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海洋石油研究所

清晨。

自行車大軍逐漸消失在街頭巷尾的時候,楊經理打開大門,準備開業。自從調到東營工商銀行,他每天都會提前上班,從頭到尾的進行檢查。這也促使員工們更早上班。

外面的塵土有點大,楊經理打了一個噴嚏,舒服的擡起頭來,就見到了蘇城。

一剎那間,楊經理的腿肚子就轉了起來。做銀行工作20年,再沒有哪個客戶,能像蘇城這樣給楊經理以深刻的印象。

這可是提走了銀行所有現款和數百萬銀行本票的男人,被儲戶圍攻的半天時間令楊經理畢生難忘。也就是那一天,楊經理才真正有了擠兌的概念。

此時,望着蘇城輕快的步子,楊經理一陣苦笑,心想:這位怎麼又來了。

腿肚子轉是腿肚子轉,表面上,楊經理還得問候:“蘇廠長,來存錢啊。”

自從蘇城用提自這家銀行的1200萬,買下200多口油井後,他每週都會委託小胖,將兩三百萬元的收益存入銀行。近半年的積累下來,又是1700萬的現金。大華實驗室和淺海油田勘探的前期費用,都出自此處。

楊經理希望,蘇城今天是親自來存錢的。

然而,蘇城輕輕的搖了一下頭。

楊經理第一時間扶住門,纔沒有摔倒。

他不擔心蘇城取錢,他是怕蘇城把錢都給取走了。且不說這個月的業績怎麼搞。就是今天怎麼過,都讓他發愁了。

“蘇廠長,給我留一點吧。”楊經理哀求着。

蘇城奇怪的道:“留一點什麼?”

“要是能每樣都留一點。那就最好了。”楊經理說的是現金和定額本票。

蘇城失笑道:“你難道想轉行當強盜了?”

此時,楊經理才從個人臆想中清醒過來,知道自己漏說話了,於是傻笑兩聲說:“那您,是來辦什麼業務的?”

“取錢。”

楊經理“啪”的一聲,兩隻手都抓住門了。暗道:您果然還是取錢,強盜!

嘆了口氣。楊經理再問:“您想取多少?”

“先看看情況。”

楊經理心叫“還好”,面上就笑:“快年末了,銀行的存款銳減,讓人焦心的很。”

“貸款呢?”

“貸款的多,回款的少啊。”

“貸款多啊。那是不是也能給我貸一點?”蘇城說笑着走進了銀行。

“您……您是有錢人,還需要貸款?”現在可不像是後世,銀行經理會追着有錢的客戶貸款。1988年的銀行,主要客戶就是國企和三級政府。那些發不出工資來的企業,可以從銀行貸款發工資。但是。需要擴大資本經營的鄉鎮企業,用鈔票開道也不一定能拿到貸款。

另一方面,通貨膨脹也讓銀行放款變的謹慎。就算是完全不懂金融的幹部也發現,銀行原來不能無限放款下去……

正因爲如此,以業務論。像楊經理這樣的銀行幹部,最希望的事情,就是客戶將款子放在賬戶上,慢慢的被通貨膨脹吃掉。

胖子每週都來存錢或者支票轉賬的行爲,就是楊經理眼中的好客戶表率。當然,若是能把每週的頻率換成每個月。減少一點大家的工作量,自然是更好了。

蘇城用眼角掃了楊經理一眼。笑笑道:“我要用錢,有兩個辦法,一個是取錢,一個是貸款,您看着辦吧。”

楊經理抖了一下,小聲問:“貸多少?”

“1000萬吧。”

楊經理死命搖頭,道:“我沒那麼大的權限。”

“那就給我取一千萬吧。”蘇城和粗豪的勘探隊員們打了三個月的教導,突然再回來機敏狡詐的世界,卻覺得頗有意思,頗有些逗樂的意思。

楊經理無語望頂棚。仔細想想,東營工商銀行還真沒有見過蘇城這樣的私人大客戶。就算是那些大客戶,有幾個人能拿出300萬現款?因此,他作爲支行經理,通常批出的貸款,百萬級已是極限,千萬元是想也不要想,所以纔會斷然拒絕。

可是,蘇城說的對啊。人家存款就有1700萬之巨,不給貸款就取款,難道能攔着人家不成。

糾結片刻,楊經理矮身道:“要麼,就先貸500萬,我去找總行說去。”

蘇城伸了一個懶腰,道:“貸500萬可以,再給我取500萬現款,現金和本票吧。”

楊經理再說也是無用,無奈給開了500萬的銀行本票,再答應辦理500萬元的貸款。

蘇城帶着本票迴轉大華實驗室,就開始召集骨幹進行情況說明會。

因爲將勝利機械廠交還給了中石油,大華實驗室與大華實業其實是一個單位掛兩塊牌子。如黎渙祥等人,轉到大華實驗室上班,但編制就放在大華實業,諸如劉秋等濟南動力機廠的研究員,亦是單位不變,到大華實驗室來上班。

再加上蘇城陸續挖角的數十名高工與研究員,招聘來的百餘名畢業生,就配置而言,大華實驗室堪稱國內有數的高級研究所。

實驗室副主任顧海健是他特意從巴西國家石油公司請回來的研究員,此時聽了蘇城的解釋,驚訝溢於言表。

與石油總公司共同出資出人出技術,以大華實驗室爲主進行海洋採油技術的開發,並且根據出資水平分配專利權……其實,光是石油總公司的名頭,就已經讓他揚起眉毛了——這等於是一家200人的小公司,和數百萬人的國家石油公司搞聯合,而且是以小公司佔便宜的模式。

離開中國有些時日的顧海健,用極其不理解的眼神看向蘇城。

如劉秋、黎渙祥等人不免有些得意。顧海健的海歸身份總是給了他們不小的壓力。

一會兒,還是最熟悉海洋石油開採的顧海健問道:“蘇董,那我們向哪個方向研究?”

海洋石油開採的技術範圍太廣,與陸上石油開採方式迥異。由於特殊的環境,一些在陸上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在海上卻成了問題。國外的海洋開採技術,尚集中在200英尺以下的淺海中,發展方向有好幾種,就戰略上來說,確定一個發展方向,是最重要的事。

蘇城猶豫了一下,道:“海油陸採是第一步,我們先以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爲主。”

他是早有準備的。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目標類似,就是把近海的油藏和陸上的油井聯接起來,從而用陸上設備開採海洋石油。這也是勝利油田開採埕島油田所採用的方法

顧海健回想了一下自己看過的數據,道:“這樣的話,估計能夠開採四分之一的埕島油田。接下來,咱們用圍海造陸還是造人工島的方式?”

圍海造陸就是孤東模式,直接造80公里長海堤,放空500平方公里的海水,然後用陸上採油的方法即可。人工島是埕島油田後期採用的方法,等於只填一部分的海,然後用5000米的入海通道,將人工島和陸地聯結起來,再在人工島上用水平井和大位移井的方式開採。這是因爲大位移井能位移的長度也有限,8公里左右已是極限,遠離陸地8公里以外的油藏,就需要在人工島上進行開採。

從蘇城的角度來看,這兩種方式,都是便宜好用的方法,能夠解決埕島油田的石油開採問題,但缺乏潛力。幾乎不可移植到國外去。

世界最著名的淺海石油產地就是波斯灣,平均水深不超過90米,但它的周圍都是些什麼國家,阿曼、科威特、沙特、卡塔爾,阿聯酋、伊朗伊拉克……哪一家能允許中國石油公司在那裡圍海造陸,或者搞人工島採油。相反,英美國家的海上鑽井平臺,儘管日租金超過10萬美元,卻仍然大受歡迎。

蘇城需要在短時間內得到成果,以滿足總公司的政治訴求,而且,沿岸採用位移井開採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遠離內陸地區,毫無疑問還是要用海上鑽井平臺,雖然它的成本要昂貴一倍以上,但就整體收益而言,反而降低了成本。

人工島的技術,最多在國內玩玩罷了,就算蘇城不開發,照樣有冀東石油公司,或者中海油去開發……同樣的,這種低端技術專利,也是賣不了錢的。

不過,海洋鑽井技術實在複雜,根本不是僅兩百餘人的大華實驗室所能支撐的。

爲了避免傳出去,蘇城因此並不明言,只道:“先搞水平井和位移井再說,下一步怎麼走,咱們再考慮。你先籌建大華海洋石油研究所,就用後面那棟小樓做辦公樓,首先列一個研究表和設備表出來。”

“不等石油總公司嗎?”

“他們官僚作風,不用着急。”蘇城嘴上這麼說,卻希望總公司的反應再遲鈍一點。大象與螞蟻搞合作,螞蟻要是不向把巢穴壘出來,那就只能轉行做蜣螂了。

“那……經費預算呢?”顧海健問,其他人也豎着耳朵。

“首批1000萬。”

“吸”滿房子的抽氣聲,像是自行車鋪搞集中修理似的。

……

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6章 地頭蛇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592章 LNG訂單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529章 回饋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209章 會場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519章 卡脖子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513章 活棋第280章 平倉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548章 捐款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358章 新油田第493章 碳纖維第230章 供應鏈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71章 領導路過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435章 評估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326章 完工獎第274章 炮灰第564章 弊案第304章 深交所第15章 靠山吃山第106章 漁政船第414章 元旦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582章 展團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511章 不行!第421章 分紅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79章 吃丸子第619章 異夢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455章 密談第22章 標的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85章 供貨方第319章 畫外音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169章 老同學第315章 有信心第458章 總統府第290章 10%的希望第95章 顧問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435章 評估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9章 可樂加冰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601章 射孔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10章 天變了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33章 對着幹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58章 廢油田第2章 另類招聘第164章 簽約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468章 設局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512章 金母雞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9章 東*營市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601章 射孔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372章 鑽井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115章 戶口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
第389章 刀尖上的肉塊第36章 地頭蛇第479章 波濤不靖第592章 LNG訂單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529章 回饋第254章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第209章 會場第461章 懸而未決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519章 卡脖子第182章 新合資廠第513章 活棋第280章 平倉第427章 超高層建築第548章 捐款第148章 阿布扎比第358章 新油田第493章 碳纖維第230章 供應鏈第597章 見證者們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71章 領導路過第524章 邀約見面第435章 評估第134章 方式不同第326章 完工獎第274章 炮灰第564章 弊案第304章 深交所第15章 靠山吃山第106章 漁政船第414章 元旦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484章 那又如何第349章 中國列車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582章 展團第497章 一日千里第511章 不行!第421章 分紅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566章 三種選擇第37章 往來無鴻儒第424章 大華投資公司第79章 吃丸子第619章 異夢第544章 我們兜售未來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565章 鍾古夫人第455章 密談第22章 標的第235章 清債領導小組第604章 第三口油井第85章 供貨方第319章 畫外音第583章 各取所需第169章 老同學第315章 有信心第458章 總統府第290章 10%的希望第95章 顧問第433章 多少機會第500章 血壓升高第435章 評估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9章 可樂加冰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601章 射孔第335章 不同公司第410章 天變了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325章 換一份工作?第88章 出口轉內銷第249章 用工制度第233章 對着幹第418章 能做完嗎?第58章 廢油田第2章 另類招聘第164章 簽約第312章 你們買了服務吧第468章 設局第178章 學習氣氛第512章 金母雞第437章 伊藤船業第162章 央視採訪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365章 ……增加到多少第81章 哪裡都有他第9章 東*營市第464章 焦慮的夜晚第601章 射孔第570章 壓縮競爭者第372章 鑽井第118章 技術推廣第195章 千金馬買骨第324章 招商引資第115章 戶口第412章 目標康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