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帝王三等

一聲低呼,卻是那正倒茶的侍女聽得入神,茶水滿溢還沒察覺,濺到了衣服上。

瞅了一眼埋頭退下的侍女,李肆回首盯住像是被他震得七葷八素的段老秀才,氣鼓鼓地問:“老師,這些東西,跟你說到的帝王術有什麼關係?”

段老秀才翻了好一陣眼皮才緩了過來,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又品了一口茶,呼吸調順了,這纔開口:“毀謗元治,可是很容易招致影射之禍的,以後別當着其他人的面說這些話。”

老頭語氣沉凝,目光清澈,也將李肆正沸騰的心緒按得風平浪靜。

“老夫讓你讀此書,不過是看你的本心擱在何處。”

他長身而起,負手看向窗外的青山,語氣再無之前的漂浮,凝得像是金石一般,直直敲入李肆的心扉。

“你是不是覺得,帝王術,就是俗言裡那些帝王心術?”

李肆呆呆點頭,之前他的確是這麼感覺的,而且這老頭不自己也說了嗎?帝王術,研究的是帝王之心。

“《管子-心術篇》曰,心術者,無爲而制竅者也。後人解爲置心無爲,即可拿捏,庸言也!”

這時候的段宏時,再無一絲平日那種慵懶猥瑣的氣息,整個人像是一座雲霧繚繞的大山,渾厚的純粹氣息正淡淡飄溢,懾得李肆也凝起心神,認真聽着。

“老夫解爲,置心無爲,即進大道!術,本與行同義,都解爲道,什麼是道?循其直行即爲道!後人將術解爲‘非曲不可求’的謀變之策,連帶帝王心術,也失了本意,殊爲可恨!”

李肆心中嘀咕,文人就是文人,就知道鑽字眼……不過……聽他這麼一說,帝王心術,還真不是什麼心理學的東西?

“老夫要教你的,是帝王的本心之道!絕不是深閨怨坊裡那些婦人勾心鬥角,爭位固寵的鄙俚伎倆!”

段宏時字字如潮,沖刷着李肆的心靈。

“不說當世,即說歷代文人,但凡說到爲君之道,都只一個‘親君子、遠小人’,以此及上,談得深一些,也無過於御臣之術。其用心何爲,暫不深述,就說這千百年而下,不但世人都將帝王心術當作了御臣之術,連帶推及到爲官心術、爲僚心術,全都靠到‘曲求’之徑。更有諸多庸君,也都覺得爲君只管治臣即可,君視臣爲妾,臣視君爲恩客,上天賦人靈智,竟然大半都用在相互猥玩之上!”

這一段話,竟然掃盡歷史,橫跨君臣,李肆已覺自己剛纔的話在這時代很是刺耳,沒想到段宏時更是一個噴盡三千年歷史的大憤青,竟然直白說君王把臣子當婊子,臣子把君王當嫖客,嗯……深合朕心……

“李肆,我問你,這三千年上下,皇帝有分幾等?”

段宏時話頭一拐,找上了李肆。

這問題見仁見智,李肆只好獻上大衆版答案。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那都不是皇帝,不予評價。第一等自然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接着就有些爭議了,李肆選了漢文、光武、唐高、宋高以及明太祖和成祖,這是第二等。其他算第三等,亡國之君算第四等。標準是對歷史的影響,而不是個人的喜好,基於理性認識。至於成吉思汗忽必烈乃至滿韃……去死……理性序列上沒有這些東西,這也是理性認識後得出的結論。

“你這也是庸人之識!”

段宏時淡淡鄙夷道,李肆不服氣了,撇嘴就等着他又有什麼驚人之語。

卻不料段宏時話鋒一轉,並沒正面繼續闡述,而是說起了早就該展開的正題。

шωш ●тTk án ●¢ ○

“老夫輕視御臣之術,卻沒說它非帝王術,只是它不過是帝王術最基本的一等,譬如這童子入蒙學一般。若是連御臣之術都不通,那就是個昏聵之君,即便在世未受臣子左右,身後事也會一塌糊塗。”

到此時,老頭終於吐出了真貨。

“老夫所究之帝王術,有分三等,御臣是最低一等,其上還有御製,最上則是御勢。”

他看向李肆,像是把李肆當作了一個範例。

“御臣何須曲中求?不過是識人二字!識人而用,不合則遷,廢則舍之,有何難哉?《韓非子-定法》曰,術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羣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執也,說的就是這一條。”

李肆舉手,他不同意這個觀點。

“帝王用人,也該是一篇大學問吧。說起歷代,因臣而興廢的例子不要太多,比如霍光,安祿山,比如王安石,比如張居正,比如袁崇煥……”

“這些人上位,是因人而上,還是因時而上?”

段宏時一聲反問,頓時讓李肆沒了言語,這一問的本質就是“歷史是偉人創造的,還是歷史創造了偉人?”他可沒有答案。

“不光是因時而上,這些人本就是因時而生!”

段宏時的結論倒是很清晰,話題也轉到了第二等。

“那麼什麼是時呢?”

接着段宏時像是中學老師,循循善誘起來。

“時乃制化,這裡就說到了御製。所謂‘制’,就是‘經制’。勢如季風,時則是季風在日月間的變化,時勢連在一起,方成歷史。每朝初成,即凝下了經制,如能駕御這經制,那就算是懂得了帝王術的次等。”

說到這裡,李肆開始有些明白段宏時的思路了,他心中微微抽了口涼氣,這老頭還真不是酸儒,這樣的東西,可不是聖賢書上能讀得出來的。

“帝王若能御製,就能擇臣,臣循制而逐利,只要稍能識人,御臣水到渠成。這次等的帝王,即便心機遠不如那些靈智只放在御臣的帝王,可借經制之力,成就也遠遠高過只知和臣子周旋的帝王。”

說到這,段宏時開始舉例。

“你剛纔說到了王安石,張居正,連帶他們身後的兩位神宗,後人都貶過於褒。可以老夫看來,只論那兩位神宗,卻是強過了大多數帝王。他們二位在位時,不論國政成敗,朝局至少是穩穩在手。”

唉!?

李肆再舉手,這裡問題大了。宋神宗不說,明神宗,也就是萬曆,那可是三十年不上朝,跟整個文官體系對抗的大牛啊。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爲,不管是萬曆三大徵,還是萬曆怠政,都是明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寫元史的跟明史的,用心不一樣,筆下的動作卻都是一樣。”

段宏時低低這麼說着,李肆心裡也是一跳,他下意識地去找段宏時的眼神,老頭卻偏開了視線。

儘管段宏時這觀點值得商榷,可李肆也不得不承認,這兩個皇帝,確實不是傀儡,更不是碌碌無爲。宋神宗用王安石變法,明神宗享受張居正變法,這兩個時期,正是華夏曆史的兩道重大門檻。

想到這,李肆有些開始接受段宏時的分類標準,確實,能把握段宏時所謂的“經制”,也就握住了國政朝局的關鍵,在這個基礎上,臣子的力量就淡了許多,臣僚是貼着國政朝局而上的。當然現實的歷史脈絡沒有這麼簡單,還有太多因素夾雜在裡面,但把這麼一條脈絡抽出來單獨看,至少評判帝王成就的標準是清晰了許多。

“那麼……御勢這一等,基本就是留給了開國帝王的吧?”

李肆做出推論,段宏時點頭,卻又搖頭。

“勢有天地之分,老夫還沒參透這天之勢,只能看到地勢。以地勢而論,你的說法勉強平準,卻遺漏了一些帝王。”

段宏時又開始舉例,這次李肆感覺不那麼突兀了。

“秦皇,武功最盛,可文治空白,大秦朝轉瞬皆滅,他不過是提起了前勢。漢高借這前勢奠定了後勢,漢文以黃老之治穩住了餘潮,這三人算是分御了大勢。”

喲嗬,這老頭眼光還真高,秦皇漢高漢文三個人加起來,纔算是一個一等。

“漢武,獨起一勢,此勢盪漾華夏千年,直至今日,他一人獨御一勢!”

說到這,段宏時的語氣也顯得很有些糾結,李肆心想,莫非這是個仇視儒家的怪物?漢武的武功不說,獨尊儒術,的確是影響了整個華夏的歷史。

“再之後,隋文帝楊堅,獨起一勢,以朝代論,雖然楊廣未能守業,可唐高甚至太宗,都沾其餘漾,不過順勢成業而已,史書對唐溢贊,卻不書前隋砥業,很不公平。”

李肆點頭,後世對隋朝的評價確實高了很多,這個觀點,他勉強能接受。

“如果說到順勢成業,宋太祖太宗兩兄弟是此中翹楚,可正因爲他們太過順勢,也就不得不拘於經制,未能再進一步,老夫可不認爲他們有什麼特別之處。”

李肆確認了,這老頭真跟儒家有仇,宋朝是華夏所謂文治最盛的朝代,士大夫的待遇最好,可在段宏時眼裡,卻不過是享受前朝紅利,趙大趙二還縮手縮腳。結合時勢、經制什麼的,李肆感覺這老頭的帝王心術,估摸着就是法家的東西,剛纔他不直接引了《韓非子》的話麼。

接着段宏時語氣低沉了。

“漢武隋文之外,再起一勢的,就是前明太祖,惜乎這一勢……唉。”

這時候段宏時的話題繞了回來。

“讓你看元史食貨志,就是讓你明白,前明太祖所知的前勢。歷代開國御勢之君,莫不以前朝爲鑑。前明太祖將元治歸結爲宋治的張揚,由此連百年國運都沒有,所以才力圖復古。雖然背後有諸多文人作祟,可他個人的好惡也是重要原因。”

嗯!?

李肆真的被驚住了,這話說的是朱元璋矯枉過正,定下了徹底打壓商業的明初國策,由此影響了有明一代。這國策有如噩夢,纏繞在他之後的歷代皇帝身上,也將華夏在明代繼續走在文明前列的步伐給拖了下來。

聽段宏時這話,他顯然是在否定朱元璋這國策,同時嘆息華夏之勢的沉淪,這是一個三百年前的古人所能有的觀點?

李肆前世對歷史理論懂得不多,也就接觸了一些黃仁宇一類的普及書,有那麼一點“大歷史觀”的懵懂概念,但這樣的概念,埋在聖賢書的古人顯然很難具備,即便掙脫了儒家之學,也沒有後世那種精細科學的眼光來重新梳理歷史。

這個段宏時……到底是什麼來歷?

這個疑問,再次猛烈席捲着李肆的思緒。

【三江啦~~~撒花,兄弟們在三江點個推薦呀,別讓咱草頭小民被壓在最底下就好,多謝多謝!】

第891章 我們的戰場是整個世界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303章 將心十萬值不值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872章 飛蛾與蝶第955章 清滿兩分,紫禁難留鼎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747章 窮則變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880章 秋高正是殺人季第511章 你們兩個,停薪留職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4章 家底居然不是負資產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732章 有朝廷,無公道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16章 我要他死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287章 啊……海軍!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20章 便宜師傅的豪貴學問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779章 朝鮮風雲:雄赳赳氣昂昂,打到鴨綠江第1003章 政黨大爆炸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386章 人心交錯,歷史輪迴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187章 峰迴路轉,連升三級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326章 直到膝蓋中了一箭第120章 說美女,美女就到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263章 紅袍加身,心眼猶暈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九百二十四章
第891章 我們的戰場是整個世界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611章 江南路,戰前戰第790章 鐵騎悲歌第303章 將心十萬值不值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488章 白癡奴才與奴才白癡第872章 飛蛾與蝶第955章 清滿兩分,紫禁難留鼎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747章 窮則變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880章 秋高正是殺人季第511章 你們兩個,停薪留職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4章 家底居然不是負資產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732章 有朝廷,無公道第819章 炮膛中旋轉的歷史第16章 我要他死第3章 光緒五十一年?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830章 一個時代的終結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第811章 東洲記:生番之困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287章 啊……海軍!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155章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第20章 便宜師傅的豪貴學問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937章 後門大開,獻功爭贖罪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948章 大清正亡,滿燕爭遼東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127章 心如流水第779章 朝鮮風雲:雄赳赳氣昂昂,打到鴨綠江第1003章 政黨大爆炸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845章 西京諜影:允禵的賭博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386章 人心交錯,歷史輪迴第102章 我是欽差大臣……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655章 事情越搞越大了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274章 斷髮爲明志,斷頭是征程第187章 峰迴路轉,連升三級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326章 直到膝蓋中了一箭第120章 說美女,美女就到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263章 紅袍加身,心眼猶暈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24章 造反從娃娃抓起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九百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