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

“即便是自來火槍,終究也敵不住騎射,明軍可有不少不亞於自來火槍的利器,像是萬勝弗朗機、迅雷銃什麼的,還是沒敵過八旗,蕭大哥這話有些偏頗了。”

李肆繼續甩杆,現在兩人酒酣“情熱”,他也順竿往上爬,改了稱呼。

“哈!愚人之見!”

在蕭勝眼裡,李肆已經由庸到愚。

“本朝很多人都拿遼東之事來盛讚騎射,貶低鳥槍,可都沒仔細想過,假設明軍和我大清勁旅一樣,都有陷陣衝殺之心,而不是隻靠將官帶着家丁裹脅,騎射再強,也未必能衝得散。明軍若是有一半敢戰,薩爾滸和松山,恐怕是另一番場面,而今日這天下也……嗯咳!”

“現在的鳥槍,三十息才能一發,還因爲兵丁要背火繩,鳥槍陣必得稀疏。我見識過洋夷的自來火槍,就只改了火機,去掉了火繩,以燧石發火。最快十息就能一發,還能蝟集結陣。如果是敢戰之人以自來火槍結陣,除了火炮,世間再無其他敵手!”

蕭勝的舌頭已經有了管不住的跡象。

“總而言之,明軍戰敗,非器之罪!八旗綠營,甚至朝廷都把鳥槍看作弱者之械,可笑!羸弱之人,持刀槍有如雞兔。可拿鳥槍,即便是婦孺,至少也能放上一槍,有一搏之力,好比是狗!而勇武之人持刀槍,那就是狼!拿了鳥槍,在我看來,更勝狼一籌,是一隻虎!”

他忽略過程,直奔結論。說到這時,目光悠悠,隱約還能窺到一絲激盪之火,李肆看得明白,這是在回憶。

“蕭大哥這話聽得我也心熱,想之前我斃殺那賴一品,三十步外命中也是運氣。如果他不逃,而是手持腰刀轉身撲回來,只要我能忍到二十步內開槍,他就算能以一勝十,也是必死!”

李肆放開了嗓門,像是說起了酒話,毫不在意被旁人聽了去,蕭勝倒還勉強壓着蒸騰的意識,幫着掃了一圈,怕這私密之事泄露。不經意間,對李肆的心防又退了一大步。

“蕭大哥,這些可是你的經驗之談?難不成當年在臺灣時,也是一槍放倒了亂首才立的功?”

早前蕭勝就提到過他能成爲把總,是在臺灣平劉卻之亂裡立的功,可李肆當時沒把這個話頭牽出來。這可是一扇門,在火候沒到的時候就推開,很是浪費,而現在是時候了。

“一槍!?一槍頂什麼用!?”

蕭勝臉上紅暈一片,一半是酒氣,一半是豪氣,話語滔滔不絕。

“你小子打槍準,不是運氣就是天生的本事,可別以爲這鳥槍的本事,就只在準不準上!鳥槍也重陣而戰之,要用這鳥槍陣,除了要深通鳥槍之外,還需要懂的東西,太多太多。我也是混了很久,纔有了那麼一點心得。”

“臺灣之事,我能立功,靠的就是這點心得!那是四十年十二月十二,劉卻聚衆急水溪,白大人率營兵和鎮道兩標援兵共千人急攻。中午行到臨近急水溪的一處斜谷,遭亂匪伏擊,全軍被截成三隊,亂得一塌糊塗。白大人所在的中軍,亂匪已經衝到了二三十步外。”

“當時軍心散亂,各自爲戰,我見事態緊急,直接越過管隊千把,把周圍七八十名鳥槍兵招呼起來,以五龍橫海陣輪番轟擊,將衝擊中軍的亂匪擊散。接着又倒卷珠簾,轉到伏擊後隊的亂匪側翼,兩輪排射就把他們擊潰。白大人這纔有了調配的餘裕,殺散了正與前隊混戰的亂匪。”

李肆小心避開蕭勝那飛舞的唾沫,心想這什麼五龍橫海陣,該就是列成五排,輪流開火,其實該叫“五疊陣”纔對。接着慨嘆道,感情坐在自己對面這傢伙,就是當年平定劉卻的首功之人。以立場論,是個雙手沾滿革命羣衆鮮血的劊子手……

那麼繼續釣他坑他,就沒什麼負罪感了。

“可惜呀……蕭大哥,你要是早生二十年,三藩之亂,征討臺灣,你怎麼也能有出人投地的機會,現在就算不是軍門,也成總戎了。而今河海宴清,你也沒了用武之地……”

李肆眯縫着眼,像是有口無心地說着。

“河海宴清!?屁!東北的羅剎鬼,西北的準噶爾,西南的夷人土司,這都是禍患!南洋的洋夷雖然在鄭賊手上傷了元氣,可還陰魂不散。特別是這洋夷,船堅炮利,早晚會成我大清的禍害!”

蕭勝吐着酒氣,熱血憤青的面目展露無遺,可接着他又愴然搖頭,嘆息連天。

“當今皇上……”

即便已是半醉,他依舊朝着北方遙遙拱手。

“洞燭萬里,這些他定然是都看在了眼裡,可我就是不明白,爲何朝廷還戀於騎射,不着力在火器上!光靠那笨重的紅衣大炮可打不贏惡仗,最終還得靠兵丁手裡的傢伙。就說這鳥槍,如今洋夷全數用的是自來火槍。雅克薩、準葛爾,皇上也見過不少了,爲什麼就沒讓八旗綠營換用自來火槍?只是將火繩改爲火機而已,小小改動,可有大利!滿朝智士,就沒人說上一句!?”

蕭勝的情緒也到了高點,這疑問不是簡單的不解,說的是自來火槍,其實也在自己這鳥槍本事總被打壓,英雄無用武之地的遭遇上,他這麼多年來的失意都蘊在了裡面。這樣的情緒,李肆完全能感受得到,這就像是馬漢生在了蒙古國一樣,天既生我,爲何棄我……才具不僅無處用,命運還因此沉淪,蕭勝趁着酒勁,將他的鬱郁不得志傾瀉而出。

“這個……蕭大哥,綠營和八旗還是有區別的……”

爲什麼韃子朝廷不着力改進鳥槍?李肆當然再清楚不過,他開始了撩撥,語氣裡的暗示再也明顯不過,朝廷對綠營可是又用又防範,這事人所共知。而這話只是過渡,蕭勝能有什麼迴應,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嗨——小四,你這心胸就差了點意思,還虧大哥我對你另眼相看……”

果然,蕭勝聽出李肆的話外之音,臉上涌起不屑,那態度就像是後世論壇辯手將對方鄙視爲中二一般。

“你啊,還在看山不是山,不要被一些流言惑語給蒙了腦子!國政之局,哪有那麼膚淺的?滿漢一家,當今皇上(拱手)……可沒把這話當作虛言,一些細務,什麼滿城啊,通婚啊,官缺還有禁書的,那是礙於祖制,不好調理。有些事情做得過了一點,爲的也是整個天下的安寧。我大清已是渾然一體,根結上不分彼此。就說這自來火槍,綠營沒有,八旗不也沒有嗎?”

李肆心滿意足地微笑了,這個忠於大清的蕭勝,爲了在“深度”上辯倒自己,不得不打補丁扯上什麼滿城,什麼滿漢通婚和禁書,這已經是逾界了。縱然本心沒有悖逆之意,這些話要被泄出去擺在了檯面上,輕的丟帽子,重的還得挨板子。

可李肆不是來抓蕭勝小辮子的,眼下也沒外人,他要拿這些話要挾蕭勝,那是發了酒瘋,他能做的,是撼動這個鳥槍把總內心的根基。

蕭勝這話,只是要辯倒他,李肆有太多可說的。

滿韃對火器歷來注重,當年老奴被紅衣大炮傷死後,韃子就成了紅衣大炮控,千方百計想仿製。後來在海邊撿到一門紅衣大炮,中了五百萬。之後遼東三礦徒降了韃子,也就是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這三人轄下可都是精銳的火器部隊,特別是受過葡萄牙人培訓,懂得使用紅衣大炮的炮兵,給黃臺吉又送去了一個五億元大獎。

認真說來,滿韃確實是騎射起家,但他們是靠火器發家!滿韃竊占華夏之後,別說紅衣大炮,弗朗機炮都不讓綠營用,就只准綠營用什麼虎蹲炮、劈山炮、奇炮這類幾十百來斤的小炮。這本是朝廷知而不宣的潛規則,康熙五十四年,山西太原總兵金國正這個傻大膽,向兵部上題本請造子母炮,也就是弗朗機炮。不知道兵部出於什麼心理,居然允准,然後向康熙呈報,才逼得康熙不得不把潛規則變成明規則,非常嚴厲地強調說“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斷乎不可。前師懿德、馬見伯曾請造子母炮。朕俱不許,此事不準行。”【1】

火炮不談,就說火槍,有清一代,直到鴉片戰爭,綿延二百年,清軍不管是八旗還是綠營,都一直用火繩槍,原因也很簡單。當年康熙在雅克薩對俄羅斯,在西北對噶爾丹,都吃足了燧發槍的苦頭,甚至自己的舅舅,指揮炮隊的佟國綱都被打死。對這火槍的厲害,就跟紅衣大炮一樣,認識透骨入髓,後來乾隆徵緬甸,更在燧發槍上栽了大跟頭,但即使如此,依然沒有去改進過火槍。

清初幾個皇帝不是把火槍當作弱者之械,恰恰相反,一直都當作軍國利器來看。火槍的技術發展,至少皇帝是清楚地看在眼裡,就看康熙收藏在自家皇宮那各式各樣的火槍就很直觀,傻子都能明白蕭勝之前說的道理。

就因爲知道這火槍的厲害,纔要堅決遏制它的發展。火繩槍早就廣爲應用,滿清立國之後要再禁用,很不現實。幸好這東西缺陷太多,只勉強湊合能用,鎮壓沒有火器的作亂草民足夠。燧發槍就不一樣了,它可是古代軍隊和近代軍隊的分野線,由它而起,再加上刺刀的話,就是全面的軍事變革【2】。韃子多半是看不到這點,但他們能看到,如果放縱火槍發展,就會面臨一個非常恐怖的現實,那就是一槍在手,人人皆可爲兵……

滿人不過百萬,漢人可是億萬。八旗兵的數字,歷代皇帝都秘而不宣,二十萬是後世的推測,而這二十萬裡,純正的“滿洲八旗”不過五六萬,漢人每人一口唾沫就能淹死他們。大炮是戰略武器,可以握在手裡,可火槍卻是普遍裝備的,漢人兵丁握在手裡的武器越先進,他們滿人就越危險。

清初這幾個韃子皇帝很清醒,這個認識非常準確,在文治之外的這軍事上,他們也很下了功夫。爲了從根子上禁絕這種威脅,韃子朝廷連八旗的火器營也沒用上燧發槍。輿論和軍制自然也得配合這個政策,宣揚騎射的牛掰,火槍的不堪,打壓精於火槍的人才。這就是蕭勝鬱郁不得志的原因,也是他總覺得皇帝和朝廷不重視火槍的錯覺來源。【3】

但李肆還沒傻到直白地來說這些話,想的也不是辯倒蕭勝,而是拉近兩人的關係。眼下正是給這傢伙埋下一顆種子的好機會,他的經歷,他的命運,還有從他話裡聽出的不甘,被壓抑的熱血,一切都表明,他就是一個再合適不過的叛逆溫牀。

李肆緩緩說道:“蕭大哥,我跟你說個小秘密。”

等着蕭勝將一口酒嚥下肚,嘴裡再沒嚼着東西,手裡筷子擱下,腿也擺在桌子外,一切“隱患”都被消除了,李肆這才接着開口。

“說到這滿漢一家,我想起了一件事,當今皇上……”

李肆虛虛拱手,當然,右手的中指翹起來衝着天空,蕭勝並沒注意。

目光轉到蕭勝那張已經紅透了的面孔上,李肆一個字一個字地吐了出來。

“當今皇上,並沒有剃髮。”

【1:金國正確實是個傻大膽,他一邊上奏一邊造,等康熙不允的批覆下來,炮已經造好了。爲了不將事態擴大,康熙只好讓他把子母炮收在鎮標下,不準散往其他協營。之所以如此優容,筆者推測多半出於金國正的回-族背景。】

【2:禁絕火槍改進的一個例證就是刺刀,刺刀並非西洋獨有,明代火槍初生時期,就有人在火槍上插矛頭,趙士禎的迅雷銃也在嘗試着將冷兵器和火槍結合起來,如果這勢頭延續下去,華夏軍隊在火槍上裝刺刀是必然的趨勢,不會比歐洲人晚太久。可滿清入主華夏之後,火槍發展被禁絕,這麼簡單的一項改進居然都沒獲得應用。到了鴉片戰爭時期,鳥槍還是那鳥槍,軍隊也完全腐敗,以至於滿清步兵成了真正的遠程兵種,就算是有膽子跟英軍對戰的清軍,只要英軍一發動刺刀衝鋒,清軍就全面潰敗。】

【3:謊言的最高境界就是騙倒自己,康乾之後的皇帝,就被前代皇帝這些謊話給騙倒了,沒搞明白自己父祖的真正用心,還真以爲騎射無雙……】

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586章 周昆來的誠意第67章 以血鑄劍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190章 四哥對四爺:草匪頭遇上二愣子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265章 一字傾國第103章 人命乃天定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793章 兩個爲什麼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226章 匠之大者爲天下第514章 何方神聖第889章 開戰!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762章 大義和生意第757章 法變之醒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492章 一擁就正和聖人無道第491章 南北非一國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774章 朝鮮風雲:崔李之亂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833章 獅虎黨爭:國泰平安艾尹真第779章 朝鮮風雲:雄赳赳氣昂昂,打到鴨綠江第162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33章 全是牛人第807章 南洲記:聖心和天威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130章 各有各的決心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36章 借雞生蛋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360章 康熙撒手腕 李肆折了腰第747章 窮則變第287章 啊……海軍!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900章 準噶爾的最後一戰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162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608章 江南路,鹽魔之力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54章 談元射清第894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743章 天許之權第992章 里斯本來信
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877章 踩着屍體前進第586章 周昆來的誠意第67章 以血鑄劍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644章 魔龍入侵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190章 四哥對四爺:草匪頭遇上二愣子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767章 朝鮮風雲:歪打正着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216章 青浦商約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265章 一字傾國第103章 人命乃天定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588章 醬油打成黴油第793章 兩個爲什麼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193章 四哥對四爺:那一槍的風情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226章 匠之大者爲天下第514章 何方神聖第889章 開戰!第295章 咱也要攤丁入畝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762章 大義和生意第757章 法變之醒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489章 我就是把尺子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962章 鞍山戰起,火與汗誰背第492章 一擁就正和聖人無道第491章 南北非一國第848章 西京諜影:灞陵炮響,風雲將起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787章 坑人沒商量第960章 吉林血債,剩勇對躁狂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976章 棋局的坍塌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774章 朝鮮風雲:崔李之亂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98章 不是剽竊,是微創新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512章 前路艱,蓄勢待發第833章 獅虎黨爭:國泰平安艾尹真第779章 朝鮮風雲:雄赳赳氣昂昂,打到鴨綠江第162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63章 人心都逐利第33章 全是牛人第807章 南洲記:聖心和天威第617章 化水爲氣,一國鼎沸第130章 各有各的決心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1018章 父子論人人皆一第13章 鳥槍把總算個鳥第961章 月色冷暖,待最後一戰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36章 借雞生蛋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360章 康熙撒手腕 李肆折了腰第747章 窮則變第287章 啊……海軍!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305章 人心難齊,總是不足和對比第900章 準噶爾的最後一戰第680章 四馬亂蹄,皇帝難辯白第888章 大夢將醒第780章 朝鮮風雲:鴉片、禍狗和紅顏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162章 歷史的車輪滾滾轉動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608章 江南路,鹽魔之力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594章 君臣大義,奴才覺迷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252章 爲誰而死第605章 江南路,人各有心第54章 談元射清第894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232章 頂天立地娶嬌娘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743章 天許之權第992章 里斯本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