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體系之戰

“我們談談嘉穀的特種根瘤菌劑吧。”

當施羅德笑眯眯地說出這句話時,卻是滿心的無奈。

對於中國的大豆振興計劃,邦吉不是沒有關注。

甚至於,中國人推廣的大豆新品種畝產高達400公斤/畝的“傳言”,在國際大豆種植者聯盟遊說中國回來後,也不是什麼秘密。

但是,像很多西方人對中國骨子裡就有那麼一種高高在上的味道一樣,邦吉內部對於類似的“傳言”,也充斥着濃濃的傲慢與偏見。

在經過一番調查之後,邦吉首先確認了一點,中國人推廣的大豆品種依然是傳統品種,而非轉基因品種,擔心就消弭了大半;如果非要說還有什麼要關注的,大概也就是配套的根瘤菌製劑了。

但是,通過接種根瘤菌製劑,使大豆平均增產10%,已經是國際上公認的常規技術,在發達國家還真的不算什麼“秘密武器”。

在美國,大豆根瘤菌生物固氮技術的普及能達到60%,這也是美國大豆高產的原因之一。也就普及率還不到1%的中國,纔會將根瘤菌劑當做寶。

自然而然的,邦吉也沒有太重視中國大豆產業發生的嬗變。

只是,當嘉穀的特種根瘤菌製劑能使大豆平均增產30%~50%,這就不算什麼“常規”技術了——這個數據,是從中國第一波中早熟大豆收穫後得出的。中國人在南方與甘蔗套種的大豆,據說並沒有換種最高產的“嘉豆13號”,只是普及了嘉穀的特種根瘤菌製劑,就迎來了產量的暴增。

這種實實在在的成果,不比任何嘴炮或者實驗室的數據,再堅持認爲中國人是虛張聲勢就是腦殘了。

齊政也不意外邦吉會第一眼就看上嘉穀的特種根瘤菌製劑。

作爲一種配套技術,不用經歷複雜的圈地,不用經過辛苦的開荒,不用增加勞資雙方的矛盾衝突,只需要在現有的大豆種植園內推廣,就能有明顯的產量增長,實在是再有價值不過了。

這樣的技術,對於在美洲控制了大豆種植主要份額的四大糧商,有着非凡的意義。

所以,儘管對於邦吉誤判形勢極爲無奈,施羅德也只能飛快地轉動着腦筋,準備應對齊政的獅子大開口。

齊政卻表現得像個純粹的好基友:“基於我們與邦吉的良好合作關係,如果邦吉需要,我們非常樂意分享特種根瘤菌劑……”

瓦特?就這樣?嚴陣以待的施羅德像是一棒子打在棉花上,差點閃了腰。

施羅德不相信這廝會這麼好說話,他的眼神,他的表情,都告訴齊政,別想騙我,什麼條件,說吧。

齊政笑笑,接着說道:“只不過,我們的特種根瘤菌製劑,邦吉估計掌握不了,也用不上。”

施羅德心裡咯噔一下,嘴上卻不服輸道:“你可別小看我們。如果說育種不是我們邦吉的強項,肥料這塊業務上,我們還是有很強積累的。”

以根瘤菌爲生產菌種製成的微生物製劑產品,歸根到底不過是一種菌性肥料。

齊政當然不會小看邦吉在肥料領域的積累,任誰也不敢小看南美的肥料霸主啊。

但是……

齊政聳聳肩:“我的朋友,你要知道,根瘤菌結瘤具有專一性和選擇性,所以一種根瘤菌通常僅在一種或很少數豆科植物上結瘤固氮。嘉穀的特種根瘤菌劑,也只與特定的大豆品種相匹配。”

“嗯?”施羅德心底微沉。

邦吉其實也明白有這樣的可能,卻絕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可能變爲現實。這麼好使的增產“利器”,只能看不能用的話,太糟糕了。

“當然,具體的效果還要由試驗來證明,我們可以提供製劑樣品,讓邦吉親自試驗。”齊政神秘地微笑。

施羅德神色難明地觀察着齊政輕鬆的表情,半晌,才感謝道:“謝謝,不管價值如何,我們記下了嘉穀的誠意。”

施羅德滿懷希望而來,卻被齊政三言兩語打發了,後面再也沒有多少打高爾夫球的興致,又說了一會話,就告了一聲罪離開。

齊政看着他絕對沒有表情那般平靜的腳步,內心倒是有些振奮。

邦吉,或者說四大糧商,都還沒有意識到,振興中的中國大豆產業,是另一套體系間的競爭。

跨國糧商主導的轉基因大豆,與水肥、農藥、機械、信貸等等,都是相配套的,是一整套的體系。

四大糧商,和孟山都等種子巨無霸,組成利益同盟,在這套轉基因大豆產業體系中實現了自身利潤的最大化。

如果嘉穀單單弄出一樣或幾樣領先的東西,相對整套轉基因大豆產業體系來說,基本是於事無補。國產大豆產業若想活得舒坦,不受這些利益同盟的鳥氣,只能搞出屬於我們自己的競爭體系。

齊政沒有對施羅德說假話,嘉穀的特種根瘤菌製劑,是與國產大豆捆綁在一起的,或者說,是與嘉穀系大豆品種捆綁在一起的。

這種基於“靈氣”同化的捆綁,是轉基因大豆利益集團難以解除的。除非是像俄遠東那樣,引入整套嘉穀系大豆生產體系,才能發揮出其真實價值;否則,還不如一般的根瘤菌製劑有效。

但跨國糧商會放棄自己的體系而靠向嘉穀嗎?

用屁股想想都知道答案——打壓還差不多。

之所以他們現在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齊政也看出來了,是因爲他們一貫的驕傲。

中國正在崛起,我們既是他們的客戶,又是他們的對手,他們需要我們,又必須防着我們,他們既驕傲又害怕。

在先發而雄厚的技術和經濟實力下,他們仍然可以驕傲自信,在他們眼裡,西方體系代表了先進主導,而東方始終是落後、附屬和服從的——這樣他們纔可以放心的一週只上四天半班,晚上喝酒到天亮,工作只用打些電話就夠了……

讓他們害怕的是,他們根本阻止不了我們的腳步,一如國產大豆的如期振興。

以前,嘉穀只是“建橋墩”——“嘉豆13號”高產品種,特種根瘤菌製劑,農民合作社……解決的只是產業鏈上某個環節的問題。

現在,當嘉穀開始將分散的橋墩聯結起來,鋪上橋面,就慢慢形成了我們自己的大豆生產體系。

齊政振奮的是,國產大豆體系初成即顯威,而更多的農業生產體系正若隱若現。

……

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150章 攪局者(2/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64章 崇拜(2)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12章 雛苗入場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630章 打腫臉(1/2)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646章 要上市?(2/2)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章 誰吃虧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630章 打腫臉(1/2)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
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368章 島主難當(1/3)第51章 大牛加盟(求收藏!)第685章 還有什麼能夠阻擋(2/2)第150章 攪局者(2/3)第195章 多管齊下,技術攻勢(1/4)第175章 千年人蔘?這可以有(3/3)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664章 崇拜(2)第71章 我家綠油油的豬圈不尋常(求收藏!)第50章 招攬(求收藏!)第11章 深謀與認可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304章 物價上漲帶來的營收暴增(1/3)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355章 華人金融雙星?(4/4)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207章 佈局,大颶風逼近第12章 雛苗入場第490章 養豬造“氣田”(1/2)第600章 要打翻身仗(2/2)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286章 讓祖國的下一代喝上好奶粉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459章 謎一樣的中國乳業(1/2)第105章 這貨是誰(3/10)第404章 難以撼動的領先優勢(2/4)第431章 可怕的堅持(2/2)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37章 東邊,暴雨傾盆(2/3)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312章 利國利民的海上“草原”(1/3)第674章 何以使民賣命(1/3)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630章 打腫臉(1/2)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646章 要上市?(2/2)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435章 這不,雨來了(2/2)第193章 這麼好的事?第632章 大國購買力,恐怖如斯第599章 發力的“嘉穀系”(1/2)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140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上)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91章 被“醃製”的土地(求收藏!)第610章 草!草!(2/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392章 鋒芒太露,聯合抵制(2/4)第492章 未來是我們的第136章 西邊,生命在盼雨(1/3 求訂閱!)第713章 我喜歡以勢壓人(2/2)第362章 一份大聘禮(3/3)第270章 向廢棄礦區要牧場第665章 能源林計劃第39章 野心(求收藏!)第706章 小麥之變局(二合一)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679章 當有人負重前行(2/2)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389章 一觸即發的食用油大戰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642章 暢飲姿勢(1/3)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556章 哪來的底氣(2/2)第680章 銀行的態度(1/2)第45章 食品佈局(求收藏!)第612章 逮着日系糧商欺負(4000字)第366章 我要結婚了!(4/5)第3章 誰吃虧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203章 百年老樹入總部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261章 高盛的黑手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130章 慘淡的國內大麥種植(3/3)第641章 快來中國暢飲吧(3/3)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512章 與雜交水稻之父的初見(2/2)第630章 打腫臉(1/2)第296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377章 看上嘉穀土豆的百事公司(2/4)第131章 最“高貴”的糧食(1/3 求訂閱)第734章 逼宮之路(1/2)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150章 攪局者(2/3)第379章 特別“牛”(4/4)第122章 聯合對手(1/3 求訂閱)第55章 縣委重視(求收藏!)第364章 後悔死了(2/5)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592章 利益動人(1/2)第417章 對抗“厄爾尼諾”(1/2)第582章 補強短板(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