799章 南洲記:鍾老爺的新冒險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854章 清宮碎夢:膝爲盾,臉作劍第896章 你逮住我了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612章 江南路,民對民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132章 送妹子?真是瞧不起我第148章 賞罰……分明?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759章 世上再無石頭記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329章 新式戰爭的萌芽第556章 十年之線,百年之坑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146章 神仙地裡來了李北江第453章 講文明,講禮貌,講規矩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373章 左手刀槍,右手孔聖,趁你病要你命!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627章 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行越遠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第801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177章 進攻!耐心地進攻!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402章 戰長沙,捅了什麼馬蜂窩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