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0章 獅虎黨爭:時光的壓迫

汪瞎子瘋了!?

幾十個佃農被控滿清密諜罪,這事隨手一壓,襄陽府都出不了,即便天廟彭維新牽線,東院介入,但來自最上層的大手一擋,目前還止於湖北。可汪士慎以泄露軍機罪自首,這事怎麼也壓不住了,再說伴當朱一貴早就安排好了後手。

國人剛從段國師駕鶴西遊的恍惚中醒來,聽到這消息,第一個念頭就是汪瞎子瘋了。可有識見之人再想了想,卻不由都讚一聲:汪瞎子有膽!這是以身伺鷹啊!

呆在武昌的報界巨頭們再顧不得“那位”的面子,揮軍直奔襄陽,雷襄也未再阻攔,事情已經變質,“那位”也早有交代。

東院自然更是開了鍋,即便不少人跟汪瞎子很不對盤,現在也都同仇敵愾。緊急組織起人馬,風風火火趕赴襄陽。

西院之前一直作壁上觀,西院老爺們從來都只關心稅務和金融,但得知這消息,也召開了緊急會議,統一認識,商討對策。

東西兩院發急,是因爲汪瞎子以同歸於盡的決然,撲向了一把刀,一把官僚握着,隨時能斬下所有人,包括東西兩院尊貴老爺們頭顱的刀。

在這把刀面前,東西兩院不得不站在民人的立場,與朝堂和地方官府的官僚劃清界限,向汪瞎子伸出援手。

按照英華目前的國政格局,這把刀粗看是握在法院手裡,而法院直成體系,直屬皇帝座下。但這刀實際卻是皇帝加整個官僚體系握着,畢竟法院只管法判。皇帝、朝堂乃至地方通過律部以及律部下屬的律司和法正,隨時都能揮下這把刀。

之前皇帝用這把刀收拾過很多人,包括安徽桐城望族,也用這把刀迴護過範四海,陳萬策也用這把刀收拾過阻擾族田分戶等國策的地方宗族,是一件得心應手的利器。但現在整個官僚體系也開始染指這把刀,並且漸漸用得嫺熟,這把刀已經開始變質,成了誰跟官僚作對就砍誰的工具。

這場戲碼纔剛剛開鑼,國人和輿論大多都站到了汪士慎一邊,原因自是感同身受,爲自家頭顱着想。而兩院附和汪瞎子還另有所圖,如果廢掉了這把刀,兩院就能踏足訟律權,從法院和官府手中奪走一部分法權,乃至從皇帝所持的玉璽上撬掉一個字。

落到實事上,就如金陵法學院一直在鼓吹的一樁法務改革一樣:訟師入軍國案,不容再黑箱操作。

政事堂諸公則無比鬱悶,消息傳到東京,據說陳萬策當場頓足,薛雪則黑了臉,連範晉都嘆道:“這汪瞎子,不是眼神真好,就是壓根不看路……”

諸公急急請黃,都希望皇帝站出來說一聲,本是武西直道與湖北之爭,現在升級到了官民之間的法權之爭,官僚們只能寄望於他們的權力之源:皇帝,能出來鎮場子。

很詭異,到十一月中旬,大皇子悠悠回了東京,繼續在寧綏號上見習,皇帝依舊沒發話。

長沙城郊一處園林裡,冬日暖陽灑下,兩人在園中軟椅相倚而坐,幾如一人。眉目還帶着一分哀色,清減了許多的朱雨悠換了個更舒服的姿勢,享受着丈夫的溫暖懷抱。

“下面人都在說,汪瞎子騙廷杖,大皇子裝呆相,薛陳磨刀霍霍,判官老爺急得跳牆,你到底是個什麼章程?阿肆……夫君……官家!”

朱雨悠喚了幾聲,李肆像是才睡醒,迷迷糊糊嗯了一聲。

“這又不是舊朝,哪來的廷杖,哪來的呆相……”

李肆眨着眼,似乎才找回焦距,可腦子卻一片清靈。

“汪瞎子幹得好!比預料的還好,時勢造英雄啊,民權領袖這一名是跑不掉了。至於克載……他哪裡是裝呆,要裝就該一開始就裝,不然怎麼還跑去請教各方賢者,寫信問我的看法,他是看透了此事,然後照着自己畫下的線行事。”

李肆嘀咕着,朱雨悠沒聽明白,蹙眉道:“你不是讓克載歷政,還默認政事堂推着他出面麼?現在看來,克載似乎太過小心謹慎了,不會是壓力太大,嚇着了吧?”

李肆嘆道:“壓力?這是他的選擇,今日他不管此事,以後他也別想管這些細務了。別這麼看我,我對克載沒那麼多暗謀,對克銘也一樣,更不是事事都有成算。”

“太子到底該幹什麼,可以幹什麼,我心裡也沒底。之前讓克載上臺轉轉,是看他自己怎麼選擇。他有心唱戲,我就幫他修修調門,好處是我就能多一面擋箭牌,讓官僚和各路人馬能分一些心力在他身上作文章,壞處是還得面對那道千古難題,我跟克載之間又該怎麼處。”

“如我所料,克載的武人之心太重,只願意去求結果,不願意參與過程,他不想摻和這個棋局。我這個爹,就只有把這一國打磨得光光生生,如一團鐵球,他拿到手後,不必在多關心內裡的構造,當作武器,對外爭利就好。”

李肆苦笑道:“所以呢,這內裡的難事我都得作了,這就叫……坑爹。”

朱雨悠思忖了好一陣,大致悟了眼下的局勢,帶着絲愛憐地摟緊丈夫:“朝堂黨爭直指首輔乃至內閣的更迭,谷城和汪士慎案又涉刑律法權,中間還插着立太子之事。你是把三件事都壓在了一起,亂成這樣,不知要花多少精神調理。”

李肆再一聲長嘆:“這三件事原本哪一件都是十年方能穩成的,可時不我待啊,我本已在着手內閣更迭之制,想着老師還在,兩院分官權的事還可以緩緩,另尋契機,太子事更是如此,可沒想到……再加上給老師立下十年之約,滿清之事也得提前謀劃了,復土之前,必須立出廟堂經制,就只能這般壓迫了。”

朱雨悠道:“怕有拔苗助長之憂。”

李肆也皺起了眉頭,接着又散開,自信地道:“我還年輕……我定會給克載,給上天,交下一個可穩兩百年的英華。”

朱雨悠扶着他的心氣:“怎能只穩兩百年呢?你不是後知三百年麼,怎麼也該穩三百年。”

李肆搖頭:“兩百年已是奢望了,三百年……看後人吧。”

說到後人,李肆的手已放得不是地方了,嘴裡還道:“娘子也還年輕,咱們還能好好做人。”

朱雨悠不是三娘,光天化日的,即便夫妻多年,都自稱老婆子了,臉頰上依舊升起兩團紅雲,嗔道:“我看你是老不正經……”

但她沒推沒避,受着丈夫大手的摩挲,低低喟嘆道:“夫君別這麼着意哄我了,我也不再是小姑娘。不管是鄭學士之事,還是叔爺的事,都已放下了。我跟姐妹們都覺得此生已無所求,卻不能幫夫君分憂,夫君啊,你有什麼心事放不開的,也可跟我們說說,至少能解解悶。”

這話說得貼心,卻似乎另有所指,李肆的手停了那麼一剎那,笑容也僵了僵,瞬間又恢復正常,呵呵笑道:“你們開心,我也就開心了。”

兩人默默相倚,再無話語,許久後,遠處一聲輕咳才讓兩人分開。

來人是於漢翼,歲月雖未在朱雨悠身上留下太明顯的痕跡,但李肆已被刻蝕得面目大變,二十多年前的俊秀少年郎,如今已是沉眉斂瞼,不怒自威的君王。而當年像只瘦猴總綴在李肆身邊的於漢翼,也已蓄了短鬚,眉角還顯出幾縷細紋,在看相人眼中,那是勞紋,主一生心力皆耗於瑣碎之事,難成大業。這也讓他看上去比李肆還大幾歲。

躬身送走賢妃後,於漢翼低聲道:“已按陛下吩咐,讓常思平告病了,杭世駿正趕往湖北,接任按察使。”

李肆點頭,剛纔朱雨悠問他有什麼章程,他還推說自己沒什麼謀算,其實他幹了許多,只是不願讓朱雨悠覺得他太操勞,才輕描淡寫地沒有提。

他給工商聯會的頭目們遞了話,讓那些財閥商閥工閥們平心靜氣,坐看風雲起。他給報界遞了話,待東院等方面殺入此事纔跟進。他換掉現任湖北按察使,將更懂法理,更知他心意的浙江按察使杭世駿調過來。他召徐靈胎和葉重樓等天廟總祭到長沙,借祭段宏時的機會,再度告誡天廟不要插手國政。

他還通過範晉、蕭勝和賈昊、吳崖、張漢皖、韓再興、何孟風等領軍大將,細查軍心,警惕軍隊會有什麼動盪。通過於漢翼所掌禁衛署,以及都察院和刑部一些可信之人,查探朝堂和地方形勢,提防他在湖北作此局時,其他地方火起。

是的,眼下湖北之事,是李肆作的局。出了河西慘案後,他覺得是將幾件事壓在一起,趕時間一鍋端的好機會。

有汪瞎子這大決心之人配合,這一局到目前還算順利,各方差不多都上了臺,就等着輿論將此事傳遍全國,引得國人矚目後,再聽鑼鼓聲起。

“從白衣山人案到範四海案,再是桐城案,希望這是最後一次這般佈局了……”

李肆心頭有些疲憊,這事貫穿三件國政大事,要讓臺子不崩掉,戲不唱砸了,還真是高難度的動作。

不過還好,不管是朝堂的薛陳二人,還是汪士慎,或者是徐靈胎、葉重樓以及雷襄,還有即將上臺的杭世駿,都是一方人物,深悟如今時勢,有志有心立於潮頭。而他們身後的朝堂、地方、法院乃至東西兩院,以及民間輿論,也正朝氣勃勃,縱有惡枝爛節,也非舊朝腐暮時代可比,還壓着放眼看寰宇的大勢,怎麼也不會讓棋局潰決。

剛剛安慰住自己,於漢翼又道:“周寧那邊有點問題,他探到了政事堂的風聲,正想借海外奴隸事作點什麼文章。”

李肆臉色一沉,“他還想着富貴呢?不知進退!若是他直接向我求情,此時正值要緊關頭,我還會擡擡手,可他卻以爲握得了什麼籌碼,可以在我的眼皮子底下繼續鬥下去,這不是他上臺的時候!”

於漢翼附和道:“那是讓臣通知那邊,直接扣人,對外就作告病?”

李肆皺眉:“漢翼啊,你是存心要坐實廠公這一名麼?”

於漢翼拜說不敢,卻還在辯解:“臣就是陛下影子裡的臂膀,陛下便是要讓權於外,也不能全讓,總得留下急變之權。當天下再無人可靠時,還有陛下在……這怕是天下億萬黎民的心願。”

李肆搖着頭,揮袖示意於漢翼起身,再道:“也罷,反正我這皇帝還兩腳分踏新舊之世,不可能不揹負那等事,前二十年的三大案已作了,有生之年繼續作下去,爲的也是克載和後人能更顧忌。”

他點了點頭:“直接把周寧拿到白城看管,待此事了結,行肅貪事時,再拿他開刀。”

汪瞎子案牽動一國正朝立穩法權的方向行去,而李肆這一語出口,不經刑審,不經朝堂,就直接拿掉一個總督,若是有外人在,怕還要大膽直諫,說李肆自毀長城,起碼得走走流程,過過形式嘛。

可李肆也是不得已而爲,奴隸事牽扯的是更大一樁風波,還要涉及海外殖民地與本土的衝突,若是讓周寧案走明面過,難說會扯出這條線,而此時還不是處置這方面事務的適宜時機,起碼得等官民分權,法權細分的架構穩定下來後再說。

周寧案就此定論,接着於漢翼稟報的是西安之事,李肆計劃在西安過新年,安定西北人心。在西安坐鎮的西域大都護吳崖報稱西安還不太穩,仍有亂相,求請皇帝加強侍衛力量。

這事交給下面人辦就好,李肆就靜靜聽着,於漢翼再念到行程安排,提到“飛天藝坊”時,他的眼瞳微微擴了擴。

於漢翼試探着問:“是否……”

李肆低低嗯了一聲,再不多言。

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900章 準噶爾的最後一戰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261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919章 人間天國的真相第751章 新舊之間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87章 死亡轉輪第447章 雍容的雍,正統的正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379章 卿本佳人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926章 北伐!傾國北伐!第702章 長江大決戰:有停戰,無和談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542章 那刺目的鮮紅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718章 炮轟大沽口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67章 以血鑄劍第16章 我要他死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401章 戰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243章 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羽翼太薄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643章 英薩變亂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269章 大家都要喘口氣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着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944章 仁義當先,各方齊動員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338章 湖南大決戰:一百小時定勝負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80章 火槍大躍進第340章 湖南大決戰:憋不住了,那就射吧。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831章 獅虎黨爭:皇子的疑惑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990章 魔法師公會與商業神殿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229章 諸位大人,紅包拿來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386章 人心交錯,歷史輪迴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565章 你們這是謀逆啊!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101章 面子?地上找找……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412章 戰長沙,說康熙,道康熙,康熙沒有五十七第60章 連珠炮響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
第68章 命運的鍛打第6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347章 敗出一個第二春第221章 康熙終年?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259章 朕還扛得住……第900章 準噶爾的最後一戰第730章 紅陽劫數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261章 夢與現實之間第919章 人間天國的真相第751章 新舊之間第597章 擁皇帝,正大義第391章 戰刀槍,更是戰銀子第87章 死亡轉輪第447章 雍容的雍,正統的正第863章 大義衍化,滿清新政第915章 不是英雄不聚首第568章 瓜熟蒂落,除了個硬核第379章 卿本佳人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926章 北伐!傾國北伐!第702章 長江大決戰:有停戰,無和談第1017章 三代論百年第824章 皇子之心第542章 那刺目的鮮紅第803章 南洲記:禍不單行第718章 炮轟大沽口第989章 那燦爛的陰謀第67章 以血鑄劍第16章 我要他死第42章 天涯斷腸人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768章 朝鮮風雲:帝國主義的毛孔開始滲出血腥臭氣第27章 春天裡埋下異種第933章 抗英救國,義士鬥鏢師第401章 戰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243章 不是你們的錯,是我羽翼太薄第529章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56章 跳出儒法外,不在五德中第643章 英薩變亂第707章 最長的一夜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269章 大家都要喘口氣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516章 神仙炮與神仙仗第559章 怪獸的血祭第131章 頭疼和準備頭疼着第600章 帝國主義紙老虎與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第944章 仁義當先,各方齊動員第34章 文武皆有道第338章 湖南大決戰:一百小時定勝負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413章 計劃之中第28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285章 迷亂的岔路口第80章 火槍大躍進第340章 湖南大決戰:憋不住了,那就射吧。第81章 技術如江湖第831章 獅虎黨爭:皇子的疑惑第852章 清宮碎夢:從太妃到太后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708章 行宮驚變第1011章 大爭之世第212章 雷雨前的和風第990章 魔法師公會與商業神殿第792章 殘酷的勝利第1023章 人民大同共和第480章 六星南掠,李紱來也第137章 我做到了,別忘了我第742章 淮揚立言第677章 土狗瓦雞的變革第89章 別搶我的戲第229章 諸位大人,紅包拿來第264章 大英王朝與印吉利第386章 人心交錯,歷史輪迴第688章 長江大決戰:艦隊在哪裡?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565章 你們這是謀逆啊!第154章 事業和人生的大躍進第112章 惡霸鬥包衣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800章 南洲記:珊瑚般的前程第593章 真正的敵人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101章 面子?地上找找……第871章 風眼亂,風暴在何方第153章 做人才是硬道理第543章 賽里斯人的驕傲第228章 鵲巢鳩佔,以牙還牙第412章 戰長沙,說康熙,道康熙,康熙沒有五十七第60章 連珠炮響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1010章 北洋巡禮第878章 迷亂的真相第530章 推倒!幹翻!第928章 真正的傾國之力第149章 又到唸書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