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曹植與趙雲(上)

“如此坦然無懼,方是渾身是膽趙子龍的風格。”見到趙雲連銀槍也不帶來,曹植心中默默評價着。

輕輕跳下牛車,曹植迎上來已經策馬來到的趙雲。仰起小臉,曹植是第一次近距離打量趙雲。發現確實如書中記載一般,臉如冠玉,淨白無須,加之一身戎裝顯得英氣勃勃。趙雲此時雖然名聲不顯,但擁有後世人的記憶的曹植,可以說是聽着趙雲的英雄故事長大的,長阪坡七進七出,當時的曹植可是聽得熱血沸騰。此時見到真人便在自己面前,曹植心中不由得閃過一陣激動。

與曹植的激動心情有些不同,這時已經跳下馬來的趙雲卻是認認真真地上下打量這個神童,當瞥見曹植眼睛,見到他眼神之中透着激動之時,心中卻是升起了一陣疑惑。

這時,曹植已經按下心中激動,恢復神態自若的樣子,向趙雲拱手道:“趙將軍,敢單人匹馬,不持兵器到來,果然豪氣!”

趙雲愣了一下,繼而哈哈大笑道:“四公子難道就不怕趙某將汝生擒回去?”

曹植微笑答道:“植曾經見過趙將軍戰場風采,相信趙將軍要做到不難,同時植也相信將軍有這膽量。不過植以爲,將軍性情並不會如此。”

“哦?”見到眼前這個小不點如此篤定自己的性格決定不會這麼做,趙雲心中好奇之意更盛。

就在此時,就聽到耳邊再次傳來曹植那脆生生的童聲道:“趙將軍可用過早膳?”

“呃……”聽到曹植此問,趙雲愣了一下之後本能地應道:“還沒。”

那邊曹植已經拍了拍小手,回頭道:“將早膳取來,待本公子與趙將軍一同享用。”

說完,很快就有人應了一聲,在趙雲驚訝的目光中將一個大食盒捧了出來。曹植也不嫌髒,接過食盒之後席地而坐,而後還向趙雲做了個請的手勢。

曹植一個身穿文士袍的公子都不介意地面髒直接坐下,趙雲一個武將又怎麼嫌棄。身在戰場,再髒再噁心的情景他也經歷過,這些根本不算什麼,因此趙雲毫不客氣地坐在了曹植的對面。一大一小跟前,放着那麼一個大食盒。

趙雲的目光很自覺地落到大食盒上,只見此食盒外表精美無比,製作此盒子的木料乃是南方稀有的小紫楠木造成,用得起的人絕對是非富則貴。而食盒上面除了刻有雕花之外,上面有一朵以金縷纏繞成做出盛開模樣的蓮花,盡顯食盒貴氣。

不過這食盒倒是有些美中不足,上面的金縷線有些脫落,使得蓮花美態受到不少影響。然而在趙雲眼中,這些並不算什麼,他看到如此精美的食盒,臉上不由得閃過了厭惡的神色。

咔嚓……

一聲輕響傳來,卻是曹植沒有理會趙雲,自顧自地輕輕將食盒打開,露出裡面得珍饈來。

“粗胡餅?”當見到食盒內的食物時,趙雲忍不住驚呼起來。他驚呼的原因並非食盒內的食物有多精巧昂貴,而是這食物實在太粗糙了,恐怕生活水平好些的百姓,都不會吃這種粗胡餅。這絕對是下等食物中的下等食物!

其實漢代是中華飲食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無論炊具、原料以及烹調技巧都比先秦時期有很大的進步。當然,這主要是體現在世家豪門之中。不過相對而言,一般的平民百姓的餐桌上也多了不少東西。

而現在曹植食盒上所裝的胡餅便是其中一種,食物如其名,胡餅這東西正是由北方胡人所發明。其製作方式倒是與後世的肉夾饃有些相似,當然肉是沒可能這麼多。由於北方胡人多蓄養牛羊,胡餅裡面總能夾雜些肉,但傳到來南方的大漢,胡餅卻是有了變化。由於大漢缺乏肉類,特別是尋常百姓,可能一輩子都吃不了一次肉,因此這些胡餅流傳來到的時候,漢人便將胡餅內的肉去掉。這種經過改良的胡餅,被稱之爲粗胡餅。

這種沒有肉的粗胡餅,乾硬無比,與傳統的胡餅味道簡直是天淵之別。因此便是家境不錯的百姓,都不會吃,只有最窮苦的百姓,以及軍隊之中,纔會製作出來以作充飢之用。

如此精美的一個食盒內,竟然放着最下等的食物,讓目睹這一幕的趙雲腦袋彷彿不夠使一般。

曹植倒是沒有驚訝,反而十分自然地探出小手,抓起一塊乾硬的粗胡餅,繼而取過水囊往嘴裡灌了一口水,而後才往粗胡餅上咬去。看樣子,還吃得津津有味,不知道的人還以爲他吃着世間珍饈。

趙雲沒有去拿粗胡餅,反是驚疑不定地盯着曹植,問道:“四公子,你平時就是吃這些粗胡餅?”

曹植不解地擡起頭,點頭道:“是啊,趙將軍覺得有問題?”

趙雲有些尷尬地搖了搖頭,說道:“沒有,只不過這食盒……”

聽到趙雲提到食盒,曹植瞭然道:“哦,這食盒乃是祖上留下來的,乃是父親所用,這次卻是暫時借給植用了。”

雖然明白了食盒的由來,但趙雲還是皺眉不解道:“曹家雖非顯赫豪門,然徵東將軍也算是一州之主,四公子怎會用如此粗食?”

曹植聽到,小眉頭一皺,擡頭露出有些氣憤的神色問趙雲道:“趙將軍是看不起這些食物?”

見到曹植的模樣,趙雲知道他是誤會了自己,於是連連擺手道:“四公子誤會了,雲只是不解,以四公子之身份,應當不是用如此粗食。”

曹植聽得,瞥了趙雲一眼,冷哼一聲道:“趙將軍真以爲我曹家是那些不顧百姓死活,只知自己享樂的世家大族?我曹家自吾父而下,包括吾父手下文臣、大將,所有人每日用的都只是粗糧伴以青菜。吾父以爲,爲官者當以身作則,若自己亦不能節衣縮食,與百姓同甘共苦,又豈能讓百姓信服。”

趙雲一聽,原本心中對曹操攻略徐州不滿之意頓時消散,神情一凜,嘆道:“徵東將軍高義,雲佩服!”

第75章 算計陶謙第216章 遇刺(下)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130章 朱門酒肉臭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299章 甄宓現身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399章 小憩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279章 失敗第284章 取字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205章 袁家長子第237章 曹植習武之劍術第365章 先收二將第25章 糜竺之謀(上)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158章 辯荀彧(下)第147章 選書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497章 青州與遼東第216章 遇刺(下)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119章 文家(上)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150章 兄弟(上)第2章 辯曹操第342章 袁紹出手第89章 讓徐州(下)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282章 全沒了第183章 突變!司馬兄弟的異動!第223章 《靈芝篇》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170章 司馬兄弟密談(上)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425章 高覽的決絕第164章 引導流民(下)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110章 要張遼降,休想!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4章 蝗蟲(下)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207章 司馬懿出手第3章 攻心之計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432章 決戰!第427章 援軍到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432章 決戰!第7章 書生意氣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209章 袁熙異動第46章 事情有變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222章 自取其辱,一次還不夠?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98章 大旱(下)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368章 袁尚奪權第84章 交換(下)第45章 夏侯淵到第466章 回許昌第406章 救援第82章 曹植爲使(下)第177章 計策(上)第78章 陶謙應對(下)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151章 兄弟(中)
第75章 算計陶謙第216章 遇刺(下)第136章 大漢風骨第130章 朱門酒肉臭第66章 曹劉初戰第12章 摺疊式箭囊第299章 甄宓現身第462章 荊州的暗涌第399章 小憩第398章 取幷州之議第419章 此女何人?第279章 失敗第284章 取字第319章 前往潁川書院第385章 攻取涿縣(上)第199章 初臨鄴城第193章 河北來使第294章 賈詡的毒計第205章 袁家長子第237章 曹植習武之劍術第365章 先收二將第25章 糜竺之謀(上)第277章 劉備,終於來了!第158章 辯荀彧(下)第147章 選書第195章 自取其辱第261章 騎兵三寶第135章 “司馬八達”之首(下)第497章 青州與遼東第216章 遇刺(下)第137章 趕赴鄄城第32章 夜襲彭城·曹休第119章 文家(上)第435章 大戰落幕第150章 兄弟(上)第2章 辯曹操第342章 袁紹出手第89章 讓徐州(下)第375章 智取高邑第282章 全沒了第183章 突變!司馬兄弟的異動!第223章 《靈芝篇》第124章 形勢失控第251章 張繡的算計?第170章 司馬兄弟密談(上)第233章 商業構思(下)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511章 鳳雛的逆襲第408章 呂布VS馬超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132章 曹昂的困境第425章 高覽的決絕第164章 引導流民(下)第201章 甄家有女第110章 要張遼降,休想!第296章 虎豹騎換裝第102章 不知死活第338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4章 蝗蟲(下)第264章 宛城之變第390章 水淹袁軍(下)第181章 兩面三刀之計第207章 司馬懿出手第3章 攻心之計第80章 陳家父子的打算第44章 天下儒宗鄭玄第479章 攜美往鄴城第444章 兩位大賢第438章 對話曹操第432章 決戰!第427章 援軍到第374章 甄宓危機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432章 決戰!第7章 書生意氣第486章 天子當盾牌第292章 勸降向縣第116章 兄弟分歧(下)第347章 盡用地利第209章 袁熙異動第46章 事情有變第367章 趙雲帶來的軍情第222章 自取其辱,一次還不夠?第372章 甄宓回河北第98章 大旱(下)第500章 收得孔明第352章 雙戰文丑第503章 掛帥南征第368章 袁尚奪權第84章 交換(下)第45章 夏侯淵到第466章 回許昌第406章 救援第82章 曹植爲使(下)第177章 計策(上)第78章 陶謙應對(下)第510章 強攻上庸第151章 兄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