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

其實,靈陣對於冷水團養殖三文魚的直接作用,尤其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並沒有那麼神。

說白了,水產水產,是先有“好水”纔能有“好魚產”。在“水產養殖八字法”中,第一個字就是水。

但是,別看各國都有養殖用水標準,某種意義上,有50%以上的水產品都是在不達標的水中養殖的——不要迷信所謂的“抽檢合格”,如果按照嚴格標準,就算是發達國家,不達標的水產養殖環境也比比皆是。

嘉穀2號漁場初建,靈陣直接提供的,其實是遠超正常海域的海水淨化能力。換言之,嘉穀漁場遠遠超過國家標準的養殖環境,不會因海洋生物的增多而積累病菌,反而加速了漁場食物鏈的形成。

所以,董教授團隊在發現這一狀況後,一方面是歎服於嘉穀在生態系統構建上的恐怖實力;另一方面,則是對項目成功信心大增,進而產生了更大的野心。

“我希望,在冷水團養殖三文魚項目研究成功後,也能同時在三文魚魚種高效擴繁技術上取得突破!”眼看着第一期測試穩定了下來,董教授馬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樣的話,項目組的壓力會不會太大?”齊政關心道。

“不會。三文魚對於黃海冷水團的適應性超乎我們預料,現在同步進行苗種高效擴繁研究,還能充分利用人力資源……”董教授肯定道。

行吧,負責幹活的人都這麼說了,難不成作爲資本家的齊政還會反對?

要知道,項目現在養殖的三文魚苗,都是從挪威進口的。就算董教授現在不說,等到項目成功了,魚苗擴繁也會遲早被提上日程。

三文魚是一種深海魚,但每年繁殖的時候會穿過海洋到河流中產卵。人工養殖的三文魚,也是採用了這種模仿其習性的方式。

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極爲繁瑣的人工繁殖過程。在養殖基地內,人們取出魚卵把其放在淡水內孵化。經過精心呵護,孵化成小魚,但小三文魚還需要在淡水裡繼續生活,直至在1年半以後體型長到足夠大的時候,纔會引入到海水裡生活。

國內現在的問題是,缺少優質親魚種質資源,苗種主要依靠進口發眼卵來獲得。

在嘉穀的光芒下,董教授極力試圖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們準備利用養殖商品魚作爲親魚,通過光照、水溫調控、激素誘導及人工授精等方法,力爭早日實現三文魚苗種的規模化生產。”

“另外,科學養殖很關鍵的一點是飼料配製。由於三文魚生活環境既有淡水又有鹹水,不同的生長期需要進食不同的食物。因此,我們也要根據魚的不同生長期配製不同的飼料……”

好吧,齊政確實看到了董教授的積極性。

積極主動的“員工”,是所有老闆都欣賞的,齊政也不例外。

而事實上,齊政這種大boss的衷心欣賞,能提供的資源也是一般人無法想象的。

看完董教授調整後的研發計劃後,齊政沉吟片刻,說道:“嗯,這樣吧。苗種擴繁是三文魚養殖的核心,估計沒有人會拱手相讓,要靠我們自主突破了;但飼料研製,我看能不能從國外引進相關技術,哪怕少走點彎路也好。”

“……”董教授還能說什麼,他再次感受到了抱大腿的爽感!

……

在三文魚養殖界,無論是規模還是技術領域,挪威都是當之無愧的“一哥”。

但也正如齊政所說的,苗種擴繁技術可是人家的看家本領,是不可能轉讓的。他們只想將更多的三文魚銷往中國,而不是讓中國來“搶飯碗”。

當然,三文魚飼料配方和技術倒是可以商量,但嘉穀農牧試探性接觸後,直接被開價嚇跑了。如果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還不如自己上呢!

隨後,嘉穀將目光投向了島國。

苗料的開發對水產養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島國在苗料的研究上於全球久負盛名。

譬如嘉穀瞅準的技術引進目標——島國水產株式會社,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今天的“日水”,作爲世界九大水產巨頭之一,擁有鏈接世界各地水產品的全球供應鏈,除了海洋捕撈,在水產養殖佈局方面,也是全球戰略。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水就開始從事三文魚的養殖和加工,時至今日,包括從三文魚魚苗到成魚各階段的飼料,日水都有豐富的技術儲備。

不同於挪威同行的高冷,日水對於嘉穀的技術合作提議表現出極大的興趣。

過了兩天,齊政果然見到了日水前來的代表高橋博宇。

高橋博宇是日水飼料的負責人,主要從事海產魚育苗用飼料和成魚用配合飼料的研究和開發,在島國水產界有着相當的地位。

大概也是因爲如此,見面後,高橋博宇表現得有些倨傲,開口就問:“你們要在溫帶海域養殖三文魚?養殖場在哪裡?我們去看吧。”

齊政搖搖頭:“養殖場先不急,我想先了解一下,日水掌握的技術值不值得我們取經。”

高橋博宇就“嗤”地笑了一聲:“咳咳,在水產養殖設備方面,中國可能有些領域比我們先進;但是與之對應的‘軟件’方面,比如配方飼料的相關技術,在仔魚和稚魚飼料方面,相信我,全世界也沒有幾家敢說比我們更有優勢。”

“以三文魚爲例,剛孵化出來的仔魚,消化系統還沒有完全成熟,此時,找出能夠被吸收的蛋白質原料是關鍵。其次,營養被吸收後能否正確被魚體各個部位利用,然後長成一條健康的魚,也需要去評估魚體對營養水平的真實需求,並在配合飼料中去相應匹配。”

“再者,配合飼料粒徑不能差距太多,規格要相對統一,且要做成慢沉料,在下沉過程中讓魚苗能順利吃掉。因此對飼料企業的設備和生產工藝提出了較高要求……”

“不要說你們養殖三文魚剛起步了,就算是養殖成功了,也很難與我們公司長期以來幫助三文魚生產商成功的記錄相匹配。”

高橋博宇說得毫不客氣,但齊政同樣不客氣地回道:“很好!這樣的話,我們的接觸纔不是浪費時間。”

高橋博宇一噎,忍住了再次嗤笑的衝動。

要是以前,日水就跟大多數島國企業一樣,雖然熱衷於技術研發,但相對保守,因擔心技術流失而只會選擇簡單的輸出產品,這種直接到中國本土進行技術轉讓,幾乎是不可以想象的。

但時代不一樣了。

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水產養殖市場,從數據上看,目前中國的海水魚飼料市場的規模雖然還沒超過100萬噸,但這其中不包含活餌,如果把目前使用的活餌都換成配方飼料,市場規模有望增長到200萬噸/年——這相當於島國市場的5倍。

這麼一大塊肥肉,傻子纔會忽略。

是的,高橋博宇的主要目標,並不僅僅是三文魚養殖飼料,而是瞄準了中國的整個水產飼料市場。

說到底,日水其實不相信嘉穀能在溫帶海域成功養殖三文魚;但由於請求合作的對象是嘉穀集團,日水方面就有了不一樣的想法。

高橋博宇也瞭解過嘉穀集團的發展歷史,不得不承認,嘉穀在投資方面,簡直有如神助。他們做的項目,鮮少有不賺錢的,就是第一個建設的漁場,眼看着也算成功了,還真是厲害!

從嘉穀農牧的漁業板塊發展可以看出,其與世界九大漁業巨頭有着相近的發展邏輯——初期在局部市場擁有一塊壟斷性(或近似壟斷)的海洋漁業資源並掌握定價權,據此整合區域性的渠道,然後以渠道優勢反向整合本國及他國漁業資源,並同時發展海洋食品業務、進入零售乃至餐飲領域,藉助資本力量不斷整合,形成滾雪球的發展態勢。

這很難讓日水不相信,哪怕嘉穀養殖三文魚的嘗試失敗了,但其成爲中國水產巨頭,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這樣的話,綁定了嘉穀,也就在中國水產養殖市場處於不敗之地了。

於是,高橋博宇調整了一下情緒,說道:“齊董,我們日水願意把包括核心配方技術在內的全套生產技術引進到中國,比如三文魚最優良的配方和嚴格挑選的主要原料等。我們希望能與嘉穀合資建廠,共同生產……”

“等等,我想你們是誤會了,我們並不是想要合資,而是要進行技術交流。”齊政突然打斷了談興正濃的高橋博宇。

高橋博宇眉頭一皺,問:“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就是以技術換技術。”

高橋博宇徹底不明所以了。

齊政微笑道:“我們可以向日水提供一種特種滸苔的養殖技術,換取日水的三文魚飼料配方技術!”

高橋博宇差點笑出聲來了。

滸苔?你是在跟我開玩笑嗎?

誠然,在島國,滸苔被叫做青海苔,將其加工製作成滸苔粉,是一種奢侈的調味料,價格昂貴,只在高檔料理中使用。

市場這麼好,島國自然也就投入了不少的資源發展。如今甚至已經發展到利用海洋深層水去養殖滸苔了。嘉穀這個連深遠海養殖都還沒能走出去的“新人”,有什麼資格用滸苔養殖技術換取合作?

高橋博宇剛想拒絕,齊政像是看出了他的心思,遞過來一份資料:“你且先看一下這份資料。”

高橋博宇漫不經心地翻開資料,目光頓時一凝。

“特種滸苔,全年可生長,畝產超過100噸……”

他的臉色瞬即發生了變化,目不轉睛地看下去:“……共開發出兩個成熟品種,一個是生物能源品種,通過裂解反應生產生物油,產油率高達66%……”

“另一個是飼料品種,富含活性多糖、維生素,粗蛋白含量高達23%……配套研製了適用於海蔘、鰈鮃類等海產的藻類飼料……”

如果說第一個品種對於水產養殖業來說關係不大,第二個品種就讓高橋博宇瞪大了眼睛。

而且,就算不說這種“特種滸苔”的資源開發價值,如果資料所言不假的話,就憑這種變異滸苔的生長特性,其就是海域營養化最好的治理植物,這對於解決海水養殖產業中未吸收餌料以及養殖生物排泄物污染的現狀,簡直是絕佳的“神兵利器”。

高橋博宇顧不上自己本來要說的東西了,迫不及待地問道:“你們真的培育出了這種滸苔?請恕我冒昧,我能親自參觀嗎?”

三文魚飼料配方技術?世界幾大水產巨頭手上誰沒有?但這種“特種滸苔”,如果是真的,那就真的是獨此一家了。

還沒進入實質性談判階段,高橋博宇就被齊政拋出的“誘餌”給唬住了!

……

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8章 情懷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732章 緊張感(1/2)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38章 縱論(下)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609章 草!(1/2)第690章 回血(1/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609章 草!(1/2)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593章 嘉穀動,遠東不穩(2/2)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636章 契機(1/3)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663章 崇拜(1)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656章 豬腦子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58章 勾人(1/3)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610章 草!草!(2/2)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
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635章 集體航向,世界讓路第534章 不可思議的順利開局第58章 情懷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185章 嘉穀再整合(上)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560章 只待揚名的牛肉(2/2)第616章 當中國大豆衝擊市場(1/2)第427章 找到組織了(1/3)第580章 一路平推(4200字)第213章 破產的鄰居纔是好鄰居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626章 投資爭越山海關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67章 利益糾葛(求收藏!)第267章 作死之路第300章 猛將必發於行伍(補更2/14)第496章 以身立法?(2/2)第601章 總是要改變一些東西的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588章 薪火相傳,與國同休(4600字)第716章 家底有多豐厚(4K)第545章 從門庭若市到門可羅雀第335章 沙漠“人造”風場(4/4)第732章 緊張感(1/2)第523章 穩坐釣魚臺第317章 追求美好生活(補更3/16)第15章 養殖的工廠化管理(求收藏!求推薦票!)第240章 比不上嗎第638章 啤酒“饑荒”(3/3)第705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下)第596章 嘉穀的方案(1/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188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下)第295章 王國背後的男人第38章 縱論(下)第269章 又一家掉坑裡的外資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268章 針對毒奶的前瞻性佈局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233章 坑總統的修路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212章 要做大地主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609章 草!(1/2)第690章 回血(1/2)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398章 真·亮瞎眼(1/3)第117章 你還真敢叫天價啊(2/3)第578章 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2/2)第541章 讓更多真金白銀“上山下鄉”(2/2)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255章 搖錢樹?妖樹?第462章 通脹時代?(1/3)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609章 草!(1/2)第704章 有嘉穀這麼一個對手(上)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593章 嘉穀動,遠東不穩(2/2)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第503章 很有搞頭(1/2)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285章 榮獲食品界“諾貝爾獎”第394章 厲害了我的油(4/4)第102章 做有根的乳業第636章 契機(1/3)第276章 新年搶豬,幽靈終現第189章 花團錦簇(3/4)第663章 崇拜(1)第443章 長遠的目光(1/2)第656章 豬腦子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187章 一座城市的決心(上)第551章 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2/2)第359章 老丈人的決斷第396章 嘉穀的鎘大米陰影(2/3)第241章 開啓掠奪模式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246章 高盛的眼光第658章 勾人(1/3)第332章 營養物質從海洋到沙漠(1/4)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610章 草!草!(2/2)第174章 真·人蔘當蘿蔔賣(2/3)第380章 自帶“流量”的嘉穀豬肉(1/3)第161章 組團參展(1/3)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222章 我帶着誠意而來第280章 爲留真相在人間第535章 被唬住的世界水產巨頭第247章 投行的長遠貪婪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351章 給央企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