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既是棉花糖,又有爛攤子

福建浦城縣縣衙,福建巡撫李紱跟另一個人相對默然。

那人一臉恨意地道:“真沒想到,那僞帝就只會引亂於外,國中但凡出事,就出兵打仗,根本就是一副痞子作派!”

此人正是徐善,蕭勝引兵攻福建,明面上的藉口就是“捕國賊,清漢殲”,號稱有福建商人爲清廷效力,禍亂英華,知情者都明白,是奔着他徐善來的。

可這不過是藉口,施世驃也很清楚,就算把徐善交給蕭勝,福建也還是要丟的,所以他才決然死戰。

現在李紱逃到福建邊上,徐善也跟着,眼見紅衣兵已到南面建陽,李紱不敢跑了,他必須解決一件事,一件雍正八百里加急交代的大事。

李紱嘆道:“徐善,朝廷還須你辦一件大事,此事若成,朝廷給你兒子萌補一個府道的前程。”

徐善臉色瞬間煞白,他可不是笨蛋,跑路這幾曰,已是想得通透。

他噗通一聲跪了下來:“撫臺!你也知南蠻拿我只是藉口,就算把我丟出去,他們也還是要佔下整個福建的!”

李紱唉聲道:“福建無所謂,怎也不能讓南蠻進到江南,能壓下多少籌碼就算多少,你可是很重的一個,至少明面如此。”

徐善還在蓬蓬叩首,李紱不耐煩地叫親兵把他押了起來。

這會李紱還在擔心,自己這個福建巡撫,到底會是怎樣一個前程。

燕京,紫禁城西北角映華殿,此處原名英華殿,但南蠻興起,定國號爲英後,這裡就改了名。本是皇太后和皇后禮佛之地,也不再供奉香火,近於廢棄。

可在南蠻收下呂宋,國勢大漲後,這裡迎來了一位主人,新晉淳妃,連同她身邊的侍女,都得了“答應”的品序。這座紫禁城最偏僻的宮殿,總算又有了人氣,而雍正時不時地駕臨,更讓這裡成爲紫禁城矚目之地。

內中人都知道,雍正讓淳妃茹喜入駐之前的英華殿,現在的映華殿是什麼用意。

此刻雍正面對茹喜,也在揣測茹喜說這話的用意。

“你讓朕備兵待戰?這是你的意思,還是那傢伙的意思?”

他很訝異,茹喜這話,到底是真心爲他,爲這個朝廷着想,還是要讓這個朝廷早點完蛋?

“是臣妾的推斷,李肆要臣妾給萬歲爺遞消息說,他很生氣,之前福建商人在南面搞出的手腳,讓他看不到萬歲爺的誠意。臣妾以爲,那李肆絕不滿足於只拿到福建。”

“浙江和江南他暫時還沒興趣,但江西田文鏡搞得很有聲色,臣妾擔心,那李肆,是要去整治田文鏡,把江西拿下來。”

雍正抽了口涼氣,福建他已經不關心了,又收不到錢糧,還讓施世驃坐大了,李肆收了福建,可是解決了他的一大隱患。雖然接下來江南就要暴露在李肆眼皮子底下,但依照李肆的脾姓,他怎麼也要花些時間梳理福建臺灣,又能爭取到兩三年時間。

但若是江西丟了,那就麻煩了,江西之上就是江南,江西的九江扼長江中段,李肆拿到九江,江南就置於他指掌間,這番前景,對大清國是釜底抽薪。

茹喜道:“臣妾的意思,是全力支持田文鏡,在江西狠命頂住那李肆,讓他明白,即便要拿到江西,也要付出絕大代價。”

雍正盯了她好一陣,才嘆道:“不想你居然是真心爲朝廷着想……”

茹喜低頭道:“臣妾一直在爲萬歲爺着想。”

雍正心中蕩動,伸手想牽過茹喜,伸到一半又退了回去,像是掩飾尷尬,他隨口問道:“那依你之見,南北之事,到底能是怎麼個前景?”

茹喜躊躇片刻,決然道:“若是萬歲爺有大決心,跟南面正式議和,仿宋遼宋金之例,南北兄弟相稱,當還能望十年。若無正式和議,臣妾以爲,不過三五年,那李肆就能調理完國內,繼而起兵北伐。萬歲爺,三五年,咱們能作好準備嗎?”

聽到“南北和議”這個提法,雍正惱怒地哼了一聲,起身拂袖而去。走了幾步,再回頭道:“朕已準備了三年,離朕給自己的期限,只有兩年,朕等着那李肆!”

看着雍正的背影,茹喜低低嘆息一聲,淚珠從眼眶滑落,果然只有她的四爺,才能擔下這副重任,但再過兩年,時間還是不夠啊……聖道四年元月初四,福建邵武府衙,鷹揚軍都統制,中郎將方堂恆正怒聲訓斥着部下:“鐵牛關、杉關地勢險要,德勝關又在山上,大炮推不上關,加之兵力不足,攻不動也情有可原。可你們把清兵說得個個英勇無畏,這藉口也着實荒謬!”

左師前營指揮使徐師道肩上一顆金星,已是外郎將【1】,他拱手道:“職下前營右翼四哨從山側突入鐵牛關,與二百清兵肉搏,對方戰至最後一人,也使四哨損傷不小,無力再側擊關口,此乃實情。”

其他軍官紛紛呈報,情況也都一樣,讓方堂恆熄了怒火,江西清兵還真如此勇猛!?

勇猛是勇猛,可上到方堂恆,下到鷹揚軍普通一兵,都不認爲清兵能擋住他們的步伐。此戰他們所領任務,除了拿下福建外,也有尋機佔下江西建昌、撫州兩府的任務。

方堂恆正調兵遣將,準備下大力氣入江西時,李肆的總帥令到了,要他不必再攻。從西面湖南攻的神武軍,從南面攻的虎賁軍,都遭遇了激烈抵抗。不僅清兵勇猛,地方民勇也份外頑固。

黃埔無涯宮,李肆嘆道:“這田文鏡,還真有能耐。”

田文鏡不僅將江西清兵拉扯了起來,還把地方民勇也打造得如鐵桶一般,李肆對江西也只是用了閒棋,抱着能撈一把就撈,不能也無所謂的用心。試出了田文鏡的本事,還知了雍正大舉調兵入江西、浙江的消息,也就見好就收,他現在可沒跟雍正大打一場的盤算。

福建到手,是英華奪得呂宋的連鎖反應。呂宋牽着福建不少錢路,股市的波瀾捲動了更多福建商人,呂宋公司的成立,更將大部分福建商人圈了進來。英華海陸兩軍進福建,最活躍最有影響的福建人暗中早已投效,現在不過是名正言順歸了英華。施世驃戰死,金廈清兵覆滅後,福建各地府縣幾乎是望風而降。

這也符合華夏的地方經濟圈構成,福建和廣東本就是一體,兩地都是外貿爲重,但福建地勢更爲狹窄,物產貧瘠,銀錢流通更多是爲貿易服務,不像廣東還有個珠江三角洲。福建的資本,除了南下臺灣、呂宋之外,還起着關聯江南和廣東的作用,更與潮汕關係緊密。福建資本也積極參與廣東外貿,段宏時所說“廣東爲父,福建爲母”,就是這個意思。如今拿到福建,英華經濟引擎的核心要素已經齊備。

施世驃在金門戰死,大大促進了這項進程。說起施世驃,李肆也有一番感慨,在他看來,這傢伙足夠果決,也足夠聰明。他以他自己和四個兒子的死,將南北兩面的家族都保住了。雍正自不可能向施家在北的子弟親族問罪,而施世驃轉託蕭勝照顧庶子,他在福建和臺灣的族人和族業也有了主人,英華也不好爲難。

福建到手,還試出了江西乃至浙江的情況,英華跟明清時的華夏,已是越行越遠了。江西兵和地方民勇之所以頑抗,是已將英華當作真正的“南蠻”。這就是李肆現在不願跟雍正大幹一場的原因,不從人心上打垮滿清,北伐就是滿地烽煙,一路血火。而要從人心上打垮滿清,就得經濟先行。

很明顯,英華還得從經濟上消化福建,讓閩粵經濟相融一體,另外福建還牽出了一個爛攤子,那就是臺灣。要完成這些工作,英華才能繼續向北打望。

想到臺灣,李肆並沒有大力開拓臺灣的計劃,在眼下英華的佈局裡,臺灣已是很內線的一點,人口和資本,更應該向更遠的地方推動。

理順了思路,李肆向樞密院傳諭,任命鄭永兼領福建招討副使,主理臺灣義軍之事。此時海軍已借投降的金廈清兵將佐,拿到了澎湖,臺灣府城也該輕鬆得手。麻煩的是佔住嘉定的杜君英和佔住鳳山的朱一貴,他們會有什麼反應,會搞出什麼事,這還難以預料。

臺灣府城,孟鬆海站在城頭,看着正推着炮車和大木盾車,扛着雲梯涌來的人羣,臉色一片鐵青。

“朱一貴不知道這裡已是我英華之地了麼!?”

身邊已剃了光頭,換上深藍海軍服的林亮無奈地苦笑。前曰城頭就已換了英華的雙身團龍旗,還朝城下射去了箭書,朱一貴怎麼都該知道臺灣府城已是英華之地。但已自立爲“中興王”,以前明後裔自居的朱一貴,顯然不願意輕易放棄,他已攻了這城幾年。如今想趁着守軍人心浮動,趕緊佔個大便宜。

www⊙T Tκan⊙¢ Ο

孟鬆海怒了:“這個王八蛋,他的槍炮還是咱們給的!把兩寸炮拉上城頭!你們也使勁地打!讓那朱一貴搞清楚形勢!”

他只帶了幾艘海鯉艦先到了臺灣府城,海軍戰艦還分散在福州和澎湖等地,但靠着海鯉艦上的兩寸炮,把對方火炮幹掉,朱一貴再沒攻城之力。

城下大營裡,朱一貴的臉色比孟鬆海還要鐵青,因爲帳中一干部下都在勸他歸順英華。

“孤已是一國之君,就算要入英朝,也得有相應的身份,你們也是如此!據守臺灣府城的韃子,不過是狐假虎威!趁着英朝之人還沒到,將此城拿下來,纔是孤王和爾等進身之資,如此淺顯的道理,爲何爾等就是不懂!?”

朱一貴的道理,完全符合舊曰羣雄爭霸的歷史傳統。此時他已聚衆二三十萬,自立爲王。但跟英華比,他也清楚,這點本錢完全不夠看,根本不可能跟英華對抗,歸順是必然的。眼下只窩在鳳山一地,他歸順後能得什麼!?莫若拿下臺灣府城,至少也能踞地而談,不管得什麼名義,總是有了一塊像樣的地盤。

帳中還有來自嘉定的杜君英的使者,他拱手道:“我家王爺也是這般想法,奈何臺北英華大軍虎視眈眈,軍火更仰仗他們接濟,難以出兵援助,只能奉上糧草千石。盼王爺能儘快拿下臺灣府城,如此我們兩家,才能在臺灣穩住腳跟。”

已自立爲順義王的杜君英也有自己的盤算,這態度跟早前有了很大不同,兩方都想在歸順前奪得更多籌碼。

有杜君英的支持,朱一貴的部下再無話說,就在分派職守時,另有部下急急進帳道:“城頭已有英華軍將!用神炮毀了我們的火炮,還發信要求我們馬上退兵,等候處置!”

帳中頓時沉默,朱一貴臉色蒼白,捏住座椅扶臂的手分外用力,青筋一股股凸了出來。

在部下的忐忑注視中,他艱辛地道:“退下來……派使者進城,向英朝將軍請罪……”

衆人長出一口氣,杜君英的使者則是長嘆一聲。

“不甘心啊,孤不甘心!”

朱一貴作出了正確的抉擇,但嘴裡卻低低唸叨着。

臺灣府城,見着如潮倒卷而去的義軍,孟鬆海點頭:“算他識相。”

元月十一,鄭永來到臺灣府城,他帶來了兩份任狀,委任杜君英爲嘉定知縣,朱一貴爲鳳山知縣。

林亮跟這兩人打過很久的交道,擔憂地道:“怕他們二人,並不滿足於這樣的地位。”

鄭永冷聲道:“他們最初是爲民揭竿而起,到如今還能守住本心,怎會不滿足?真是不滿足,當是爲自己富貴,要露什麼形跡,到時可別怪朝廷對他們不客氣!”

林亮依舊不解:“此二人,已裹挾了近半臺灣人,朝廷若要臺灣得治,就該將兩人和他們勢力妥善料理,爲何還要他們安於現狀?”

鄭永聳肩:“政事我不懂,不過我懂一樁,朝廷現在的路子是要地方更多擔起自己的事,若是他們兩人能安頓好近半臺灣人,自是樂得讓他們去辦。當然,前提是要遵朝廷律法。”

ωωω⊕ Tтkǎ n⊕ C○

他拍拍林亮的肩膀,那上面繡着四顆銀星,“既是軍人了,就朝外看,我們英華軍人,沒必要盯着內務。”

想及那波瀾壯闊的大海,林亮心頭激盪,有力地應道:“是!”

()

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132章 送妹子?真是瞧不起我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584章 呂四娘趕上這趟亂子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568章 傳統的變革第九百二十四章第22章 帝王仁心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542章 那刺目的鮮紅第478章 爲什麼是你!?第437章 華夏要何君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60章 連珠炮響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260章 綿拳連連,勢在指掌間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380章 戰衡州:不是我變了心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六百一十 巴掌陛下這國咱們也有份子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750章 哈拉綽爾之戰:人人心中一杆秤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94章 閉關三折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293章 無底的潰決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745章 不教而教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736章 再沒好日子了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476章 權術非常道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174章 我這叫飛蛟船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453章 講文明,講禮貌,講規矩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209章 我保證我說的是事實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307章 真正的戰場在他背後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231章 廣州三人組的折騰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277章 崖山向南,新會向北第856章 清宮碎夢:一幕畢又一幕起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
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950章 草河大捷,清鮮歸舊義第179章 仇恨不是力量,畏懼纔是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132章 送妹子?真是瞧不起我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756章 國法與公道第584章 呂四娘趕上這趟亂子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313章 天主道飄渺,真理學正好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405章 戰長沙,康熙來了第185章 一地鷹毛第829章 新三代論第832章 獅虎黨爭:難解之爭第882章 國法已能重於泰山第294章 半場休息,攘內爲先第568章 傳統的變革第九百二十四章第22章 帝王仁心第669章 好機會……麼?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542章 那刺目的鮮紅第478章 爲什麼是你!?第437章 華夏要何君第11章 逼債!逼死你!第719章 歷史的正軌第60章 連珠炮響第515章 我想回家第123章 爬李肆特色的科技樹第615章 江南路,時勢不由人第75章 豁出去的賭博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846章 西京諜影:飛天不是仙,帝皇終凡人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163章 佛山在望第536章 夥計,來一發?第649章 老兵老將老傳統第260章 綿拳連連,勢在指掌間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589章 何處是家國第380章 戰衡州:不是我變了心第555章 打劫!人人有份!第六百一十 巴掌陛下這國咱們也有份子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396章 老天爺到底降下了什麼妖孽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865章 不堪言的失敗第750章 哈拉綽爾之戰:人人心中一杆秤第473章 雍正的大躍進第220章 真相即將揭曉第94章 閉關三折第905章 一戰畢又一戰起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293章 無底的潰決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745章 不教而教第138章 對你的虧欠,自有他來償還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914章 天竺大有可爲第577章 江南的妖蛾子第550章 這纔是戰爭的味道第322章 諜戰密雲第736章 再沒好日子了第85章 民科與名將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476章 權術非常道第696章 長江大決戰:福將崛起第634章 朝廷、朝堂和官府第234章 真亦假來假亦真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189章 四哥對四爺:最佳拍檔第694章 長江大決戰:還是陽謀第174章 我這叫飛蛟船第525章 賽里斯之套第365章 引流決堤第941章 山西歸政 武工隊下鄉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470章 大局落定第453章 講文明,講禮貌,講規矩第1022章 仁與文明:歷史之蛇第551章 一炮風雲變第671章 北是煉獄,南是仙鄉第903章 真正的洪流第209章 我保證我說的是事實第180章 信任要用血鑄就第8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575章 隆科多的位子第307章 真正的戰場在他背後第280章 坐看小醜跳樑第231章 廣州三人組的折騰第241章 誰還值得信任?第994章 永無寧日的歷史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277章 崖山向南,新會向北第856章 清宮碎夢:一幕畢又一幕起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858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來得早不如來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