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蓄力

中韓建交和十四大,是92年的中國高層最關心的兩個問題,也是最高層親力親爲之事。

所以,當LNG船一邊掛着中韓經貿合作的牌子,一邊搭載着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深化企業改革,增強企業活力的橫幅的時候,這條內參立刻被高層轉發了。

周老評論:“給企業鬆綁,不能浮在表面。@(轉)蘇振國同志閱。”

蘇振國評論:“私營經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要扶持,不要打壓。@劉釗同志閱。”

劉釗同志說:“船舶工業對擴大就業,拉動GDP具有重要意義,政府支持中國企業參與到船舶工業的建造生產和經營中。@林華同志閱。”

三天之內,內參上的這條新聞,被轉發了二三十次,相對於身在中央的中央委員的人數,這條評論可以算是把相關和不相關的人都轉到了,以京城的標準,10次轉發或評論就可以算是火了。滿北京城的官員,不知道此事的,不到三分之一,不知道此事的中高層官員一個都沒有。

領導沒有視而不見,不就說明了態度。

於是,發改委和計委馬上行動了起來,最後由蘇振國拍板決定,授權發改委的毛主任和計委的丁主任,組織中船、遠洋集團和大華實業等相關部門的責任人,開一場說明會。

毛主任是蘇城在海灣戰爭前後接觸過的,相對比較熟悉了。丁主任就是丁志鵬。和蘇城的關係只能說是更好。他從體改委卸任以後,提了一級進入計委,算是體改委衆人裡比較順的,但也並不出奇。差不多每個在體改委呆過一段時間的幹部,出來都要升職,留中央升一級,去部委升兩級,去省委等地方的還會連升三級,丁志鵬只是找準了機會,選擇任職的地方比較好。

蘇振國選擇這樣兩個人召開說明會。也算是對蘇城的一點幫助了。畢竟,這種會議的主持人的態度,會帶來很強的傾向性。

由於沒有限定時間,毛主任就自作主張,先和數個方面進行短暫的接觸。

所謂的有關部門可不光是政府部門,主要的其實是企業部門,中船重工不用說了,人家是六機部轉過來的,領導以前叫部長。現在叫總經理,但性質是相同的。

遠洋集團稍次一級。作爲此事的主角,怎麼都是逃不脫的。

除此以外,冶金部也非常關心此事。船舶工業做的好了,船用鋼板肯定少不了,這幾年,冶金部下屬的鋼廠全都是半死不活的,主營的建築鋼材量大而利潤微薄,養活負擔沉重的國企着實不易,他們早就在尋求突破了。對這些大型企業來說。要是能保證每年百萬噸的鋼材用量,少說能救活兩個大型鋼企,再加上擴建港口所需的鋼結構,對冶金部領導來說,這興許是在任期間解決方案最簡單的鋼企復活術了。

光是有冶金部的參與也不行,領導也不能就幫所有的企業做主了,因此。寶鋼、首鋼、重鋼等有興趣做船用鋼板等項目的,也都積極的參加說明會。

它們也是副部級的企業,到中央來走動一番,理所當然的參加說明會。世界上的船是越早越大的。對中國這樣的國家來說,深水港的擴建少說要持續四五十年,由船舶製造催生的機會顯而易見。所有熟悉國內政治的人都清楚,LNG船一旦建設起來,造的肯定不會是LNG船一種。不用任何人發話,至少國內每年所需的幾十萬上百萬噸的船舶當量,大部分要留在國內了,這樣的湯水,誰不想喝一口咬一嘴。

化工、建築和機械製造等基礎裝備企業,對船舶產業鏈的興趣也非常大。光是船舶塗料一項,就能帶來許多的利潤和機會。一重和二重也表現出了相當的興趣。他們的港口機械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加上船舶發動機的野望,至少是要來看一看的。

毛主任每天用十幾個小時和各方見面,同時與丁主任溝通,用了一個星期時間,才正式宣佈召開說明會。

等的不耐煩的蘇城、詹志芳等人,迫不及待的來到了發改委的小樓。

這種場合,仲廳長只能躲在角落裡畫圈圈了。他屬於詹志芳一個圈子的成員,就像是中國古代的地方官一樣,有的地方官是沒背景沒前途的佐貳官,有的官員因爲背景深厚,卻能挾持主官做自己想做的事。

到了最後時刻,就是背景們上臺較量的事了。

即使蘇城,也沒有在這種場合掙扎的力量。不過,早有預料的蘇城,也沒有要掰腕子的意思。

中國的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的鬥爭技巧。所謂以退爲進,不爭是爭,說到底,就是換一個角度在爭。

發改委召開的說明會上,蒞臨的全是副部級以上的高官,也就是中國商界的獅子和老虎。蘇城的實力充其量是狐假虎威的老虎,遇見真的老虎,若是比腕力,那就是投食了。相當於乳豬去給老虎家送外賣。

但不能比腕力,不代表只能引頸待戮。

蘇城秉承着確定的策略,到了說明會現場,就開始裝委屈。

當毛主任讓蘇城說話的時候,蘇城就是一副無奈的表情,說:“首先,我得承認,我們大華實業好心辦了壞事。現在的問題是LNG船的技術還沒拿到,人員也沒有,預算先增加了上去,我們爲了將LNG船掌握在自己手中,先是花了4000萬美元,從哈利伯頓手上買回股份,並且把價值八九千萬美元的企業剝離出去,送給哈利伯頓,說實話,就算是這樣,布朗總裁也很怪責我,大華事業和哈利伯頓數年積累的好感,這次算是全部出去了。其實,我賠錢了沒關係,就是……哎,怎麼這麼難呢。”

蘇城的話半真半假,眼中也有些晶瑩。

在場的幾十個人裡面,除了做記錄的秘書,就以蘇城的年齡最小,地位最低,他稍微情感外露一些也沒什麼關係,卻是引的老頭們一陣感慨。

中國的事難辦!這樣的話,歷朝歷代不知有多少人說過。同樣是搞政治的,人口100萬的國家和人口13億的國家又怎能相同。

同樣是考慮一件事,人口百萬千萬的國家,需要考慮的是幾百萬人和幾千萬人的態度,中國政治家面對的則是幾百上千個百萬千萬的城市的態度。

就像是現在,新加坡要做造船,造就成了,充其量說服兩三個船廠也就罷了。韓國要造船,造就成了,最多不過是五家船廠。但在中國造船就不同了,中船下屬的大型船廠就有十幾個,雖然經濟規模比不上韓國和新加坡,但工人的人數是超過的。而政治,整合的不就是人的問題?要讓十幾個家船廠的上百萬人滿意,或者這上百萬人的代表滿意,又談何容易。

至於鋼廠、化工、港口等等企業,對於工業品種不全的新加坡和韓國,根本沒那麼多麻煩,因爲人家根本就沒有這麼多相關的企業。船廠用的原料,買就行了,只要有利潤,誰在乎是不是國產的。

蘇城遇到的問題,這些年老成精的傢伙,哪個人沒有遇到過。在鬥爭年代,許多人遇到的問題恐怕更嚴重,更危險。

一腔熱血已冷,再回憶起來,許多人竟是癡了。

毛主任輕輕咳嗽一聲,道:“今天的說明會,就是暢所欲言,蘇城董事長有什麼問題,有什麼要求,都可以提出來。能說明的問題,我們就說明,能解決的問題,我們就解決。LNG船要是能做,我們就堅決的做下去,要是不能做,也儘量減少損失。”

話說完,毛主任也吁了一口氣,這種場合,要把話說的四平八穩,面面俱到,那是真的不容易。誰家你都不能偏袒,否則就是一場風波。當然,要偏袒也可以,那自然更難了,你得讓人知道你不是在偏袒……

蘇城哪會真的暢所欲言。他輕輕的吁了一口氣,開始今天重量級的陳述,再次後退道:“這事怪我。是我年輕氣盛,以至於釀成了現在的局面,還連累大家跑了一趟。其實,本埠國資委的仲廳長代表中船和遠洋集團最初提出的建議,還是比較中肯的。我當時想的多了,就給拒絕了,然後又倔着不肯回頭。現在,詹總代表中船也來了,您要是還堅持前段時間的條件,大華實業是願意簽訂協議,共同開發LNG船的。”

衆人聽的一愣,要是大華實業和中船簽訂協議,這事不就結束了?真的這麼簡單?那大家豈不是可以各回各家?

內參上是沒有寫到雙方兩次協議的具體內容的,只知道大華是比較吃虧的。這也不奇怪,央企又不是要倒閉的地方企業,他們是能拿到國家政策性撥款和國家政策性銀行貸款的重量級企業,和民企簽訂合約,難道還要央企不佔便宜?弱國無外交,在商場上也是一樣通行的。

詹志芳知道此事的始末,以爲蘇城說的前段時間的條件,是仲廳長第二次去,提出的相對公平的條件,因此稍稍有些懷疑,又有些不屑的道:“蘇董既然願意簽訂合約,爲何又找人發表內參。”

……

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405章 窗戶紙第6章 去油田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308章 狼來了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57章 阿拉木第216章 不能做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228章 爆發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93章 船用柴油機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452章 收集信息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511章 不行!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21章 分紅第612章 夜宴第78章 求包養第225章 調研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9章 可樂加冰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67章 測井技術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45章 拒絕第305章 殉道者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388章 落實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211章 山寨化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347章 外出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334章 德語第610章 金融城第434章 打腫臉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356章 亞洲人第528章 擊潰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2章 另類招聘第171章 甲醇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24章 自由人第512章 金母雞第372章 鑽井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387章 定性第492章 脾胃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66章 肥油星第636章 15美元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580章 測量船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63章 肉丸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403章 再培訓第557章 預備第331章 逆反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468章 設局第454章 裂痕第3章 敲定去向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46章 蘇哥哥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298章 投入第一
第17章 《青年參考》報第405章 窗戶紙第6章 去油田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256章 仿真測試第554章 綠色曲線第317章 激烈的會議第308章 狼來了第242章 分道揚鑣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190章 外國工程師第495章 初級碳纖維第457章 阿拉木第216章 不能做第588章 展會安排第109章 臨機決斷第228章 爆發第629章 步步下跌第93章 船用柴油機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581章 國際展會第452章 收集信息四點了還沒寫完得去睡覺了第177章 動力定位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470章 我看可以第511章 不行!第275章 意外的訪客第338章 投資登記第558章 君子協議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535章 遠眺阿齊久第139章 日本參觀團第421章 分紅第612章 夜宴第78章 求包養第225章 調研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337章 臺企來了第551章 讓我幫忙第307章 油液監測系統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29章 可樂加冰第38章 談笑採油機械第67章 測井技術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45章 拒絕第305章 殉道者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388章 落實第635章 急轉直下第589章 大小展臺第35章 新長征突擊手第584章 生存空間第211章 山寨化第241章 不平等合約第347章 外出第641章 空窗關閉第334章 德語第610章 金融城第434章 打腫臉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559章 競標說明會第314章 臺塑意向第356章 亞洲人第528章 擊潰第509章 馬上就有了第2章 另類招聘第171章 甲醇第327章 外籍工人第664章 夕發朝至第503章 成本十分之一第24章 自由人第512章 金母雞第372章 鑽井第422章 金錢魔力第387章 定性第492章 脾胃第340章 力爭上游第66章 肥油星第636章 15美元第613章 四面楚歌第580章 測量船第174章 簡版平臺第63章 肉丸第550章 封鎖消息第403章 再培訓第557章 預備第331章 逆反第321章 勝利的空氣第468章 設局第454章 裂痕第3章 敲定去向第608章 又做了什麼第46章 蘇哥哥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401章 軍方的技術?第247章 帷幕初開第440章 哪來的訂單第298章 投入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