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敗途

“砰砰”

蘇刑輕輕的敲響了《中國青年報》副總編李善的家門。他的手上提着四瓶茅臺,兩條中華煙。

雖然有些肉痛,但蘇刑還是按照蘇城送禮的兩倍分量來置辦了。他的母親王麗珍很支持,說“寧可騰空了家底,也要把蘇城的囂張氣焰打下去”,並把留給蘇東元的菸酒都給拿了出來。

要不是這樣,蘇刑一個月的工資,還買不起這樣一份禮。他估計,等到把重要媒體的重要人士拜見了,老爹蘇東元的菸酒,也就差不多告罄了。

李善“譁”的拉開了大門,然後隔着紗網門,問:“你找誰?”

這是個中等身材的瘦弱男人,細長的眼睛,薄薄的眼瞼,看起來有些孤傲和冷淡。他披着一件土黃色的外套,裡面的毛衣亂糟糟的,脖子裡還鑽出一截淺藍色的棉線衣。

蘇刑活了二十年,從來沒有求過人,此時不自覺的小聲了,說:“是李總編吧,我叫蘇刑,也是北大畢業的,就是來看望您一下。”

聽他的口吻,好像是看望退休工人似的。這就屬於個人經歷的問題了,蘇城在穿越前,面試了數十家公司,在生活的壓迫下,煉出了超人的臉皮和膽色,穿越到了80年代,他向着目標衝鋒的過程中,也一步步的鍛鍊了自己,做過工人,搞過行政,當了老闆,玩了政治,比許多人一輩子做的事都多。蘇刑卻是在父母的滋養中生存長大的,深夜送禮的事兒,還真是第一次做,一不小心就說錯了話。

李善用細長的眼睛,審視着蘇刑,一會兒才推開紗窗門,道:“進來吧。家裡人多。”

他的語氣平常,主要是不想鄰居們聽見他們走廊裡說話的聲音,才把蘇刑放進來的。李善住的是報社自建的簡易樓,四層高。一面是欄杆走廊,一面就是房子和採光的小窗戶,不光房間裡的牆薄,門前的窗戶本身就是透音的。

客廳內果然有好幾個人。蘇刑小心的將菸酒放在門邊,緊挨着暗紅色的電視櫃,然後慢慢的直起身來。

這是個兩室一廳或三室一廳的房子,客廳不小,鋪着塑料的地板革。顯出家庭的殷實。正對門的牆邊。放着一組黑色人造革長沙發,背後是一面照片牆,密密麻麻的貼着二三十張黑白照和幾張彩色照片。面前是用玻璃板壓着白色繡邊桌布的茶几。兩邊各有一個同款黑色單人沙發。

長沙發上坐着個40餘歲的女人,大約是李善的妻子,聚精會神的看着電視裡的《上海的早晨》。聲音開的很小。斜對着房門的一張單人牀上盤腿坐着兩個孩子,約莫初一初二的樣子,也聚精會神的看着電視,對蘇刑的到來不聞不問。

李善同樣沒把蘇刑當作一回事,說了聲“坐”,就自己先坐回了藤椅上,然後點了一支菸,又遞了一支菸給蘇刑。

蘇刑坐到了茶几旁邊的椅子上,背後就是腳踏的縫紉機。他說“我不會”。李善就自然而然的放下了,沒有再讓的意思,問:“你是哪年畢業的?”

“87屆。”蘇刑大聲道。

“聲音小一點,老大在裡屋補習呢。”李善在老婆嚴厲的目光下,嗑了一下菸頭,微微一笑說:“才畢業兩年啊。”

“是。畢業兩年多了。”儘管有母親王麗珍的講解說明,蘇刑還是有種強烈的恥辱心。曾幾何時自己要小聲說話了?不管是上學還是工作的時候,他都沒有如此被動過,送禮更是大姑娘上轎頭一遭,只有想到蘇城也有這麼一遭的時候,他的感覺纔好一些。

其實。蘇城見面就報身份的,而且提前打聽消息。知道不好說話的,還會拉個熟人校友做介紹人。他是中文系的學生,單論個人的社會資源,比蘇刑豐富的多,僅次於蘇東元罷了,所受到的待遇和他是完全不同的。

畢竟,蘇刑的身份只是蘇東元的兒子。要是放在20年後,許秘書說不定還會主動幫忙,可在80年代的環境下,他就只能孤軍奮戰了。

李善卻把蘇刑當作是本單位或者下屬單位的年輕人,有一句沒一句的給着話。李善的老婆還不時的斜眼看過來,有催促他走的意思,或許是看在鼓囊囊的四瓶酒和冒出頭的兩條煙的份上,她纔沒有出聲。

這其實又是蘇刑的一個小失誤,他怕人看到送禮的樣子,所以把禮物包的嚴嚴實實,中華煙和茅臺酒尊貴的身軀根本不能顯露出來。要不是李夫人有經驗,甚至看不出裡面裝的是酒水還是水果。

蘇刑真想一賭氣走了,晃了一下身子,乾脆說正事,道:“李總編,我聽說大華實業有召開一個記者招待會?我今天來,就是爲了這件事。”

“那個記者招待會,我們要派資深記者去的,已經定好人了。”李善拍着腦袋想:“你是今年調過來的?我這個人的記性啊,你是在哪家子刊?”

《中國青年報》下面的子刊有好幾個,其中不乏重量級的全國性報刊,包括曾經發表基礎五小報道的《青年參考》報。李善是本刊的副總編,因爲不記得蘇刑了,故而以爲他是下面哪個子刊新調入的年輕人。

蘇刑聽他說資深記者,以爲《中國青年報》要着重報導大華實業的記者招待會,不高興的道:“我不是你們的記者,我是中宣部的。”

“中宣部?”李善稍挺了一下腰。

蘇刑觀察到了他的細微動作,心情好了一些,才解釋說:“我不是代表中宣部,我是以個人的身份來,想請中國青年報,不要參加這個大華實業的記者招待會。”

“你個人的身份?”李善心想:你算是個什麼身份。他的腰又塌了下去,靠在沙發上,問:“爲什麼不要參加這個記者招待會。”

蘇刑聽出了他的弦外之音,但他又沒有說“我爸是蘇東元”的勇氣,只能委婉的說道:“這個記者招待會,是一個陷阱,不信,你可以問蘇書記。”

“哪個蘇書記?”

“蘇東元書記。”

李善想了一下,纔想明白蘇東元是誰。他心裡吃驚了一下。表面上丁點不露的說:“這是蘇書記的意思?”

“算是吧。”

李善陷入了思考當中,他是60年代末的大學生,歷經運動而不亡,又做了中央機關報的副總編,考慮事情已經不單純的是領導意見了。這麼大的媒體報刊,全國屈指可數,正部級的領導卻比小報的數量還要多,要是有一位高級領導打招呼。李善就遵從上諭。他也做不到這個位置來。

報紙一旦付梓,裡面的內容就不可更改了。因此,把握政治是他這個級別的媒體最需要考慮的事。其次纔是主管領導。就李善的經驗而言,若是弄錯了順序,就算一時得到好處。長遠來看是要吃大虧的。至於蘇東元這種不同系統的領導,確實需要尊重,卻不能亦步亦趨的聽話,尤其是連張紙條都沒有的情況下。

李善於是笑了一下,推了老婆一把,叫她“泡茶”,然後才道:“蘇書記的意思是,這個記者招待會是個陷阱?”

“記者招待會的內容不實,希望你們不予報導。”蘇刑總算找回了一些自信。一字一頓的說道。

李善“哦”了一聲,繼續問道:“我印象裡,大華實業的報道有四部分,一個是通報他們在阿聯酋開發的瑟坦油田的情況,一個是大華實業的海上鑽井平臺的開發和生產情況,第三是中國第一屆國際石油展銷會的情況,第四是大華實業未來的投資情況。蘇書記的意思是哪裡不實。不予報導呢。”

“你怎麼這麼多問題。都不報導不就完了嗎?”蘇刑得到了茶水,拿捏了起來,不滿溢於言表,說:“你是不是收了蘇城的禮,所以替他說話。”

“冤枉啊。”李善不知怎的。想起了運動年代的小將。他看了一眼蘇刑送的禮物,苦笑道:“我剛纔說的四點裡面。第二和第四項不論,第一項和第三項,也就是中國在阿聯酋開發的瑟坦油田,以及中國第一屆國際石油展銷會的情況,是團中央指定的報導重點,如果不報導,也是要有理由的。”

蘇刑自己就在中宣部工作,知道這樣的規矩,不由一怔。如果新聞處或者新聞科安排的重點報導項目,報導力度不夠都是要追責的,否則如何體現領導力和宣傳指導的作用?

不過,這也難不住他,蘇刑腦筋一轉說道:“你們就這一次不報導,下次報導不就行了。這一次,你們就可以說版面排不開什麼的。”

李善卻問:“這兩項是沒問題的?”

“沒問題。”

“既然沒問題,還是讓我們報導吧。否則讓上面知道我們連記者招待會都沒去,肯定說我們工作做的不到位。再者,大華實業記者招待會是已經安排好的,版面都留下了,我突然說不報導了,主編和副主編也會問我的,到時候被查,我也不好解釋。”李善一派老薑本色,說着讓蘇刑發愣的話:“其實,具體哪部份不能報導,請蘇書記寫個條子,我們肯定不胡亂報導。”

蘇刑這下知道老爹的意思了。這些“重點報紙”確實聽招呼,但又和其他報紙聽招呼的方式不同。那些普通報紙,哪敢要了條子再聽話的。

他無奈拿出蘇東元寫好的條子,遞給了李善。蘇東元早就知道這些大報難纏,纔給他準備了條子。

李善不客氣的展開來看,剛勁有力的鋼筆字,豎着寫了一排字:請酌情安排十月二十三日的報導。蘇東元。

這個話說的莫能兩可,又說的非常清楚。十月二十三日就是大華實業召開記者招待會的時間,但是,只有經過蘇刑的解說,才能明白他是贊成的還是反對的,贊成多少又反對多少。

李善小心的收起條子,笑了,道:“好。這樣的話,我們就只參加23號的記者會,報導那兩項。”

“其實,最好就是不要去了。”

“蘇書記都說了要酌情安排二十三號的報導,不去也不好。”李善又露出了狡猾。

“那多謝李總編了。”蘇刑一陣無力,又叮囑:“最多隻報導這項。”

“好。這次記者會,最多隻報導這兩項。”

蘇刑離開李家,渾身乏力,手上還提着四瓶茅臺和兩條煙。不管怎麼說,李善都不肯收禮,他在裡面又紅了臉,也不願落了面子,乾脆提了出來。

想到還要拜訪近十戶這樣的人家,蘇刑更覺腳跟發軟,心裡不禁想:蘇城是怎麼做到的?對了,他在記者招待會裡面,加了人家報紙要重點報導的東西,送禮只是附帶的。

再想到老爹蘇東元的評論和比較,蘇刑更是覺得不公平,暗想:我這是要阻止報導,比蘇城難多了。

他站了一會,覺得身體冷了,纔要往前走,後面又傳來“咔嗒”的開門聲,然後是李善和妻子的道謝聲。

蘇刑仔細聽了一下,知道他們是在送補課的老師,也不以爲意,正準備開路,忽有“蘇董”兩個字飄入耳中。

過了一會,補課的老師深一腳淺一腳的走了過來。

蘇刑藏在黑暗處,等補課老師走過了,才慢慢的跟上。

兩人相隔十多米,一前一後的出了家屬院。

之後,就見補課老師站在路邊,不急不躁的等着。

蘇刑看了一下表,晚上9點了,難道還有公交車不成?

正想着,一輛藍色的“面的”停在了補課老師的前面。後面的廂門打開,裡面傳來聲音:“小林今天結束的早啊,順利不?”

“老樣子,今天來了個人,我就早結束了,回去給你說。”補課老師說着鑽進了車廂。

“行。”車廂內卻又有一個人鑽了出來,笑道:“等會小劉,你們兩個大學生是咱公關部的寶貝啊,要不是你們兩個,這幾個高中生,咱還真找不出人來輔導,辛苦你了。”

“沒啥辛苦的,公司都給發加班費,也是工作。”

“對,也是工作。”這位明顯是個領導,趁機對着車廂裡的幾個人搞思想教育:“蘇董上次到咱們公關部來,說的話我現在還記得。不管是政府關係還是媒體關係,都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你們纔來公司,可能不理解,我告訴你們,別小看了做家教,這是咱們公關部的創舉。中國人最在乎的就是子女,多大的領導都不例外。你們每天陪領導喝兩個小時的酒,說兩個小時的話,沒有一個星期給領導子女補習兩次功課有用。”

連補習老師都是蘇城的人!

這私生子,真是屬耗子的,無孔不入。

蘇刑氣的掄起菸酒,大步奔着自己借來的車去了。坐在了駕駛座上,他纔不經意的想起黑暗中,大華人說的那句話:媒體關係是做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

想着這句話,再看副駕駛座上的菸酒,蘇刑的感覺糟透了。

……

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253章 請託第45章 撒餌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104章 船廠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22章 標的第276章 看大戲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72章 這貨是誰?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22章 標的第59章 賭油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300章 零成交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300章 零成交第326章 完工獎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511章 不行!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332章 私掠證第537章 選戰第493章 碳纖維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180章 合併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63章 肉丸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95章 顧問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152章 大臺北第514章 挖空第18章 升官第537章 選戰第586章 副產品第14章 自制淋浴第414章 元旦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372章 鑽井第528章 擊潰第409章 大優勢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326章 完工獎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55章 合資廠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230章 供應鏈第369章 你不懂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590章 開門紅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57章 華僑優惠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546章 建房第388章 落實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83章 外方要求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21章 闖勁第34章 實測數據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5章 合資廠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180章 合併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530章 干涉第537章 選戰第12章 實物獎勵第205章 期待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265章 再增產第46章 蘇哥哥第649章 品嚐成功
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253章 請託第45章 撒餌第366章 潘多拉魔盒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104章 船廠第248章 大華整合第22章 標的第276章 看大戲第606章 一代差距第72章 這貨是誰?第323章 老闆放手放膽,政府撐腰壯膽第22章 標的第59章 賭油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300章 零成交第186章 空手抓馬蜂第269章 兩個方案第614章 金融時報第300章 零成交第326章 完工獎第498章 無薪實習生第511章 不行!第660章 船業擴張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332章 私掠證第537章 選戰第493章 碳纖維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180章 合併第545章 奇貨可居第63章 肉丸第467章 逼到牆角第95章 顧問第527章 軍事政變第152章 大臺北第514章 挖空第18章 升官第537章 選戰第586章 副產品第14章 自制淋浴第414章 元旦第158章 最終價格第227章 火焰升騰第295章 一個水平第372章 鑽井第528章 擊潰第409章 大優勢第328章 終南捷徑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111章 所長大人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508章 壓縮機項目組第326章 完工獎第384章 中韓建交第55章 合資廠第486章 各有所持第230章 供應鏈第369章 你不懂第656章 不講道理第590章 開門紅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57章 華僑優惠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661章 船業速度第602章 兩隻大象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546章 建房第388章 落實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170章 石化基地第243章 一人一半第83章 外方要求第595章 油田規模第355章 斯科勒油田第306章 人情背書第21章 闖勁第34章 實測數據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55章 合資廠第490章 禮多人不怪第174章 流動的國土第477章 勾肩搭背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180章 合併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530章 干涉第537章 選戰第12章 實物獎勵第205章 期待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240章 精誠合作第114章 優厚待遇第452章 收集信息第265章 再增產第46章 蘇哥哥第649章 品嚐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