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

正找着“一百營”的牌子,迎頭跟一人撞上,侯全跟對方都呆住了。

“大哥!你不是在鎮遠鏢局嗎?怎麼……還成了都尉!?”

“二弟!你不是就在家種地嗎?怎麼也跑出來了?喲,校尉翼長,不錯啊!一百營……指揮我熟悉,跟你們指揮說清楚,你哥是八十三營指揮。”

對面竟是大哥侯安,兄弟倆都是湖南宜章縣人,入過湖南衛軍,當年在黃岑山“抓”住嶽超龍的就是他們哥倆的巡山隊。後來侯安進了紅衣軍,退役後去了鎮遠鏢局,這兩年就在江南忙乎,而侯全就在衛軍服役,當到了翼長。退役後老老實實在家種地。眼下全國動員,侯安也從軍籍裡翻了出來,被委任爲校尉翼長。

彼此都有軍務在身,兄弟再不多話,互敬了軍禮,各自上路。一百營是九師轄下,要去南洋,八十三營是七師轄下,要去四川。

兄弟倆錯身離去時,另有一對兄弟也在道別。

“出息了啊,居然當到一師副統制了……”

“哥你還出來幹嘛?嫂子正懷着小五呢。”

這是江得道江求道,江得道在勃泥得了封賞,就回黃埔過着小日子,如今重批戰衣,只被授了都尉營指揮。而弟弟江求道因爲一直在軍中,現在已是外朗將,任師副統制。兩人也是經年未見,都有說不完的話,但此刻也只能選最緊要的說。

“閒在家裡,骨頭都閒爛了,現在一國大動,我這個老兵又怎麼安穩得住呢?”

江得道環視周圍,無比感慨。

“當年就在這青浦,還是咱們開的第一槍,一眨眼就是十來年過去了……”

“是啊,那時候我還是個船丁,賴死賴活才蹭到哥哥身邊。”

江求道也有太多追憶,他們的人生就是從這裡改變的,而天下大勢,也是從這裡改變的。當日的喧囂戰場已經變作繁忙商港,現在又因局勢變幻,再擠滿了紅衣官兵,充斥着沸騰的戰意。

戰意雖是戰意,情景和氣氛卻全然不同了,當日他們八百藍衣司衛對陣近萬清兵,而現在,卻是數萬紅衣兵在碼頭來來往往。他們爲之奮鬥的一國,已經長大了。

兩人對視,看着對方修剪整齊的鬍鬚,還有眼角的皺紋,都會心地一笑,他們也不再年輕了,正因爲這樣,才覺得這一戰不能錯過。不管是不是在役,一紙調令或者徵召令發來,都沒一點猶豫。

人聲正鼎沸時,一陣鼓聲響起,噠啦噠啦,細碎而急促,這是在催各部集結,喧囂驟然消散,官兵們各回隊伍,繼續踏上遙遠的征程。

“兵部的三十多個訓練營,刑部的三萬警備,樞密院的四萬衛軍,散到南洋各地的五萬殖民軍,一直有軍費補貼,都在總帥部的掌握下,現在匯聚而起,二十萬大軍輕輕鬆鬆就拉了出來。雖然訓練不足,可只是充當羽翼,裹住十萬精銳正軍的劍刃,橫掃八面,考驗的僅僅只是這一國的後勤調度。”

“虧得有老兵在,那一輩的老兵,憋了十來年,還沒見到北定中原,心中都揣着一股氣。現在雖不是光復整個華夏,但有得仗打,還是全國大戰,全都涌了出來,靠着他們,咱們才能順暢地拉出來二十萬大軍。”

原本的青浦商會總部大樓上,政事堂次輔範晉和樞密院左知政蘇文采俯瞰青浦碼頭的數萬大軍,心中也是無限感慨。

再想到這一國大動的民心根底,兩人更是心緒激盪。

歷來一國興兵,萬民都要惶恐,早前皇帝批下《兵備法》,爲此還召集東西兩院和政事堂羣體作證,修訂《皇英君憲》,更是涉及一國“祖制”的大變。

《兵備法》是復古制,註明所有在籍國民成丁都有服兵役的義務,爲此開列了具體條款。比如以十八歲爲成年界限,十八歲以上的男子,都要準備接受國家徵召,在衛軍、陸軍、海軍,或者其他國家軍事單位裡服役三年。

看起來這是部暴虐之法,循着的是繳皇糧,完官差的老傳統,在天道興起,百家共鳴,中西學思輝映的英華,這是徹頭徹尾的“反動”。

可皇帝通過修訂《皇英君憲》,將這項“國民義務”的本質解釋清楚了。《皇英君憲》新增的條目是“皇帝代天行道,扶立一國,與國民有如下義務:啓蒙、扶孤、恤弱、救助……”。

這說的是皇帝代天立這一國,必須要承擔國民的教育、醫療和弱孤扶助等等義務,而這一國並不只是皇帝私有,是大家的國,因此國民也有相應的義務,除了繳稅,就是服役。

看似跟古時傳統一樣,本質卻已是權利義務掛鉤的近代國家法理。因此國民並沒有亂了心念,實際上皇帝修訂君憲,也不過是將這十來年的作爲進行了法文確認。如今一國蒙學普及,醫療衛生和慈善救助體系也初步成型,農稼和工商稅則雖還說不上完備,卻在漸漸向公平細緻前進,鄉間小民都能真真切切感覺到“國家”就在自己身邊,此時以《兵備法》確立大家的兵役義務,這是順利成章的事。簡單說,這一國對你負責,你也要對這一國負責。

更何況,大多數民人都爭着搶着想當兵。《兵備法》裡所說的兵役,不是古時那種要求人自帶武備,無償服役,就供吃穿的徵發。不管是進哪個單位服役,國家都一包到底,還要提供正式薪餉,而且還有若干補貼,以及退役後的門路優待。

得知入陸海軍,不僅有三兩的基本薪餉,槍械軍裝還能帶走,退役後幫着安排工作,有資質者還能進各類學堂,《兵備法》頒佈之日,國中反而一片歡呼聲,因爲這意味着大擴軍。英華軍隊多年來一直就保持在陸軍七萬,海軍三萬的規模,能進正規軍的都是幸運兒,現在廣開大門,大家自然高興。

可惜,這些機會先給了衛軍、州縣特警,以訓練營體系進行整訓,陸軍的精銳六軍未變,只是以新編師營來擴充,看得出大戰一過,這些師營就要裁撤。而從地方上徵召的兵員,大多用來填充地方衛軍和州縣治安的空缺。

眼下陸軍正軍滿編十萬,新編師也有了十二個,還有十五個新編師在整訓中,僅僅只是陸軍,預計就有三十萬可戰之軍,應付西北、緬甸、馬六甲的戰事已是充裕。

“老兵是寶,這八面之戰,還得靠老將的,就不知道咱們的老將,是不是能扛得住。”

“佛都督穩,馬六甲之戰需要分寸,用他正合適。魔都督狠,緬甸之戰,還得靠他以力破勢。張龍襄多年駐守西南,川藏乃至青海事都很熟悉,在當地也很有名望,四川乃至出川之戰,他無可代替。湖南、江西和江南,不是牽制就是穩守,該沒什麼大問題。”

範晉還有一絲隱憂,蘇文采卻很有信心,將帥人選在總帥部和樞密院討論過很多次,最後還是選擇了最爲穩妥的方案。

蕭勝爲南洋大都督,掌握南洋全局。賈昊爲馬六甲都督,謝定北爲副都督。吳崖爲緬甸都督,方堂恆和展文達爲副都督。張漢皖爲四川都督,彭世涵、王堂合爲副都督。趙漢湘爲湖北都督,盤石玉爲副都督。孟奎爲江西都督,何孟風爲副都督,江南龍門依舊由韓再興鎮守。國中還留有孟奎等人統領總預備隊,以備不患。

“時勢變幻,天道急進,這幾年下來,兵老了,將也老了,新成之軍,是不是能應得新勢,我憂慮的就是這一點……”

範晉主掌一國軍務,連通政事堂和樞密院,看事情的角度自然不一樣了。

黃埔無涯宮,昔日的靈慧少女,也已成了雍容沉靜的貴婦,只是在說到某個字時,眼瞳依舊那麼清澈明亮。

“四哥哥,錢呢?這一戰打完,怎麼算不出能掙到錢?”

關蒄雖不再打理神通局的事務,卻依舊關心神通局的運轉,神通局對此戰的經濟收益估算讓她有些坐立不安。雖然這是一國的賬目,但在她這個昔日的小帳婆眼裡,任何抵不平的賬目都特別刺眼。

李肆微微笑着,將妻子攬入懷中,還當是當年小丫頭那般揉着腦袋。

“這一戰的賬目可不能這麼算,得從大處算,老傳統得改改了。”

是的,這八面出擊,可不止單純爲了工商。

民間所議不過是膚淺之論,各面戰事的真正背景,政事堂和東西兩院的人都不是完全清楚。

出四川,進西北,跟西北直接通商僅僅只是副產品,羅堂遠這兩年一直在西北經營,西北局勢已經到了英華可以插手,也必須插手的地步。再拖下去,如果雍正因江南之變而起了“大決心”,而將西北丟開,日後要復西北,面臨的就是一副爛到底的攤子。

在馬六甲,荷蘭人的反應越來越強硬,他們先後失去了呂宋和勃泥周邊的立足點,現在琉球和日本被納入英華羽翼,連對日的走私貿易路線也斷了。馬六甲開港,更讓巴達維亞面臨直接壓迫,與其坐等他們奮起,不如搶先再給一棒子硬的,將荷蘭人徹底壓到爪哇,同時奪了香料羣島東路的控制權,這樣就能讓英華力量可以暢通地伸向大洋州。

緬甸更是重中之重,緬甸對英華而言,含着兩層意義。近的是戰略物資:硝石礦的控制權。

這事英華還被不列顛人坑了好幾年,最早英華向不列顛東印度公司高價採購硝石。後來通過暹羅方面才知道,不列顛東印度公司此時在印度並無硝石礦,英華買來的硝石,都是不列顛人從緬甸買過來,然後倒手給英華的。

之後英華推動暹羅和蘭那反攻緬甸,緬甸人也進入了火器時代,不再外銷硝石礦,英華前幾年消沉下來,跟硝石礦失去了重要來源也有關。

國內雖也有硝石礦,但分佈零散,開採難度大,成本高,這幾年攢下來不少,卻無法支撐未來的軍工發展,因此奪取緬甸硝石礦就勢在必得,這種戰略意義,已不是能掙多少錢能比擬的。

緬甸對英華的另一層意義更爲長遠,經過這幾年來往,李肆已經看穿了不列顛人和法蘭西人在印度的佈局。此時他們的發展重點都在孟加拉,離緬甸很近。不管是出於阻擋歐人伸手東南亞次大陸的保守戰略,還是以緬甸爲跳板,跟歐人爭奪印度次大陸的主動戰略,緬甸都是絕不可失的戰略要地。

李肆推動了八面戰爭,動員三十萬大軍,其中一半都要投在緬甸戰場,這已顯示了他的熾熱決心。

“仗還是那麼打,賬目又怎麼個新算法呢?”

關蒄只懂賬目,不懂政治,好奇地問。

“仗怎麼打,也跟從前不一樣了。”

李肆微微嘆氣,說到這個,他心頭也有一絲糾結。

“走!招呼你嚴姐姐和寶妹妹,咱們去黃埔軍學看看!”

想到就做,李肆這麼吩咐着,關蒄如要放風的雀鳥,歡天喜地出了門。

……

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747章 窮則變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823章 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第79章 猛火去強毒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60章 連珠炮響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339章 湖南大決戰:決戰之時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146章 神仙地裡來了李北江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889章 開戰!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324章 暗箭來往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369章 真理三綱第59章 先成家後立業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786章 誰的活路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586章 周昆來的誠意第690章 長江大決戰:實力派演技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872章 飛蛾與蝶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67章 以血鑄劍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972章 歷史在愛恨中螺旋上升第465章 七日破東京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369章 真理三綱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725章 江南的三座大山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338章 湖南大決戰:一百小時定勝負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355章 你我皆非凡人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277章 崖山向南,新會向北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466章 女兒當國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867章 大觀園之患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254章 狗斷腿,關好門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
第527章 東西爭食的門檻第991章 青出於藍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747章 窮則變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509章 南北銀錢事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255章 韶州大坑填上了第823章 重新擺正自己的位置第79章 猛火去強毒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60章 連珠炮響第270章 我背後就是上天第339章 湖南大決戰:決戰之時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435章 十六明王祭天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146章 神仙地裡來了李北江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889章 開戰!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425章 心煙起,朝北望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324章 暗箭來往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369章 真理三綱第59章 先成家後立業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275章 不僅是血火之戰第802章 南洲記:陌生的老天,未知的禍福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786章 誰的活路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343章 餘韻悠長的尾震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586章 周昆來的誠意第690章 長江大決戰:實力派演技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872章 飛蛾與蝶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836章 獅虎黨爭:朝堂皆亂泥第67章 以血鑄劍第196章 李肆之上,只有老天第353章 熟悉的戰爭即將開幕第972章 歷史在愛恨中螺旋上升第465章 七日破東京第570章 大國無信不立第366章 三面天王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369章 真理三綱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242章 清遠驚魂:難解的仇恨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725章 江南的三座大山第494章 她是罪惡之源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338章 湖南大決戰:一百小時定勝負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355章 你我皆非凡人第923章 胡虜無百年運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170章 人已入甕,肉已下鍋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277章 崖山向南,新會向北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466章 女兒當國第41章 居心險惡的生化襲擊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359章 樓草真打到了兔子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867章 大觀園之患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254章 狗斷腿,關好門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839章 獅虎黨爭:汪瞎子的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