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海滄啓航

張建軍張總經理是一個很實在的人,看他的將軍肚就知道了,那是“有請必到,酒到杯乾”培養出來的。讓張總的老婆回憶,滿紙的辛酸淚啊,當年多俊俏的制服型男,轉眼間就成肚腩商人了……

張總雖然到了企業,實在的風格沒有變。他陪着蘇城在大華的工地上泡了幾天,看着各種多層防滲、可視化管道、檢測井,還有專用的污水處理廠和氧化塘一步步建成,心中激動萬分。

比起其他人,張建軍對海滄計劃的付出最多,感情最深。他1989年就進駐了海滄,親自上陣鋪平了150平方公里的土地,後來又常駐海滄,將三通一平一項項完成。張建軍不僅希望看到海滄計劃成功,石化基地建立,他還希望石化基地不要影響到周圍的青山綠水,碧波海岸。

這樣的想法,張建軍就算是喝醉了也不會隨便說出來的。海滄計劃是中央領導決定的事,誰能進駐誰不能進駐,以什麼規格確定進駐的企業,都是有專門的機構去談的,他以具體經辦人的身份,只有聽命的份。但是,不能說出來的話令張建軍思考的更多。

蘇城的環保行動,毫無疑問的打動了張建軍。在確定大華石化公司引進陳舊的甲醇設備的同時,還會上馬全新的環保措施,而且大部分落實,張建軍忍不住寫了一封報告:請派員參考大華化工公司,修正國內化工環保工作……

這份報告也許並不能帶來全國性的變革。但對蘇城的美譽溢於言表。由於張建軍目前所處的位置,這份報告是可以直上雲霄的。

悄悄的做了一回雷鋒,張建軍繼續甩手遊蕩於大華化工與新興集團的小破樓之間。他不喜歡案牘文件工作,所以定下15分鐘的面客時間,餘下的光陰就全泡在野外和工地上了,大華石化欣欣向榮的建設氛圍和略顯混亂的環境,正是張監軍最喜歡的。

這日仍是照常上班。蘇城和張建軍前後腳到了大華石化公司。不約而同的在公司外停車了。

只見緊鄰着大華石化公司的空地上,不知何時開來了一排車,正叮叮咚咚的造着活動板房。還有丈量測繪的工程師,運輸鋼結構和磚石水泥的卡車,好一副熱鬧景象。

這是要長期駐紮開工的架勢啊。

蘇城打了個手勢。小楊主任就顛顛的去詢問了,一會兒過來報告:“是家叫榮達的石化廠。臺灣榮達石化公司。”

“沒聽過,他們怎麼會自己來建廠?”蘇城略有些奇怪的看向張建軍。海滄計劃裡的石化公司都是乙烯相關產業的。如今臺塑沒來,孤零零的來一個臺灣工廠,難道是做醬油的嗎?

張建軍同樣不明白,道:“沒聽說有其他公司進駐的。我去問問吧。”

遇到臺灣企業,大家都表現的很謹慎。張建軍沒了看工地的性質,坐上自己那輛破舊的切諾基,一溜煙的回去了。

到了第二天,張建軍纔回轉過來。哭笑不得的道:“是一個與臺塑關聯的小廠子,我看,他們是被你逼急了,在海滄建廠表示一下態度。”

“這是好事,我們過去慶一下。”蘇城打理了一下衣服。挺認真的說。

張建軍和他混了幾天,有些熟絡的笑道:“你真覺得是好事?如此一來,大華化工一枝獨秀的好位置就沒有了。”

他佩服蘇城在環保上的投入,並不代表張建軍看不透蘇城的謀算。但是,正因爲蘇城有謀算,反而顯的他在環保上的投入真誠有責任。令張建軍有心相交。

蘇城對張建軍的觀感亦佳,並不掩飾的道:“不是一枝獨秀,說明我產生的壓力有了效果。做了這麼多事,證明自己做的不是無用功,不是挺令人欣然的。再者,我是真想讓海滄計劃成行的。”

“真的?那你的甲醇基地呢?”

“漳州、海*南或者廣*州、上*海,只要有好港口的地方,哪裡不能建甲醇基地。倒是海滄計劃這麼多的資金,一時間難以籌措。”

蘇城說的是難以籌措並非是不能籌措,張建軍聽出來了,不由道:“70億美元,你有辦法籌措?”

“伊拉克戰爭方興未艾,石油價格起伏不定,期貨市場很有機會。”蘇城並沒有隱瞞的必要,他已經開始少量資金介入期貨市場,只是大的行情未到,盈利並不很多。

張建軍卻不喜歡期貨市場,只說:“多空鬥戰太危險了,一着不慎滿盤皆輸,不如慢慢的積累。”

他點到即止,停下又道:“一起去向榮達公司道賀吧,怎麼說也是海滄新區的第一家臺資企業,我要不是問到了上面,根本不知道它的跟腳。”

“我帶兩瓶菸酒做禮物。”蘇城的辦公室裡隨時放着茅臺和中華。不是因爲他喜歡抽菸喝酒,而是這兩樣東西太好用了。尤其是中華煙,在普通的場合就好像門包似的,比真錢都好看好用。這個年代的國家幹部,貪污受賄的雖然不少,明目張膽抽中華的卻不少。平常時間送一包煙乃至一根菸,又方便又好看。

張建軍等了他一下,兩人安步當車到了榮達公司的臨時辦公室前,通名之後,就安心等待。

等了五分鐘十分鐘,卻是始終沒人來應。

張建軍一翹腿,笑道:“得,咱們去裡面看吧,等他們作甚。”

蘇城欣然留下茅臺,把中華煙拆了幾包帶在身上,笑道:“見了人好說話。”

兩人大搖大擺的順着工地亂看,碰到工人了就發兩根菸,一路上也沒人攔着。

由於是化工廠的關係,榮達也要做防滲漏之類的工作。還有大量的管道正在往地下埋。張建軍纔看了大華石化,自然要進行比較。一來二去,臉色就沉了下來。

防滲混凝土的好壞看不出來,防滲膜是沒有的,可視化管道更是不會有。讓張建軍不高興的是,榮達在管道防護如此虛弱的情況下,也沒有建檢測井的意思。萬一有毒物質滲透到了地下水裡,化工廠根本就不知情。

雖然知道臺塑就是這種節省成本的方式,而且比國內許多企業的防護措施已經好了。但是。剛剛看過大華石化的張建軍,又怎麼會因此而欣慰?

在他想來,既然大華石化都能做到多級防滲。世界五百強的臺塑爲什麼不行?

默默的從頭走到尾,張建軍氣道:“這麼大的工程也捨不得一點小錢,真是周扒皮!”

他擡眼看向蘇城,又道:“王永慶當年定選海滄的時候,我們說地方太小,勸他建在海南。王永慶親口對我們說,要在大陸建一個示範工程,給大陸的企業豎立標杆。等以後做大了,再建更大的石化基地,我看。他們的這個標杆快要倒了。”

蘇城莞爾:“不至於,他們在臺灣的環保標準也是如此。大型集團顧慮良多,就像是大型國企一樣,都有一定的規則,你要改他們的環保標準。那就是一團麻煩,一個小小的化工廠,誰會顧慮的到。”

“多謝蘇董體諒……”臺灣普通話順着風聲傳來。一前一後而來的是王勝和一個毛頭小夥子,他們大概只聽到了蘇城的話,否則非得生氣不可。

王勝拱拱手,笑呵呵的做了自我介紹。又道:“這位是臺塑化工部的部長王克嶺。王部長剛從美國學習回來,現在做榮達公司的負責人。”

王勝輕聲介紹。看那模樣,王克嶺的身份是要高出他的,以年齡論,大約是第三代的繼承人。

想明白他的身份,蘇城和張建軍都得感慨:真年輕啊!

不過,張建軍感慨的很正當,他的年紀都有王克嶺的兩倍了。蘇城的感慨就很邪乎了,他比王克嶺也大不了一兩歲。

王克嶺不冷不熱的笑了笑,看看張建軍,又轉向蘇城,上下打量一番,奇怪的道:“你就是蘇城。”

“我就是蘇城。王部長聽過我的名字?”

“別人都叫我王少。”

蘇城一愣神,咳嗽了一聲說“好”。

王勝忙打岔,道:“王少主持建造榮達工廠,是有試驗性質的,我們想看看海滄地區的建廠速度,原料供給還有交通狀況。現在來看,各項標準都很高。”

“海滄是以高標準建設的,榮達應該也做一次高標準的建廠試驗。”張建軍想到什麼說什麼,沒有要避諱的意思。面前的王勝和王克嶺也不值得他避諱。

王勝呵呵的笑了兩聲,想糊弄過去。

王克嶺回憶起適才的聽到一半的言辭,說道:“你說的高標準是環保高標準吧?海滄計劃是一個系統工程,預算增加的話,風險不可控。環保和利潤是一對雙生子,工廠要有了利潤才能繼續生產,環保標準訂的太高華而不實,最後危害整個產業。”

這是典型的臺塑論調,他們在臺灣島內對抗輿論都快要形成自己的理論了。在市場經濟的浪潮中,蘇城贊同他的話。但是,面臨世界性的環保壓力,以前的經驗很快就會不敷使用了。

不等蘇城說什麼,張建軍露出不以爲然的表情,道:“你們也沒有利潤微薄至此吧。”

“若要讓利,首先應該讓給客戶不是?”王克嶺並不相讓,稍停又道:“我們爲了推動海滄計劃,前前後後付出這麼多,總不能不賺錢吧……”

王勝輕輕的咳嗽了一聲,心想:這些話說出來做什麼。

他攔住王克嶺的話頭,向蘇城笑道:“榮達工廠只是一個試驗方案,等結果出來,我們還會做其他嘗試的。”

言下之意是莫要追究了。

蘇城卻是心裡一動,問道:“下一個試驗工廠,什麼時候啓動?”

“過兩天吧,怎麼了?”王勝沒有想太多。

蘇城飛速盤算了一遍,緩緩說道:“王老來大陸了?談判提前了?”

王勝被他第一句驚住了,王永慶的行蹤向來是絕對保密的,臺灣政府都無從知曉,卻被蘇城在這空曠的工地上一句叫破,以至於他對後一句全無感覺。

蘇城看他的表情就知道結果了,不禁感慨萬千。海滄計劃是否能夠成功,就看接下來幾天的了

第228章 爆發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428章 父子第596章 只看看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98章 紅燈綠燈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253章 請託第116章 參觀團第533章 迷霧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169章 老同學第387章 定性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403章 再培訓第85章 供貨方第159章 開標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211章 山寨化第414章 元旦第428章 父子第83章 外方要求第60章 自噴井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657章 投名狀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397章 ……應對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35章 論戰第3章 敲定去向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45章 撒餌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528章 擊潰第388章 落實第620章 封閉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534章 協商第637章 陰謀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607章 備份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117章 高科技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209章 會場第639章 國內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46章 蘇哥哥第590章 開門紅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169章 老同學第202章 新思路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46章 蘇哥哥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596章 只看看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555章 真相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557章 預備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117章 高科技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502章 找人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374章 含油層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32章 技術驗證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493章 碳纖維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314章 臺塑意向
第228章 爆發第187章 您是蘇城吧第284章 戰爭打響第471章 扶貧工程第428章 父子第596章 只看看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98章 紅燈綠燈第220章 一筆爛賬第430章 還有什麼條件第224章 連鎖超市第396章 ……高薪挖人第253章 請託第116章 參觀團第533章 迷霧第268章 真是可氣啊第250章 敢要就敢走第169章 老同學第387章 定性第663章 舊事重提第403章 再培訓第85章 供貨方第159章 開標第505章 自由市場第172章 山窮水盡疑無路第494章 十分之一的碳纖維第211章 山寨化第414章 元旦第428章 父子第83章 外方要求第60章 自噴井第450章 願意參與嗎第657章 投名狀第257章 市場判斷第397章 ……應對第69章 大慶來了第199章 宣傳事蹟第353章 資金與技術第238章 挽救指數第235章 論戰第3章 敲定去向第360章 放棄補償第380章 一條龍服務第212章 請客吃飯第45章 撒餌第130章 善良的總公司第528章 擊潰第388章 落實第620章 封閉第474章 真正的“美食”第534章 協商第637章 陰謀第552章 開始注水第607章 備份第386章 吃過豬肉第469章 發佈新聞第451章 管道項目第540章 大選舞弊第520章 人民記得你第117章 高科技第137章 車間內禁止大小便第400章 怎麼能這樣第209章 會場第639章 國內第359章 競速勘探第46章 蘇哥哥第590章 開門紅第655章 肥肉與利爪第169章 老同學第202章 新思路第381章 居中介紹第46章 蘇哥哥第475章 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第596章 只看看第287章 調查報告第555章 真相第634章 不可逆轉第557章 預備第219章 一起去中國第318章 明確的戰略第309章 技術資料第146章 團結力量第117章 高科技第194章 彌補紕漏第502章 找人第556章 儘管提要求第125章 決不動搖第420章 供應商們第374章 含油層第64章 南二莊廢油井第128章 針鋒相對第285章 怎麼能這樣第207章 重返阿布扎比第32章 技術驗證第345章 保衛人員第408章 我們的新專利第493章 碳纖維第603章 內線交易第314章 臺塑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