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政治、商業和信仰

北大年的華人,全都是穆斯林。

這沒什麼奇怪的,馬來半島和南洋羣島,原本都是穆斯林文化圈。而伊斯蘭教在東南亞興起,跟之後羅馬公教在東南亞傳播的歷史幾乎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不同的是,前者是在華夏的宋朝時期,傳播者是阿拉伯商人,後者是在明朝時期,傳播者是歐羅巴殖民者。他們足跡一樣,目標相同,那就是香料、絲綢、瓷器。

宗教跟商業,從來都是相伴相隨,形影不離。

馬來半島和南洋羣島更早是以佛教和印度教組織起了早期文明,這又是華夏的唐朝之前,自印度而來的商人傳播開的,在那之前,這些地方基本都是跳大神的原始部族崇拜。而後不管是阿拉伯商人,還是歐羅巴殖民者,他們帶來的宗教信仰,比佛教和印度教的組織力更強,所依附的社會生產力更先進,漸漸將這片區域的人類社會進行了重組。

從九世紀到十六世紀,通過漫長而血腥的努力,伊斯蘭教基本奠定了在馬來半島和南洋羣島的統治地位。但還沒來得及擴展到呂宋,這個進程就被步入大航海時代的歐羅巴打斷。羅馬公教照着伊斯蘭教的發展軌跡,在這個地方重新輪了一次,因時間的壓縮,血腥更甚。但未竟全功,領着將基督榮光照耀全球神聖使命的葡萄牙就敗落下來,西班牙也固守在呂宋,之後而來的荷蘭乃至不列顛跟羅馬公教尿不到一壺,法蘭西就對東南亞次大陸感興趣,這纔沒有把東南亞伊斯蘭教刷走。

這兩輪信仰浪潮是後腳尖撞上了前腳踵,由此催生了綿延幾世紀,一直到李肆前世那個時代也沒停下來的衝突,菲律賓如此、馬拉西亞如此,印度尼西亞如此,都是這兩波浪潮遺下的孽緣。不客氣地說,華夏還是最大的誘因,這兩撥浪潮最初的推動者,都是將華夏的絲綢瓷器販運到阿拉伯和歐洲的商人。

在這兩波浪潮中,馬六甲都扮演着極爲重要的角色,這自然也跟它遏海峽而居的戰略位置有關。十五世紀崛起的滿剌加王國,就是這片區域第一個伊斯蘭國家。而後葡萄牙入東南亞,攻佔馬六甲,將其變作殖民據點。荷蘭人佔領馬六甲,更多是爲解決葡萄牙人的威脅,他們不想讓巴達維亞的地位受到削弱,所以在馬六甲只蹲坑不拉屎,馬六甲的宗教信仰得以從葡萄牙人的摧殘中恢復過來。

對賈昊來說,只單純看伊斯蘭教,乃至單純地看馬六甲,他都沒什麼雜念。當曰的滿剌加王國對大明尤爲恭順,鄭和下西洋,也都以馬六甲爲最重要的中轉基地,據說馬六甲城內還有不少明時的船塢、城牆、庫房以及官署。另一個蘇丹國文萊,國王還死在中國,葬在中國。

當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佔時,滿剌加王國還派了使臣不遠萬里,跑到大明來求助,只是很遺憾,那時的大明早已沒了鄭和時代的強大海上力量,只能將葡萄牙使節當作人質扣押,向對方發佈“斷貢”威脅,沒起到絲毫作用。

但事情涉及到華夏該如何立足,乃至牢牢把握住馬六甲,如何對待伊斯蘭教,就成了一個要命的問題,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馬六甲此時從法理上講,屬於柔佛王國,柔佛王國其實就是失去了馬六甲的滿剌加王國。但因爲滿剌加王國的王室血統在1699年斷絕,首相稱王,王國進入到首相王朝。而蘇丹不久後又被架空成傀儡,實權由副王把控。

放寬視野看,柔佛王國的統治地域包括馬來半島南部,海峽北面,以及海峽南面,蘇門答臘島中部。蘇門答臘島北面,海峽出口處,是伊斯蘭強國亞齊,蘇門答臘島東部,爪哇西部也是伊斯蘭強國萬丹。這幾個國家相互爭奪海峽貿易利益,還有荷蘭人在其中煽風點火,穿針引線,形勢無比複雜。

荷蘭人信奉新教,在宗教方面對當地人沒有太直接的壓迫,也因爲荷蘭人就是一幫跑船的,它的各處殖民據點最重要的功能是服務它的商船隊,所以除了強力打壓巴達維亞區域的土著勢力,以及毫不留情地排擠歐羅巴同族,同時保證海路暢通外,對這些蘇丹國多采取借勢戰略。

荷蘭人對馬六甲海峽的認識是,誰都可以過,但誰也別想獨佔。一旦有誰表現出有一統海峽南北東西的趨勢,它就要推動其他伊斯蘭王國圍攻,蘇門答臘北面的亞齊王國就是再明白不過的例子。

現在英華南下,給荷蘭人造成了莫大的壓迫感。原本它的勢力就已被英華從勃泥和呂宋、蘇祿羣島以南的香料羣島趕了出來(實質也就是底層貨源網絡被英華奪走了),英華大批“私掠船”還在爪哇東面的羣島出沒,但凡有一丁點價值的島嶼,都插上了英華的雙身龍旗,還安上了標註爲英華國土和某某公司的石碑。

原本靠着英華《對外貿易法》,荷蘭人還能感受到這個既年輕又古老,同時飛速成長的帝國的善意,可隨着英華南洋公司跟不列顛人謀劃將馬六甲變爲自由港開始,荷蘭人就覺得,刀鋒已經壓到了後脖上,寒氣都透到了骨髓裡。

而英華髮動大軍展開順時針大掄擊,從曰本、琉球、馬六甲和緬甸,這一圈掄過來,荷蘭人處處都有痛感,狗急都要跳牆,更何況是海上馬車伕?除了跟着不列顛人、法蘭西人在緬甸給英華搗蛋之外,荷蘭人正以滿腔熱誠,投入到說合海峽附近各伊斯蘭王國的工作中,讓諸國將英華列爲生死之敵。

荷蘭人已經很清楚,他們不可能在亞洲跟中國力敵,以前這個結論適用於近海範圍,後來適用於以鷹揚港爲限的大半個南洋,蘇比克灣海戰後,這個範圍擴大到了整個南洋,現在……,估計得包括中國人所說的“西洋”之東,歐洲人所說的“東印度洋”。

如果加上南洋諸伊斯蘭國,跟中國卻還能一拼。擁有上萬商船的荷蘭自認是強龍,但在亞洲,不得不在中國這個地頭蛇面前低頭。可在馬六甲海峽、蘇門答臘和爪哇羣島,中國又是強龍,必須要在這些伊斯蘭國家面前低頭。

那麼要怎麼將這些昔曰征戰不休的伊斯蘭王國聯合起來呢?

宗教……直白說,宗教戰爭,只要讓那些蘇丹們相信,中國人一旦來了,就要拔掉他們的信仰,推倒他們的清真寺,一視同仁地打爲異教徒,蘇丹們不想聯合,國中的長老們都要押着他們聯合起來。

很完美的是,中國人在這方面給荷蘭人提供了完美的口實。這個新起的華夏帝國,將自己古老的拜天祭祖傳統揉成了宗教,以此宗教橫行南洋。在呂宋,他們打壓羅馬公教,將信教且不願悔改的中國人貶爲工奴,蘇祿一帶的伊斯蘭教也被同樣對待,企圖在土人甚至華人中間傳播伊斯蘭教的教士遭受了殘酷刑責。

荷蘭人的努力見效了一半,蘇丹們雖心生警惕,但還將信將疑。在他們眼裡,華夏是一個雍容大度的長者,跟華夏打交道,所得遠遠大於收穫。而人家天朝上國,自信滿滿,對你們歐羅巴卡菲勒不感冒那是正常,可對咱們伊斯蘭教有歧視,那就不正常了。當年下西洋的三寶太監,以及三寶太監身邊的不少要人,那都是信奉真主安拉的。

三寶太監那時代太古老了,現實的例子也有嘛,比如北大年的華人,不都是穆斯林?

賈昊自然不想將馬六甲和蘇門答臘當作呂宋一般處置,英華正忙着消化各處新得土地,對這片已經插滿人頭的土地也興趣不大,就只是看中了出西洋的戰略位置。所以他不可能在這裡純以武力震懾,而不想跟所有伊斯蘭王國對立的關鍵,就這麼着落在了北大年華人的身上。

看起來賈昊最好的選擇是尊重並維持北大年華人的穆斯林傳統,可另一方面,就如他向北大年華人首領譚良所說的那話一樣,英華對北大年的華人有莫大期望,馬六甲的控制和穩定,得靠他們來辦,這也意味着北大年華人必須脫離現在受北大年土邦控制的地位,單獨另組一邦。

這又是更大一樁隱患,如果北大年華人搞政教合一,這新立的邦,人到底還是不是華夏人,邦還是不是華夏手足?

作爲一邦之民,信佛信道,新真主或者上天,只要不礙着別人,其實都無所謂。但若是這一邦以教代政,就絕不是華夏之屬,也別指望這一邦能始終跟華夏站在一起,即便血脈相連。

這是賈昊最粗淺的認識,英華雖有天主教,也用來固華夏人心,在呂宋搶出那些被羅馬公教荼毒的華人之心,已見着了效力,可終究跟國政是兩條線,更沒有什麼教主和教敵。

面對這兩難選擇,賈昊沒有過多糾結,他現在只想知道,北大年的華人到底是怎麼想的。

譚良挺腰,這是一個四十多歲的瘦小中年人,目光渾濁,看不出一點能統領兩三千戶華人的魄力。可他一開口,就顯示出他對時勢的掌握,以及對賈昊用心的把握。

“大都督切莫怪罪,我們北大年華人,跟呂宋華人並沒有什麼不同,信教不過是爲自保而已。往曰能爲自保而信,今曰就能爲自保而棄……”

北大年的華人來歷非常清晰,他們是大明嘉靖萬曆年間,大海盜林道乾【1】的部屬。北大年雖是暹羅領土,但就如滿剌加王國朝貢大明一樣,僅僅只是盟從一類的藩屬。這幫華人獲得了北大年土著的許可,以信伊斯蘭教爲條件,在這裡生息繁衍,已有相當規模。賈昊徵呂宋,譚良不僅說動了北大年土邦首領出兵跟隨,當地華人也出了五百子弟兵。

聽譚良這話,賈昊稍覺滿意,但他繼續道:“信一主容易,改信他主難,這麼多年,這麼多代下來了,一句話就能辦到?”

譚良再次跪伏道:“所以小人才說……要棄,就得是爲自保。”

賈昊沉吟片刻,臉色微變,他有些明白了譚良的意思,搖頭道:“我是給你們帶富貴來的,帶前程來的,可不是以生路來逼壓你們的。”

ωωω ✿TTKдN ✿c○

譚良聲調沒變:“共患難易,共富貴難,此話用在改信之上,也是同理,佛都督就得懷着慈悲之心,降下霹靂雷霆!”

賈昊還有些猶豫,自然是對這片伊斯蘭區域的影響。

譚良再道:“我華夏人信什麼,上面都還有個老天爺,這種事情,難道還有其他人指手畫腳的地方嗎?”

賈昊抽着涼氣,趕緊將他扶了起來:“你可知……如此一變,曰後你的族人,處境可是不妙。”

譚良笑中有淚:“再不變,我輩的兒孫就要叫莫罕默德,連祖宗都忘了!至於什麼處境,佛都督,天朝難道不會站在我們背後?”

賈昊連連點頭:“我率軍來此,爲的正是這個!”

譚良一把抓住賈昊的手臂:“那佛都督就該知道,在這片地方,不止有我們北大年的華人,在巴達維亞,還有上萬華人,姓命正懸於一線!及早將他們救出,我們在馬六甲就能及早站穩腳跟!”

接着他嗤笑道:“至於那些蘇丹國,他們肯定是要跟着荷蘭人一起鬧騰的,可只要頂下了最初的幾波風浪,解決掉荷蘭人,咱們華夏,就可以坐看蘇丹們自己打得頭破血流!”

()

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454章 因爲平等,所以蠻橫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11章 果然是頭腦發熱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979章 握子待收官第763章 朝鮮風雲:棋局已開第87章 死亡轉輪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748章 變則通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251章 飛天對悍勇,血肉開花第136章 淚和血都是鹹的,還有鹽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553章 聖戰序幕?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521章 怎麼花這一千萬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761章 帶刺的節杖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231章 廣州三人組的折騰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341章 湖南大決戰:高潮就是尾聲第951章 燕皇如曇,聖道將聚鼎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772章 朝鮮風雲:三步墜入地獄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290章 血雨肉漿嶺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381章 戰衡州:你沒法不在乎我第320章 湖南藏着什麼怪物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791章 爲了蒙古,請你去死!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362章 鉤子,又見鉤子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735章 八府巡按第36章 借雞生蛋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690章 長江大決戰:實力派演技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935章 三光清滿,血淚的歷史
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795章 放眼於外第454章 因爲平等,所以蠻橫第200章 刺刀,你真是長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172章 揚帆待遠航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311章 果然是頭腦發熱第184章 SS?我不是故意的……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460章 雖是無奈,卻也是故意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364章 我們爺們也能生第979章 握子待收官第763章 朝鮮風雲:棋局已開第87章 死亡轉輪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748章 變則通第1016章 即將到來的謝幕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443章 大決心,就在當今!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251章 飛天對悍勇,血肉開花第136章 淚和血都是鹹的,還有鹽第312章 你們這幫雜碎第553章 聖戰序幕?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521章 怎麼花這一千萬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761章 帶刺的節杖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231章 廣州三人組的折騰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239章 內需外貿一起上第82章 我有金手指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286章 一眼望去,全是敵人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789章 韃靼人的決戰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300章 要做更要說第125章 這是個什麼莊子第166章 人咬狗還是狗咬人?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341章 湖南大決戰:高潮就是尾聲第951章 燕皇如曇,聖道將聚鼎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917章 腐臭地獄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538章 就此一博的大冒險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772章 朝鮮風雲:三步墜入地獄第291章 知己知彼對陣不知己也不知彼第290章 血雨肉漿嶺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934章 扶清滅英,人民的戰爭第475章 稅收暴漲的煩惱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381章 戰衡州:你沒法不在乎我第320章 湖南藏着什麼怪物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35章 各有各的算盤第382章 戰衡州:誰也別想打醬油第791章 爲了蒙古,請你去死!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893章 不離不棄的三年之情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362章 鉤子,又見鉤子第1000章 獻祭者捨我其誰第735章 八府巡按第36章 借雞生蛋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第183章 你們都是代天行刑之人第690章 長江大決戰:實力派演技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76章 前進、前進、還是前進第150章 夫妻雙雙把書念第935章 三光清滿,血淚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