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節 劉巴

曹操一見張仲景,大喜過望,連忙將他迎了進去。聽了曹衝想要建醫校的想法,曹操想了想說道:“這個想法可行,只是一時之間急切不得,你可先去籌備着。要急的倒是軍中的事,十幾萬大軍,醫匠也有上千人,就這些人只怕大師已經忙不過來了。”

曹衝聽了,也覺得有理,張仲景也應了,又說了一陣細節,曹操讓人帶着張仲景去休息,留下了曹衝議事。他拉着曹衝的手一邊向裡走一邊笑道:“倉舒,你這件事辦得極好,有了這張仲景,我營中將士損耗可降到極低,不然疫病流行,只怕會未戰先潰。我看啊,是上蒼要我打贏這一仗,這才如此眷顧於我。”

曹衝見他意得志滿,信心膨脹,不由得暗自叫苦,他想了想說道:“父親,天命遠而不可知,人謀更當爲重,所謂成事雖在天,謀事卻在人。父親打贏了那麼多艱苦的硬仗,哪次不是集衆人智慧,謀士運籌帷幄於中,將士用命在外,又與天命何干?父親注的孫子兵法亦云,‘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已,可勝在敵。’江東雖小,但地勢與中原大異,利水軍而不利騎兵,我軍不佔地利,只怕孫權不易勝,還是小心爲上。”

曹操戲謔的轉過頭看了曹衝一眼,摸着他的頭說道:“倉舒,怎麼對爲父沒有信心了?我手握雄兵十數萬,再加上荊州水師共有二十多萬人馬,帳下智勇之士如雲,還拿不下江東孫權小兒?休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曹衝暗自嘆了一口氣,曹操這口氣看似玩笑,其實是有些不快了,他也只得笑了一聲,不再多說,父子兩人走到議事堂前,只見荀攸等人和諸將已經濟濟一堂,正圍坐在沙盤旁等着曹操前來。曹操落座後,對着丞相掾主簿桓階點頭示意。桓階點了點頭,轉過頭對他身後一個年約三旬的文士說道:“子初,你就將江夏一帶的形勢給諸位說一下。”

那文士應了一聲,站起身來,先是對着曹操行了一禮,轉過頭來對着曹操身邊的曹衝行禮,臉上露出一絲笑容,微微點頭致意,曹衝覺得意外,他並沒有見過這個人,想來是自己不在的這兩天剛來,怎麼對自己這麼客氣,他剛想起來回禮,卻聽得身後的周不疑輕聲歡喜的叫了一聲:“老師,你來了。”

那人笑着點了點頭,回頭對着轉成一圈的衆人拱手作揖,清了清嗓子說道:“諸位,巴乃零陵人,久在水邊,對江夏略有所知,奉丞相命,爲諸位解說江夏形勢,若有不清之處,諸位稍候可暢所欲言,巴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衆人紛紛還禮,那人拿起沙盤旁放着的一隻竹竿,開始解說地形。

“目前大軍所駐江陵一部,襄陽一部,襄陽出兵自是沿漢水東下,別無他途。從江陵沿長江向東,有三處關鍵所在,分別是江陵東南的華容道,華容東的陸口,江夏的夏口和鄂縣的樊口,華容道在江陵城東南一百八十里,南臨大江,北有東江湖、家錦湖、南江湖等大小數十個湖泊,湖間水道縱橫,難以行軍,故此道爲咽喉要地,先得者利,不可不爭……”

曹衝聽着此人侃侃而談,思路清晰,詳略得當,衆人聽得入神,連連點頭。曹衝不免有些奇怪,曹操帳下能人甚多,不光是荀攸,華歆,最近徵辟的桓階、和洽、裴潛、司馬芝等人都是才子,特別是桓階,當初可是替劉表的對頭張羨出主意的,把劉表搞得焦頭爛額,就連曹操聽到了他都是挑起大拇指的,一來就任命爲丞相掾主簿。這又是哪一個高才,居然在這些人面前也一點不懼。

周不疑好象認識。曹衝向後靠了靠,輕聲問道:“元直,這人是誰?”

“我的老師,零陵劉巴劉子初,荊州的大才,少有高名,公子不知道嗎?”周不疑壓低了聲音,但聲音裡卻有着壓抑不住的興奮。

“劉巴劉子初?”曹衝恍然大悟,原來他剛纔是衝着周不疑這個學生點頭呢,我還自作多情,以爲跟我套近乎呢。他細想了想,這個劉巴好象後來到了蜀的,跟劉備貌似不太對付,其他的他就不太清楚了。到了這個世界之後聽周不疑說過幾次,每次周不疑提起他,都是讚不絕口,說這個劉巴內有運籌帷幄之中的張良之才,外有總理經濟的桑弘羊之能,是個不可多得的大才,就是跟劉表不對付,所以一直沒有當上顯官。只在零陵郡當了個戶曹史主記主簿,天天拿個帳本子算算帳。

沒想到這個大才今天突然出現了,他還以爲會跟那些士人一樣,跟着劉備跑了呢,對了,他跟劉備也不對付,當然不會跟着劉備了。看他解說江夏一帶的形勢的樣子,周不疑的話大致不虛。

他們說着話的時間,劉巴已經講完了華容道,講完了陸口,正講到夏口和樊口:“夏口地當漢水與長江之交,乃是兵衝要地,大軍如能渡此,順流向東,剛東吳可蹺足而定,孫權必爲所擒。只是此地近吳,其水軍易至,且江夏現在劉琦劉備手中,我軍要穿越華容道,沿江東下過陸口,路遠而難行,如欲爭之,當立刻起程,在孫權定計之前擊破江夏,遲則爲吳所得,屆時於我軍大爲不利。”

他說完了之後,回身朝曹操行了一禮:“丞相,巴解說已畢,請丞相定奪。”

曹操從沉思中回過神來,他笑着擺了擺手道:“子初大才,解說得甚是清楚。”他又想了想道:“前日倉舒薦了蔣子翼前來,他已帶着我的親筆信去了江東勸降,子初以爲孫權會降否?再者,有報說劉備派了諸葛亮去江東與孫權議和,子初以爲孫權會同意嗎?他會不會殺了劉備邀降?”

劉巴淡淡的笑了笑:“丞相,孫權會不會殺劉備,昨天奮威將軍(程昱)已經說得清楚,巴以爲甚是有理。孫權雖年輕,卻能屈能伸,頗有勾賤之忍性,當此面對丞相近二十萬大軍之際,他必不敢殺劉備而傷衆人之心,反而會優待劉備,合力共拒丞相大軍。至於孫權是否會投降,巴以爲,他降也好,不降也好,丞相皆應以不降爲準,大軍前逼,先行擊破江夏,擒了劉備劉琦,孫權降則可順勢收服江東,不降則以大軍逼降之,方是萬全之策。”

曹操聽了,微微點頭,朝着荀攸等人看了一眼:“既然諸君皆是如此認爲,那就如此定了,大軍依次向江夏進,傳令曹仁,立刻向夏口進軍。公達,你宣佈一下襄陽這邊進軍的次序。”

“諾”荀攸起身受命,回過身對着衆將喝道:“丞相有令,衆將上前。”

衆將轟然應諾,抱拳而立。

“左武衛先鋒,討逆將軍江夏太守文聘率水軍。陸路安排如下,虎威將軍于禁爲第一軍,奮威將軍程昱爲第二軍……”

“蕩寇將軍張遼爲第三軍……”

“……”

“……”

“厲鋒將軍曹洪屯守襄陽,負責調集前線所需各種物資,行徵南將軍曹仁鎮守江陵。”荀攸宣佈完了命令,這才退回一旁。曹操面沉如水,看了一眼衆將:“諸位,軍令如山,望諸位努力。”

“諾”衆將應諾,紛紛退去,各自回營準備。

曹操見衆將出了門,這纔回過頭來對坐在一旁的曹衝說道:“倉舒,你還是跟着我在中軍,那兩千騎暫時歸屬虎豹騎,單立一營,龐德爲正,閻行爲副,都由子和(曹純)統率,你看可好。”

曹衝笑了笑,點頭說道:“父親安排得正是妥當。”這事說起來自然是順理成章,讓人說不出有什麼不妥來,怕只怕曹操心裡卻有了些疙瘩,有意削弱了自己的力量。恐怕是自己多次提醒他,他已經有些不舒服的感覺。唉,這好人真是難做啊,自己不能強行諫說,又不能眼睜睜的看着大軍被火燒了,果真如戲裡所說,這曹營的事,難辦啊。對曹操的安排,他只有說好的份,除此之外還能說什麼呢。

父子二人又說了些閒話,曹衝出了府,怏怏不樂的上了馬車回他在蔡家莊園的臨時新居,心中想道,也許自己明天該搬回來了,總是住在蔡家莊園,只怕時間長了父親也會有意見。一邊走着,他一邊想着如何才能阻止赤壁的慘敗,只是想來想去,好象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勸住曹操。上次軍議時,就連平常不怎麼說話,一旦說話曹操也要給點面子的賈詡都出言反對直下江東,結果曹操只是笑了笑,無聲的給駁了回來,自己在這個時候總是說要小心的話,難怪志滿意得的曹操不滿意了。

也許,也許事情未必如自己所想。張仲景來了,疫病的問題可以得到控制。有了劉巴這個幹才,如果曹軍搶在孫權前面到達夏口,打破劉備和劉琦的軍隊,也許不會生赤壁之戰了?只是,能趕在孫權前面嗎?

曹衝忽然醒悟了過來,他現一直跟在自己身邊的周不疑不在車旁,不免有些意外。招過許儀問了一聲,許儀說道:“元直先生去找他老師了,說是過一會兒就去找公子。”

“哦,這樣也好。”曹衝應了一聲,又縮回了車裡,這件事要好好問問劉巴,看看如何解決。

媽的,怎麼一想到華容道後腦勺就涼?

第7節 出山第24節 金城第39節 樑鵠第11節 水師第25節 興亡第34節 戰書第35節 激將第34節 信心第5節 吐血第17節 借力第34節 馬忠第7節 人選第36節 合圍第39節 巡陣第7節 出山第38章 女衛第20節 轉移第31節 僵局第22節 失算第19節 去卑第38節 斬首第13節 同心第8節 要案第28節 中計第31節 奸細第5節 蔣幹第13節 託孤第7節 人選第20節 蒯越第30節 單挑第9節 洛陽第3節 外戚第21節 求索第28節 張合第37節 奇功第34節 信心第26節 劉封第21節 投降第33節 王異第15節 周瑜第28節 藏書第5節 屠城第33節 奪橋第26節 孟獲第29節 南海第29節 馬超第12節 閻溫第20節 郗慮第25節 鄧芝第3節 傷寒第38章 女衛第28節 見駕第30節 徐母第37節 白帝第29節 南海第14節 有喜第21節 要價第32節 破綻第31節 搶親第4節 風波第31節 重逢第9節 虎女第30節 大喬第25節 困獸第35節 風起第31節 面子第7節 女衛第24節 魏延第31節 劉璋第6節 風氣第17節 太子第2節 交易第26節 脫兔第21節 圍攻第39節 樑鵠第20節 郗慮第19節 說客第17節 韋康第3節 外戚第13節 黃忠第1節 狼顧第1節 坐忘第12節 親敵第1節 日食第18節 分化第36節 訛詐第37節 託孤第39節 父子第23節 夜話第27節 亂陣第20節 甘寧第11節 鳳雛第10節 夜話第36節 生擒第33節 血戰第36節 謠言第30節 逼降第30節 單挑第11節 鳳雛第20節 呂蒙
第7節 出山第24節 金城第39節 樑鵠第11節 水師第25節 興亡第34節 戰書第35節 激將第34節 信心第5節 吐血第17節 借力第34節 馬忠第7節 人選第36節 合圍第39節 巡陣第7節 出山第38章 女衛第20節 轉移第31節 僵局第22節 失算第19節 去卑第38節 斬首第13節 同心第8節 要案第28節 中計第31節 奸細第5節 蔣幹第13節 託孤第7節 人選第20節 蒯越第30節 單挑第9節 洛陽第3節 外戚第21節 求索第28節 張合第37節 奇功第34節 信心第26節 劉封第21節 投降第33節 王異第15節 周瑜第28節 藏書第5節 屠城第33節 奪橋第26節 孟獲第29節 南海第29節 馬超第12節 閻溫第20節 郗慮第25節 鄧芝第3節 傷寒第38章 女衛第28節 見駕第30節 徐母第37節 白帝第29節 南海第14節 有喜第21節 要價第32節 破綻第31節 搶親第4節 風波第31節 重逢第9節 虎女第30節 大喬第25節 困獸第35節 風起第31節 面子第7節 女衛第24節 魏延第31節 劉璋第6節 風氣第17節 太子第2節 交易第26節 脫兔第21節 圍攻第39節 樑鵠第20節 郗慮第19節 說客第17節 韋康第3節 外戚第13節 黃忠第1節 狼顧第1節 坐忘第12節 親敵第1節 日食第18節 分化第36節 訛詐第37節 託孤第39節 父子第23節 夜話第27節 亂陣第20節 甘寧第11節 鳳雛第10節 夜話第36節 生擒第33節 血戰第36節 謠言第30節 逼降第30節 單挑第11節 鳳雛第20節 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