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你讓孔孟,我讓君父

英華所倡之天主道,在《白城學報》上經常提及,例如天人之倫、天演資本、天文歷算和各類格物之學,但都零零散散,不成體系。動輒爲上天代言,卻又語焉不詳,這也是傳統讀書人一聽天主道就面‘露’不屑之‘色’,將其與道佛神鬼事聯繫在一起的原因。

今日李肆登臺語及天主道,下面數千人都暗道一聲戲‘肉’來了,這兩三月的口舌之爭,李肆是要在這裡,如英華所推行的“文符”一般,落下一個句號。不少人趕緊掏出硬筆小本,就準備當場記錄,他們都是爲各類報紙撰稿的主筆或者“消息人”。

大多數舉子都想,李肆該是在這裡爲他老師段宏時的“真理學”開道,由此奠基爲英華國學。想及孔孟之儒多半是要被踏於足下,心中又是哀楚,又是彷徨,一輩子都是讀孔孟書過來的,日後之世,又該如何立身呢?

李肆開口卻道:“剛纔那三族歌舞,大家覺得美不美?”

現在都還瞳有殘影,餘音繞樑呢,說不美那可就太違心了,衆人紛紛揚揚羣聲道:“美——”

接着李肆問:“那你們說,這三族,是我華夏同胞麼?”

這問題衆人沒有馬上回應,苗瑤等族與漢人同爲華夏子民,這倒沒什麼疑問,都是在盤算康巴藏人算不算。細一想,唐時吐蕃就奉唐太宗爲天可汗,也算是朝貢藩屬了。宋時有差,元時設宣政院,藏人就歸於華夏之治。照着英華之論,元不算華夏正朔,可明時設烏斯藏和朵甘衛兩都指揮使司,還封了喇嘛教的大國師和法王,不管是政還是教,藏人都已在華夏治下。

沉寂片刻後,算清楚的舉子們高喊出聲:“是——”

李肆點頭,開始話入正題:“華爲美,夏爲大,我華夏綿延數千年,卓然傲宇,餘漾廣澤,由這三族即可見一斑。”

連段雨悠和鄭燮都在點頭,這是南方,更是廣州,即便再是書呆子,也已知世界之大,無獨華夏一處,那種“華夏之外皆愚昧蠻夷”的自大思想少了許多。但也正是稍稍開了眼界,審視華夏自身,又另有一種自豪,看那化外之地如海‘潮’般一‘波’*起伏,華夏雖兩三百年即改朝換代,還遭了五胡‘亂’華和‘門’g人亡國,但傳承終究未斷。

接着李肆道:“而此華夏,是由何而來?”

舉子們幾乎是要脫口而出,那還能是怎麼來的?華夏乃禮儀之邦,這禮儀自是孔孟之道,華夏因孔孟之道而內聖外王,自然四海賓服,夷狄也因教化而入華夏,這纔有咱們這泱泱華夏。總而言之,這就是道統的力量嘛。

可話到嘴邊,卻又覺得這未免太牽強了,他們這些舉子,不是那種只讀爛了四書五經的秀才,都是有一定學問的,至少熟知歷史。定神再想,今日之華夏,就以版圖論,早在三代就已基本砥定,秦漢後定型,那時所謂的“道統”,原料還在董仲舒手裡捏着呢。

李肆說着衆人再耳熟不過的歷史:“上古之人,藏身‘穴’地,苦於風雨。有賢者造巢,衆人王之,名有巢氏。上古之人還茹‘毛’飲血,有賢者鑽木取火,衆人王之,名燧人氏。繼而有伏羲造字,神農嘗百草,大禹治水,人皆王之,後世更奉其爲聖……”

李肆拔高了音調:“後人言必稱頌三代,以爲君賢,臣德,民樂,這是爲何?那是因爲自上古到三代,我華夏之邦,求的都是萬民福祉求的都是爾等所持,孔孟聖人所言之仁”

上古到三代的事都是傳說,細節可是沒辦法爭論的,但李肆所言確實歷代聖賢所公認的道理,舉子們不得不點頭應是。

這裡不是辯論會,要論舌戰,在場舉子都是靠着孔孟之道,靠着理學那一套邏輯自洽的東西吃飯,李肆可不一定是其中佼佼者的對手,他也沒再作論述,而是直入他的主張。

“我李肆立英華,早有所言,此國爲萬民開,此國也是爲萬民福祉,勿論孔孟老莊、楊朱墨翟,也勿論我李肆與爾等舉子,此願都該是心中共有的。”

這是在連通基本共識,舉子們默然點頭,老莊還無所謂,楊朱墨翟就是孔孟大道的死敵,要跟他們站在一起,很是不願,可只是說大家所求爲何,這一點卻怎麼也難否定,勿論各家有何道,道正不正確,至少終點都是一個。

李肆提到了他的天主大道:“英華立國檄文裡就說過,人立於天地,所承大道爲何?即是相安相利,共得福祉。此道之下,方有踐行之論,爾等所學孔孟之言,程朱之理,高於此道乎?難道不是踐行此道的細論?”

舉子們沉默,當然是,但他們不願公開表態。

李肆再道:“早前即有言,孔孟之道,根基在於血脈宗法,由父子、夫妻、兄弟之血脈人倫及於一國,擴之諸事。然宋明即有論,此乃古儒,上古乃至三代,都是封建之國,而後始皇帝起,化爲郡縣,這根基早已變化。孔孟之言,若無董仲舒諸人新造爲官儒,又何能舉內聖外王之旗,行儒法一家之政?”

這話說得誅心,但外儒內法的根底,讀透書的舉子們卻不得不承認。

眼見李肆要將孔孟之道借儒法一家踏於足下,鄭燮‘挺’身而出。

“正是君王不順天應道,以皇權惡法逞‘私’‘玉’,鉗人心,才使得仁義不行,天下乃有率獸食人之‘亂’。若是歷代君王以仁爲本,誠心修德,我華夏豈有綿延禍患?”

這反駁是老套路了,不是我孔孟之道不行,而是沒人真心行道。

李肆呵呵一笑:“爾等也視法家爲惡?”

鄭燮帶着衆舉子朗聲道:“然”

儒家講道德文章,當然不願承認法家是老搭檔,至少面上是不認的。對未入仕的舉子們來說,法家那套的根源可不在他們儒家身上,而是從皇權,從宮廷,從朝堂和官府裡流下來的。那是權之‘私’‘玉’,是孔孟大道受了權錢邪魔所‘惑’的侵蝕。

李肆搖頭:“可一國終須有法,嗯,你們會說此法非法家,那麼一國之軍是該行法家呢,還是該行孔孟之道?”

見舉子們沉默,李肆繼續道:“孔孟恥楊朱,那麼商貨流通,是該用算盤呢,還是以道德?爾等都是飽學之士,不必孤來重講義利之辨吧?”

接着李肆道:“英慈院救治傷病,又是依的什麼道?醫者眼裡,人人皆一,這不就是墨翟之道麼?而工匠造物,依着的又是格物致理,這是什麼道?更是天道爾等要論奇技yin巧,上古時若無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和神農浸yin這格物之事,我等今日不都還是茹‘毛’飲血,口吐獸言?”

有舉子不甘地道:“上古先賢求的是民人飽暖相安,此外再多,聖人言,飽暖思yin‘玉’,那工匠之事,怎麼就不是奇技yin巧?”

李肆嗤笑:“你來應試,是爲飽暖麼?”

那舉子連連搖頭。

李肆問:“既已飽暖,何不就在家中傳宗接代,來應試做什麼?”

那舉子怔住,憋了好一陣,漲紅着臉道:“學生又不是豬學生心懷天下,求的是一展所學,爲民造福”

不等李肆開口,其他舉子都笑了,你不是豬,那就當別人是豬麼?你有冠冕堂皇的大理想,別人就不能有小心思,想過得更好?

這小‘插’曲過後,李肆總結道:“上天施於人之大道,即便是聖人,也難以一蔽全。爾等肯定是在想,這英華一國,要行的天主道是斥孔孟,興楊朱,這可是大錯特錯英華所行天主大道,容下了孔孟楊朱、老莊墨翟,乃天人相應的大道……”

李肆舉掌對天:“天主大道,這及天的一條,就是上天本在我們頭上有一個老天善惡上天在辨,功罪上天在論”

這是華夏人的共識,俗語有說,舉頭三尺有神明,從士子到民人,都是這般認識。而此說也如董仲舒尊儒一般,將上天擺在主宰人世的至高地位,舉子們都默默點頭。

“上天有大道,不僅及於人,也及於萬物。而此道我輩凡人只能漫漫追索,可執一脈,可得一鱗,卻無人可極盡此道。”

這是道家之說,舉子們心想,這就是要將孔孟之道從神壇上趕下來。但又一轉念,隱覺有什麼文章,那君王呢?立了上天,再立無人有權威之道,君王之權,又由何來?

接着李肆轉掌,指向自己。

“此道及於人,有血脈之道,立學之道,有工商之道,軍政之道,道道紛雜,要怎樣才能相濟相成?就得另有一道,調諧‘陰’陽,仲裁黑白,絕各道之害,揚各道之利。這一道就是君王道,我李肆……持此道而治國,持此道而王天下。”

靜寂了好一陣,舉子們一片譁然,李肆這一論出口,含着太多內容,舉子們卻是先領會到了兩樁。

第一,李肆並不是要廢孔孟之道,只是要這一道從治政的位置上下去。

第二,李肆所說的“君王”,就是一個居間仲裁調停之人,不再是統宰一切的聖人。

鄭燮兩眼圓瞪,失聲道:“自此之後,再無君父?”

李肆含笑點頭,那是肯定的,要把孔孟之儒趕下去,皇帝也就沒辦法再成“當世師表”、“在世完人”,更沒辦法依着儒家血脈宗法之理,成爲天下人的大家長,成爲“君父”。

“這傢伙,還是把事情當作一樁生意來看啊,他要孔孟之道不再掌國,自己也‘交’出君父,這不就是一場‘交’易麼?”

段雨悠心有所感,無比感慨地想着。

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501章 咱們到此爲止第630章 魔鬼就在銅錢中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875章 九月二十三,冷暖之間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12章 做人的方向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851章 清宮碎夢:誰知皇帝心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69章 陳飯細炒第387章 王對王,天地相撞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160章 栽贓第二環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857章 相會的喜怒哀樂第147章 想通泰得通泰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15章 康熙五十年,可是很重要的一年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751章 新舊之間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258章 大勝之後的空虛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436章 天命自有天授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478章 爲什麼是你!?第715章 大義滅親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362章 鉤子,又見鉤子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736章 再沒好日子了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290章 血雨肉漿嶺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372章 有錢纔好辦事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161章 信什麼是因爲怕什麼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566章 政變:西院第748章 變則通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920章 你們還沒有準備好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974章 最後的出路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297章 鼓風熔鑄鋼之國第114章 二李首會
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501章 咱們到此爲止第630章 魔鬼就在銅錢中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875章 九月二十三,冷暖之間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776章 朝鮮風雲:浮躁的黎明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531章 噩夢之始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12章 做人的方向第246章 等待鐫刻的墓碑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240章 混沌難明的渦流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851章 清宮碎夢:誰知皇帝心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69章 陳飯細炒第387章 王對王,天地相撞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424章 你們的良心都大大地壞了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72章 苦難的郊遊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160章 栽贓第二環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714章 落幕與揭幕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857章 相會的喜怒哀樂第147章 想通泰得通泰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15章 康熙五十年,可是很重要的一年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751章 新舊之間第204章 用力有點過猛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258章 大勝之後的空虛第821章 紅紅火火又一年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436章 天命自有天授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282章 施高一尺,蕭高一丈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457章 再見鍾老爺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478章 爲什麼是你!?第715章 大義滅親第456章 都是國將不國第362章 鉤子,又見鉤子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736章 再沒好日子了第602章 江南故事,鍾老爺上路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290章 血雨肉漿嶺第113章 鬥法先鬥將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372章 有錢纔好辦事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161章 信什麼是因爲怕什麼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566章 政變:西院第748章 變則通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920章 你們還沒有準備好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345章 真的打贏了?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974章 最後的出路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297章 鼓風熔鑄鋼之國第114章 二李首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