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

雍正還真起了硃筆一揮,四顆人頭落地的心思,再一轉念,手下就這幾個可信的人能用,都殺了,還能依靠誰?

憤懣、沮喪、無奈,種種心緒百般糾纏,讓他頹然長嘆,就覺整個人的魂魄、骨架和皮肉都錯開了,萬般難受。

這可不是心理感受,此時的雍正面色灰白,兩眼赤紅,乍看上去,有些像剛從棺材裡蹦出來一般。

“王以誠!拿丹藥來!”

文案上還堆着一大摞奏摺,雍正強壓下心中燥亂,埋頭要繼續動筆,卻覺視線模糊不清,招呼着總管太監。

“主子,不能再吃了!”

王以誠卻沒挪腳,噗通跪在了地上,腦袋磕得梆梆直響。

“少囉嗦!”

雍正的喝罵嘶啞無力,像是灌着寒風一般,王以誠不敢違逆,含着淚地遞上了藥瓶。

一把丹藥下肚,片刻後,暖意流轉全身,雍正打了個哆嗦,視線清晰了,腦子也能開轉了。

往常他都習慣了丑時末尾,照着南蠻鐘點算,就是凌晨兩三點才睡。自前日收到武昌失陷的特急塘報,他是連軸地轉,已連續兩天沒閤眼。

召開緊急軍機會議,調度各部兵馬,同時審查各地防務,尤其是大沽口和山東登萊一線,警戒南蠻自海上進擊。批閱各省督撫奏摺,安撫地方和朝堂之心。召見宗室王公,強調局勢仍在掌握,不日南北將寧。

面上的,裡下的,一連串事務忙下來,幾乎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之前雍正每日就要忙六七個時辰,經常靠道士煉製的丹藥來振作精神,而這兩天更是把丹藥當糖片吃。

有了些精神,腦子稍微清醒了,讚歎賈士芳那般道士煉製的丹藥真是神效,雍正忽然想到一個問題,他懊惱地一拍大腿,怎麼這事居然都忘了?這纔是最要緊的!

晨色初顯,一臉倦容的茹喜進到養心殿,見雍正這副模樣,心中也是一酸。她也知了武昌已失,南蠻大軍正揮軍東進,這兩日求見了好幾次,雍正忙得已沒了條理,哪裡有功夫見她。

“朕要你速速聯絡那李肆,跟他說,朕把湖北和江西給他,他還要什麼,跟朕好好談,先停下兵馬。他若是不停,朕就豁出這江山,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咱們南北就這麼打下去,把整個天下打爛!只要他收手,朕送上百年安寧,爲了天下蒼生,朕和他可以敞開來談……”

這話雍正已準備多時了,但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是在這種形勢下,這麼急切地說出口。

雍正嗓子啞着,口齒有些不清,“朕要這話儘快、馬上傳給李肆,你能做到嗎?能做到吧,朕能信你,能靠你麼?”

話語模糊,卻挾着這一國危難之勢,重重壓在心口,將茹喜揣着的三分怨意也壓了下去。她眼角閃着淚花,悽聲道:“這麼多年了,皇上難道還信我不過?”

不一會兒,這壓力又從茹喜傳到了李蓮英身上。

“你帶話……不,你帶人進宮,我親自跟他說。”

映華殿就在紫禁城西北角落,帶個陌生人進來不算難事,李蓮英知道此事緊急,二話不說就出了神武門,對方似乎也知茹喜會有聯絡,一直候在神武門附近,不到半個時辰,一個漢子就被引到了一間偏僻廳堂,隔着一層竹簾跟茹喜相見。

“找你來,不是讓你給《中流》傳消息,而是要你直接給你們皇帝傳話……”

茹喜早失了通過軍情司跟李肆直接對話的管道,《中流》報花十萬兩銀子跟她搭上了線,她自然也只能用《中流》這條線。當然,她並不清楚,這個姓宋的暗牙,本就是軍情司密諜,原本被《中流》收買,現在又被軍情司“追加投資”,外加戴罪立功,已是《中流》和軍情司共用的線人。

接着茹喜欲言又止,她本要將雍正的原話說出口,可話到嘴邊,腦子卻一個激靈。

雍正這番話能起到作用嗎?

顯然不能,以她對李肆的瞭解,這傢伙根本就是照着自己的步調走,之前在江西被痛打都不回頭,硬是再熬了近半年才報復回來。而這報復顯然也是蓄謀已久的,目標直指劃江而治。

不,怕還不止,看眼下戰局,李肆分明是有復宋土的企圖。到底是復南宋還是北宋,就看代價多大。

雍正還不死心,覺得最多丟掉荊襄以南和江西,還在用魚死網破的語氣威脅李肆,人家已不是當年的毛頭小夥,而你手裡已經沒什麼牌了……

頑固、好面子、死不認錯,比他老子康熙還要死硬!

茹喜暗暗罵着,卻是帶着哀憐地罵,那又怎麼樣呢,總是她的萬歲爺,總是她的四阿哥,她不能丟下他。

“轉告你們的皇帝,這邊皇上希望南北烽煙能平息下來,爲表誠意,湖北和江西全讓給南面。此外,陝甘和江南,特別是江南,如果南面能有合適的補償,能讓北面漕糧不短,也不是不可以商榷。”

“只要南面馬上停下大軍,我們願意仿照歐羅巴人的規矩,或者是宋遼時的規矩,跟南面籤立南北和約。南……兄北弟,這都是可以的。”

“只要南面馬上停下大軍,皇上許了,可賜……賠付軍資銀兩,數目由南面提。”

“只要南面馬上停下大軍,皇上許了,可以開海通商,南北不禁來往。”

條條款款道出口,茹喜就覺自己舉着刀子在臉上一刀刀划着,而那暗牙更是聽呆了。

真想要李肆停下大軍,就得拿出誠意,真正的誠意!此時還能保住北面江山已是不錯了,如果能換得南北安寧,三五十年後,到底誰笑到最後,這事可還難說呢。

我這是爲你好,爲滿人好,爲大清好……

茹喜心底裡默唸着,心氣涌起,臉上那火辣辣的感覺也漸漸消散。

“且記好了,這事你須得直傳你們皇帝,若是轉到報上,那可就要壞南北大事!天下生靈塗炭,可就由你一念而決!你若是辦得好,以後北面之事,儘可以找我,我自會將北面朝廷和宮闈之事講給你,由你向你的報社討得名利。”

茹喜細細交代後,審視了那暗牙草就的手書,確認每一個字都是她的言語,再掏出一方印章,每行蓋下。

接過印得紅紅一片的手書,看清那印章上是“雍正宸翰”四字,那被李蓮英稱呼爲老宋的暗牙如夢初醒,真是雍正的交代!

雍正要茹喜傳遞如此重要的消息,自然不會憑空無據,但他也沒傻到留下自己的手書,就給了茹喜這方書房印章,由她蓋章確認。雍正就覺茹喜還算可信之人,當不會有異樣心思,更不會有自己的主見。

老宋將手書貼肉藏好,一腳深一腳淺地出了神武門,仰望剛剛爬上天際的旭日,心頭忽然亂了。

這消息要是先放給《中流》,《中流》就真的砥定天下第一報的名聲了。《中流》現在可不是簡單的報紙,報紙內容有總編白小山帶着一幫報人自己搞。報紙之下,是金融大鱷——福建財團借報紙名聲經營諸多業務,跟滿清朝堂和地方的大員們都有溝通管道,已中介過大筆生意,否則也不會拿出十萬兩銀子來打通茹喜這條管道。

如果《中流》搶先報出這第一手消息,報社董局許的三釐股份就能落實,而他老宋將是名利雙收,前程……

眼前正金光燦爛,卻被他自己搖頭驅散,他現在還是戴罪之身呢。之前給茹喜當刀子使,害得他這個暗牙也漏了底,光想着名利可不行,還得想着大義啊。

老宋招來伴當,急聲道:“找順風急遞,要他們備齊最好的人馬車船,我要親自把消息送回去。”

驚天動地的大消息由北向南秘密傳遞,養心殿裡,另一人正對雍正高談闊論,題目也是“消息”。

“湖廣亂局,謠言四起,已傳遍京城,直隸和江南是何情形,可想而知!”

“有云嶽鍾琪跟叔叔嶽超龍串通,散湖北大軍於常德嶽州兩處的,給南蠻留出戰機的;有云鄂爾泰賣武昌於南蠻的;有云田文鏡和鄂爾泰素不相合,鄂爾泰趁此機會落井下石的;有云西山大營也收了銀子,跟南蠻在江西作戲的;更有云……(雍正怒喝:說!徑直地說!)更有云,是皇上賣了湖北江西,遣人在前作戲。”

“皇上息怒!臣觀湖北之潰,前因本就在另一個謠言!早前不知從何傳出,皇上此戰只是爲南北議和,多取籌碼爾。除了皇上親遣的西山大營,兵丁多選自直隸的武昌大營,以及田文鏡的江西兵外,湖北綠營,並湖北地方,都惑於此謠,視此戰爲逢場作戲,不願出力,甚至不以通敵爲罪……”

“皇上,如今形勢,是因謠言而起,又正因謠言而亂,皇上就該先自人心下手,否則我大清江山危矣!”

噗通一聲,一個一臉苦相,年不過三十許的五品文官跪伏在地,叩頭大聲道:“臣請皇上驅謠言,清耳目,正人心!”

雍正原本整個人都麻木了,張廷玉領着這個年輕文官來,說有緊急要務時,他還非常煩躁,可此人一番話下來,像刀子一般,猛然劈開雍正心中的雲霧。

此人不怎麼清楚前後事內幕,但這話卻解開了雍正的迷惑,爲什麼湖北形勢會驟然敗壞?是因爲除了他親點之人外,其他人壓根就沒跟朝廷,沒跟他雍正一條心!

而此人強調以“闢謠”入手,穩住一國人心,讓如無頭蒼蠅般忙了兩天的雍正也如夢初醒。他光想着調度兵馬,想着安撫王公重臣,卻沒想着安撫天下人心。湖北潰決,就是人心散了,他再不吸取教訓,江南、直隸說不定也要步湖北後塵。

“你是……劉統勳!?翰林院檢討?好好,疾風知勁草,危難見忠臣!你說,你有什麼條陳!?”

雍正心頭豁亮,不錯啊,先帝康熙湖南遇挫,就出來了鄂爾泰和田文鏡那一批人,現在終於又能見到既忠又能的臣子了,可惜,還是個漢人……

劉統勳朗聲道:“臣有條陳!其一,徹禁南蠻報紙,搜繳所有南蠻書籍!其二,封界絕易!阻絕跟南蠻的來往,治下地方,包括京城裡那些急遞快腳行,還有南面的票號,但凡是南蠻產業,一體查禁!其三,廣發朝廷報聞,由翰林院編撰,宣導我大清從陝甘到湖廣,從江西到江浙,形勢都是一片大好!之前打死了南蠻大將之績,就該細細道來,而前時江西勝勢,也該令天下人知曉……”

劉統勳早有準備,一條條說來,竟有十七八條,雍正聽得聚精會神。

好半響劉統勳才說完,雍正沉默許久,覺得此人言論正蘊着力挽狂瀾的大決心,方向非常正確。但他有些爲難。有些條陳太過強厲,比如封界絕易,查禁產業,這也是在斷他和滿人宗室的財路。而有些條陳,比如把失敗說成勝利,對自詡爲頂天立地好漢子的他來說,似乎又太丟顏面。

張廷玉擅體聖心的本事已精深到知道該體會什麼,不該體會什麼,他開口道:“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聖人教化,也總是講權變的。細民如蟻,風吹草動就驚悚倉皇,胡亂奔走,謠言四傳,令得一國人心動盪。”

“細民需要的不是知真切之勢,而是心中安定。小兒見不得血腥,殺豬宰羊,大人都要遮其眼閉其耳,何況天下動盪?既如此,朝廷就該靜其心,絕其語,遮其耳目,由此方能安定大局。”

雍正轉了一陣眼珠,沉沉點頭:“封界絕易之事幹系重大,只能徐徐圖之,清肅耳目之事迫在眉睫。朕之前本在地方立有觀風整俗使,現將其歸入軍機處,設觀風整俗使衙門,總攬報聞、書版和言禁之事。張廷玉任辦事大臣,劉統勳晉內閣學士,軍機處章京,隨同張廷玉辦事,調翰林院忠心可用之人,速速推行此事!”

就在雍正雷霆霹靂一般地推開收攏人心的舉措時,浙江杭州,杭州將軍府,年羹堯跟左未生搖頭長嘆。

“皇上還以爲這一戰是兩國之戰,從一開始,就是他一人,不,他和親信數人,領着親信之軍,跟南蠻一國而戰……”

年羹堯又是感慨,又是冷笑,幸災樂禍的味道濃烈無比。

他沉沉道:“你這就去龍門吧,我也準備動手了。”

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567章 政變:東院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731章 生機勃勃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445章 寧搏錯,勿放過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297章 鼓風熔鑄鋼之國第419章 大麻煩即將上門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869章 三合會在禍害着誰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261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980章 天下砥定看新世第778章 朝鮮風雲:薩長之血和島津之淚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227章 好奇心改變命運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867章 大觀園之患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104章 對戰狼狽的代價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998章 最後一環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376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686章 長江大決戰:主帥在哪?第258章 大勝之後的空虛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330章 武人的天職第302章 戰爭拒絕女人第1章 老天爺果然惹不得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16章 我要他死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66章 血色漸近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74章 難料的諷刺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
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30章 以喜促談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567章 政變:東院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420章 你是無可替代的……豬頭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716章 滿清九旗第731章 生機勃勃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445章 寧搏錯,勿放過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860章 大歷史和大變革第71章 成材要純粹第219章 永安之聲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297章 鼓風熔鑄鋼之國第419章 大麻煩即將上門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869章 三合會在禍害着誰第929章 還鄉團與RUSH的官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261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980章 天下砥定看新世第778章 朝鮮風雲:薩長之血和島津之淚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766章 朝鮮風雲:非凡之器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227章 好奇心改變命運第613章 江南路,國與民第867章 大觀園之患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104章 對戰狼狽的代價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998章 最後一環第1002章 父子論變局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376章 戰衡州:代理戰爭的初體驗第245章 終究只是棋子第686章 長江大決戰:主帥在哪?第258章 大勝之後的空虛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330章 武人的天職第302章 戰爭拒絕女人第1章 老天爺果然惹不得第971章 中秋團圓夜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16章 我要他死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66章 血色漸近第809章 血腥的雙手推開東洲之門第441章 雙軌治政,十年還相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74章 難料的諷刺第73章 有得必有失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