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金融改制,工業正起

聖道九年,英華一國天災不斷,再加上工業剛起,蒸汽機轟鳴着攪碎國中人心,“人禍論”大行其道,一國輿論都在問責。

誰來背責?當然不是皇帝,皇帝已還了相權,還將一些議事權給了東西兩院,這幾年已不太過問內政,怎麼也輪不到皇帝背責。

那麼得了相權的內閣,就是最理想的背責人選了。三月中,各家報紙都開始追責李朱綬,說首輔唯唯諾諾,只重調和,不重開拓,出了事也沒周全的應對。更有人翻出老帳,說李朱綬這屆內閣一上任就建議南北議和,徒讓滿清又喘息四年。靠着江南得利,滿清現在休養生息,已是兵強馬壯,異日要復華夏,所費力氣,所流血汗,十倍於前。

在這滔滔問責聲‘浪’中,首輔李朱綬和次輔劉興純,以及不少閣臣都不得不自辭背責。皇帝循着舊例,挽留了三次,最終認下了。

內閣雖已有相權,但人選還是由皇帝來定。第二屆內閣由一位首輔和兩位次輔組成。首輔是湯右曾,次輔是範晉和鄔亞羅。

李朱綬本就是“清官”,因此湯右曾的出身已無人在意,他本質和李朱綬一樣,擅於調和,在朝堂和地方很有名望,而因他更重民情,民間輿論也很推崇。唯一有些不滿的是工商聯會,他們希望有出身工商的閣臣任首輔。但他們靠着西院,本就跟政事堂唱對臺戲,湯右曾路數跟李朱綬差不多,也就沒什麼鬧騰。

如果說湯右曾是又一個糊牆匠以及預備黑鍋,那麼兩位次輔就是幹實事的,他們二人亮相,在尋常人眼裡,就意味着英華國策有所更張。

範晉,早前棄文從武,輔佐皇帝一手培養出英華陸軍。之後轉任江南行營總管,確保英華江南攻略順暢進行,文武兩面經歷頗足。現在升任次輔,民間推測,是要加強政事堂與樞密院的聯繫,以備隨時爆發的大戰。

而鄔亞羅本是工部尚書,鳳田村老人,學問不深,但很懂工坊利害。他升任次輔,是因應英華工業崛起,確保工業資本、工坊主以及工人的利益。這個變化纔是內閣調整最關鍵的一項,但不管是朝堂還是民間,能看透這一層的人都極少。

“我這個前任次輔爲什麼來江南?請在座諸位回憶一下,在任次輔之前,我管的是什麼?沒錯,管的是內防!官家爲什麼要把我放在江南?好了,諸位心中明白,嘴裡就不必說出來了。”

江南行營,劉興純正在發表就任講演,聽到他這話,官員們神‘色’‘激’動,難道朝廷是要準備吃下江南了?

見衆人舉目相望,滿眼都是興奮,劉興純皺眉道:“你們在想什麼?別想岔了,我又不管軍務。收不收江南,是官家和樞密院考慮的事。我來江南,是要保證資本和商貨之‘潮’不會衝‘亂’江南,就算‘亂’,也要讓這‘亂’有益於我英華!”

商貨之‘潮’?難道以前的商貨洪流都還是小的?

衆人份外不解,這四年來,英華的商貨橫行江南,鹽米、棉布、鋼鐵,甚至煤和煤爐,都從英華滾滾而來。按龍‘門’海關的統計,聖道八年,從英華輸入江南的商貨總值高達七百萬兩,而出江南的商貨總值也有四百萬兩,算上流通商路,最終攪動的江南銀錢估計七八千萬兩。跟英華一國的商貨總值相比,雖還只是很小一部分,但對江南來說,兩成多的商貨已跟英華掛上了鉤,這還不夠?

“官家昔日有云,謀食於外,江南雖不算外,但親疏有別。眼下國中天災四起,人心搖曳,既要安內,也要變天災爲機,爲一國謀利。因此這江南,也將成國中泄洪之地。至於這是怎樣的洪流,我們很快就能看到。我們和劉總管在江南的任務,就是確保這番動‘蕩’,不至引發南北大變局。”

宋既的聲音響起,這幾年他在江南,一方面研究資本往來,一方面襄贊行營事務,對劉興純來江南的用意理解得很深。

劉興純點頭道:“洪流來自三方,一方是銀錢,一方是商貨,還有一方就是人心……”

浙江石‘門’縣,縣城比四年前熱鬧了許多,一條大道自城‘門’口破開,向東面伸展而去。這條三合土鋪成的大道,是城中新貴張三旺出錢修的。

張三旺的宅邸就在城中最繁華之地,跟縣衙隔街相望,此刻他身着大紅‘精’織暗紋綢襖,揮舞的雙手套着八顆金‘玉’相間的扳指,正在書房裡訓着自己的兒子:“別聽那教書先生的胡言‘亂’語!跟他學認字就好!什麼四書五經,學來能頂飯吃!?不是念着龍‘門’的學堂連鄉巴佬都收,我早把你送去龍‘門’那讀書了。什麼?龍‘門’那也教四書五經?呸,你一個‘混’小子哪知道龍‘門’的事!”

正說得興起,僕人來報,說王之彥王先生來訪。

張三旺頭都不回:“王先生是誰?不認識!肯定又是來打秋風的,趕走趕走!”

僕人還沒反應過來,張三旺自己反應過來了,啪地打了自己一個耳刮子,一邊向外衝一邊嚷嚷道:“不是劉先生麼?怎麼用回本名了?該死該死!”

來人正是他的上家,江南鹽業公司管事劉文朗,本名叫王之彥。

客廳裡,被張三旺送入上座的王之彥淡淡地道:“託了行營和公司的福,江浙總督李紱也給面子,暗地把我的家人活動回來了,從現在起,我再不用化名。”

再看了一眼束手謹立在一邊的張三旺,暗道此人雖爲人粗疏,暴富之後不太懂收斂,卻還知恩義,依舊能用,王之彥再道:“眼下我英華一國在江南正有大動,你願不願趁勢而起,打下百年家業?”

張三旺兩眼圓瞪,頗爲‘激’動地道:“朝廷是要收江南了麼?太好了!別的不敢說,只要定下時辰,我老張親自帶隊,三兩下就把縣衙給砸了,迎朝廷大軍入石‘門’!”

王之彥咳嗽連連,搖手道:“我又不是朝廷命官,怎會給你‘交’代這事?再說朝廷也不是來佔江南,而是要大泄商貨。聽說你現在不僅在作鹽生意,還在買賣糧米,南洋米業公司希望從石‘門’縣入手,將糧米生意鋪到杭州,你有沒有興趣?”

張三旺燦燦一笑,‘摸’着腦袋道:“糧米生意,不過是跟石‘門’幾個糧商搭夥在作,他們就靠我的名號,能在厘金局那少報一些貨量。這生意動靜可大,我手頭可沒那麼多銀錢來作週轉。”

看他眼中熾熱,就知道其實是很希望接下這生意。這四年來,張三旺和所有江南鹽代一樣,已經賺得盆滿鉢滿。儘管清廷設了厘金局,要在他們身上‘抽’成。可沒有損他們的大利。鹽代和其他商代一樣,有價格極廉的英華商貨支撐,抱着以和爲貴的心態,他們也樂得付一些“買路錢”,換得商貨通行四處。

王之彥道:“少銀錢沒什麼,南洋米業可以用銀錢入份子,也可以通過南洋銀行給你放貸錢,年息一分九釐。”

前者是鹽業生意的老套路,現在張三旺的生意,還有兩成是新組的江南鹽業的份子。而後者則是新法子,張三旺心頭一喜,能給他們江南人放貸了?年息才一分九釐,江南民貸最低都是一年三分。

王之彥點頭:“沒錯,你們江南商代現在不僅可以在龍‘門’的各家銀行辦貸,還可以在銀行和票行辦銀票和匯票。”

張三旺喜上加喜,銀票也就是銀行券,各家銀行所發,匯票則是行間結算。之前這些業務,都只針對英華商家,對他們江南人可不開放。他作生意時,王之彥對他可以用銀票匯票結算,他對下家卻只能現銀‘交’割。如果他也能開銀票和匯票,跟下家都免了來往現銀的麻煩,那可是極大的便利。

張三旺恭謹地再問:“先生您看,我是繼續用福興銀行呢,還是選其他銀行?”

王之彥的真正東家是盛良鹽業,在福興銀行有份子,所以鹽代早前都將現銀存入福興銀行。但說到具體生意,王之彥身爲最早進入江南的工商人士,也有自己的一番生意。各家銀行都在拉現銀存單,保不定王之彥是想讓張三旺換銀行。

王之彥搖頭:“無所謂了,之前兩院剛覈定過了《銀行法》,開始推聯票,這種聯票在哪家銀行都能兌付,最適合你們這些作小生意的。”

聯票……

張三旺沒太懂,思緒也被後一句話拉住了,小生意……自己加上下家,每年十幾萬兩的流水,在王先生眼裡也就是小生意,大人物就是大人物啊。

在石‘門’縣人眼裡,張三旺是個了不得的大人物,而在王之彥眼裡,他也就是個普通的渠道商。當然,在江南行營的眼裡,江南鹽業,也只是一個小角‘色’,而到了英華朝堂,跟佈局全國的金融新制相比,江南也只是地方一角而已。

聖道九年四月,《銀行法》在英華施行,一種叫做“聯票”的小額定額銀票開始在國內流通,江南行營也發佈了《銀行法江南條例》,將其推入江南。這種印刷‘精’美,紙張厚韌,絕難仿製的銀票,分爲一兩、十兩、百兩三種,屬於見票即付的不記名通用銀行券。這看起來像是元明時的錢鈔,但背後的運轉機制卻大不一樣,這是國家牽頭,民間分責,上下一體推動的信用貨幣。

這種銀票是英華銀行聯合所有民間銀行推行的,初發五千萬兩,與各銀行的銀票匯票業務並存。英華銀行要求所有民間銀行在英華銀行存下兩千萬兩現銀,以備現銀不足以兌付時,可由英華銀行匯票進行轉兌。

民間銀行欣然接受這一法令,根據法令,英華銀行將退出民間業務,作爲一家管銀行的銀行存在。

這項法令是計司早在幾年前就擬定好的,但因爲各業蓬勃發展,對銀錢來往的狀況一直掌握不足,心裡沒底,沒有機會實施。眼下趁天災四起,工業勃發的關口,以金融改製爲‘門’,進行國家經濟的整體調控,正當其時。

而在江南,資本大‘潮’隨着這項法令的頒佈,聯票的推行,轟然涌入,將原本商貨殖民的步伐,進一步推動到資本殖民的階段。之前幾乎所有商代都仰賴英華資本週轉,而現在,聯票的流動,將更多江南銀錢,捲入到了英華的各家銀行,由此命脈也‘交’到了英華金融的手中。

這是江南大‘潮’的第一步,在李肆前世,歐羅巴列強從資本層面侵蝕華夏,都是以這一步而入。買辦之所以會成爲買辦,完全爲列強效力,是因爲他們欠列強各家公司的錢,是因爲沒有列強各家公司提供週轉資金,他們就無法作生意,無法討生活。

現在,江南商代,甚至江南商代的下家,那些來往於鄉間街市,將各項商貨組織起來,或外賣,或內銷的商人們,他們也成了這樣的買辦,他們都得靠着英華資本活着。

這還僅僅只是商人的一面,在另一面,不止是江南商人,連英華商人都開始感覺到,他們漸漸難以主宰資本,一個新的怪獸正在崛起,正蹲在了他們的腦袋上,把他們變爲下家,他們還得仰受這頭怪獸的鼻息,這就是工業。

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383章 歷史再次得到證明第855章 清宮碎夢:無穩不成國與棟樑論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182章 再不想忍,老天作梗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320章 湖南藏着什麼怪物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422章 絕對的力量與陰謀詭計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601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779章 朝鮮風雲:雄赳赳氣昂昂,打到鴨綠江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996章 八方風雲車頭牽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44章 雙規!狠狠抽痛清狗!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69章 陳飯細炒第447章 雍容的雍,正統的正第653章 追問節操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176章 失敗的勝利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254章 狗斷腿,關好門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119章 靠的還是拳頭硬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721章 百日維新第855章 清宮碎夢:無穩不成國與棟樑論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801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891章 我們的戰場是整個世界第36章 借雞生蛋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490章 一人,一教,一國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303章 將心十萬值不值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
第336章 湖南大決戰:圍觀渦流第278章 當不起的忠義第469章 兩國友善,從我做起第309章 私心之外是深深算計第598章 江南攻略的真相第383章 歷史再次得到證明第855章 清宮碎夢:無穩不成國與棟樑論第965章 人有兩分,天刑護仁人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862章 法蘭西的委屈和大清的創新第546章 南洋驚雷到第182章 再不想忍,老天作梗第385章 驚風密雨帝心潰第198章 青浦的槍聲第253章 面對的不是一個敵人第320章 湖南藏着什麼怪物第895章 分離之種第213章 平地蹦出個孫猴子?我不信!第356章 催雨行動第984章 新世之下大團圓第201章 李肆?不認識第422章 絕對的力量與陰謀詭計第417章 明暗極彩鋪陳來第467章 七人定國運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17章 肉在跕板上第523章 我們兩國,親如一家第572章 待鳴的春雷第601章 人民戰爭對人民戰爭第886章 以民對民第635章 錢,金融以及我們第508章 你就不是男人!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370章 咱也是個有錢人了第167章 你的頸圈鬆了第958章 根除後患,滿人狠割尾第482章 看得懂也學不了第680章 檢閱與回憶第936章 首鼠兩端,船票重如山第384章 萬壽節算命終第532章 命定的決戰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631章 修羅降世,吸陽噬人第389章 王對王,各安後事第834章 獅虎黨爭:誰是籌碼誰坐莊第93章 李肆說,要有光第779章 朝鮮風雲:雄赳赳氣昂昂,打到鴨綠江第325章 黑貓白貓抓耗子第968章 兇狼授首,雄傑各求歸處第996章 八方風雲車頭牽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500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第244章 雙規!狠狠抽痛清狗!第25章 見先生如見元帥第69章 陳飯細炒第447章 雍容的雍,正統的正第653章 追問節操第499章 清官爲何清,此罪爲何行第749章 哈拉綽爾之戰:不甘心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404章 長沙之戰,我悟了,你呢第650章 變革與阻力第432章 敵已臨門,時不我待第90章 歷史的拐點第520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009章 鐵甲依然在第195章 告訴你們一個大秘密第176章 失敗的勝利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257章 勝利的煩惱第254章 狗斷腿,關好門第537章 血腥的勝利第949章 滿州餘勇,春雨亂遼東第323章 右勾拳對右勾拳第158章 爲什麼?這是個問題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395章 生死決與人生坎第119章 靠的還是拳頭硬第897章 世界之門正式開啓第410章 戰長沙,老天爺,別下雨了好麼第721章 百日維新第855章 清宮碎夢:無穩不成國與棟樑論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237章 天主教、蒙學和聖武傳:人心三連擊第942章 上下皆動,同盟會崛起第109章 不說抱歉,只是遺憾第47章 真的是意外第801章 南洲記:徐福的新人生第317章 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第139章 想要純淨,所以糾結第847章 西京諜影:從此君王不早朝第891章 我們的戰場是整個世界第36章 借雞生蛋第374章 噩夢至,轉頭顧親情第490章 一人,一教,一國第486章 陰差陽錯第303章 將心十萬值不值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678章 昏君的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