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湖南大決戰:你爭朝夕,我爭分秒

“四阿哥,你多慮了。李肆之軍,遠在東西兩面千里之外,當面楊琳和施世驃坐擁數倍之軍,即便不能勝,總也能壓得賊軍不敢動彈。就算他舍兩面不顧,倉促回師,怎麼也得十天半月。一旦動兵,還未到郴州,消息不止能送到湖南大將軍處,我等在北京都能收到急報。”

暢春園西花園,兵部尚書趙弘燦安撫着滿臉憂慮的胤禛,在他們前方,康熙正牽着一個五六歲的小孩,一邊走一邊評賞着春日風景。那小孩眉目伶俐,頗爲乖巧,正是胤禛的兒子弘曆。

“李肆不過兩萬強軍,在郴州露面的賊軍也非他的精銳,連民勇都能與之對峙,若要說他是有心誘我,未見有如此愚蠢的誘敵之策,誘我之後呢?總得有大軍而上吧,可他若能憑空再變出一支大軍,早已攻下荊楚,直指江南了。”

“我瞧這李肆,是得了朝廷大軍即將自湖南而下的消息,不得已才進兵郴州,想要攪混這一潭水。可三面合擊之勢已成,現在他不過是垂死掙扎,離敗亡之境,只是早一步和晚一步之分。”

趙弘燦研究廣東之事很深,新任湖南提督何騰林也是他保舉的人,能掌握到前線情況。論據清晰,論證有力,前方的康熙都嗯了一聲。

這番話裡夾着太多跟胤禛相關的事,他張口想再提醒,卻發現自己說得越多,事情越複雜。

趙弘燦對湖南民勇的評價自然來自何騰林,可胤禛卻從嶽超龍那得知,在郴州的賊軍不比以往賊軍弱多少,照舊是以一打十。如今趙弘燦以“民勇都能相抗”來判定賊軍非精銳,自然是覺得民勇遠弱於官兵,這非實情!

可胤禛沒辦法辨駁,民勇終究是他支持年羹堯在湖南暗中鼓搗出來的,爲了堵湖南出口,也爲了給胤禎大軍打前站,康熙縱然心知肚明,也沒出聲。現在大將軍出京,大軍雲集,朝堂已經有人就此事上本,說州縣大聚民勇是毀治政根基,要求盡數納入朝廷管制體系。胤禛揣摩着,這是康熙開始收緊民勇政策,先找臣子放出來的風聲。

現在民勇能得了這番評價,事後年羹堯乃至嶽超龍即便論不到功,也不至於因此事吃了掛落,他們背後的主子,也就是自己,自然也就能抹平了此事。

如果他申訴實情,說民勇比官兵還頂用,郴州賊軍也是精銳,這未免上不着天下不挨地。四五萬民勇,也不過擋住了四五千賊軍,這就是功勞,朝廷以後要怎麼給官兵敘功?朝廷的顏面又擺哪裡?

民勇事之外,趙弘燦說到李肆事先得知朝廷要自湖南進兵的定策,胤禛就暗自心慌,李肆是從何而知這朝堂密議的?答案很清楚,那就是失蹤了的李衛和胡期恆。這二人只是失蹤,無確切去向,小小道員,也不足以進康熙耳裡,但胤禛卻很清楚,這兩個人和噶爾弼、嶽超龍,是他和胤禎在湖南佈局的爪牙,李肆定是抓了他們,才搞清了朝廷定策。

胤禛和胤祥在府中商議良久,最終得出的定論是,李肆必有陰謀!只是現在看不太清,胤禎此番大軍南下,吉凶未卜。

可現在湖南諸事首尾纏在胤禛身上,讓他只能淺淺提出警告,再囉嗦下去,康熙又不知要如何揣測他的用心,胤禛心中很是苦悶,一個勁地慨嘆,爲何自己不能全盤把控形勢……

“十四爲人謹慎,真有不測,他還是能應付的。”

康熙也不是全有把握,但想到胤禎行事周密,身邊還有老將輔佐,十分算不到,眼下怎麼也算了九分,也就不再揪心去想那難以確定的一分疑惑了。

“皇爺爺莫擔心,即便那李肆逃得了這次,也逃不了一輩子,等孫兒長大了,再去拿他首級!”

小弘曆脆聲說着,倒是將康熙惹笑了。

“小子胡說什麼呢!?皇爺爺神武睿智,絕古爍今,那李賊怎還可能留給你去取首級!”

胤禛趕緊訓斥起自己兒子。

“呵呵……不妨事不妨事,朕不就是要給你們這些兒孫輩料理出一個無賊無匪,天下安寧的太平盛世麼?小弘曆啊,到你那一輩,這天下,就該是三千年未有的大治之世了。”

康熙對這孫子很是寵愛,慈祥的話語裡也充盈着無盡的信心。

“皇上此言差矣!”

胤禛跟着趙弘燦一起跪下了,皇帝表決心,臣子怎麼能不跟上呢?

“現在不就是大治之世嗎!?當年三藩如惡蛟,幾乎傾覆了天下,還不是被皇上信手匡扶了?區區李肆小賊,不過是蜉蝣之輩。臣敢言,不出三月,大將軍捷報即能飛傳而來。”

趙弘燦義正言辭地“糾正”着康熙的“語誤”。

“皇阿瑪聖心,兒臣等感銘伏瀝,唯有朝夕以爭,與臣子們一道,爲皇阿瑪護這太平盛世!”

胤禛將心中那一絲憂懼死死壓下,肅容沉聲說着。

長沙,已被改作撫遠大將軍行轅的湖南巡撫衙門裡,一身戎裝的胤禎端坐堂上,臉上還帶着披星戴月而來的倦色,卻是目光似電,言語如鐵。

“現在是五月二十七,最遲六月中,各路大軍,連帶糧秣輜重,必須齊集長沙!爾等爭下朝夕,這一戰即可穩操勝券!”

大批文官正跪伏在地,這是陝甘湖廣連帶四川江西的各路官員,幾省臨時抽調知縣以上近百官員奔赴軍前,負責大軍接濟和軍需轉送事務。清廷對後勤歷來注重,此事過往也早有章程,按制行事即可。但胤禎爲確保將李肆釘在郴州,時限要求格外嚴厲,不少官員的翎子都在發抖。他們已歸戰時體制,若是未能讓胤禎滿意,別說縣官,三品以下的文官,胤禎一聲“軍法從事”,就能砍了他們的腦袋。

胤禎一聲沉喝就像是皮鞭抽在馬屁股上的一聲脆響,六省動員,百萬人奔走,滿清的戰爭機器,嘎吱嘎吱運轉起來,將十萬大軍連帶各類軍需,源源不斷地送往湖南。

“好慢啊……”

郴州府城,李肆一邊翻閱着試卷一邊嘀咕着。他坐鎮郴州前線已經十來天了,當面清兵也越聚越多,加上嶽超龍收攏的民勇,又恢復到了三四萬之衆,可這都是湖南本地鎮協綠營,被胤禎打發來郴州當堵路石的。胤禎的十萬大軍還未成型,只有已經領了定西將軍銜的噶爾弼,帶着兩萬湖南標營前出到了衡州。

按軍情處獲知的消息,胤禎定下的最後聚兵期限是六月二十日。郴州之戰是五月初打響的,從早前清廷拜大將軍,開始着手西北戰事的準備算起,能在兩個多月內,從周邊六省調集十萬大軍到湖南,這般動員力,要早在半年前發揮出來,李肆也就沒有今天了。

嚴格說,胤禎大軍的匯聚速度已經非常快了,對比後來鴉片戰爭時期,清廷從陝甘和四川調兵到浙江,居然半年纔到,完全就是兩個位面的事。

“鄭之本……怎麼有些熟悉……”

翻開一張試卷,入眼是肅正小楷,這個名字讓李肆皺眉,接着搖頭,這個時代能有什麼名人,估計又是自己“思維分區堆棧溢出”,產生“代入錯誤”。

英華新朝第一次科舉“勝利召開”,可惜他這個英華天王還人在戰場,所謂的“殿試”得緩期舉行。廣州鄉試的卷子,李肆要過目一下,看看有心投效英華新朝的士人,到底都是些什麼角色。

恢復科舉是跟着“官府下鄉”的行動一同展開的,學正深入到縣以下籌建鄉鎮蒙學的時候,就開始推動這一項工作,得了學正職務的讀書人自己帶起一幫學生去縣裡參加考試,重建科舉的時候,也就將縣學恢復成型。

李肆和英華上層都還沒精力來細緻打理科舉制,所以還是全盤沿用之前的科舉套路,而五月開考的廣州鄉試就是英華第一場“春闈”。

原本英華上層,連帶李肆,都沒對科舉報什麼信心,畢竟大部分讀書人都還對這新朝冷眼旁觀。可沒想到,這場春闈卻招來數千讀書人,差點擠爆了廣州貢院,不得不臨時在黃埔書院設了新考場分流。

仔細分析這些讀書人的構成,一部分是原本英華治下的廣東士子,受李肆的一系列復漢措施影響,外加新會對滿清正朔形象的衝擊,這些人漸漸變了心思,不少人都出來求職應試。另一部分人則來自江南,但這部分人還分兩類,張伯行在江南大肆打壓與廣東有牽連的工商,也牽連了衆多士子,不少跑到廣東,這是一類。另一類則是紹興師爺,這些人世代爲幕,熟悉實務。現在英華新朝官吏一體,也給了這些人寬闊舞臺,所以也官心欲動,投身科舉。

第三部分人則是原本廣東的吏員階層,“正途出身”的觀念根深蒂固,科舉一開,他們都認爲,未來新朝將會重用科舉出身之人,所以在工作之餘,也開始捧起書卷,力圖考一個出身。

“潮流初起,不進則退,如果落在這些人的後面,到時可是要被他們逼宮的,這天下,他們也有心來分杯羹了。”

再看看那個鄭之本的資料,自江南來,五十歲……讓李肆頓生感慨,自己掀起的逆天大勢,終究已經顯了力道,而湖南決戰,應該會把這大勢送上更高之處,衆人都在爭朝夕,自己可得爭分秒。

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371章 各有新局第851章 清宮碎夢:誰知皇帝心第568章 傳統的變革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478章 爲什麼是你!?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1015章 莽荒地中海第288章 從軍心如鐵,三娘自斷髮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687章 長江大決戰:天意已定第83章 誰是大贏家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702章 長江大決戰:有停戰,無和談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80章 火槍大躍進第715章 大義滅親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844章 西京諜影:茹喜的憤怒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773章 朝鮮風雲:血雨腥風又一村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236章 徐靈胎問道:理學蔽知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224章 下刀還是下藥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14章 我爲消災而來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907章 哥薩克,撤退!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641章 北洋艦隊……備戰!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六百一十 巴掌陛下這國咱們也有份子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292章 賈昊賽馬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430章 歷史的遺產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902章 末路彷徨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292章 賈昊賽馬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爭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857章 相會的喜怒哀樂第841章 獅虎黨爭:絕路前無盡的歪樓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173章 一艘船的海軍
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371章 各有新局第851章 清宮碎夢:誰知皇帝心第568章 傳統的變革第822章 再也不熟悉的世界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478章 爲什麼是你!?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1015章 莽荒地中海第288章 從軍心如鐵,三娘自斷髮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498章 郎世寧日記:1718年12月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687章 長江大決戰:天意已定第83章 誰是大贏家第741章 淮揚辯難第496章 信上天者無敵第806章 南洲記:老天爺一定是在玩我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702章 長江大決戰:有停戰,無和談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692章 長江大決戰:刺刀對刺刀第599章 封海逼通商第80章 火槍大躍進第715章 大義滅親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850章 清宮碎夢:弘曆的恐懼第844章 西京諜影:茹喜的憤怒第993章 鍾三日的回航之旅第37章 鐵火與罌粟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724章 江南之惑第773章 朝鮮風雲:血雨腥風又一村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418章 只選對的,不選貴的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554章 利益還是信仰?第898章 天道普世第152章 鐵面無私史貽直第210章 在地獄仰望天堂第211章 這是個大日子第449章 我把皇后還給老天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第9章 黑礦場,真的很黑第31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236章 徐靈胎問道:理學蔽知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1004章 中極殿大議第843章 獅虎黨爭:新時代的選擇第224章 下刀還是下藥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206章 各安天職第578章 滴血的筆桿子第561章 由財到政,圖窮匕見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14章 我爲消災而來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907章 哥薩克,撤退!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30章 告訴你一個小秘密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641章 北洋艦隊……備戰!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六百一十 巴掌陛下這國咱們也有份子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292章 賈昊賽馬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430章 歷史的遺產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902章 末路彷徨第115章 底線的碰撞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134章 夢醒和別離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292章 賈昊賽馬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440章 沒太監,乃聖君第987章 我們喜歡戰爭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857章 相會的喜怒哀樂第841章 獅虎黨爭:絕路前無盡的歪樓第406章 戰長沙,就是嚇你的,怎樣!?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141章 是人,所以相信第173章 一艘船的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