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嬌軀三震

範晉回到自家宅院,妻子管小‘玉’迎上來時,見他還一副魂遊天外的模樣,隨口道:“被那昏君罵了吧,舒坦麼,窮酸?”

管小‘玉’已年過三十,還育了兩兒一‘女’,年輕時代跟範晉打打鬧鬧的脾‘性’也淡了,但嘴裡卻還不饒人。對範晉是稱作“窮酸”,對李肆則稱作“昏君”,心情不好時還要罵“狗皇帝”。老實說,她跟李肆還真是仇深似海,父親是被李肆‘逼’死的,當初爲救父親,爲救廣州旗人,要把自己獻給李肆,還被推了出來。

後來想在英慈院救傷贖罪,李肆卻給範晉支了‘陰’招,遭範晉“強暴”後,這輩子只好跟範晉廝纏不休,苦中帶樂地過着。

範晉臉頰上還顯着一絲暈紅,被迎頭罵來,卻絲毫不動氣,哈哈笑着,竟伸手將管小‘玉’抱住:“舒坦!舒坦!這番舒坦,還得叫娘子受受!”

被範晉抱着,一路闖廊過廳,進到後園,管小‘玉’才清醒過來,面開桃‘花’地咬牙道:“死鬼!這可是白日呢,你在發什麼瘋!”

範晉卻毫不在意,進屋一腳將‘門’倒踹上,就把妻子丟到了‘牀’上,看着釵橫發‘亂’的妻子,獨眼裡光芒浮爍:“什麼瘋?你馬上就知道了……”

黃埔天壇,北面是無涯宮,大中‘門’西側是通事館,東側是樞密院,如此佈局,正與英華一國的政體結構相應。通事館對外事,樞密院對軍事,都是皇帝直掌。

就在範晉喜不自禁,在家中整治悍妻的同時,樞密院裡人紙飛揚,蘇文采的怒吼聲從海防司、塞防司、軍情司一直‘蕩’到參謀司,“文書就是你們的武器!對文書漫不經心,你們這是瀆職!這是反叛!統統都該槍斃!”

參謀司的一幫參謀們淚眼相對,一箇中年騎尉攤在椅子上,無力地道:“我想回家……”

到今天爲止,這是樞密院封院的第六天了,樞密院各司累得已不‘成’人形,可坐鎮樞密院的蘇文采卻無比亢奮,還壓着衆人,如牛馬一般‘操’勞。

從沒見過這般景象,樞密院各司,竟沒有一司閒着。想起當年參謀司爲擬全面北伐計劃,也是好幾天熬下來,那個中年騎尉眨了眨眼,覺得心裡好受了點,至少這次不只是他們參謀司忙累。

“咱們繼續吧,再審定進青海的路線……”

他一開口,渙散的眼瞳又凝聚起來,而同僚們下意識地看向桌上的沙盤,血液上頭,淚意也消散了。

運籌帷幄的感覺,足以抵消多日勞累,跟多年前紙上談兵搞出全面北伐計劃不同,這次是真刀實槍,他們的每一步謀劃,都將着落在實際行動上。

“入藏這一條路線阻力不大,康巴藏人能爲我們所用,班禪雖然態度不明,可達賴身邊有我們的人。”

“可以放偏師,但主力不可能走這裡,四斤炮都難拖過去……”

“從四川北進青海,這一條路也不好走,還是先推到蘭州……”

“走陝甘就用不上準噶爾內應,現在對上韃子的騎兵,到底有多大把握,誰都心裡沒數。”

“我們得握住西北之事的根底,拿到落腳點,掐住滿清跟西北的命脈,蘭州勢在必得!主力只能走這一條線,然後再看青海乃至西域之事。”

“那人選呢?咱們就沒熟悉西北環境的將帥。”

“張龍驤還是去緬甸合適,龍驤軍在西南駐紮多年,擅長山林戰事。緬甸那邊,雖有扶南軍,可畢竟不是正軍,還得讓龍驤軍去打底。”

“張龍驤去緬甸,吳魔督去馬六甲?對魔督來說是不是牛刀殺‘雞’了?”

“還得防範滿清在湖南和江西大動,張應跟何孟風應該能勝任一面之帥了,湖南還有孟奎和嶽超龍坐鎮。”

“佛督去江南麼?江南本有韓再興,再去了佛督,那韃子準得跳起來,以爲咱們要吞下江南……嗯,佛督擺哪裡都不太合適啊。”

“韓再興可以去琉球,跟趙漢湘、方堂恆列爲並選,琉球事一師足矣。”

“楊堂誠、孟松江、蔡飛、安威、鄭威、李鬆慎和龐鬆振資歷也足可領偏師……”

“別忘了貝銘基和展文達,哦,還有謝定北,雖然年紀有些大了,統軍之才也不怎麼樣,可要求個穩字的話,他們還是靠譜的。”

“這可不止是陸軍的事,說不定蕭知政會把琉球和馬六甲攬到海軍那邊,陸海之間也需要平衡。”

參謀司把國中將帥如棋子一般地四下襬着,他們擬定計劃,自然也包括主帥人選,用不用和怎麼用,那是皇帝的選擇。而聽他們這話,似乎英華又陷入四面開戰的境地。

“兵!兵根本不夠!僅僅只是西北事,就得準備三個整軍。如果韃子全面大動,在湖南、江西和江南,我們還得有六個整軍,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再算緬甸、馬六甲、琉球,至少得十二個整軍,十二個!現在我們只有六個整軍,外加龍騎軍和赤雷軍……”

“咱們只負責規劃作戰,這事有兵備司管,沒見着他們也幾宿沒睡,兩眼紅得跟兔子似的麼?兵不夠?招唄!每年招兵都是百裡挑一,真要放開了收,要多少有多少!”

接着這些話,更彌散着濃濃的火‘藥’味,足以罩住整個英華。

蘇州府,江浙總督衙‘門’後堂,歡笑聲中,李紱送走了年羹堯的信使,一轉頭臉就黑了下來。

“年羹堯這是試探,還是真心?”

他負手低語着,像是問話,又像是思忖。

“江南行營換人,新任總管劉興純專擅安民之事,龍‘門’南蠻必有大動!定是忌憚我大義社匯聚的江南人心,若小人所料不差,南蠻定是要直奪松江!”

諸葛際盛因大義社搞得紅紅火火,在李紱身邊的地位也越加顯要,眼下更被李紱當作了心腹,開口自然也不離他的大義社。

李紱的視野顯然要開闊一些,他搖頭道:“看南蠻各家報紙,都在熱議南蠻朝堂新頒行的《兵備法》,竟像是要徵發一國丁壯。年羹堯派人來跟我商議進退,要我暫避鋒芒,懷柔爲上,難道是他已看到南蠻即將北伐的跡象?《滸墅和約》已立四年,南北雖未定時限,可大家都心知肚明,最多能有五年和期,會不會南蠻已急不可耐?”

諸葛際盛另有看法:“小人看報上提到,南蠻在緬甸深陷泥潭,據說還跟荷蘭、不列顛和法蘭西三夷同時爲敵,這怕是南蠻爲穩他南洋後院而行的備招。要動江南,三軍足矣,又何必徵發一國丁壯?小人看那年羹堯……居心叵測!”

李紱眉頭微微一跳,他雖是江浙總督,但軍務上管不到江南三將軍,甚至在地方政務上,因爲年羹堯本就是督撫出身,很懂‘門’道,在杭州甚至浙江的權柄還被年羹堯分持,兩人雖分屬文武,卻隱隱有分立之勢,更何況李紱得過雍正密令,要其監視年羹堯動向。諸葛際盛這話,說中了他的疑慮。

見李紱沒說話,諸葛際盛知道是要自己掏實在話,趕緊道:“南蠻在江南有既定之策,還因輿論恣意,一國大動,天下皆知。小人敢以身家‘性’命擔保,南蠻這番動靜,不是要盡復江南,而只是在江南有所動作。年羹堯對南面也知得深,離南面更近,怕是也知道這一勢。他要制臺懷柔爲上,他自己恐怕要硬頸而迎,由此顯了制臺之弱,好讓他進一步主控浙江,乃至整個江南之勢。”

李紱拈鬚沉‘吟’,年羹堯怕是沒那麼大牙口,敢把他這個江浙總督搞走。但此人失了皇上寵信,掙回分數之心必然灼熱,把他李紱壓下去,顯出他年羹堯的忠勇,這確實在情理之中。

“南蠻既無力在江南大動,本督自當針鋒相對,絕不退縮!”

李紱定下了決心,不考慮年羹堯,就考慮自己的位子,他也不能當縮頭烏龜。

杭州將軍府,年羹堯鄙夷地道:“田文鏡知道怎麼聚人心,卻不知怎麼練兵養兵用兵。這李紱知道怎麼斂財,卻不懂怎麼用財,帳目居然還被布政使握着,靠什麼大義社去行跳樑小醜的事,眼見江南大變在即,還指望朝廷能當靠山,愚啊……着實愚啊。”

左未生也笑道:“那李紱怕是着了我們的道,真要跟南蠻頂着幹。趁着他搞出‘亂’子的時候,我們以軍護商,以商養軍,埋頭紮根,基業就此而成。杭州厘金局已被我們握住,只要‘亂’象一起,南面跟李紱爭鬥之間,杭州厘金就將落到我們手中,那可是一年四五十萬兩銀子的數目,足夠養穩萬人大軍!”

年羹堯點頭:“總而言之,江南越‘亂’越好!”

江南很快就‘亂’了,但這‘亂’象卻出乎李紱和年羹堯所料。

聖道九年四月底,孔尚任的孫子孔興聿在龍‘門’宣佈跟曲阜孔府斷絕關係,另立“南宗”,這一舉類似當年衍聖公南遷,分出南北兩宗,令天下儒士嬌軀劇震。

這還不算狠的,孔興聿還刊行了他爺爺的遺囑,以大越國“太子太傅”身份謝世的孔尚任在遺囑中說,當今衍聖公血脈紛雜,不足以承孔聖之澤。更有“術儒”以孔聖爲旗號,名尊孔儒,實行“術法”。爲復孔聖學思,他堅決反對“衍聖公”的正統‘性’,而主張興孔儒之質,那就是“仁”。

孔興聿在龍‘門’立起“仁學”大旗,號稱要復興孔儒,不再將孔聖之後當作政治大旗,而只是作爲一個學派存在,這對英華來說算不得什麼大事,不管理氣還是心仁,儒家諸學派都脫不了將禮樂和倫常從血脈延伸到一國政治。在英華已成氣數的天人之倫下,早就被壓倒了修身齊家的“人德”層面。如今這“仁學”對孔子思想作‘精’加工,如果能脫離禮樂倫常,上升到國政乃至天道層面,那也是好事。

但這事對江南江北的儒生震動太大了,孔府當即就宣佈將孔尚任一系從孔氏族譜上除名,並對其口誅筆伐,斥其爲“出華夏而淪夷狄道”,但孔興聿的宣言裡歷數曲阜孔府的族系,宣稱當年‘蒙’元廢南宗衍聖公而立北宗時,衍聖公就已失道義正統,滿清入主中原,曲阜孔府更積極剃髮相迎,再證其無華夏之本。但凡腦子稍微能自己轉一下的儒生,都覺曲阜孔府是在自打自臉。

如果孔興聿只是簡單地消解衍聖公的“合法‘性’”,還只是讓儒生震驚、憤怒和沮喪,可孔興聿接着又立“仁學”,號召天下儒生重新審視自己所學的四書五經,是不是真合孔聖本義,這一推一拉,在儒生心中倒塌的不是孔聖的神聖和衍聖公的尊嚴,而是道學理儒和夷狄朝廷的神聖不可侵。

就在李紱指揮各級官府在江南大舉搜檢孔興聿的帖子,以及載有他宣言的《中流報》、《江南報》時,爲此忙得四腳朝天時,自龍‘門’而來的第二‘波’攻勢到了。

英華二十多家學院在龍‘門’開設分院,宣佈面向江南招生,讓江南讀書人爲之再嬌軀一震的是,只要在這些分院裡結業,就有了英華士子身份,可以在英華當官!雖然都是要從小吏幹起,卻是一份鐵飯碗,而且前程不封頂。更重要的是,來自英華各行各業的江南人慷慨解囊,各家學院也大包大攬,學費全免!

這消息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原本龍‘門’就開了‘蒙’學和各類學堂,再設學院也順理成章。

江浙人沸騰了,特別是紹興一帶的讀書人,這裡出的讀書人,絕大多數都是小戶人家,難以做官,以師爺爲生,西行三賢裡的唐孫鎬就是紹興人。唐孫鎬如今任有英華“小國子監”之稱,譽爲第二學院的黃埔學院院長,更成爲家鄉年輕人的榜樣。

往日讀四書五經,爲的是一份飯碗,如今讀天道倫常,同樣也能得一份飯碗,只要不是真讀‘迷’了書,誰都知道該怎麼選擇。

自五月開始,成千上萬的江南讀書人涌向龍‘門’,領取考試教材,摩拳擦掌地備考。而就在這番大‘潮’中,自龍‘門’發出的第三‘波’衝擊而來。

江南士子,乃至北方士子,嬌妻被這一‘波’衝擊給震軟了。

學院借招生之機,將大量英華書籍瀉入江南,正在英華沸騰的古學復興,也來到了江南。

墨學,不僅講天下大同,也講機械,講什麼力學,講元素論。爲什麼英華商貨價錢這麼廉,質量這麼好?就因爲這些學問。

利學,講楊朱道,講商貨之理,講金融。爲什麼英華國力蒸蒸日上,老百姓日子豐足?就因爲這些學問。

道學,講天道總綱,天人感應,講黃老之術,講中庸。爲什麼英華人人頂天立地,爲什麼英華得承華夏大義,由此破開滿清“盛世”,立起一國,就因爲這些學問。

真理學,講器道之辨,講真切之理。包括這個世界是一個大圓球,各自有哪些國家和風土人情,宇宙又大致是怎樣的構成,通過天文望遠鏡和顯微鏡又能看到怎樣的玄妙世界。

名實學,講公孫龍,講鬼谷子,講古希臘諸賢的思辨之學與上古先秦諸賢的異同,由此觀得現今英華崇尚怎樣的智慧。

五‘花’八‘門’的學派,不僅對先秦諸子百家有極大發揚,還跟歐羅巴思‘潮’融匯在了一起,讓江南這些滿腦子被四書五經,三綱五常刷得起‘毛’的江南讀書人惶然無措。

大多數人就只有一個念頭:天塌了,地裂了,妖魔鬼怪全出籠了,這世界已不是單純的世界……既然世界都變了,那人自然也得順時而變吧。

松江府一處隱秘宅院裡,林遠傅放下手中的《理想國論辯》,神‘色’恍惚地道:“天地之大,智慧之闊,真是難以窮盡,往日我讀的那些書,真是……”

諸葛際盛的冷聲響起:“你也遭了魔麼!?莫忘了,大義社已跟南蠻誓不兩立!我們的義在北面,我們的利也在北面,我們行事也是義利一體的!”

聽他這話,顯然也讀了英華的《義利論》。

接着他再道:“南蠻這番文攻來勢洶洶,李制臺正謀劃着迎頭痛擊!大義社在松江、蘇州跟海‘門’要全力以赴!不管手段軟硬,總之從龍‘門’傳出的這些書,要全部收繳上來!不得再讓那些愚人繼續看!”

林遠傅有些爲難:“全部收繳?太多了……一般的小冊子居然是免費派發的,就連那些大部頭,都只要幾十文一部,只有我們江南書的十分之一價錢,販夫走卒都能買上一本,這怎麼收!?”

諸葛際盛道:“沒讓你們去繳販夫走卒的,就盯牢了讀書人和商人!”

走的時候,諸葛際盛還‘交’代了一句:“有什麼新書,別忘了專遞給我,我要……批駁!”

送走諸葛際盛,林遠傅動員起大義社,投入到轟轟烈烈的繳書運動中,當然,但凡新書,他也沒忘了給自己留下一套,以作“批駁”。

時隔五年,江南再一次陷入“文禍”,李紱戰意昂揚地迎接這番挑戰,準備大幹一場時,海外的琉球,那霸港的海堤上,鄭永對剛從船上下來的白正理道:“沒錯,是來打仗的,琉球之戰已經打了半年。”

他再看了看港口處的海面,暗礁區還斜躺着一艘破爛海船,依稀能看出是一條英華樣式的海鰲運輸船。

“不,嚴格說,琉球之戰,已經打了五年……”

……

第439章 無盡的舞臺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262章 就是這個時刻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119章 靠的還是拳頭硬第348章 排隊隊,吃果果第415章 歸途南北異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55章 帝王三等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205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804章 南洲記:噩夢真的醒了嗎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979章 握子待收官第477章 未知的新生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87章 死亡轉輪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693章 長江大決戰:好大一個坑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472章 失敗的大躍進第891章 我們的戰場是整個世界第378章 戰衡州:這是值得我親臨的聖地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387章 王對王,天地相撞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807章 南洲記:聖心和天威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135章 民以食爲天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着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781章 朝鮮風雲:無涯之弧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657章 修羅之戰第439章 無盡的舞臺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421章 女人開啓的戰場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61章 夏日已臨第595章 沈在寬的心路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372章 有錢纔好辦事第683章 長江大決戰:洞庭魅影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355章 你我皆非凡人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121章 天上掉下個嚴妹妹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
第439章 無盡的舞臺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248章 空前的壓力第1012章 寰宇新世之心第262章 就是這個時刻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672章 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第178章 九指海狼蕭勝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142章 三娘賞行不賞心第298章 無公局不納稅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119章 靠的還是拳頭硬第348章 排隊隊,吃果果第415章 歸途南北異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55章 帝王三等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394章 天破風雲蕩,各追牛羊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205章 最後一根稻草第111章 你們聽錯了第804章 南洲記:噩夢真的醒了嗎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979章 握子待收官第477章 未知的新生第105章 老頭出馬,一個頂……第827章 朗朗天意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87章 死亡轉輪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171章 永垂不朽的罪人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693章 長江大決戰:好大一個坑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764章 朝鮮風雲:誰是草芥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472章 失敗的大躍進第891章 我們的戰場是整個世界第378章 戰衡州:這是值得我親臨的聖地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387章 王對王,天地相撞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807章 南洲記:聖心和天威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966章 鞍山大戰 勝敗繫於臀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461章 一份大餐擺在眼前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755章 賽里斯之法第426章 我胤禛接下這樁挑戰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135章 民以食爲天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着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674章 大戰略的大決心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781章 朝鮮風雲:無涯之弧第769章 朝鮮風雲:以卵擊石第657章 修羅之戰第439章 無盡的舞臺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421章 女人開啓的戰場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61章 夏日已臨第595章 沈在寬的心路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372章 有錢纔好辦事第683章 長江大決戰:洞庭魅影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414章 老子有氣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355章 你我皆非凡人第502章 釋教立心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121章 天上掉下個嚴妹妹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904章 排槍,又是排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