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大唐軍神

難得家中如此熱鬧了一回,父子二人都喝了不少酒。送走賓客後,秦叔寶回到房間午睡。秦慕白不好打擾父親,也樂得小憩片刻,晚些時間再邀父親一起,前去拜訪李靖。

關於李靖這個人物,大抵對歷史稍有所知的人都耳熟能詳。秦慕白對歷史不盡瞭解,也久聞大唐李靖的大名。

簡而言之,李靖就是名將、常勝將軍的代名詞。於貞觀大唐來說,他是當仁無讓的軍中第一老宿,無人可以替代的擎天大柱。只要有他參與的戰爭,沒有不勝利的。

李靖出生於官宦之家,是隋朝名將韓擒虎的外甥。韓擒虎從小就教他兵法武藝,李靖年少時便體現出人一等的軍事天賦,並憑其才幹卻聞名於隋朝公卿之中。吏部尚書牛弘稱讚他有“王佐之才”,前隋名將、左僕射楊素也對他讚不絕口。

後來李靖歸順了大唐,跟隨李世民麾下東征西討,開始斬露頭角並立下了赫赫戰功。平定王世充,定洛陽戰虎牢,李靖因軍功授任開府;南平蕭銑,李靖獻上了著名的“平銑十策”。

平南一役,是李靖人生的第一個輝煌點。李孝恭雖名爲主帥,但實際指揮三軍做戰的統帥,正是李靖。不久,他又與李孝恭一起平定了杜伏威與輔公祏在江南起的叛亂,從而徹底平定了江南之地。至此,李靖已經爲大唐打下了江南的整整半壁江山!

李世民登基之後,李靖更是迎來了他軍事生涯的最高峰。北定東突厥生擒頡利可汗,消除的大唐在北方的最大隱患,李靖可謂功高寰宇名垂青史。從這時候起,李靖成了大唐無可取代的兵家第一人,連皇帝李世民也與之稱兄道弟。但李靖爲人謙虛謹慎低調克儉,從不居功自傲,並屢次在功成之後激流勇退。

平定突厥之後,患有足疾的李靖不顧皇帝的勉力挽留辭去了宰相之職,在家養病。可不久吐谷渾生叛亂,年已六旬身患頑疾的李靖又抖擻精神掛帥出征,統領李道宗、侯君集、李大亮、李道彥、高甑生等五路行軍總管,西擊吐谷渾。

秦慕白靈魂穿越而來時,正是大唐平定吐谷渾的凱旋之音傳來不久,因此印象極爲深刻。朝廷爲李靖等將帥擺了慶功宴,還邀請了賦閒在家許久的秦叔寶去參加,此事歷歷在目。記得,大唐不僅僅是平定了吐谷渾的叛亂,還千里奔襲殺馬飲血,追擊逃亡的吐谷渾伏允可汗。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騎兵逃到磧中,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部下紛紛離散。不久,伏允可汗爲部下所殺。其長子大寧王慕容順殺死天柱王,率衆降唐。李靖率軍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平定了吐谷渾,並向京師告捷。

至此,吐谷渾已完全淪爲大唐的附屬之國,對大唐敬以兒臣之禮。李靖率軍打下的數場經典勝仗,也讓大唐的雄風威震邊隴直達西域,令諸邦蠻國聞風喪膽紛紛請降。

因爲這一巨大功勞,李靖被封衛國公,位極人臣。可李靖依舊辭官歸隱閉門謝客,激流勇退。因此,秦慕白在朝班之中極少親眼看到李靖,也從未與他有過隻言片語的交談。

若想拜師於他,除了有皇帝的默許與引薦,光是自己冒昧的跑去恐怕還不行。秦慕白琢磨着,把父親也一同請去,可能成功率會高一些。

不管是在大唐這個時代,還是華夏的歷史上來講,李靖都是一個響噹噹的人物。從內心來講,秦慕白對李靖還是頗懷敬意的。

回房小憇了把個時辰,酒氣已散。秦慕白便去拜見父親。秦叔寶今日高興多飲了幾杯,仍在憨睡,劉氏在房中伺候他用醒酒湯。走到門外正要敲門時,秦慕白聽聞裡面父母在對話。

“三郎糊塗。若好的一個公主要嫁她,偏卻癡纏着一個武媚娘不放。”顯然是秦叔寶的聲音,他說道,“我倒也不嫌棄武媚娘什麼,只是,皇帝如若賜婚,難不成還能讓高陽公主當小妾不成?我看三郎與那武媚娘情投意合的,到時如若割捨不下,麻煩的是他自己。”

“叔寶,三郎是個聰明的孩子,定能料理得清楚的,我們就不必操太多心了。”劉氏在說道,“今日我與媚娘相處了半日,感覺這孩子舉止得體嫺淑大方,倒也配得上三郎,是個合適的主母。相反,那高陽公主雖是金枝玉葉,卻還不如武媚娘知書達禮,倒像個沒省事的孩子。”

“你懂什麼。”秦叔寶說道,“女人嫁了人,跟沒嫁人之前是兩個樣。武媚娘是比高陽公主顯得沉穩幹練些,可她心思也重城府也深,未必就真是個好媳婦。倒是高陽,一門心思對三郎死心塌地,這樣的女子哪裡去找,何況還是個公主?她自幼生於皇家經歷的事情少,簡單幼稚一些是情理之中的。但只要她秉性善良通情達理,就是個好媳婦。我倒是樂得三郎迎娶公主。”

“哎,叔寶,我說你就別操那麼多心了。”劉氏說道,“婚姻大事,雖說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過日子的仍是他們自己。過得好與不好,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我看三郎心中自有一本帳,能把這兩個女子的事情處理妥當。”

“看你說的什麼渾話,兒子的婚事,咱們能不操心麼?”秦叔寶說道,“大郎二郎都成家立業久矣,唯有這三郎一直調兒郎當的四處風流,成何體統。如果皇帝當真賜下婚來,他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

“好啦好啦,你說的是對的行了吧?別動氣,快把醒酒湯喝了!”劉氏急忙勸慰。

“三郎就是讓你慣壞了,哼!”

……

秦慕白在門外聽聞這些,不禁頭皮有些緊:看來老爹對高陽公主頗有好感,仍是對武媚娘頗懷成見……罷了罷了,現在想這些作甚?一來皇帝還沒正式賜婚,二來我與武媚孃的婚期也還有一年之久。這一年的時間,能生的事情可就多了。現在擺在我眼前的有兩件大事,一是要拜師李靖,拿到這塊“李靖門生”的金字招牌;二是,得考慮跳槽的事情了。兒女情長風花雪月之事,有空再考慮吧!

秦慕白便走到一邊等了許久,待母親從房中出來後,纔去拜見父親。

房中有些酒氣,秦叔寶面色仍帶紅潤,但顯得精神煥心情很不錯。

“三郎來,坐。爲父正要找你。”秦叔寶讓他到對面坐下。

“父親找我何事?”秦慕白明知故問,父親顯然是想找他談一談兒女婚事。

“今日府中可是難得熱鬧了一回。”秦叔寶面帶微笑說道,“來了不少客人,除了程知節,彷彿其他人都是你的客人呀!看來,你現在真是長勁了,能撐起秦氏一門了。”

“父親取笑了。”

“爲父想問一問,你的婚事做何打算?”秦叔寶問到了正題。

“這個……”秦慕白麪露難色,搖了搖頭,“孩兒目前有幾件大事要辦,兒女情長之事,暫時沒有太多心思考慮。”

“哦?”秦叔寶不禁微露驚訝,“說說,何等大事?”

秦慕白便將拜師與跳槽二事,對父親說了。

秦叔寶聽完,眉頭輕擰沉思良久,點了點頭說道:“不錯,這兩件大事,的確值得一辦。很久以前我就跟你提過,李靖,纔是我大唐軍中的頭一號人物。你若能拜他爲師,將有莫大的好處。難得這一次皇帝開恩默許了你,還讓你代他前去慰問李靖,就是有意舉薦於你。但是……至從上次平定吐谷渾回來之後,李靖被人污告謀反。事情最後雖是徹查清楚了,污告之人也得到了懲處,但李靖功高震主總是不爭的事實,於是他辭官離朝閉門謝客,連親戚朋友也不得入門。想在這時候拜他爲師,怕是難矣!”

秦慕白笑道:“所以孩兒纔想,請父親一同前去。不看僧面看佛面,既有皇帝的舉薦,又有你這個老朋友的面子在,李靖總不好意思再拒絕了吧?”

“哦?”秦叔寶微然怔了一怔,隨即大笑,“你這混小子,居然打起你爹的主意來了!爲父蜷居於府中三五年未曾出門了,也從未主動拜訪過任何人。也罷,爲了你這不肖子,老夫今日就陪你走一趟,到李靖府上賣一賣這張老臉,看還能夠值得幾文!”

“多謝父親大人成全!”

少時過後,父子倆準備妥當,便出門往李靖府上而去。除了皇帝賜下的一條“靈壽杖”,父子倆就只帶了兩瓶家釀的秦仙酒作爲小小見面禮。

臨行時秦慕白叫僕役準備車馬,秦叔寶叫停,說道:“咱們爺倆都是武官,又是尋常的訪友,就騎馬出行吧!”

秦慕白便樂了,父親此舉倒是有些意思。國公出行,就算不打排場,備個轎或是坐上馬車是理所當然的。再者,世人皆知秦叔寶一向身體不好,已淡出朝堂軍伍多年。他這回主動騎馬前去造訪李靖,也大有向外界宣佈,自己的身體已然康復的意思。

尤其是,造訪的還是大唐軍神、患有腿疾的李靖,這就更有意思了。

父子倆出了門,也未帶隨從,二騎往李靖府上而去。

衛國公府不久便到了,門庭緊閉,門口也沒個門子迎賓。看來李靖閉門謝客果是真事。

“三郎,上前叫門。”

父子倆落下馬來,秦慕白上前叫門。拍了許久,那扇大門才吱吖吖的打開,裡面探出一名老叟來,上下打量了秦慕白一眼,拱手施禮:“郎君如何稱呼,來到敝府有何貴幹?”

秦慕白拱手回了禮:“在下百騎使秦慕白,奉皇帝陛下之命,前來給衛國公奉送帝賜之物。”

“哦,秦將軍是陛下使臣?”老叟急忙改換了顏色,又扭頭看了秦叔寶一眼,眨巴着有些渾濁的老眼,喃喃道,“那一位……好生眼熟啊!”

“哈哈,鍾老爺子,你記性還不算太壞嘛!”秦叔寶大笑走上前來,“還認得我秦瓊!”

“啊?!……你是——秦叔寶!”鍾老爺子頓時失聲叫了出來,驚詫的上下打量秦叔寶,說道,“多年未見,你的身板兒卻比當初要好了百倍不止啊!你看看我,現在老眼昏花,都認不清人了!”

“哈哈,想來您老也快有八十了吧?”秦叔寶笑道,“快讓我們父子進去,藥師可在府中?”

“在,在在。”鍾老爺子面露喜色,連聲道,“若非是叔寶來訪,老朽斷不敢放你們進去……咦,秦叔寶,秦慕白,你們二人是父子哦?”

“方纔我不是都說了麼?”秦叔寶笑道,“此乃犬子秦亮,字慕白,排行老三,現忝居百騎使一職。”

“啊,真是虎父無犬子!”鍾老爺子驚訝的又上下打量秦慕白幾眼,這才推開大門請二人入內。

秦叔寶邊走邊問道:“鍾老爺子,這衛國公府的府門,爲何如此難入啊?”

“老爺如此吩咐,我等下人只得照辦了。”鍾老爺子說道,“方纔老朽也說了,若非是朝廷御使駕到,又有你這稀客臨門,老朽可不敢放你進來。否則定要被老爺責罵。”

“呵呵,老胡子仍是這般的倔。”秦叔寶拂髯長笑。

“二位請稍後,待老朽先行上前通報。”

父子倆便停在了正宅前拐角的一處小亭中,耐心等待。秦叔寶說道:“三郎,稍後見了李靖,休得誇大其辭巧言令色。李靖爲人謙虛謹慎沉穩幹練,最看不起輕浮淺薄誇誇其談之輩。”

“孩兒記下了。”

等了片刻,鍾老急忙快步出來,對秦氏父子彎腰拱手行大禮:“二位恕罪,是老朽糊塗,居然讓朝廷御使與翼國公在此等候!老爺聽聞御史與舊友前來,正在更衣準備出迎。”

“不必如此麻煩了。”秦叔寶笑道,“領我們前去吧。藥師腿腳不便,不用他出迎。”

“這可萬萬使不得!”鍾老慌忙指了指秦慕白,緊張的道,“他雖是你兒子,但卻是朝廷御史啊!”

“哦?哈哈!”秦叔寶大笑,“我倒是忘了,藥師一向知節重禮。也罷,我們父子就在此耐心等候,回去告訴藥師,叫他不必匆忙。”

鍾老頭兒便施了禮回去,秦叔寶笑言道:“慕白,李靖爲人,就是如此的謹小慎微一絲不苟。方今天下,他的功勞可居第一,人人皆說他功高震主。可依我看,沒有誰比他更識得榮辱進退,將來必得善終。”

秦慕白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光是這爲人處事之道,孩兒就有許多要向他學習的。”

“說得好。”秦叔寶讚許的點頭,“你切記,倘若他答應收下你,那便是一日爲師終身爲父。對待他,就像對待爲父一樣。”

“是,父親大人。”

片刻過後,前方正宅大廳的大門朝兩旁大開,內裡走出一人,身着一身正式的紫色朝服,身材高大,雖手執柺杖仍顯得偉岸凜然。須皆已銀亮雪白,尤爲醒目的是長及腹臍的美須,隨風輕舞頗爲俊逸瀟灑。

“微臣李靖,恭迎御史!”捨棄柺杖鄭重拱手,李靖彎腰拜下。

“衛國公快快免禮。”秦慕白急忙上前,雙手奉上那個裝着靈壽杖的盒子,說道,“在下百騎使秦慕白,只是奉陛下之命,前來奉送這一根帝賜柺杖。此杖名爲靈壽杖,是陛下請高手匠人專爲衛國公量身打造的。”

李靖仍是沒有擡起頭來,雙手舉起頭頂接過那盒子,聲如洪鐘朗聲道:“陛下對微臣天高地厚之恩,微臣肝腦塗地,無以報萬一。吾皇萬歲萬萬歲,萬萬歲!”

秦慕白只好陪他走完這排場,說道:“陛下賜衛國公免禮。衛國公,請拿好柺杖,不必再如此多禮了。”

“謝吾皇天恩!”李靖這才鄭重的將盒子交給僕人,接過柺杖,然後凝神看了秦慕白一眼,轉瞬又將眼神移到秦慕白身後,頓時面露驚喜之色,擡手指向他大聲道:“叔寶?你是叔寶!”

“哈哈,我的老大哥,你還記得小弟?”秦叔寶也大笑上前,雙手與他握執在一起,“不錯,正是秦瓊!”

“哈哈!上次慶功宴上也只與你匆匆一晤,我們多少年沒有這樣把手言歡了啊!”李靖顯然也是極爲開心,一邊大笑,一邊上下打量秦叔寶,頓時又面露驚疑之色,“咦,你的柺杖呢?”

秦叔寶哈哈的笑:“小弟現在日食鬥米啖日十斤,可以生搏猛虎,能夠劈易千軍,要那柺杖何用?!”

“哦,叔寶的病體……已然康復?”李靖驚訝的道。

“誠然如此。”秦叔寶呵呵的笑,“老大哥,你患有腿疾多年,爲何就不仔細治上一治?你我皆是一樣,從軍打仗落下這些頑疾。但小弟幸甚將這些病都治好了,如今,又等着陛下召喚,時刻已備爲國出力馳騁沙場了!”

“好,好,甚好。”李靖欣慰的點頭微笑,這時才轉頭看向秦慕白,呵呵的一笑道,“百騎使秦慕白,久聞大名。叔寶,這就是你的三公子吧?”

“正是犬子。”秦叔寶笑道,“三郎,還不快來拜見你李大伯?”

第274章 李恪的義氣第141章 花前月下第47章 賓至如歸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476章 大唐亮劍第498章 瘋狂血戰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214章 法則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501章 涅盤第89章 疏不間親第94章 親情與霸業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513章 鳳翔西野第91章 找尋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387章 八方雷動(一)第44章 魏王李泰第403章 陰謀如鬼,陽謀如洪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540章 歸途第318章 蘭州鴻第125章 神秘刺客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48章 再見媚娘第347章 引蛇出洞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324章 疑竇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35章 軍令如山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206章 跟我走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350章 天子劍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174章 媚孃的態度第198 皇族家宴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98章 引以爲戒第170章 麻煩人物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456章 歸家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495章 天降神兵,火鳳焚城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349章 妖星跋扈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440章 將者,軍之魂第160章 回長安第295章 戰事突起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21章 瓦崗舊友第79章 不虛此行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206章 跟我走第22章 校場比槍第443章 梟雄半生,跋扈一世第213章 設計定謀第206章 跟我走第533章 風雲動第389章 八方雷動(四)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30章 智破鐵陣第114章 衝突火暴第421章 上兵伐謀第563章 說好的一生一世第457章 石破天驚第246章 玉井之龍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444章 如煎如熬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99章 天堂之音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74章 私奔第333章 公主捉姦
第274章 李恪的義氣第141章 花前月下第47章 賓至如歸第142章 王府赴約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476章 大唐亮劍第498章 瘋狂血戰第327章 重返襄陽第214章 法則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501章 涅盤第89章 疏不間親第94章 親情與霸業第462章 帶刺奇芭第513章 鳳翔西野第91章 找尋第553章 兇慘之局第471章 玉石俱焚第387章 八方雷動(一)第44章 魏王李泰第403章 陰謀如鬼,陽謀如洪第252章 小惡魔駕臨第540章 歸途第318章 蘭州鴻第125章 神秘刺客第365章 無把握的戰爭第331章 鄭家赴宴第48章 再見媚娘第347章 引蛇出洞第294章 遷民入蘭第203章 河漕水鬼第324章 疑竇第222章 魔高一丈第35章 軍令如山第135章 一波又起第206章 跟我走第542章 過河拆橋第106章 天災人禍第427章 錦囊妙計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445章 勢如壘卵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185章 謀定而後動第359章 晉王來訪第322章 失而復得第305章 天降神威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350章 天子劍第62章 宮中全武行第174章 媚孃的態度第198 皇族家宴第398章 莫失莫望,一如初見第98章 引以爲戒第170章 麻煩人物第253章 故人重逢第456章 歸家第184章 難以取捨第308章 小惡魔的怪癖第124章 大開殺戒第495章 天降神兵,火鳳焚城第271章 不動如山第529章 退而求其次第316章 清淨,淡然第349章 妖星跋扈第189章 血濃於水第500章 天命,人願第440章 將者,軍之魂第160章 回長安第295章 戰事突起第363章 其樂無窮第446章 擂鼓,聚將!第21章 瓦崗舊友第79章 不虛此行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206章 跟我走第22章 校場比槍第443章 梟雄半生,跋扈一世第213章 設計定謀第206章 跟我走第533章 風雲動第389章 八方雷動(四)第66章 小惡魔拜師第551章 夢裡長安第30章 智破鐵陣第114章 衝突火暴第421章 上兵伐謀第563章 說好的一生一世第457章 石破天驚第246章 玉井之龍第345章 天堂,地獄之門!第107章 迷霧重重第444章 如煎如熬第405章 不共戴天,脣亡齒寒第152章 助人爲樂第555章 變數,破局第99章 天堂之音第410章 厲兵秣馬第74章 私奔第333章 公主捉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