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養成計劃第二彈

鄧艾,三國後期的名將,也是滅蜀的第一功臣。

曹朋有點記不太清,是在哪本書看到過這樣一條信息:鄧艾最初並不是叫鄧艾,後來好像是因爲什麼緣故,才改名叫做鄧艾。

所以,看着睡在曹楠身旁襁褓裡的小男嬰,曹朋有點不太相信,自己的外甥居然會是鄧艾?

不過,沒有人會去留意曹朋此時古怪的模樣,大家都在爲鄧稷想的這個,艾,字而連連稱道。鄧稷和曹楠,也很高興,不住勁兒的向大家道謝。畢竟是剛生了孩子,曹楠很快便感到了疲乏。張氏已命人在內宅安置妥當,於是便叫了了幾個人,想要把曹楠給擡到後宅去。

這裡是門房,總不成一直待在這邊。

但問題又出現了!

牀榻比門房的門寬,怎麼才能擡出去呢?

婦人產後,是需要靜養高臥。除非把門房的門拆了,否則還真不太好辦。

曹朋眼珠子一轉,立刻計上心來。

“姐,你等我一下,我去想辦法。”

曹楠微笑着點點頭,倚在褥子上,一手輕輕逗弄男嬰,一邊和張氏輕聲說着話。曹汲也站在一旁,不時低聲詢問。言語裡面透着濃濃的快活,眼眉兒此時都笑的,扭成了一團。

曹朋拉着洪娘子出去了!

鄧稷這時候,纔算鬆了一口氣,走到郭嘉身旁。

屋子裡瀰漫着一股艾草和羊水混在一起的味道,讓人有點不太舒服。

於是鄧稷和郭嘉便走出門房,先是和王猛拱手道謝,然後又讓人塞給那穩婆一個大大的紅包。

一千大錢!

接生個孩子,那用得到這許多錢帛。

胖乎乎的穩婆連連道謝,又好生叮嚀了一番之後,這才告辭離去。

“讓大兄見笑了!”

鄧稷有些不太好意思,搔搔頭,向郭嘉道歉。

郭嘉擺擺手,“唉,初爲人父,難免這般-叔孫是性情中人,又何需道歉呢?”

他說罷,拉着鄧稷的手,走進院子裡,在一僻靜處停下腳步:“叔孫,還記得我早先和你說過的話嗎?”

“什麼話?”

“我說,你留在許都打熬,並不是一樁好事。現在,機會來了!”

“哦?”

“想必你也聽說了,主公已任陳登,爲廣陵太守。”

鄧稷點點頭:“這個我確實知道。”

“如今,廣陵郡治下有一縣,名爲海西。

尚缺縣令一人……本來,劉子揚舉薦了乘氏令樑習,不過被文若與我駁回了。我二人向主公舉薦了你,而且還得到了公達的認同。主公似乎也有些意動,已派人往平輿,詢問滿伯寧的意見……我估計,此時基本上已經確定下來,最遲九月,主公一定會對你發出徵辟。”

鄧稷,再一次懵了!

此前郭嘉和他提起過這件事,所以鄧稷對外放之事,也不是沒有準備。

不過呢,他一直以爲,自己就算出去,最多也就是個副手。畢竟他身體有殘疾,而且又沒什麼名氣。許都能人無數,出類拔萃的人,更多不勝數。就算論資排輩,也輪不到他做主官。PS:各位書友!進不來書評的請登錄.這個網址試試!花花更新~

縣令,等同獨鎮一方,放在後世,那就是實實在在的正處級幹部。

鄧稷此前不過是棘陽縣的一個佐史,這一下子連升三級,着實有些不知所措,甚至有點發慌。

“怎麼,緊張了?”

郭嘉笑着問道。

鄧稷尷尬的點點頭,“不瞞大兄,確實有些緊張……海西,在什麼地方?”

鄧稷對海西縣,全然沒有了解。甚至在此之前,他連聽都沒有聽說過。如果說不緊張,那純屬扯淡。不過,他很快便恢復了鎮定!好歹也是生裡去死裡來,經過一番磨難歷練的人,這點事情,還不足以讓鄧稷亂了方寸。對此,郭嘉一直暗中觀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海西,就在廣陵北,東臨大海,北連東海郡。同時毗鄰下邳郡的淮浦縣,處三郡之交……”

鄧稷聞聽,一蹙眉頭。

“下郊郡?”

郭嘉用力的點了點頭,目光灼灼,凝視鄧稷。

一時間,鄧稷恍然大悟。

他似乎明白了,派他去海西縣的真正意圖。

“海西的狀況如今很複雜,文若回頭會讓人送來海西過去十年的卷宗公文,你可以好好研究一下。

另外,你也別太擔心。

海西縣情況雖然不是太好,但也不是不可收拾。而且,東海都尉衛彌,就屯紮於厚丘,麾下有三千兵馬,隨時可以出動。我與衛彌也算至交,到時候我會提前和衛彌,打好招呼。”

三千兵馬?情況複雜?

郭嘉雖然沒有詳細說明,但鄧稷已經有了一個概念。

“主公,可有其他意圖?”

郭嘉笑了,那雙秀氣的眼角一挑,劃出一抹輕柔弧度……

“主公要你,在海西站穩腳跟。

除此之外,還有一樁事你要留意。鎮東將軍劉玄德,我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此人。他現在就屯紮於小沛……主公對此人,非常看重。然劉玄德非同等閒,不可小覷之。他在徐州,頗有根基。一來是因爲陶謙將徐州託付於他,二來此人僞善,有識人之明,更知拉攏人心。

徐州本地豪族,與劉備交往甚密,遠勝於呂奉先。

你要設法,節制劉玄德,並結交徐州豪族,斷其臂膀,設法令其在徐州,陷入無援的境地。”

這難度,聽上去有點大啊!

鄧稷眉頭,緊蹙一困。

郭嘉笑道:“叔孫,你別太緊張。剛纔那些話,是你我私下裡言……主公只是要求你在海西立足,至於其他的事情,若可爲,便爲之;若不可爲,切莫強求,一切還是以安全爲主。”

很顯然,對劉備的節制,是郭嘉的主意。

鄧稷想子想,輕聲道:“大兄放心,我當盡力而爲。”

他旋即猶豫了一下,復又再次壓低聲音:“但不知,何時會動身?”

郭嘉說:“你也不用急,這段時間,好好在家照顧弟妹,仔細瞭解海西的情況。我估計,你當在九月動身。”

九月……那就是說,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鄧稷點了點頭,不再贅言。

這時候,就聽院子裡傳來曹朋的呼喊聲:“讓讓,讓讓……”姐姐,咱們可以搬家嘍!”

只見曹朋在前面走,王買和鄧範,嘻嘻哈哈跟在後面。

王買的肩膀上,還扛着兩根杯口粗細的木杆。木杆上,似乎纏繞着十數根牛皮大帶。而鄧範懷裡,則抱着一牀褥子。三人風風火火,來到了門房外。

“阿福,你幹什麼?”

鄧稷害怕曹朋胡鬧,連忙大聲問道。

曹朋笑嘻嘻的回答說:“幫姐姐搬家!”

說着話,三人就進了門房。

郭嘉和鄧稷,相視一眼。

“走,過去看看。”

說心裡話,郭嘉對曹朋,倒是頗有好感。

兩人快步上前,走進門房。就見曹朋三人在裡面,把那兩根木杆子平行擺放,中間使用十幾根牛皮大帶相連。洪娘子幫着,在那上面鋪上了一層厚厚的褥子,一邊幹活,還一邊說:“阿楠,阿福可真是聰明。這麼一會兒的功夫,便想出了這個好主意……簡單,還實用。”

郭嘉驚奇的發現,那兩根木杆子,在一眨眼的功夫,就變成了一張舒適的軟牀。

而後曹朋招呼曹汲王猛,小心翼翼把曹楠擡起來,放在褥子上,而後蓋上了被褥。

“這是什麼?”

郭嘉忍不住問道。

曹朋一邊忙碌,一邊回答:“擔架!”

他讓王猛和曹汲擡着一頭,又讓鄧範和王買,擡着另一頭。

隨着一聲呼喊,四個人擡着擔架,慢悠悠的離開了地面。曹楠躺在上面,絲毫沒有感到顛簸,反而覺得很舒適。

“走嘍!”曹朋笑道:“姐姐,咱們搬家嘍!”

張氏把嬰兒抱起來,洪娘子則找人,抱起一捆艾草往外走。

“洪家嬸子,你抱這些艾草做什麼?”

曹楠躺在擔架上,好奇問道。

洪娘子笑着回答說:“阿福剛纔說,這東西有大用處,用來洗身,作用極好,我找人試試。”

曹楠臉上,露出一抹甜意。

她白了鄧稷一眼,輕聲道:“阿福,你可真聰明!”

那言下之意,就是在責怪鄧稷:跟我弟弟學着點,看我家兄弟,雖沒你讀書多,卻比你強多了。

鄧稷對妻子這種小小的傲嬌,只有呵呵傻笑,報以迴應。

郭嘉心中讚歎,卻又見怪不怪……

曾聽曹公談起過,說曹汲膝下有一子,常能奇思妙想。隱墨本就有些神秘,曹朋作爲隱墨櫃子的兒子,腦袋瓜子裡有些稀奇古怪的事務,似乎也在常理之中。古書裡有記載,說墨子曾造飛鳥,三日翱翔不斷……墨家後來以博愛而著稱,多任俠之人。反倒是機關之術,漸漸變得不爲人知。郭嘉看曹朋的目光,有多了幾分滿意,臉上的笑容隨即變得更濃了……

“大兄,今日小弟雙喜臨門,一會兒擺酒,你可要留下多喝幾杯。”

喬遷之喜,喜獲佳兒,的確是雙喜臨門。

但如果再算上鄧稷即將出仕的消息,那真真是三喜臨門!

只不過,鄧稷和郭嘉都是持重的人,在沒有確定之前,不會告訴其他人。

郭嘉也連連點頭說:“正當叨擾!”

說話間,他和鄧稷往大廳走去,一邊走,郭嘉一邊道:“叔孫,阿福今年已有十四歲了吧。”

“恩,快將十五。”

“那也到了求學的年紀。”

鄧稷嘆了口氣,不無失落道:“本來阿福是有機會的……只可惜,因爲江夏黃氏,而逃離棘陽,錯失了拜師學藝的好機會。之前,鹿門山龐公對他很看重,有心收他爲弟子,還賜以書卷。前些日子,阿楠也和我說到這件事情,還託付我給阿福找個先生……但這一忙,又拖延了不少日子。”

郭嘉,沉默了!

他不是不懂鄧稷話語中的意思。

鄧稷分明是想要請他,給曹朋找個名師。

可這又豈是簡單的事情?穎川,是天下聞名的求學聖地,有穎川書院,聞名於世……郭嘉、荀彧等人,都是從穎川學院出來。如果曹朋能進入穎川學院,對於他的將來,必大有補益。

問題在於,穎川書院能接受曹朋嘛?

說是有教無類,可實際上還要分三六九等。無名無出身無背景,有錢都未必能進得了穎川書院。

看看穎川書院的那些學子吧,有哪個又是簡單之人?

郭嘉雖說是寒門,但祖上三代廷尉,也有些淵源。其父,也是官吏,雖官位不顯,卻有祖上餘蔭護佑。至於荀彧、陳羣等人,皆高門大閥子弟……曹朋一無名聲,二無出身,想進入穎川書院,顯然非常困難。當然了,郭嘉可以找人幫忙,舉薦曹朋爲孝廉,然後就有資格進入書院。問題是,郭嘉會幫這個忙嗎?他就算願意幫忙,也未必能找到肯舉薦曹朋的人。

哪怕是荀彧,也不一定會同意……

孝廉、茂才,每年每郡,也就那麼幾個名額。

別說幫曹朋舉薦,荀家自己每年還要爲這名額爭個頭破血流,又怎麼可能會把名額讓給曹朋?

難,非常難!

郭嘉不敢接這個活兒,可也覺得,曹朋這樣子下去,也非常事。

他猶豫了一下,輕聲道:“叔孫,不是我不願意幫忙,而是……你知道的,名師難求啊!”

鄧稷難能聽不出郭嘉的意思,不由得有些失落。

他這輩子,恐怕是沒資格進穎川書院了!原本曹朋能拜鹿門山門下,也是一樁美事……卻被黃射,生生破壞。每每想及此事,鄧稷就有些難過。他非常期盼,曹朋能有個遠大前程。

郭嘉有些不忍,於是又說:“叔孫,我倒是有個主意。”

“哦?”

“穎川書院難入,我確實沒有好辦法。不過阿福聰慧,如果沒個名師指點,的確是可惜了他的資質口我倒是認識一些人,可那些人……你知道,都有些臭脾氣。我是覺得,以阿福的聰慧,早晚會成大器。是否‘名’師,倒不重要,關鍵是這個人德行出衆,有真才實學。”

“那大兄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找先生也不一定非找那‘名’師。

這世上,有才學卻無名聲的人,多不勝數……你還記得,早先讓我給叔父找幫手的事情嗎?”

鄧稷鄭重點點頭,“當然記得。”

“其實,我倒是找到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但沒想到,阿福的人面比我還廣,居然找到了郭永。呵呵,郭永這個人我打聽過,比我爲你找的人更加合適。因爲我爲你找的這個人,沒做過長吏,對那些瑣碎事情,也不是很熟悉。不過,你即將去海西縣,卻需要有個幫手。”

鄧稷看着郭嘉,有些疑惑。

“大兄,你就直說吧。”

“此人家住陳留,名叫濮陽闓。

才學非常出色,擅長《韓詩》《禮》《春秋》。可惜也是個沒出身的人,如今在外黃教授弟子。我本想讓他幫你,但你剛纔說起阿福的事情,我倒是覺得,濮陽闓當能勝任此事……

對了,文若說,孔文舉對此人雖看不上,但對他的才學,也非常敬重。”

“既然如此,主公爲何不徵辟他呢?”

鄧稷一語中的,問到了關鍵。

郭嘉面頰一抽搐,有些尷尬的說:“這個人,名聲不好。”

“呃?”

“他曾因偷雞,被罰作半載;太平之亂,他又從賊……雖說沒做過什麼壞事,可名聲的確有點……”

偷雞?從賊?

這可都是大罪過啊!

偷雞是品行的污點;從賊更是氣節有虧。

無論是那一條,都算得上是大罪名。怪不得曹操不敢用他……不是不想,而是要擔心身邊衆人的態度。此時的曹操,遠不是後來發出招賢令,明言‘無論品性,有一技之長皆可用之’的梟雄曹操。

他正在起家的階段,需要考慮的事情,也包括方方面面,還有身邊謀臣的態度。

想必,那些名人士子,不會願意和一個從賊的偷雞賊共事吧!

就連鄧稷聽聞這些,也有些不樂意。

好端端,你介紹給偷雞賊給我,還要做我家阿福的先生?

就算他再有才學,我也不可能同意……

鄧稷開口,就想要拒絕。

郭嘉說:“叔孫,我也知道這個人,有點不太合適。不過你聽我說完……他偷雞,是因爲妻子懷有身孕。他家徒四壁,眼看妻子消瘦,才動了偷雞的念頭;至於從賊,更是迫於無奈。

想當初,太平賊聲勢何等驚人?

官軍連連敗退,幾乎望風而逃。濮陽闓若不從賊,他妻兒都將喪命,實不得已而爲之!”

鄧稷眉頭緊蹙,依舊沒有言語。

不管是什麼道理,這偷雞和從賊,都是事實!

鄧稷可以不去考慮其他的事情,但必須要考慮曹朋的未來。

將來人家提起曹朋,就會說他的老師,是偷雞賊,太平賊……傳揚出去不好聽,於曹朋前程無益。

“叔孫,這個人確有本事,你不妨考慮一下。

若不肯讓他做阿福先生,也可以帶他去海西縣……我想,這個人至少可以幫你解決很多麻煩。”

看得出,郭嘉是很中意這個濮陽闓。

鄧稷想了想,苦笑道:“大兄,此事容我三思,再與你答覆。”

“也好……我會着人,先把他穩住。”

“穩住?”

“我聽說,這濮陽闓因聲名之故,生活很不如意。他有個兒子,名叫濮陽逸,說起來和阿福的年紀差不多大小。濮陽闓擔心他繼續留在老家,會耽擱了兒子的前程,準備遷往江東。”

可憐天下父母心!

鄧稷從前對這句話,並沒有太深切的體會。

但是現在,就在剛纔……他成爲了一個父親。也就在小生命呱呱落地的那一刻,他感受到了肩膀上的重擔。突然間,鄧稷似乎理解了濮陽闓的苦處。

不爲人父,就難以體會其中辛酸。

心裡面,在剎那間有些鬆動。

一個願意爲兒子遠離故土的人……倒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

想到這裡,鄧稷點了點頭!

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644章 亂戰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238章 天車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21章 龐德公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530章 角力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89章 慘案(四)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202章 曲陽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203章 論戰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327章 衝冠一怒結束感言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187章 慘案(二)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232章 抉擇第618章 圈套(二)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112章 啓程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660章 荊南(一)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162章 班春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253章 葛仙翁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77章 雲動(四)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187章 慘案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70章 霸王三甩第599章 奪宛城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245章 衣帶詔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70章 霸王三甩
第49章 宛城之大牛人(二)第500章 涼州大決戰(完)第415章 河西第二彈(四)第335章 活色生香第410章 建安八年人口販賣計劃!第320章 絕地大反攻第554章 險死還生第644章 亂戰第271章 雪蓮,雪蓮(二)第656章 賞梅煮酒,再論江東第238章 天車第277章 中山蘇氏第453章 涼州亂(一)第21章 龐德公第126章 江表虎臣第530章 角力第82章 名,妙不可言(一)第142章 膽大包天(上)第592章 兵臨城下第730章 天罡第一劍,託孤!第322章 與五子良將同行第302章 月黑殺人夜第255章 拼‘師’有道第218章 兵困下邳第223章 只爲那嬌憨笑靨第189章 慘案(四)第96章 榮耀即吾命第225章 遙想奉先當年第506章 大丈夫當快意恩仇第290章 大幕開啓,白馬之圍第123章 奈何爲賊?第352章 孟德相召第626章 荊州變(二)第385章 河西攻略第一彈之奉義軍第202章 曲陽第573章 荊襄世族第685章 曹朋家事第203章 論戰第471章 誰爲姑臧令?第327章 衝冠一怒結束感言第412章 河西第二彈(一)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527章 初論江東第580章 祖宗法度第306章 以退爲進第71章 嫉惡如仇滿伯寧第249章 方天畫戟第376章 瘦馬大黃第26章 拳名太極(二)第337章 擬蛇,刺殺!第293章 逼賈詡獻計第640章 長阪坡(三)第333章 鄧稷回許都第543章 文舉相邀第368章 匈奴,匈奴(三)第36章 義陽武卒(六)第454章 涼州亂(二)第414章 河西第二彈(三)第187章 慘案(二)第313章 延津大撤退(七)第232章 抉擇第618章 圈套(二)第180章 綰青絲(一)第672章 關門打狗第112章 啓程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340章 曹衝拜師第660章 荊南(一)第270章 雪蓮,雪蓮第605章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606章 壯士斷腕第9章 風雪夜來人(二)第588章 壯哉,傅將軍第162章 班春第287章 一篇檄文引發的血案第156章 各取所需第253章 葛仙翁第463章 涼州亂(十一)第137章 疑竇重重(下)第564章 相逢一笑泯恩仇第477章 雲動(四)第285章 再會漢家犬第378章 最後的刺客第187章 慘案第288章 賈詡的報復第70章 霸王三甩第599章 奪宛城第393章 一直在等你!第319章 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第488章 涼州大決戰(七)第245章 衣帶詔第211章 不眠之夜第724章 不對稱之戰第402章 爪黃飛電第370章 胡笳十八拍第222章 翻手雲,覆手雨第489章 涼州大決戰(八)第224章 冤家路窄第70章 霸王三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