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原來我這麼強了?(2/3)

“當你們還在談論擴大農業規模化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實踐農業分工分業的不斷深化了!”

這是馬教授在對南開市的嘉穀農業合作社調研中,認識到的嘉穀集團悄然推動的另一重變革。

農業產前、產後問題,就業務而言,大部分學者把它歸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中。國際經驗表明,發展農業生產***業是解決農業勞動力非農化、老齡化的重要手段。

以美國爲例,美國農業勞動力只佔總勞動力的2%左右,但爲農業提供服務,如農機作業、產品加工、運輸,以及供銷、倉儲、資金借貸、保險、市場信息等服務的人數卻佔整個勞動人口的10%以上,大大超過直接從事農業的人口。

中國嘛,嗯……還是看數據吧:國內農業就業人數佔總就業人數的36%左右,但農業總產值在GDP中所佔比重僅爲17%左右,農業相關服務產業總產值在GDP中的比重更是僅有0.6%。

對比起來,就是100個人共同生活,我們國家需要36個人耕種養殖產出,另外60多人靠蓋房子、造工具來換取糧食,實話實說,小日子過得也不差。

但美國通過農業效率的提升,只需要2人從事耕種,另外98人通過建造、製造以及服務等等更多勞動產出,滿足100人整體的非糧食需求,整體上誰的生活豐富程度更嗨,誰的社會財富更多,還用說嗎?

問題在於,農業效率怎樣提升?

技術當然是關鍵,但農業服務產業也是重中之重。

——農業生產***,通俗理解起來就是爲農業生產作業鏈條提供服務,讓農民更省錢、更省心、更省力氣。

馬教授特別注意到一個數據,加入嘉穀農業合作社的農戶們,差不多有一半轉入了農業生產***業。

這又是一個很有研究價值的點!

作爲國家級的農村經濟研究專家,馬教授有着清醒的認識,農業規模化與農業服務產業是密不可分的——農業服務本就是一個規模化的產物,沒有規模化,農業服務的威力根本發揮不出來。土地新政出臺之後,可以說是爲農業服務提供了發展的沃土。

所以他現在是一個調研,兩份研究!

……

“沒錯,農服行業是我們集團的重點探索方向!”面對像是撿到寶的馬教授,齊政輕描淡寫道。

馬教授強忍着翻白眼的衝動,你們這還是探索嗎?根本就是已經形成了一個農服產業體系好不好?

現在市面上的農服企業都是什麼水平?代收割服務、農機租賃、化肥農藥等農資供應……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一些重大、關鍵性的農業社會化服務,如病蟲害防治、水稻集中育秧、測土配方施肥等領域的拓展和新興服務組織的發育尚處於起步階段,專業化程度低,自身發展面臨瓶頸,無法有效帶動農戶。

相比起來,嘉穀農業合作社簡直是一個“龐然大物”,而配套發展起來的農服產業體系,你居然還說是探索?

“嘉穀的農服業務盈利不難吧?”馬教授問道。

這是農服產業的難點之一。由於農業是露天生產,屬低效產業,農民收入又不高,因此,很難通過提高服務收費來增加贏利。特別是近年來,燃油、農藥、勞力等農業生產成本大幅上漲,農業已進入高成本時代,使原本利潤微薄的農業生產***業收益更低,有的甚至無利可圖或虧損。

但齊政想了想,老實答道:“不難!”

首先嘉穀推動種植的農業項目,效益普遍高於一般作物;而且有機肥、農藥等農資或是自產,或是批量採購,成本可控;嘉穀的農服業務不敢說利潤有多高,但盈利確實不難。

馬教授又問:“嘉穀的農服業務用工不難吧?”

這又是一難。近年來,農村勞動力缺乏開始顯現;加上農業生產用工表面上時間拉得很長,而實際有效作業時間並不長,致使從業人員的收入並不高,對穩定勞動力不具吸引力。另外,高層次的專業技術人員也很難引進。

但齊政搖搖頭:“也不難!”

首先嘉穀的農服規模夠大也夠穩定,員工的收入也更有保證。同時,嘉穀的培訓體系在逐年加強,專業技術人員基本能做到“自產自銷”。

馬教授再問:“嘉穀的農服業務風險控制不難吧?”

齊政依然是搖頭:“嗯,不難!”

這個風險,一指自然風險,這是誰也不可控的(某人呵呵);另外就是農民爲了私利,故意刁難農服企業,甚至單方面毀約,拒交或拖欠農服費用。

但嘉穀農服業務背靠自己組建的農業合作社,而且掌控着整條農產品供應鏈,自然沒人敢刁難。

馬教授無奈攤手道:“農服行業普遍面臨的痛點,放在嘉穀身上都不算事兒,這樣你們還覺得不滿足?”

“當然,嘉穀的農服行業目前還是依託和服務於嘉穀體系,但怎麼也不算弱了吧?”

齊政這才恍然。

——經過多年的摸索發展,嘉穀在開展農業生產***的技術力量、設施裝備、服務主體等方面,原來已經具備相當的規模了!

作爲嘉穀提供農服業務的主體公司,嘉穀農資現有1.5萬從事農業科技推廣服務的專業技術人員;擁有種類較爲齊全的農業動力機械、配套裝備和倉儲、物流、加工等設施設備;已經培育了1000多個農業合作社……

可以說,在離國家出臺政策將農業生產***業打造成爲戰略性產業還有七年的當下,無論是從規模來看,還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嘉穀農資儼然成爲了國內農服行業的龍頭。

說實話,嘉穀農資由於不是生產性企業,不要說在外界了,即使是在嘉穀體系內,都是低調得一筆——它不像嘉穀糧油、嘉穀乳業、清源啤酒那樣名聲赫赫,產品熱銷全國;不像嘉穀農業、嘉穀農牧那樣四處“跑馬圈地”;也不像嘉穀國際那樣全球巨資併購……

換句話來說,“隱身”在嘉穀體系中的嘉穀農資,常常是被忽略的角色。

但細細一看,原來我已經這麼強了?

……

稍等,還有一更……

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12章 雛苗入場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664章 崇拜(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12章 雛苗入場第150章 攪局者(2/3)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
第409章 讓努力者致富(1/3)第572章 爲我的開疆拓土開路(2/2)第104章 乳業背後的軍火商(2/10)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539章 非土豪無以種樹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164章 大單來了!(求票票)第205章 有錢和沒錢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507章 轉折點(3/3)第34章 生日之夜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517章 爲人父者(1/2)第731章 你們願意接受一個壟斷的嘉穀嗎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577章 狗大戶來了(1/2)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688章 到沙漠去(上)第249章 提供信心的供貨大會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410章 讓觀望者奮起(2/3)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618章 體系之戰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622章 一“豆”成名(4)第12章 雛苗入場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13章 靈陣初顯威(上)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273章 遠東的掠食者們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488章 國人對嘉穀體系的信心第25章 老油井(求收藏!)第655章 河清海晏有“水草”第238章 國家層面的支持第321章 從貝加爾湖“調水”第327章 非凡的固沙手段(3/5)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236章 我出錢,你出地第391章 鶴立雞羣的嘉穀油(1/4)第196章 蟲害來襲(2/4)第567章 “超級乾旱”來襲(3/3)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571章 挖金礦的和賣牛仔褲的(1/2)第624章 令人信服第549章 正義不會缺席(2/2)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582章 補強短板(2/2)第24章 老美的農業神話(週末求收藏!)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40章 除了嘉穀,還有誰(3/3)第482章 無聲的反擊(第一更)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416章 以併購始,以併購終(5/5)第63章 身嬌肉貴的“二師兄”(求收藏!)第664章 崇拜(2)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708章 散發着金光的合作社(1/2)第70章 絕殺(求收藏!)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538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358章 相信女兒的眼光第217章 有些氣不能忍第403章 旌旗遍插南國(1/4)第574章 頭大的丸紅商社(2/2)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12章 雛苗入場第150章 攪局者(2/3)第53章 嘉穀戰略(下)(求收藏!)第575章 遊說,以及對手的對手(1/2)第265章 奶粉火爆上市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260章 本土公豬頭頂綠第627章 錢常有,好參不常有(1/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509章 嘉穀特色之路(二合一)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79章 啤酒這個江湖(求收藏!)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59章 一攬子投資協議(求收藏!)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643章 送上船(2/3)第563章 美國大旱的陰影(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