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

天際之下,烏濛濛的戈壁與金黃草木相交,拉出一條涇渭分明的地平線,一座灰撲撲如堅石般的城堡聳立着,如敖包【1】一般,宣示着這片土地的所有權。

“這不是能急襲而下的城塞……”

喀爾喀親王額駙策棱放下望遠鏡,搖頭嘆道。再見城中正不斷涌出步騎,趕緊吩咐部下收攏人馬。他所率的三千騎兵全是本部三音諾顏人,可不願意輕易折損。

“父親爲何收兵!?漢人狂妄自大,還敢出城迎戰,就該趁勢奪取城塞,讓三位大汗另眼相看,再不敢小視我們三音諾顏部!”

兒子多倫扎布策馬而來,不滿地抱怨着。

“漢人狂妄自大?我看你纔是狂妄自大!漢人的血雲之威已經廣傳漠北,別再當這些人還是五百年前的羸弱漢人!”

策棱訓斥着兒子,多倫扎布本還不服,哨兵來報說,上千紅衣步騎出城,推算居延堡守軍不下兩千,他才悻悻然再沒話。兩千人加城塞,這不是三千騎兵能吃得下的。

“我們的任務是遮斷敵軍聯絡,試探對方虛實。”

策棱沉聲道,他是謹慎,不是畏敵。漢人的勇武威名,已由紅衣騎兵所組成的“血雲”而傳遍漠北,可策棱也只是聽說,沒實際接觸過。前方只有百來騎紅衣,顯然並非成建制的騎兵,以騎對步,把紅衣逼退入城應該還有把握。

軍令一下,遊騎四出,襲擾乃至遮斷居延堡跟後方的聯絡,對方紅衣騎兵也因應而動,不多時,零星槍聲響起,先鋒戰的帷幕正式拉開。

多倫扎布領着八百騎人馬,散作三面,向在城北一里左右遠高地列陣而守的千餘紅衣逼去,左右和正面同時揚起沖天沙塵。

先是小跑,進到兩裡範圍內加速,一里……全速!

“三音諾顏的子孫們,這是我們重新奪得汗旗的一戰!圖蒙肯汗在長生天看着我們!殺啊——!”

紅衣所組的單薄步陣清晰可見,多倫扎布揮刀高呼。

他們這一部是喀爾喀蒙古的異類,因一直遊牧於哈刺和林,是黃金家族正統後裔,但實力卻遠不及喀爾喀三部。歸附大清時,也沒有得到扎薩克之位,不被當作正式一部【2】。

如今大清衰落,英華崛起,挾準噶爾和青海和碩特蒙古諸部兵鋒殺奔漠北,喀爾喀蒙古已到了生死存亡之境。危難就是機遇,三音諾顏部自然有了趁勢崛起的念頭。

響應多倫扎布的是一陣槍聲,騎兵們手中的火槍發話了,連多倫扎布都舉起手槍轟了一記,這些火槍都是羅剎所產。

開槍過後,騎兵們紛紛換上了短弓,這是最近十多年來,接觸火槍後的新經驗。在遠距離用火槍打亂對方陣型,中距離用弓箭殺傷,如果對方動搖,就衝上去近距離搏殺。雖然因此而不得不裝備三種武器,攜帶和切換都很麻煩,但這是他們蒙古人在火槍時代所能想到的最佳戰法,畢竟他們全是騎兵,又很難得擁有火炮。

火紅的步陣就在一百來丈外,一點也沒因這波射擊而散亂,多倫扎布心頭一沉,忽然覺得,事情可能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簡單。

“嘿喲……王不死的騎兵復古,蒙古騎兵卻用上了火槍。// // (&nbspn)”

步陣後方,營指揮楊繼遠笑了。蒙古大軍的主力還在百里開外,總不能讓三千人就圍了居延堡,因此必須出城迎戰。對方用火槍在半里多外轟擊,戰法不生不熟,楊繼遠心中大石落定。

身邊曹沾也跟着發笑,他是主動要求跟着出戰的,眼見三股煙塵圍裹而來,兩腿本在微微發抖,可楊繼遠這一笑,也讓他放鬆下來。

“讓那幫蠻子看個明白,火槍是怎麼用的!”

楊繼遠冷冷笑着,發佈了命令。

蒙古騎兵已近到五六十丈,個個嘴咬繮繩,挽弓屈腰,蓄勢待發。

轟轟轟……

如果說剛纔蒙古人的槍聲是凌亂雨點,那麼此刻響起的排槍聲則是瓢潑雷雨,拉成一條弧線的步兵陣列前,噴出一條兩層疊加的潔白煙龍。鉛彈自槍膛中旋轉而出,飛掠過短短不到二百米的距離,撕開馬或者人的溫熱肉體,濺出一團團猩紅血花。

四百發子彈,製造出二三十朵血花,看似數目不多,可散作稀疏陣型,自三面攻來的八百騎兵,衝在最前面的百騎一下仆倒三成,箭頭猛然變鈍。

另一半箭頭還循着慣性向前衝,又一道排槍轟響,馬嘶人呼,箭頭似乎被一道無形的屏障擋住。人馬不是傾倒,就是原地撅蹄,還沒習慣槍炮戰場的坐騎,怎麼也不願再朝噴着密集焰光,發出如雷巨響的前方衝鋒。

不甘心的蒙古人射出羽箭,稀稀拉拉落在紅衣陣列中,發出叮叮噹噹的脆響,偶爾才見有人捂着肩膀扶着腿退下,陣列卻沒露出一道明顯缺口。

聽說紅衣盔甲俱全,還都是鋼造,不僅堅固,份量也輕,多倫扎布現在總算有了直觀認識。

“擦過去!”

多倫扎布當然沒指望第一擊就陷陣而入,隨着他的呼喊,騎兵們撥轉馬頭,將衝鋒之勢變作掠陣而過的機動,短弓紛紛揚起,就準備拋射出如雨箭矢。

開炮……

曹沾吞着唾沫,視線正從腳下一根插在地上的羽箭挪開,算計着如果這支羽箭力道再足一點,自己的寬檐頭盔和胸甲能不能護住小命。眼角瞟到蒙古人轉向,嘴裡低念出聲。

楊繼遠高聲呼喊:“開炮!”

這是安西軍裡任何一個步兵指揮官都會做出的決定,連曹沾這樣的行軍參謀都知道。作戰操典裡《步兵對戰騎兵要則》一篇寫得很明白,蒙古騎兵轉向減速,正是飛天炮造成有效殺傷的絕佳時機。

咚咚咚……

沉悶的炮聲響起,八門六斤飛天炮發話了。

比普通手榴彈大一倍的炮彈飛上半空,拉出一條弧度極大的曲線,在左右兩面百米外炸開,八團焰火中,有兩團徑直在丈高位置綻放,這是軍中老炮手的傑作。

鑄鐵碎片激射四處,即便蒙古騎兵隊形稀疏,可戰馬體大,頓時就響起一片淒厲馬嘶,至少三四十騎仆倒在地。

減弱了許多的箭雨嘩嘩落下,聽到陣列中零星哼聲,楊繼遠面帶不甘地吐了口唾沫。他的目的是拖時間,不是殺傷敵軍,所以沒把四斤炮拉出來,更沒讓城中六棱塔上的二十斤大炮發話,那是用來壓制蒙古人火炮的底牌。

“轉!轉起來,再衝!”

連番被揍,多倫扎布怒了,他不願放棄。對方陣列離城牆只有一里不到,不可能去衝背面,他正要帶着大隊兜圈子再來,後方退兵的牛角號聲響起,無奈地咬牙而退。

退也不輕鬆,排槍和炮火一路護送,蒙古人甚至都沒能帶走傷員。

“再多一倍也打不過,退到十里外,紮營戒備,襲擾他們的哨探和令騎就好。”

策棱很冷靜,這一戰還很長,他希望能撐到最後,看勝者會是給他火槍的一方,還是給他槍子的一方。

“三音諾顏部?人手一支羅剎火槍?唔,果真如此,羅剎人已經插手了……”

摸清了這支先鋒的底細,楊繼遠捏着下巴嘀咕着。

居延堡的揭幕戰就這麼草率地結束了,三音諾顏部折損一百二十四騎,禁衛第六師八十三營傷六人,耗費槍彈四千四百餘發,六斤炮彈三十發。

九月十九日,居延堡以南四百里的東灣堡,禁衛第六師統制使桂真收到了此戰的消息,蒙古大軍出現的消息,十七日中午就由居延堡一路傳下來的烽火確認了。

從肅州到居延堡,除了三座大的軍堡,沿路每三十到五十里地還有烽驛臺。不僅用來告警,還是遞送軍情的驛站。鋒驛臺不大,但也能容百人駐守,禁衛第六師的另一個營就分散駐守在這些臺子裡。這僅僅只是臨時措施,加上有充足給養供應,官兵們也沒太大抱怨。

部下擔心地問:“統制,是否派出援兵?”

桂真白眼道:“居延堡囤了萬人一年的糧食,還有全師半數火炮,別說四萬,就算是十萬,楊繼遠也該頂住!別理會他,派出師屬騎兵,確保居延堡消息暢通就好!”

待部下領命而去,桂真本沉着的臉色猛然如花綻放,一拳砸在書案上:“好!來得好!終於等來了!”

二十日晚,居延堡初戰的消息傳到肅州,已由安西都督府升格爲安西大都督府的行轅裡一片歡騰。

“速傳劉澄一百零一師,龐鬆振一百零二師向東灣堡集結!”

“急告王堂合龍騎軍,遣驍騎營至居延一帶機動!本部到諾音烏拉以南待命!”

“急告小策凌並青海和碩燙煒,跟隨龍騎軍行動!”

“龍驤軍蔡飛一百零三師替下龐鬆振邵馬堡一線防務……”

大都督府連夜舉行軍議,安西大都督,鎮西將軍張漢皖沉聲下令。

“老彭,這一戰就由你們羽林軍帶着龍騎軍包了……”

張漢皖再看向旁座羽林軍都統制使彭世涵,對方壓住上翹的嘴角,微微頷首。

“記令!羽林軍都統制使,平寇將軍彭爲北軍都督,統轄羽林軍、龍騎軍並附從軍各部,全權負責臨戰指揮。龍騎軍都統制使,建威將軍王任副都督,協從指揮,節制蒙古各部。”

“各部務必於十一月底就位,失期者,軍法處置!”

張漢皖下的命令,是總帥部、樞密院以及安西大都督府兩年不斷協商所定下的方案,大家都已滾瓜爛熟。前敵主帥彭世涵領着衆將起身抱拳,凜然揚聲道:“遵令!”

“老張啊,也得照顧一下咱們龍驤軍嘛,可是你本部老底子呢,塞一個營也好啊。”

軍議完畢,張漢皖繼續繞着沙盤負手沉思,龍驤軍都統制羅堂恆不滿地發話了。兩年前,他好不容易從皇帝那討了人情,由鷹揚軍都統制使轉任龍驤軍,就是想在塞外建功,卻沒想張漢皖爲照顧羽林軍,不但把這一戰全讓給羽林軍,還要龍驤軍一師去幫羽林軍站坑。

“你以爲這一戰就是終戰?”

幾年領軍,未曾大戰,張漢皖卻像是入定的老僧,眼下大戰將至,卻無一分情緒波動。他冷冷地回着昔日在雞冠山受自己教導的方鐵頭,見對方發楞,恨鐵不成鋼地嘆氣。

“陛下早有言,西北大敵是誰?不是烏里雅蘇臺的喀爾喀蒙古,也不是西域的準噶爾,而是他們背後的羅剎人。”

“羅貓妖早就發回了消息,羅剎人自聖道十年末光緒之亂起,就加大了蠱惑喀爾喀蒙古的力度。今日傳回的居延堡戰報裡就提到,三音諾顏部人手一杆羅剎火槍,後面的蒙古大軍,估計還混着羅剎人,他們的火炮,怕也是羅剎人給的。”

張漢皖說到羅剎人,方堂恆就恍然大悟。

“蒙古人這兩年沒動,就是在跟羅剎人討價還價,看能搞到多少火器吧。”

張漢皖點頭:“所以啊,大戰還有得打,這僅僅只是開始。”

方堂恆皺眉道:“老張啊老張,你還當我是新兵牙子般糊弄?跟羅剎人在西北打,怎麼可能還有幾萬人的大戰?到時怕是在跟老天爺打,跟凍土和冰雪鬥。”

張漢皖撇嘴道:“那可是開疆拓土的偉業,不願意的話,你也可申請轉調朝鮮,韓再興那邊正少一個得力的前敵主帥當副手。”

朝鮮!?

方堂恆連連擺手,那個泥潭,他纔沒心思陷進去。兩年多裡,趙漢湘和楊堂誠先後在朝鮮幹過前敵主帥,結果都大病一場,不得不回國,原因居然是雜務太多,心力交瘁。

爲什麼呢?因爲麾下五萬前方人馬裡,既有“志願軍”,又有韓軍。而志願軍裡,國人、日本人、暹羅人、廣南人,各個盟國都有,怕不下十七八個國家。每次開軍議會,一件小事就要佈置半天,一句話出口,同時有十來個翻譯轉譯給各國軍官,皇帝都曾經抒發過感慨,朝鮮主帥那位置,沒有唐僧的嘴唐僧的心,可真幹不了。

韓再興已經變成唐僧了,張應的口舌功夫,更是連老姑婆都甘拜下風,可其他人怎麼也幹不下來。

偏偏皇帝對朝鮮興致缺缺,朝鮮戰事一直膠着不定,大韓崇道皇帝只能佔着半邊國土,跟北面年羹堯和李光佐一直頂牛。現在更在平壤以南兩百八十里處建起了一條縱貫東西的長塹,似乎要天長地久地打下去。

說到朝鮮,方堂恆心理終於平衡了,好歹在西北還有開疆拓土的功業等着。

趕走了猶自瓜噪的方堂恆,張漢皖抱着椅子背,盯住沙盤,繼續思忖。他的目光沒放在居延堡,而是繼續向北,落在了北海。北海西面有一面小旗,旗上標註着“厄爾口城”【3】。

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301章 破關而入新天地第920章 你們還沒有準備好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1005章 政治的智慧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2章 手裡有槍,心裡不慌第808章 遠東還是中土?東洲還是美洲?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12章 做人的方向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401章 戰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19章 康熙爺聖明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743章 天許之權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519章 同一個南洋,同一首歌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307章 真正的戰場在他背後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1008章 日韓和建州朝鮮第804章 南洲記:噩夢真的醒了嗎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339章 湖南大決戰:決戰之時第244章 雙規!狠狠抽痛清狗!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517章 食外即能安內第320章 湖南藏着什麼怪物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731章 生機勃勃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584章 呂四娘趕上這趟亂子第621章 南北和議的真相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8章 媳婦是誰?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563章 誰來管住皇帝?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899章 天命之戰將臨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704章 長江大決戰:還有第三代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283章 誰纔是真正的黃雀第483章 雷霆待起,長思與短慮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44章 人無斷腸志,難解天譴毒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326章 直到膝蓋中了一箭第981章 通向新生活的不眠之夜
第423章 疑雲如潮,諜影重重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256章 千萬官兵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第155章 如此的三娘第301章 破關而入新天地第920章 你們還沒有準備好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1005章 政治的智慧第108章 下手卻這麼兇殘第913章 燥熱的天竺第52章 手裡有槍,心裡不慌第808章 遠東還是中土?東洲還是美洲?第564章 皇帝的私心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12章 做人的方向第352章 人心烽煙南北起第744章 人心之底第401章 戰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39章 盤家金銀鈴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19章 康熙爺聖明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939章 紫禁夢斷,太后算後路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548章 咱們先來個南洋共榮第995章 沸騰的南洋第377章 戰衡州:王對王的序幕第743章 天許之權第883章 不是尾聲的尾聲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519章 同一個南洋,同一首歌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307章 真正的戰場在他背後第892章 世界之門敞開之日本新篇第679章 鞍山戰終,太后謀秦檜第1008章 日韓和建州朝鮮第804章 南洲記:噩夢真的醒了嗎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573章 田文鏡的膽子第339章 湖南大決戰:決戰之時第244章 雙規!狠狠抽痛清狗!第609章 江南路,定海之潰第118章 講秩序守規矩第517章 食外即能安內第320章 湖南藏着什麼怪物第918章 洗禮之地第169章 什麼樣的規矩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731章 生機勃勃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375章 戰衡州:詭異的敵我第584章 呂四娘趕上這趟亂子第621章 南北和議的真相第342章 湖南大決戰:鐵騎破,花心殘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310章 埋葬古商道統第797章 你且栽樹,我等着乘涼第633章 私仇與公仇第215章 我李肆,絕不作反賊!第861章 大殺戮和大忠義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58章 媳婦是誰?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563章 誰來管住皇帝?第558章 過門之爭第296章 黃宗羲就書生一個……第438章 皇英君憲第431章 塵封的歷史與扭曲的真相第539章 胡漢山偷港記第899章 天命之戰將臨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479章 從天國到地獄第770章 朝鮮風雲:勝利的代價你們付不起第271章 故國衣冠復,天高人心舒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400章 戰長沙,血對血第704章 長江大決戰:還有第三代第354章 咱們一起談談人生吧第541章 海軍的總結和陸軍的希望第720章 放寬心,享太平第283章 誰纔是真正的黃雀第483章 雷霆待起,長思與短慮第628章 江南風起人眼迷第876章 是誰幹的第44章 人無斷腸志,難解天譴毒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326章 直到膝蓋中了一箭第981章 通向新生活的不眠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