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總有人要循便捷之道

李方膺又來了英慈院,不過這次是以傷員身份來的,皮肉傷不算。幾處骨折,鼻樑骨也被打斷了,滿臉血污。

進到英慈院,他想哈哈大笑,只當自己謀劃得逞,總算能洗了這鉤子嫌疑,卻不想來了一化品綠袍官員,正是越秀區的正。當着滿屋子傷病士子的面,這正宣佈兩個警毆人犯。毆人是輕罪,民不舉官不辦,正問李方膺要不要公告。公告的話,兩個警蹲監三月,賠付湯藥護理銀子。若是不願公告,這事就雙方私結。

李方膺氣得差點當場吐出一口熱血,他想進監!而不是讓別人進監!

“要怎樣我才能進監!?”

他怒視那正,對方嘿嘿笑了。

“這有何難,殺人放火就可。至於罵人,哎呀,本朝還未釐定口舌之爭的細則,如何定罪,本官說了算。目下似你等潑婦罵街之人,抓不勝抓,更不值得髒了天王的耳。”

正悠悠走了,出英慈院後一攤手,那兩個警無比沮喪。

“不告我們!?好幾家報紙都準備給我們二版專報了……。”

“是啊,陳典史都給咱們騰好了雅間,還想着能帶薪休假三月呢。”

正也是遺憾地長嘆:“我也正想着借這機會,在報上好好談談我們越秀區公平嚴謹的治呢。”

眼下英華境內,報紙之戰越演越烈,也將越來越多的人心捲入。原本都是旬日出的報紙,自《華聲》和《嶺南報》如彗星般劃空而過後,新出的報紙都是五天一出,甚至像《工商快報》這樣有工商總會作後臺的報紙財大氣粗,竟然已能三天一出,原本只是在酒樓瓦肆旅店裡纔出現的報紙,更是直接由報童揹着,在各處城鎮當街叫賣。

不獨城鎮,縣下各僻壤之鄉,當地鄉伸和公所主薄也循着自己的立場,選訂相應的新報,以便了解當下的形勢。畢竟這場由罵李肆李天王而起的風波,已經演變爲國中工商和士子爭奪國政主導權的對決,結果如何,令人揪心。

正循着一條清晰軌道規劃,;未來的尋常民人忽然覺得,這英朝治政的方向似乎迷茫起來,這讓已經剛剛從英華政務改革的動盪中平復下來的人心又起了波瀾。

尋常民人沒什麼見識,既覺得李天王破開滿清天地,以《英華民憲》和《英華商憲》許下承諾,而且樁樁事務還漸漸落實,讓他們都覺日子活絡了太多,怎麼也不該罵天王。可同時又覺得,士子的話未嘗沒有道理,這千百年來,讀書人才知曉聖賢大道,不依着他們的子治政,還要撤了他們的老位置,這國是不是真會無廉恥,滿地創疾的禽獸之國?

想不明白,就只能繼續坐看,報或者“聽報”正漸漸成英華治下民人的一樁習慣。

十一月在喧囂的吵鬧中度過,此時羽林軍和龍攘軍已經進佔廣西全境,羽林軍兵壓貴州,龍攘軍直指雲南,李肆大半月都在廣西調理軍政兩面事務,務求穩定廣西人心。

十二月初,這場輿論大戰更見火熱,而叫罵之間,幾方勢力已經隱隱成型。工商界相對團結,以工商總會爲核心的一批報紙爭取到了不少讀書人,開始有系統有邏輯地駁斥頑固士子所謂的“道統”。他們高舉“君臣大義”這面儒家士子的命脈旗號,強調李肆所倡的工商自冇由,衆民平等。只是這些讀書人多是師爺、掌櫃和商人世家出身,難以深入儒家學理,就只能影響到工商界和尋常民衆。

讀書人一方,以鄭之本爲首的一幫穩健派士子得了神秘投資人撐腰,也招攬了大批擁叉,辦的《士林》已經站穩腳跟。他們同樣高舉君臣大義之旗,號稱這就是道統。主張與工商攜手相濟,共掌國政。當然,文中賣的私貨都是“和平演變”路線,引得衆多從熱血中退潮而下的士子紛紛景從。

更多的讀書人依舊一腔熱血,之前他們真如無頭蒼蠅一般盲動不止,亂貼傳單要受罰,佔道叫囂要被撞,想去宮門叩閹吧,李肆已經在廣西。屢屢受挫後,最後還是回到報紙這一個舞臺上,也不知是哪裡來的投資人,說合了一些影響較大的書局,聯合辦了《正氣》,一面承認君臣大義,卻也一面強調君失道士扶之的原則,繼續鼓吹他們的三綱五常,士在人上,國政歸儒的宗旨。

這場爭論漸漸有進入三國演義的趨勢,結果如何還無定論,一些細節上的變化,卻已經顯出了端倪。比如紙業空前繁盛起來,越來越多的印坊開始搞活字版以便接下報紙業務,急腳遞行業也因報局要將報紙發行發行全境而業務猛增,一直穩坐釣魚臺的兩廣名士也被各家報局挖了出來,或爭取其表態,或延請爲編輯。

報紙本身的變化更爲迅速,因爲各家報局都發現,要讓更多人願意看自家的報紙,就不能光是乾巴巴的政論罵戰,必須得有別人關心的時事,還得有供認消遣怡情的內容。原本是一時意氣而成的報紙,微漸漸有了生命,開始循着冥冥中自有天定的軌跡,尋求自己的生存發展。

工商界最激進,畢竟新店開業的牆貼告示自古就有,用在報紙上,成爲所謂的“廣告。”這轉變再自然不過。《工商快報》幾乎是一期一變樣,原本還是報紙內夾花花綠綠的單子,後來學會了開單版,切碎版放廣告,由此來補貼辦報開銷。

穩健派的《士林》本就主張跟工商並濟,既然能補貼辦報經費,也不牴觸,只是避開酒樓瓦肆一類粗鄙產業,就招攬文雅之業的廣告。

以《正氣》爲核心的激進派當然不願自毀根基,絕不接受廣告,而是建起錢會。可這以報紙爲載體的輿論戰一打響,銀子就如流水一般淌下,互助性質的錢會可維持不了這樁大產業,幕後投資人雖有接濟,卻還有不少缺額。爲求生存,只好走縮減期數,擴大發行量的路線。《正氣報》的編輯們都不要報業已經通行的“潤筆費。”還定下了“英華士子,人人皆手持《正氣》”的目標,開始在儒學、科舉等下夫,緊抓士子“市場”。

《正氣》這無奈之舉,刺冇激了《士林》和其他報紙,大家又都發現,還得緊抓一幫核心讀者,於是圈地運冇動相繼而起。工商界的自是循着行業深挖,《士林》則將目標放在了官員鄉伸等有歷練有眼界的階層身上。

被這一波“報紙產業大躍進”推動,再發現了報紙也有盈利之道,一些報紙轉向地方市場,就細緻關注本地事務,比如安金枝的《黃埔新報》就喊出了不讀《黃埔新報》就不是廣州人的口號,而《韶州報》、《惠州報》等地方性的新報也相繼露面。

“這只是新樹嫩枝,那些不願在口舌上爭到東西的人,可是不會弔死在這樹上的。這世間,總有人不願循着大道,他們更樂意走一了百了的便捷之途。”

無涯宮肆草堂,段雨悠掃視“催雨行動”總表的目光已經沉凝了許多,看看錶上一樁紅線,再對比下面的藍線,展眉笑道:“你可總算是料錯了一樁,他們現在纔開始動手呢。”

廣州城外,番禹縣治下一處破舊民宅裡,鼻子上還貼着膏藥的李方膺擱下硬筆,拍拍發熱的額頭,只覺縮在這破宅裡埋頭耕耘,毫不見前路,一股鬱氣充盈胸懷。他雖被疑爲鉤子,可終究沒什麼憑據,拿來之前所寫的“遺書”自證,總算讓那些熱血士子勉強接納了他。靠着之前《越秀時報》的從業經驗,也擠進了《正氣》當主筆,只是那“白衣山人”的名號,他自己都不敢再用。

如今兩月過去,報紙大戰漸漸進入平穩期,李方膺內心又開始躁動,覺得這場紙上的口舌之爭,像是綿綿無絕期,終究落不到實處。

正在煩躁,一箇中年人進了宅子,還左右觀望,顯得鬼鬼祟祟。李方膺馬上迎了出去,此人姓林名統,原是清廷治下的南海知縣。李肆立國後,他沒能跑掉,一直被關押着。康熙在北面清理“粵黨。”李肆就把他放了出來,結果他也不敢回去,就在番禹縣當起了教書先生。

這林統曾師從李光地,所學甚深,李方膺搬到番禹縣爲《正氣》撰稿,跟他有了來往,幾番交流,獲益頗多,也漸漸成了文友。

李方膺還邀他爲《正氣》寫稿,他卻以清廷忠臣自居,不願動筆,也引得李方膺頗多感慨。

“懷堂兄,您這是……”

見林統神色有些張惶,李方膺訝異地問。

“秋池老弟,我來是有樁驚天大事!”

林統喚着李方膺新起的字號,吞着唾沫說道。

“英華治下這般口舌之爭,到底是何來由,你可曾想過?”

像是終於驅散了心中的恐懼,林統說話也利索了,臉上也有了紅暈。

“怕是那李肆引蛇出洞之舉,到時候你們這些人可都……”

林統豎掌,比了個下切的動作,李方膺兩眼圓瞪,猛抽了一口涼氣。

“自古以來,豈有任治下肆意妄言,不興管束之理,你着實想想!聽聞北面朝廷已是平了青海之亂,轉眼就要對這南面用兵,那李肆,不將治下人心掃蕩一淨,又怎能鼓起全力,與朝廷對敵!?李肆可非心慈手軟之人,所以啊,秋池兄,大禍臨頭啊!”

林統一臉急切,李方膺卻皺起了眉頭。

“懷堂兄,你今日所來是爲……”

林統沉沉點頭。

“秋池老弟,你是知我心的,現在我是來救你的,同時……”

林統湊近了他,壓低聲音。

“也是送你一樁大富貴。”

久久之後,林統離去,李方膺楞了半天,一軟在座位上,已是滿臉汗水。

wωω ◆ttκa n ◆C O

“那李天王……爲何還不回來!”

他如此低聲自問着。

第761章 帶刺的節杖第146章 神仙地裡來了李北江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159章 栽贓第一環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676章 國動如山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40章 瘋癲迷情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54章 談元射清第771章 朝鮮風雲:算這筆帳上要後悔的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276章 你問女兒香不香,油鹽醬醋拌生薑第745章 不教而教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94章 閉關三折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187章 峰迴路轉,連升三級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373章 左手刀槍,右手孔聖,趁你病要你命!第136章 淚和血都是鹹的,還有鹽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48章 排隊隊,吃果果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60章 連珠炮響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383章 歷史再次得到證明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65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712章 偏軌的歷史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235章 湖南大決戰:等你等得我心慌第894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177章 進攻!耐心地進攻!第704章 長江大決戰:還有第三代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23章 北風將起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
第761章 帶刺的節杖第146章 神仙地裡來了李北江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106章 借什麼刀殺什麼人第859章 第三次錫蘭海戰:敗者的尊嚴第159章 栽贓第一環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738章 護佑和忽悠第722章 四哥和四爺第77章 沙丁魚狂響曲第676章 國動如山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40章 瘋癲迷情第5章 肉會有的,酒也會有的第117章 外循環手術第503章 摟草打兔子的天職論第864章 三階段與七武器:久待的相會第985章 大義的蠱壇第249章 戰爭是一門技術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96章 老師你說得對,但是你錯了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398章 戰長沙,小賊鬥老賊第574章 李衛的腦子第604章 江南路,舊事重演第462章 本色演出?第266章 廣州血夜第54章 談元射清第771章 朝鮮風雲:算這筆帳上要後悔的第681章 時勢造新機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367章 天主有何道,此國爲誰國第272章 遲到的答案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276章 你問女兒香不香,油鹽醬醋拌生薑第745章 不教而教第273章 皇上,南風甚緊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94章 閉關三折第632章 大義與小我第116章 造反一小步,清亡一大步第187章 峰迴路轉,連升三級第754章 公堂初戰第346章 總有一種職業叫臨時工第506章 定國策,先南後北第651章 赤潮西進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18章 你得罪了老天爺第452章 不是請求,是通告第908章 七十年後的一封信第784章 真正的敵人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775章 朝鮮風雲:東院初鳴第373章 左手刀槍,右手孔聖,趁你病要你命!第136章 淚和血都是鹹的,還有鹽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44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348章 排隊隊,吃果果第685章 長江大決戰:叔侄對決第60章 連珠炮響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481章 窺探國政之學校科舉第383章 歷史再次得到證明第143章 狠人遇上瘋狗第884章 香玉問天國第100章 快!再快一點!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164章 鑼鼓喧囂,大戲登臺第65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第429章 入局與破局第471章 大時代之門第712章 偏軌的歷史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591章 二皇伐人心第596章 曾靜的臀路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504章 南洋迷局的迷亂開端第817章 東洲記:新西班牙在等候第713章 滿州維新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235章 湖南大決戰:等你等得我心慌第894章 兩個人的戰爭第110章 有麻煩找李半仙第177章 進攻!耐心地進攻!第704章 長江大決戰:還有第三代第796章 謀外之法第23章 北風將起第1021章 舊人新生第455章 雙帝磨盤第358章 欲練神功,必先自宮第315章 答案不在心眼,在屁股第978章 誰叛了誰第967章 血勇至極,肉軀難擋鐵火第304章 誰說女兒不如男,嬌顏之下有赤膽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