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5章 清宮碎夢:無穩不成國與棟樑論

到了第三天,李肆終於作出了決定,茹喜還必須留着,但不能讓她穩握滿清權柄,待時機成熟時,自己要她垮臺,就能應聲而塌。爲此就必須將弘曆、恂親王,乃至嶽鍾琪那股殘軍的價值充分挖掘出來,這一套方案就鋪得有些大了。

正要將決議傳達給相關人等,讓通事館、政事堂和翰林院攜手擬定方案細則,忽然聽到行宮外一陣喧囂。

“陛下!韃清認輸了!”

隨侍急急奔進來,手裡還捏着一份《中流》,李肆眼角直跳,心中生起不妙之感。

粗粗一覽,李肆嘿聲冷笑,將自己嘔心瀝血兩天擬出來的方案刷刷撕碎。

茹喜……慈淳太后……好心計!

《中流》報道了月前北京城裡的宮廷劇變,乾隆被廢,恂親王被拘,太后登位,新帝即將繼承大寶。這些事件倒是沒什麼出奇,只是證實了民間傳言而已。

令人震驚的是,《中流》宣稱通過新任乾清宮總管太監李蓮英的管道,獲知了若干秘聞。乾隆皇帝爲何被廢?因爲他提出了《英清和平協定修繕案》,要增三十二項條款,賠款割地,開放通商,以求大英止戈息兵。

恂親王堅決反對,甚至不惜兵諫,淳太妃不得不出面干預,但紛爭已難調和,淳太妃只好登位太后,親掌權柄。乾隆皇帝告病退位,恂親王爲消大英之怒,攬下西安行刺案之責,自縛去大英病養。

淳太妃,不,現在已是慈淳太后,爲保大清江山,對乾隆皇帝所提的條款雖有不滿,卻不敢全部收回,現在就等大英聖道皇帝表態。聖道只需點個頭,南北就能免去血火之災,至少十萬生靈由此得救,百萬人不必顛沛流離。

這番顛倒黑白。邏輯不通的說辭,明顯是茹喜通過《中流》洗白自己,同時將滿清的和議姿態公告天下,逼迫李肆首肯。

李肆不僅惱這茹喜的“逼和絕殺”也在惱《中流》居然甘爲茹喜充當喉舌,本要遷怒那白小山,再想到《中流》背後就是潮汕財團。而潮汕財團跟晉商關係緊密,二者就是通過茹喜勾搭到一起的,這幾乎就是英華資本殖民北方的縮影,怒意消去,就剩下一肚子無奈。

隨侍自不清楚這麼一篇大文章,見皇帝龍顏不悅,很是疑惑。滿清認輸,五體投地。不是很好麼?皇帝自己不也說了,現在不是北伐的時候。

見隨侍不解,李肆也忽然一個激靈。茹喜這一招也是置於死地而後生,她穩住了朝堂,卻未必能穩住滿清一國的人心,那麼下一步她會做什麼?嚴格說起來,不還是他手裡的刀麼?

想通了關節,李肆展顏道:“朕只是擔心那妖婆能不能穩住滿清。”

如李肆所料,此時北京城裡亂相頻顯。早前太后登位,三里屯之亂,就已撼動人心,這一期《中流》刊出。更是舉國譁然。

“絕不接受三十二條!簽了此約,大清旦夕即亡!便是苟延殘喘,道統也將淪喪!”

“賠款割地已掃盡我大清顏面,還要全面通商,放猛獅入國,禮教仁義何存!?”

“我等食君祿。沐皇恩,適逢國難當頭,正是我輩盡忠之日!諸位,我們該行動起來!”

“上書!公車上書!”

“去宮門叩閽!求皇上親政,求恂親王掛帥,與南蠻決一生死!”

“大清只要人人齊心,南蠻縱有百萬妖魔,也要在這浩然正氣下煙消雲散!”

京城一傢俬塾裡,一羣十多歲的少年書生們滿面漲紅地鼓譟着,塾師們還想安撫,可再看看書案上的報紙,列出的英清和平協定三十二項增訂條款,條條都如刀劍一般剮着他們的心口,也不由熱血沸騰。

“也罷!爲師領你們去!”

夫子們帶着學生浩浩蕩蕩出了門,大門牌匾上正寫着“生雲精舍”四字。

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書生正朝私塾而來,隊列裡有人招呼:“曉嵐,去叩閽!”

那少年趕緊進了隊列,一甩辮子,堅定地道:“該當如此!國家有難,只有我們能挽天傾!”

三月四日,紀曉嵐所在的這一路人馬僅僅只是洪流中的潺潺溪水,上百傢俬塾的數千學子,連帶國子監的上千學子,羣聚於午門前,而他們一路又捲起了無數民衆,足足兩三萬人在午門前吶喊。

“太后,不止北京城在鬧,鄂爾奇和劉統勳,還有各省巡撫報說,各地學子都上了街,聲討報上所列的三十二條……”

乾清宮側殿,茹喜面色陰沉地聽着軍機大臣們的彙報,借《中流》放出消息,逼和聖道,她也作好了輿論鼓譟的心理準備。可沒想到,洶洶而來的不是滿人,不是地方官員,卻是國中的讀書人,還都是漢人。

“大清又不是他們的天下,還真當自己是主子了!?”

茹喜惱怒地拍着桌子,若是換個時節,這番景象還算是“人心在己”可放在眼下,卻是攔路的頑石,份外惹人憎厭。

“他們憑什麼鼓譟!?背後到底是哪些人唆使?都給哀家查清了!慶復,還愣着幹嘛,不趕緊把那些人趕走!給京城和各地督撫發下嚴令,但有羣聚鼓譟和議政者,以謀逆論處!”

茹喜尖着嗓子發號施令,正是要緊關頭,如果壓不下這股聲浪,李肆絕不會認她爲大清之主。

慶復趕緊去安排了,這邊查弼納在一干軍機的眼色鼓勵下,顫巍巍開了。:“太后,只是一味強壓怕不濟事,奴才等就怕壓下了這些漢人儒生,其他人又跳了出來。”

茹喜冷聲道:“哪些人?他們擔心什麼!?”

她掃視衆人,恨其不爭地道:“最擔心的不是別人,而是你們吧?滿人、旗人,還有諸位漢人重臣,你們擔心簽了這些條款,就失了權柄和大利?”

衆人一陣咳嗽,心說這位新人太后雖然心計深沉,手段狠辣。但在臺面上卻還是個新嫩啊,說話怎麼這麼直接呢?不僅把在場衆人的滿漢根底揭了出來,還更直指人心。

茹喜卻沒理會,徑直道:“這大清江山就是一層皮。下面蓋着的齷齪誰都清楚!就是滿人之利!張廷玉你們別覺聽着難受,滿人要靠漢人治政,就得有幫手,你們這些人也跟滿人一樣,是咱們大清的棟樑!苦了誰都行,苦了棟樑可不行,棟樑倒了。大清這樓也塌了。”

“眼下這南北之勢已經很清楚,南蠻再不可力敵,可南蠻養大了銀錢這頭獅子,未嘗不是我們大清的助力,可以繼續拖下去,坐觀南蠻風雲的助力。”

“大清眼下有厘金,有關稅,都是拜南北商貨來往所賜。哀家提這三十二條。面上是給了南蠻絕大好處,可對大清來說,又未嘗全是害處。就說厘金和省關。還有地方大辦工商,這都是大聚銀錢,長久生利之道。”

“這新生的利是誰的?南蠻會掙一部分,剩下的該誰握着?”

茹喜幾句話,說得在場衆人兩眼放光。大家都是老於國政之人,哪會不懂這些粗淺道理,但茹喜親自說出口,這就意味着她將認可這條路線爲大清日後的基本國策。

“讓國家棟梁緊緊握住這些利!只要棟樑不亂,大清就穩如泰山!”

茹喜終於點出了要義,這三十二條是要讓大清全面轉向“南蠻化”。不僅不再維持以往的工商管制,甚至還要鼓勵工商發展。但跟南蠻的利益分配不一樣,大清轉向之後,利益也必須緊緊握在滿人,以及附從滿人的漢人官僚手上,而途徑自然就是通過權力去兌現。

見衆人一臉輕鬆。茹喜微微鬆氣,她不惜揭破大清根底,跟衆人說個透徹,就是要把滿人和漢人官僚綁到一條船上,只要這些人能有所領悟,將朝堂和官府的權力跟工商之利綁在一起,一同逐利,不僅大清還能繼續穩下去,自己的根基也能綿延長久。

接着她再臉色一冷:“哀家剛纔的意思,你們可以跟朝堂和地方透風,大家心知肚明就好。既明瞭這格局,那些傻頭傻腦的讀書人,就不容他們再繼續破壞未來的大好局面!不止是他們,還有那些想混水摸魚的勢力,也都下力氣,好好清掃一遍!”

衆人齊聲應和,查弼納的聲音尤爲響亮。

整個三月上旬,滿清反對“三十二條”之勢沸沸揚揚,已成星火燎原之勢,北方絕大多數讀書人都捲了進來,還鼓譟起無數“忠義”民人。罷工罷市,遊街請願,煞是熱鬧。

地方官僚也因“三十二條”而心中不安,不知自身何處,更不知權力中樞還會有什麼波折,對此洶洶人心之潮都不敢下力〖鎮〗壓,而只是勉強勸撫。甚至還有不少官員明暗兩面,對這聲潮推波助瀾。

可先是慶覆在北京城下了重手,拘了上千人,革了數百學子的功名,更殺傷上百人。步軍營密佈整個京城街道,街上凡有超過三人駐足相談者均要查問,茶館、學堂裡也貼滿“勿論國事”的告示。

接着“棟樑論”通過各種渠道傳達下來,邸報也將其粉飾爲“無穩不成國”的國策,地方官僚也醒悟過來,紛紛有了動作。不過幾日間,軟硬兼施,就將這股聲討風潮給壓了下來。

三月十二日,三里屯大英總領館裡,陳潤又與慶復相對而坐,陳潤臉上帶着洞徹一切的微微笑意,讓慶復又生惶恐之心。太后帶着他們使足全力,才走到這一步,若是聖道依舊鐵了心腸要動手,那隻能怪老天無眼了。

陳潤臉上在笑,心中卻在嘆。果如皇帝所料,這茹喜當真是妖孽,理順了滿清苟延殘喘的思路,還真是逼和了英華。

不過……也就是這一次而已,皇帝借西安行刺案將南北大勢攪和到這般地步,已經收穫太多,皇帝來信裡的惱怒之意,陳潤將之歸結爲皇帝對自己沒能掌握住所有進程和每個細節的沮喪,實質上是一種貪心。可天底下,也只有皇帝配得起這樣的貪心,話又說回來,皇帝似乎有些難以剋制自己的慾望了……

慶復的慶咳聲拉回了走神的思緒,陳潤歉意地一笑,開口道:“陛下已允我全權負責南北事務,你們所列的條款,還需要作一些更改……”

慶復差點癱軟在椅子上,聖道點頭了!大清安全了!至於修改條款這些細節,既然大局定了,也就沒什麼好計較的。

恭恭敬敬聽完陳潤對各項條款的意見,慶復覺得少了什麼,趕緊問道:“關於新皇年號之事……”

陳潤也哦了一聲,似乎纔想起這事,取出一張紙遞給慶復:“照這上面的辦就好。”

慶復一看,咦,怎麼不止一個?

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宣統、康德……

是讓太后在這些年號裡選一個?

見慶復疑惑,陳潤悠悠道:“挨着順序來,我們陛下說了,就這麼多,用了一個是一個,什麼時候用到頭了,那就……你懂的。”

慶復心驚膽戰地閉眼,他似乎懂,似乎又不懂。不過接着他又鬆了口氣,既然還有這麼多個,那說明聖道還真沒有滅掉大清的心思,這可是大喜事,得好好跟太后說說。

聖道二十年三月十五日,滿清新皇弘?即位,因年方九歲,由慈淳和慈寧兩太后垂簾聽政,新皇年號爲嘉慶,寓意爲四方共賀,大清永續,而民間則戲言,這是南北都高興,聖道和慈淳都高興,能不打仗,所有人都高興,這新皇就是祥瑞啊。

居延堡,踏上曾經血跡斑斑的城牆,李肆鏗鏘拔劍,再鐺的一聲駐在地上,濺起點點火星。

“朕不高興!”

城牆下是一片赤潮,似乎無邊無際開,那是上萬官兵聚在城下,聆聽皇帝的聲音。

“朕不高興……”

李肆朗聲重複着,眼裡正噴着怒火。()

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906章 哥薩克,衝鋒!第867章 大觀園之患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721章 百日維新第380章 戰衡州:不是我變了心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610章 江南路,戰雲起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1020章 論文明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341章 湖南大決戰:高潮就是尾聲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568章 傳統的變革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841章 獅虎黨爭:絕路前無盡的歪樓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687章 長江大決戰:天意已定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412章 戰長沙,說康熙,道康熙,康熙沒有五十七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318章 總有人難以看透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176章 失敗的勝利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935章 三光清滿,血淚的歷史第369章 真理三綱第87章 死亡轉輪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734章 春滿江南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622章 五年之約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841章 獅虎黨爭:絕路前無盡的歪樓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1015章 莽荒地中海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887章 人心對決的預演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705章 長江大決戰:去死的七十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401章 戰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120章 說美女,美女就到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625章 蒸汽機啊蒸汽機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544章 你才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嗎?第585章 好人就得有好報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735章 八府巡按第60章 連珠炮響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103章 人命乃天定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175章 兩艘船的戰爭
第682章 婦女解放的初鳴第906章 哥薩克,衝鋒!第867章 大觀園之患第709章 不是我乾的!第783章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982章 歷史的峰巔第728章 上天、無生老母與官府第721章 百日維新第380章 戰衡州:不是我變了心第464章 大越人民站起來了第610章 江南路,戰雲起第279章 蕭勝的忠義第1020章 論文明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341章 湖南大決戰:高潮就是尾聲第349章 南洋潛刃第464章 天大的災禍第673章 滿漢一體,主奴一心第733章 時光交錯第760章 江南事定第26章 小粉筆,大變革第281章 什麼是真正的海戰第568章 傳統的變革第697章 長江大決戰:坐享其成第129章 戰鬥結束,演習繼續第753章 龍鳳相爭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841章 獅虎黨爭:絕路前無盡的歪樓第656章 捅破天也要打到底第687章 長江大決戰:天意已定第188章 並非事事均在掌握第428章 快線已通,喧囂待涌第21章 世間最繁是人心第412章 戰長沙,說康熙,道康熙,康熙沒有五十七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434章 天有二日,地有二主第318章 總有人難以看透第145章 通泰不通泰第642章 我們來談談宗主權第233章 就是威嚇,怎麼了?第535章 小矮人與白雪公主第176章 失敗的勝利第409章 戰長沙,不計死傷,向北!第935章 三光清滿,血淚的歷史第369章 真理三綱第87章 死亡轉輪第29章 蕭額外的衷情第1019章 自私、無私與外利第238章 女人心,商人心,心心難測第700章 長江大決戰:人心已散第450章 開門,查水錶!第623章 目遠萬里,南洲開門第777章 朝鮮風雲:好一個李,禍福全在你第513章 主啊,上天將至第916章 土霸王還是工商?第734章 春滿江南第267章 你縮?我拆!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622章 五年之約第820章 早熟的耳朵戰爭第388章 王對王,大時代與小自在第638章 海軍的恥辱:琉球第841章 獅虎黨爭:絕路前無盡的歪樓第222章 可惜,可喜第1015章 莽荒地中海第45章 鍊鋼也試試第887章 人心對決的預演第837章 獅虎黨爭:大戲這纔開場第705章 長江大決戰:去死的七十第814章 東洲記:東黎人的誕生第912章 西方大吉第401章 戰長沙,爭上下,位置最重要第603章 江南路,再見老白第947章 南北合一,聖道再迎親第120章 說美女,美女就到第524章 妖魔之穴,無套不戰第626章 聖道九年,天怒人怨第427章 你李肆能否跨過那道門檻第625章 蒸汽機啊蒸汽機第218章 驚險的左右開弓第544章 你才知道戰爭是殘酷的嗎?第585章 好人就得有好報第497章 盤金鈴……死了第735章 八府巡按第60章 連珠炮響第624章 華夏根骨天道立第344章 無形烽煙起第38章 妖女何方來歷第932章 晉中大地,遊擊烽煙起第144章 破我相的代價無比高昂第954章 遺夢紛紛,漢臣獻社稷第652章 劉鄧大軍之後第199章 成敗論反賊第637章 嬌軀三震第103章 人命乃天定第505章 到底會是誰第86章 學費與犧牲品第723章 喜迎新年第175章 兩艘船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