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神奇套種,共鳴雙生(1/3)

“在甘蔗地上套種黃豆我聽說過,但這真的靠譜?”種了三十多年甘蔗的老蔗農楊福堂一臉懷疑道。

他家裡的蔗田,或者說周邊區域一萬多戶蔗農的蔗田,都被嘉穀糖廠“包”了。

這就是桂省糖業的基層生態。每個糖廠都有嚴格的蔗區劃定,每一塊蔗田或者每一個蔗農,清晰地對應着唯一的糖廠。

當然,當地政府對糖料種植業的“規劃”和“引導”只是保障原料供應的“標”,提高種植戶收益纔是保障原料供應的“本”——畢竟,蔗農是否選擇種植甘蔗,完全是自願的,如果選擇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糖廠也只能乾瞪眼。

爲了提高種植戶的種植熱情,製糖企業們可謂各施其法。

大舉普及科學技術,努力推廣良種良苗是最經濟最常見的;改善蔗田生產條件的也沒少見;推廣蔗田間套種其他經濟作物,提高蔗田的綜合收益,老蔗農楊福堂聽說過,但自己親身體會還是頭一回。

——被嘉穀收購的糖廠,之前只是坐等甘蔗收穫,然後按部就班地收蔗榨糖,至於更多的,呵呵……

但嘉穀進場後,像他這樣的蔗農都感受到了這家公司的“折騰勁”。

組建合作社,換種新蔗種,在甘蔗地裡套種黃豆,施用有機肥,據說還引進了甘蔗收割機等大型機械……

如果不是嘉穀糖業跟他們簽訂了包種苗、包技術、包產量、包銷售、包價格、包效益的“六包”合同,還提出市場風險由公司承擔,讓他們吃了“定心丸”,他是不敢嘗試的。

但他按照嘉穀技術人員的指導方法進行種植後,心裡還是有些後悔了。

甘蔗的種植行距加寬了——要匹配大型收割機的要求;大豆和甘蔗共用水肥;還要澆那價格據說死貴死貴的液態有機肥……

這樣搞,產量真的有保證嗎?今年的甘蔗行情應該不錯,自己像往年那樣正常種植難道不好嗎?

嘉穀農資的技術指導人員何勁鬆當然也看出了楊福堂的忐忑不安,對此一臉無奈:“楊大爺,你就放心吧,甘蔗產量是低不了的。”

“你也應該知道,黃豆是肥田作物。甘蔗田間套種的黃豆,不但不與甘蔗爭地,而且還將自己吸收不完的氮素固定在土地裡,供應甘蔗生長吸收;且黃豆的植株矮小,不與甘蔗爭光,不影響甘蔗正常生長,大豆成熟時落下的老葉、砍留的豆根又成爲甘蔗生長很好的有機質肥料……”

“最關鍵是,我們這種黃豆生長快,3個月後就可以收穫,到時候還可以再種植其他品種……”

楊福堂被說中了心思,有些訕訕:“我這不是怕天氣乾旱嗎?”

何勁鬆笑道:“所以我們澆了液態有機肥啊。這是我們公司用酒精廢醪液添加了生物菌種製成的光合菌肥,在乾旱時用它澆甘蔗地,就像給甘蔗地蓋上一條被子,這‘被子’把養分和水分全蓋住,跑不了。一旦遇到雨天,藏在土壤裡的養料會在雨水的配合下充分釋放,甘蔗又一次得到充足的養分。”

“你老就看着吧,‘一地兩豐收’是跑不了的。”

何勁鬆說得沒錯,隨着甘蔗和黃豆相繼生長起來,明顯可見長勢極好。

而且,一般人看不出來,但有幾十年甘蔗種植經驗的楊福堂敏銳地察覺到,甘蔗的生長速度好像比平常加快了一些。

……

“當然長得好囉,這可是我們集團發現的最成熟的一對‘共生’作物!”面對前來桂省考察甘蔗套種長勢的實驗室大佬陳建章,齊政笑着說道。

正如齊政所說,嘉穀在桂省推廣種植的新臺糖22號甘蔗良種和嘉穀實驗室育成的“南早1號黃豆”優良品種,是一對“共生”的農作物。

有些生物在生長髮育過程中,表現出互相促進或抑制現象,在生物學上統稱爲共生現象。

事實上,在農業生產中,這種“愛”與“恨”交織的現象也並不少見。

譬如洋蔥和胡蘿蔔是好友,它們發出的氣味可驅逐相互的害蟲;英國科學家用根莖葉散發化學物質的蓮鮮草與蘿蔔混種,15天就長出了大蘿蔔;常鬧根腐病的捲心菜如與韭菜同栽一畦,病則不治自愈;但捲心菜如果與芥菜、芹菜“相處”,會兩敗俱傷,枯萎而死……

嘉穀實驗室也將這種植物相生相剋的新興科學——生物化學羣落學,作爲研究重點。而目前最大的成果,就是甘蔗和黃豆。

這其中也有齊政的功勞。受靈陣與生物發生頻率共鳴而產生作用的啓發,齊政不免思考,如果兩種生物在生物頻率上產生共振,會有什麼效果呢?

經過實踐證明,它們會互相呈現勃勃生機,進而產量大增!

在嘉穀指導種植的甘蔗套種田內,齊政可以“感應”到,新臺糖22號甘蔗和“南早1號”黃豆之間,形成了一種奇妙的共振波頻,促使其體內蘊含的生機愈加旺盛。

“相生相益,少投入,多收穫,這簡直是爲我們打開了一個新天地!”看到大規模試驗初見成效,陳建章也不由得激動起來。

齊政也挺興奮,某種程度上,這兩種作物形成“共鳴雙生”後,達到了“青竹百靈陣”的相當一部分功效——按照這個方向摸索,除了那些改天換地的超自然靈陣外,其他靈陣可以在相當一定程度上被替代。

陳建章說得一點都沒錯,這對齊政來說,也是打開了一個新天地。

更有優勢的是,科學家們只能摸索研究,但齊政可以按照特定的方向培育啊!

“大自然真的是太神奇了!”研究愈深入,陳建章對大自然也就愈加敬畏。

反而是心裡有數的齊政,一臉淡定。

另一邊的老蔗農楊福堂就沒想那麼多了,他只知道,眼看着甘蔗和黃豆都越長越好,甚至甘蔗還沒褲腰高,黃豆就能幫他掙到不少錢,簡直要將其當“金豆子”一樣伺候了。

跟着嘉穀混,有錢途啊!

……

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194章 真·“嘉穀”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9章 嘉穀公司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7章 坦白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10章 合股經營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
第448章 “國參”崛起依靠誰(1/2)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98章 海濱綠色長城(下)第309章 大有機肥計劃(1/3)第473章 這有點秀啊(2/2)第291章 中國牛奶世界造第587章 從農家子到跨國經營新星(4000字)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271章 大豐收(上)第165章 衛星照進農田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56章 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第279章 掙扎與被放棄第90章 兩個村子(求收藏!)第133章 節水!節水!(3/3)第139章 災後的希望(補昨天一更)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644章 一羣馬屁精(3/3)第352章 後糧食危機時代(1/4)第14章 靈陣初顯威(下)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363章 令人瘋狂的銅礦(1/5)第324章 打通治沙的“任督二脈”第166章 落後的焦慮(1/4)第662章 新興植物改變世界(下)第301章 次貸危機:雪崩的來臨第689章 到沙漠去(下)第464章 潰不成軍(3/3)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637章 逝去的金錢(2/3)第344章 資本盛宴第194章 真·“嘉穀”第583章 推心置腹(1/2)第686章 有人走了(1/2)第154章 國豆靠吶喊,美豆靠補貼(3/3)第458章 是誰讓喝奶變平等?(3/3)第698章 嘉穀系電商上線(1/2)第606章 南方大豆新位勢第119章 把最好的留給國人(1/3 求訂閱!)第192章 魚米之鄉的憂與喜(3/3)第88章 欣欣向榮(求收藏!)第146章 坑了一把還不夠?(諸君元旦快樂!)第9章 嘉穀公司第206章 颶風之始,相信直覺第110章 敗露(8/10 求訂閱)第107章 我老實,選我吧(5/10)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562章 進化的牧草之王(2/2)第7章 坦白第204章 今夏,酸甜霸道第171章 註定白費心機(2/3)第10章 合股經營第709章 想當年有個機會(2/2)第334章 真·瀚海明珠(3/4)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653章 無人聲援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173章 當大豆遇上百草之王(1/3)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399章 紛至沓來的礦業大佬(2/3)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342章 聯合擁抱節水時代(3/4)第501章 糧商“種”能源第434章 敢開發就敢回去(1/2)第428章 單打獨鬥的時代已然過去(2/3)第184章 狼來了(4/4)第328章 清水滿溢,生命自來(4/5)第508章 鉅額營收,巨頭前行第527章 我們的海鮮牌(2/2)第516章 行業整合之始(4k)第258章 風起雲涌下的養豬同行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23章 我向前每邁進一腳第100章 當前的霸主,未來的對手第108章 委屈的奶農(6/10 求訂閱)第54章 分紅與過年(求收藏!)第407章 王者誕生,行業洗牌(1/2)第598章 一聲令下,雲而景從第374章 大漠“風機之王”(1/2)第564章 對內不作惡,對外不手軟(2/2)第275章 勝利果實和一盤大棋第451章 品牌暗戰(第二更)第365章 以碧海藍天爲證(3/5)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8章 靈植與靈陣第336章 沙漠裡的開荒牛(上)第415章 遠東潛流(4/5)第81章 新靈陣與新產品(求收藏!)第559章 人家的沙漠,人家的牛(1/2)第76章 種蘑菇的雪啤(求收藏!)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479章 立起來的中國啤酒業(2/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522章 嘉穀這樣,很好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礦(3/3)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