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昏明難定,孰妖孰神

蘭州來奏摺了。一份都督府別駕肖亮執筆的軍情報,一份秦慕白破指所的請戰血。

朝堂之,終於炸開了鍋;長安的街頭巷尾,如同安靜的深海里扔進了一枚炸彈,民聲沸騰。

至本朝武德皇帝登基起,還從來沒有發生過這樣的慘案——屬國反叛弒殺封疆大吏,更何況被殺的還是名揚天下的開國功臣,勳門立戟的鼎鼎戰神秦叔寶!

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喜,有人憂,也有人如當頭棒喝夢中驚醒,還有人惶惶不可終日——粉墨衆生相,不一而足。

總之,長安,從此不復往日的沉寂與平靜。

面對滿朝熙攘的大臣與羣情激昂的百姓,長孫無忌惜字如金一言不發,褚遂良更不可能先於長孫無忌出聲定奪。當朝兩位首輔都如此表現,監國皇子晉子李治已是六神無主亂了方寸,於是很自然的,他帶着長孫無忌與褚遂良,一起去後宮搬請皇帝李世民。

詭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窩在後宮養病,一門不邁二門不出的皇帝,居然失蹤。沒人知道他去了哪裡,他甚至沒有帶百騎近衛,孤身一人憑空消失。

人人都知道,這不是李世民一向的作風;他如此一反常態,定有重要的舉措……衆人四下尋找一無所獲,於是紛紛猜測,這樣的一個節骨眼,皇帝會是去了哪裡?他能去哪裡?

……

李世民微服出宮已經不只一次兩次了,但這一次,沒有人想到他微服出宮,會了終南山,走進了一所並不起眼甚至還有點破蔽的小道觀裡。

“朕,是否真的是老了,還變得昏庸無道了。軍國大事,不問大臣反問方士。”李世民手捧一盞茶,苦笑的自嘲道,“你們二位,今日可願對朕指點迷津?”

坐在李世民左右下手的兩人,一名中年男子雪衣輕袍高束紫冠,面如珠玉神采奕奕;另一名老者青衫樸素白髮蒼蒼,木劗束髮鶴髮童顏,飄然如境外之仙。

老者袁天罡,中年李淳風!

“袁師兄雲遊多時,不日近前方回關中。陛下既然深知明君之道,就該與衆臣商議軍國之事,的確是不該前來問我等二人。”李淳風說道。

袁天罡面無表情眼神奕奕,清逸自如的坐在下首,輕撫白鬚而不語。

“朕既然來了,就沒有空手回去的道理。”李世民說道,“你們就把朕當昏君看待!”

“陛下是昏君還是明君,不是自己說了算,我等二人也無從斷言。”靜默許久的袁天罡開口說話了,語速極緩聲音不大,但如同有魔力一般能通透人身直達腑臟。彷彿只要他開口,就沒有人會忽略他的一字一句。

“袁先生乃是得道高人,自有節操。但這一次,朕不得不壞你一次規矩。”李世民說道,“閒話休絮了。朕很想知道,你與李淳風,對近日星宿天相如何看待?大唐氣數,究竟如何?”

李淳風與袁天罡對視一眼,沉默良久後同時嘆息一聲。

“因何嘆氣?”

“陛下,微臣實言相告。”執掌司天監的太史令李淳風,說道,“早在四五年前,也就是貞觀十年冬某日,就有妖星貫日破天降世。”

“爲何不報?”李世民冷冷的看着李淳風。

“原因很簡單。”李淳風道,“微臣當時並未發現,而是後來一次偶然的機會,推算方纔得知。”

“誰是妖星?”李世民單刀直入的問。

李淳風低眉順目沒有正視李世民,但嘴脣很不自然的抖了一抖,沒有作答。

“是秦慕白嗎?”李世民自問自答,臉色已有七分肅重,沉聲道,“他是禍國殃民的妖星,是壞我大唐社稷氣數的妖星嗎?”

李淳風搖頭,拱手道:“微臣,不知。”

“不知?”李世民雙眉一皺君威立現,沉沉道,“你是怕泄露天機折了你的福壽還是如何?你難道忘了朕是天子,可瞬時決人生死?”

“陛下恕罪,微臣,的確是不知。”李淳風強作鎮定謙而不卑的拱手道,“微臣與袁師兄一道修行,微臣善長卜術與紫微斗數,會推演數命天衍。但是微臣學藝不精,實在推不出演不明,這妖星對我大唐社稷而言究竟是兇是吉。”

“既是妖星便是專爲禍國殃民而生,還有何可說?”李世民道,“既然如此,朕一旨令下將其誅殺,以除後患!”

“陛下且慢!”袁天罡突然一揚手,聲如洪鐘的道。

“袁先生有何話講?”李世民將雙手搭在小腹,眯着眼睛凝神看着他。

“古有云,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袁天罡道,“陛下,貧道未嘗見過那秦慕白,沒有機會給他相面。但是,貧道曾經給他身邊的人,相過面批過命。”

“說來聽聽。”李世民道,“袁先生批字算命無不應驗有如神仙,應當無差。”

“貧道生平第一次相面失準,就是給秦慕白的父親,翼國公秦叔寶。”袁天罡道,“早在數年前,貧道就已算定翼國公壽不過五十,油盡燈枯四肢殘廢,吐血三鬥亡於故土病榻。可是,翼國公他活到了五十五歲,戰死於高昌爲國捐軀。”

“這能說明什麼?”李世民問道。

“陛下勿急,再聽貧道一言。”袁天罡道,“十三年前,貧道還曾給一名小孩子相面批命。他龍姿鳳顏天賦神秉,若生爲女兒之身,則必取李唐江山以代之。可惜,她是個男孩子。”

“女子?取我李唐江山而代之?”李世民不禁哂然一笑,“袁先生,你這玩笑未免過頭。”

“陛下自然可以把這當作玩笑,因爲它根本不會再應驗了。”袁天罡呷了一口茶,淡淡道,“這是貧道平生所算最爲失準的一卦。”

“怎麼說?”李世民疑惑道。

“貧道曾經算定,她若是女子,將被選入後宮以充陛下下臣,侍奉兩代大唐帝王最終母雞司晨取而代之,並將陛下的龍子龍孫殺戮大半。”袁天罡道,“而且,此乃天數。避無可避禳無可禳。陛下縱然是殺了他,他依舊會不依不撓的取李唐而代之,或晚三十年,五十年,如此而已。此乃天運星宿,不可逆!”

“那袁先生豈非是自相矛盾了?”李世民道,“你方纔明明說了,這已經無法應驗。”

“一點也不矛盾。”袁天罡雙眉一擰目露精光,沉聲道,“其實貧道當年弄錯了。那個龍姿鳳顏的小孩子,其實真正是扮作男裝的女童!也就是說,李家的江山,將會無可避免的落入她手,陛下的龍子龍孫,也將在她手罹難無數!”

“朕糊塗了。你究竟想說什麼?”李世民皺眉,略有慍火。

“貧道想說的是,幾年前,陛下的確曾經要將這個女孩子招進後宮,結果,未能得償如願。也正是因爲如此,大唐少了一段江山易主神州更鼎的命數,也爲陛下的龍子龍孫生生的擋去一場浩劫。”袁天罡道。

李世民猛然怔,禁不住雙眼圓瞪:“你是說……武照!?”

“是。”

李世民頓時面露疑色,擰眉道:“依袁先生的意思,那便是秦慕白這顆妖星爲我李家化解了這段劫數?”

“便是此意。”袁天罡雙目如炬毫不迴避的直視李世民的眼睛,說道,“陛下,砒霜劇毒,猶可治病;鴆酒香濃,爛人肝腸。便如淳風師弟所言,此妖星是福是禍,還很難說。便如一把利刃,行兇者用其爲非作歹,行善者用其賞善罰惡。”

“你們說了半天,等於什麼也沒說!”李世民悶哼一聲,不悅的道。

“天意難測,微臣實在無法斷言。”李淳風接過話來說道,“陛下不必猶豫不決,更不必聽信我等方士之言而區處國事。”

“朕還沒有老糊塗到那份。”李世民重嘆了一聲,說道,“朕,其實也就是出宮來散散心。皇宮雖大,至從皇后仙去後,沒有一個知心交心之人;滿朝文武,與朕之間隔閡漸深,聽不到實話。朕,亦是迷茫,亦是無奈。於是,朕便想問天買卦,想知道這大唐的天下,究竟是怎麼了?這幾年來,禍患層出戰亂頻仍,朝廷之神鬼亂舞大唐天下雞飛狗跳。難道朕真的是老邁無用,到了該要退位讓賢的時候了麼?”

“陛下青春正盛雄心萬丈、治國有方萬民稱頌,何必妄自菲薄?”袁天罡道,“古來皆是天理循環陰陽互補,這湟湟之天下,無不是由大亂而大治,由大治而大亂。呈平十餘年的大唐,突然四野不寧狼煙囂起,勞民傷財流血殺伐已是在所難免。然則,如此大亂未必盡然是壞事。若將這九州天下比作一個人,不生病不代表沒有病竈積累,病竈積累到一定程度便要爆發,便要病倒……如若久不生病從而積累的病竈太多、時間太久,一但爆發便有可能是不可救藥的重症、絕症。此時大唐國力仍盛,陛下青春旺盛猶然在位,何不趁此時機治疾於腠理,難道非要將其積壓待到百年之後,我大唐病入骨髓嗎?”

李世民雙眉一沉眼神微斂,陷入了沉思。

良久後,他說道:“袁先生,依你之言,便是秦慕白這顆妖星,提前激發我大唐帝國潛藏在體內的病竈?”

“何嘗不是如此呢?”袁天罡說道,“從眼前看,他搬弄是非挑起戰爭,陷天下失於紛亂、令軍民罹於戰火,的確是個十惡不赦的亂世之妖星;可是從長遠來看,他現在挑起的這些戰爭,大唐遲早也是要面對的;此時大唐國力仍盛,陛下明君執掌乾坤——試想,如若這些戰爭發生在陛下百年之後,大唐國力衰退之時,當作何景象?”

李世民的表情未變,但楣梢很不自覺的顫動了一下。

“陛下,近年來帝星明昧妖星貫虹,但帝星並未因此而衰落半分。”李淳風接着道,“只因大唐儲君難立陛下心神不定,方纔如此;而那顆妖星,雖在此時紛擾星宮錯亂氣數,但遲早必定大益於帝星,如輔如弼!”

“你們商量好了的麼?秦慕白給了你們什麼好處?”李世民龍目如炬的看着這二人,說道,“你們時常將‘天機不可泄露’這樣的字眼掛在嘴邊,今天怎麼對朕說了這麼多?”

李淳風苦笑一聲,拱手道:“還不是因爲,陛下是真龍天子,有生殺予奪之權?微臣與袁師兄不過是靠張嘴混飯吃的方野術士,並非百姓誇大、口耳相傳的什麼在世半仙,因此,我們也是怕死的!”

“哈哈!”李世民終於大笑起來,“不錯!聽了半天的神怪異誕,朕終於聽到一句大實話!——你們說了什麼,是否泄露了什麼天機,朕都不會放在心。朕今日,就是出來散心的。好了,朕該回宮了。朕那個寶貝皇兒該是早已六神無主神昏癲倒。朕再不回宮主持大局,那就真要亂了套了!”

“恭送陛下!”二人起身相送。

李世民走到門邊,猛然一回身,擰眉逼視着袁天罡,說道:“袁先生,你不如給朕也相一相面如何?就說,朕還能活多少年頭?”

“陛下乃是天子,非是凡人,貧道相不了陛下的面。”袁天罡倒也鎮定。

“嗬——”李世民看着袁天罡,啞然失笑,搖頭嘆道,“袁先生時常以方外高人自居,看來也不過就是個未能免俗的江湖術士。”

袁天罡微微一笑,彎腰祈首道:“陛下不必激我,貧道該說的,都已經說了。”

“嗯……朕也清楚,你們從來只說些雞毛蒜皮的東西,不會當真吐露天機。譬如《推背圖》這樣的東西,你們就對朕隱而不報。”李世民鋒芒如刺的掃了二人一眼,不再多言,拂袖揮袍揚長而去。

李淳風與袁天罡頓時面面相覷,各自出了一身冷汗,良久纔回過神來。

“師弟,愚兄又要走了。帝星昏明難定,國運不可料知;異星似妖似神,華夏氣數玄妙……箇中玄機,你我二人都未嘗參透啊!但是,看來陛下對你我二人已是頗爲不滿。哎!”袁天罡說道。

“愚弟也是無可奈何!……如此也罷,師兄先行離開關中!——師兄打算去哪裡雲遊?”

“……蘭州!”

一騎青衣暮雲薄,李世民奔下終南山,繞着長安城走了大半個圈,在長安即將關閉大門時,從人煙稀少的延平門不聲不響的進城。然後孤身一人牽着馬走在裡坊間的過道,馬蹄篤篤,心情反覆。

翼國公府,到了。遠遠看到,十二面方天畫戟立於勳門。

門可羅雀,杳無人煙。大門半閉半闔,內裡寂靜一片。

“吱吖”,李世門推門而入,門檐頂灑下些許青磚灰土落到他的黑紗襆頭之。

“叔寶家中,如此開國功臣豪門大院,竟連琉璃瓦也沒有蓋麼?”李世民不禁駐足觀望,四下裡還是他幾年前來過時的樣子,一點沒有改變。不置樓臺並無水榭,樸素簡單之餘,噴薄欲出的只有一股軍武世家特有的雄渾與蒼勁。

李世民,不禁觸景傷情。

“叔寶,你跟隨朕二十多年,衝鋒陷陣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戰功不說,還數次救朕於危難……”低聲吟哦,李世民的聲音已略帶哽咽,“朕對不起你……你年邁多病,朕還讓你拋頭灑血勞師遠征,最終還戰死沙場屍骨未還……朕!……情無以堪哪!”

正當這時,內宅裡屋快步跑來一名府役,邊跑還在邊擦着眼淚。乍一眼看到李世民,他並不認識。但看來人氣度氣宇不凡便知他絕非等閒,於是小心翼翼道:“尊駕何來?有何貴幹?”

“弔唁翼國公。”李世民微笑着說,將馬繮遞與府役。

府役遲疑的接過馬繮,忍不住問道:“敢問尊駕尊姓大名?小人也好回報府迎接款待。家主亡於異土靈骸未歸,隻立下了衣冠靈位,因此……便也沒有通知親朋好前來弔唁,家中也未備有款待。若有不周之處,還請尊敬海涵。”

“回報令主人,就說……是叔寶的故,特來弔唁,不必款待。”李世民說道。

“如此……尊駕便請……”

跟着那名府役,李世民朝正宅大廳走去。

府裡,的確沒有掛孝披白大肆哀掉,只在中屋設了一個靈堂,靈樞黝黑苦孝素白,當先一個靈位,擺着秦叔寶的靈牌,供着香龕和蠟燭。

李世民方纔走到門口時,正在堂中圍作一團泣不成聲的秦家一家人,都驚住了。

“陛下!”

披麻戴孝的秦家兩位嫡子秦通與秦斌,慌忙跪迎。傷心欲絕的秦母劉氏與霜兒,也掙扎着爬起,準備磕頭。

且料,李世民卻先於他們一步,撲通一聲跪倒在秦叔寶的靈樞前,嘶聲道:“叔寶!你慢走!——世民,送你來啦!”

“叭叭叭”,三個大響頭!

“陛下,君不祭臣夫不祭妻,這可萬萬使不得啊!”秦家一家人都嚇壞了,慌忙來扶。

“不許扶我!”李世民大聲喝道,“這裡不是朝堂,我今天也不是什麼君王!我,只是來弔唁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一個讓我抱愧終生無以爲償的好兄弟!”

“叭叭叭”又是三個大響頭。

秦家人,痛哭失聲,回揖磕頭。

李世民伏在地,半晌沒起來。秦家人,自然也不敢起身。

“叔寶啊,叔寶……勳門十二戟,大漠十八捷,這是你的功勞,也是大唐欠你的;豪門無彩瓦,家有英烈兒,這是你回報給朕的,也是朕欠你的……”李世民伏在地,長聲吟哦,聲音顫抖——“今生今世,你讓朕,拿什麼來還?”

“拿什麼來還!!!”

幾近嘶吼!.

大約在凌晨一點以前可以奉。

第370章 贏家,輸家第163章 君心,父心第241章 大出意料第44章 魏王李泰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519章 絕不姑息第519章 絕不姑息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129章 攜手合作第22章 校場比槍第119章 亂認親戚第550章 君心似鐵,父愛如山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517章 誰敢應戰第482章 恐狼之慌第290章 初來乍到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479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一紙婚約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539章 在 無冕之王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432章 天驚變第26章 媚娘從商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11章 東閣祭酒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84章 稀客臨門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454章 號令天下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12章 文才武德第288章 踏征程第415章 兵不厭詐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94章 親情與霸業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324章 疑竇第354章 大洗牌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54章 將進酒第197章 極品賢內助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132章 使命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76章 受人之託第312章 故地重遊,帝國不寧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44章 魏王李泰第424章 成人之美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170章 麻煩人物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400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508章 驚魂第493章 沒有但是第139章 王爺的請柬第495章 天降神兵,火鳳焚城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16章 一紙婚約第219章 宣戰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411章 爲第440章 將者,軍之魂第423章 妖刀出鞘第282章 高陽的婚事第57章 妖精闖宮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140章 四有新人第140章 四有新人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70章 高陽的糾纏第539章 在 無冕之王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4章 秦府大院第130章 江夏王第9章 御駕親臨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411章 爲第193章 多情之冬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3章 勳門立戟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270章 送瘟神,迎死神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359章 晉王來訪
第370章 贏家,輸家第163章 君心,父心第241章 大出意料第44章 魏王李泰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519章 絕不姑息第519章 絕不姑息第486章 梟雄歸來第129章 攜手合作第22章 校場比槍第119章 亂認親戚第550章 君心似鐵,父愛如山第408章 大唐王師第517章 誰敢應戰第482章 恐狼之慌第290章 初來乍到第422章 勉爲其難第479章 峰迴路轉第16章 一紙婚約第407章 神將鋒芒第539章 在 無冕之王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432章 天驚變第26章 媚娘從商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11章 東閣祭酒第385章 英雄志,梟雄膽第394章 挑燈把酒,共赴黃泉第437章 神佛之力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84章 稀客臨門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454章 號令天下第261章 冥頑不靈第12章 文才武德第288章 踏征程第415章 兵不厭詐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94章 親情與霸業第181章 大唐軍神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357章 如憶妖兒曲第324章 疑竇第354章 大洗牌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137章 足智多謀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54章 將進酒第197章 極品賢內助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514章 雄徵萬里第132章 使命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76章 受人之託第312章 故地重遊,帝國不寧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44章 魏王李泰第424章 成人之美第552章 死蛇傷人第291章 弱冠執政官第413章 聖旨降臨第170章 麻煩人物第52章 魏王的請柬第400章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第209章 長安貴主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508章 驚魂第493章 沒有但是第139章 王爺的請柬第495章 天降神兵,火鳳焚城第353章 年少,何忌輕狂!第16章 一紙婚約第219章 宣戰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411章 爲第440章 將者,軍之魂第423章 妖刀出鞘第282章 高陽的婚事第57章 妖精闖宮第314章 狼多肉少第140章 四有新人第140章 四有新人第117章 文佳皇帝第494章 浩世之戰第70章 高陽的糾纏第539章 在 無冕之王第510章 大唐天兵第210章 強龍VS地頭蛇第4章 秦府大院第130章 江夏王第9章 御駕親臨第512章 風雲再起第411章 爲第193章 多情之冬第379章 無雙戰法第3章 勳門立戟第433章 一石千層浪第270章 送瘟神,迎死神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359章 晉王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