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

想起最近紛至沓來的打擊,百威英博總裁布里託很想仰天長嘆一句——“流年不利啊!”

雖然沒有達到他的心裡價位,但依然開出了天價的清源啤酒併購案以失敗落幕;阻止了清源啤酒進軍南亞次大陸市場的步伐,但阻止不了其在東南亞的迅猛擴張;剛展開對世界第二大啤酒商南非米勒的追逐準備工作,又碰上了氣候異常,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的啤酒花面臨着供應不足的困境……

這還沒算完,在亞洲重要市場之一的南韓,百威英博又遭遇了嚴重“滑鐵盧”!

南韓啤酒市場規模達到百億美元。一直以來,兩大啤酒製造商——東風啤酒株式會社和海特集團雄踞南韓啤酒市場。

而其中,東方啤酒株式會社是韓國最大的啤酒商,於2004年併入百威英博,成爲百威啤酒的一員。

說起來,東方啤酒跟清源啤酒還有點牽扯——清源啤酒在去年就籌備海外攻略,原本是將南韓作爲第一目標的,因爲,當時百威英博有意將東方啤酒出售。

誰想到,當清源啤酒表示出接手東方啤酒的意向後,在中國國內被清源啤酒強勢壓制的百威英博瞬即改變主意,拒絕了清源啤酒的收購要約,並聲稱東方啤酒是百威英博全球平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呸……

當嘉穀不知道百威英博爲了鞏固在亞太市場的地位,對清源啤酒有多忌憚一樣?

也因爲南韓啤酒市場幾乎被兩大啤酒製造商壟斷,清源啤酒轉而將海外第一步落在了啤酒戰火紛爭的東南亞。

如今,清源啤酒在東南亞站穩了腳跟,在南亞主要市場印度陷入了僵持,是時候攻陷東北亞市場了。

“恰好”,百威英博在南韓的勢力——東方啤酒,捅了大簍子,給了競爭對手可乘之機!

《東方啤酒遭遇生產水質危機,疑是受地質變動影響!》

《啤酒市場局勢大變,衆多啤酒公司蠢蠢欲動!》

《東方啤酒霸主地位會受到衝擊嗎?》

正如南韓媒體爭相報道所說,百威英博在南韓遭到了大麻煩——水質危機!

啤酒對水的要求高於其他任何酒品,因爲啤酒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成分是水,特別是用以制麥芽和糖化的水與啤酒質量有密切關係。

一直以來,東方啤酒將“採用南韓漢拿山下150米深處的岩層礦泉水釀造而成”作爲賣點之一;如今不得不反受其害。

前不久,南韓境內發生一次輕微地震,對民衆基本沒有什麼影響,但由此引發了啤酒界的一場“地震”——南韓銷量霸主東方啤酒在南韓最大的啤酒廠,水源出現了極大問題。

東方啤酒的啤酒生產中,澱粉的糖化作用和酵母的繁殖受到了嚴重影響,且常常有不正常的氣味,色澤也不再金黃透明……這是因爲,每升水中的含鐵量增加至六七十毫克,這大大超出了二三十毫克的要求。

東方啤酒陷入了是要對水進行過濾處理,還是另覓新廠的大麻煩,生產量一時間暴跌——百威英博也因此順勢將供應到南韓的啤酒花截留美國本土。

受此影響,外國品牌紛紛搶灘登陸,本土其他中小型啤酒公司也摩拳擦掌,欲從這兩大啤酒巨頭的手中奪取更多市場份額。

……

這樣的熱鬧,自然少不了齊政的功勞。

“六金六築陣(二階)觸發,主金土兩系,範圍:方圓一百公里。效果:凝脈,聚礦。能使地脈凝結,生金煉銀。”

輕輕鬆鬆地,就在地震的掩護下,將東方啤酒的水源層給“污染”了。

沒錯,這就是對百威英博的直接報復——你想將我拒之印度門外,我就先將你趕出南韓市場!

而且不同於在印度的攻略,清源啤酒在南韓是選擇收購當地的啤酒品牌和啤酒廠進行擴張,就像外資進軍中國啤酒業的操作一樣——莫得法子,印度的收購目標太少了,而且能收購的啤酒廠太落後了,還不如新建酒廠。

但南韓的可選擇面廣多了。

清源啤酒在南韓的清州收購了一家中型啤酒公司,作爲進軍南韓市場的委託生產方。

稍作改造後,清源啤酒負責人何長川信心十足地拉開了在南韓的攻勢。

——從國內進口的大麥芽,先被送到相當於幾層樓高的粉碎塔,輕壓粉碎成釀造用麥芽;

經過糊化處理後得到麥芽汁,加入從國內進口的酒花煮沸,賦予啤酒特殊的風味;

又經過冷卻後,麥芽汁中被加入酵母,開始進入發酵的程序——所用的特種酵母菌,是清源啤酒在國內培植的純種酵母菌,從國內空運至南韓,以維護每瓶啤酒口味的統一性;

酵母是魔術師,它將麥芽中的糖分發酵成啤酒,產生酒精、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發酵產物。這些微量但種類繁多的發酵產物,與其它那些直接來自於麥芽、酒花的風味物質一起,組成了成品啤酒誘人而獨特的感官特徵……

來自國內的優質原材料,就這樣變成一瓶瓶新鮮出爐的“冰源”啤酒,從釀酒廠經過分銷商,最後到消費者手中。

清源啤酒在前段時間的“天價併購”中暴得大名,但一般南韓人不會關注這一點,能征服他們的,只能是口感!

一如既往的自帶清爽,口感香醇,麥香濃郁……“冰源”系列啤酒一如既往地是消暑的最佳選擇,在南韓盡斂人氣!

仗着“彈藥充足”,何長川將“冰源”系列啤酒推上多檔南韓電視美食綜藝節目亮相,不想還搗鼓出了一個人氣“組合”——羊肉串兒+“冰源”啤酒,一下子推高了清源啤酒在南韓的銷售量。

這可不得了啦,又一個國家“淪陷”在“冰源”啤酒的魅力之下——熟悉的供不應求“畫面”!

“冰源”啤酒在國內的售價是5塊錢左右,而到了南韓售價高達25元,是國內的5倍。供不應求之下,一些地方的“冰源”島啤酒售價甚至高達13000韓元一瓶,換算成人民幣就是80元。這個價格即使是在南韓也是很貴了!

但“冰源”啤酒的擁躉們,理所當然地覺得值這個價!

即使要繳納不菲的酒精消費稅,清源啤酒在南韓的利潤也相當可觀。

何長川在印度受的氣一下子被撫平了——清源啤酒在南韓爭奪的市場份額,基本是百威英博原先佔有的。

清源啤酒在南韓的迅猛勢頭,讓百威英博心涼,讓其他競爭對手“絕望”——哪怕是品牌銷量超過清源啤酒一倍有餘的南韓第二大啤酒商海特集團,也感受到清源啤酒帶來的巨大勢能衝擊。

尤其是,清源啤酒背後的嘉穀集團,開始在全球加強對啤酒原料供應的掌控!

……

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710章 酸味(1/2)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19章 頂級香米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10章 合股經營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593章 嘉穀動,遠東不穩(2/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
第697章 吃過豬肉第552章 拿着尚方寶劍要資源(1/3)第198章 冤家路窄(4/4)第26章 一個油藏?是兩個!第341章 我們國產的節水技術啊(2/4)第710章 酸味(1/2)第532章 海上養殖航母(2/2)第569章 巨大壓力(2/3)第422章 新時代的農民接班人(2/3)第691章 讓男人強硬的……(2/2)第505章 將己方陣容變得大大的(1/3)第257章 亞洲最大單體養豬基地第400章 我們省需要嘉穀(3/3)第565章 趁“旱”打劫(1/3)第603章 不服的國際大豆聯盟(2/2)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252章 豬若安好,便是晴天第369章 大興土木(2/3)第654章 騙經費嗎?第19章 頂級香米第143章 被套路(1/3 求訂閱)第475章 啤酒之王的利劍(2/2)第350章 步入全球糖業前三強第461章 孩子與未來!第573章 後起者向上爬有多難?(1/2)第493章 嘉穀豬肉東征記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10章 合股經營第290章 挺進新西蘭第483章 倒黴,報復,勝勢(第二更)第390章 跑偏的畫風第372章 海底“森林”(2/3)第411章 國有英才,幸甚至哉(3/3)第640章 坑的就是你(2/3)第531章 善於化不可能爲可能(1/2)第56章 要強大(求收藏)第170章 你怎麼能拒絕(1/3)第186章 嘉穀再整合(下)第474章 總要有人付出(1/2)第687章 更多的人來了(2/2)第393章 走出國門,國際品質(3/4)第378章 謀劃萬億牛肉市場(3/4)第738章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2/2)第40章 說服(上)(求收藏!)第450章 這是對定價權的爭奪(第一更)第620章 一“豆”成名(2)第121章 老夫辦不到啊(3/3)第348章 挺近澳大利亞(3/4)第245章 資本掌控遠東大豆第86章 林江鎮的兩張王牌(上)(求收藏!)第425章 貢獻長壽的“果籃子”(2/3)第211章 一面地獄,一面天堂(新年快樂!)第283章 真·業界良心第152章 外資公關戰反擊(1/3)第712章 扣帽子的來了(1/2)第607章 針對嘉穀的貿易壁壘(1/2)第593章 嘉穀動,遠東不穩(2/2)第345章 放長線釣大魚的嘉穀國際第162章 這世界怎麼了?(2/3)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138章 偉力?人定勝天(3/3)第120章 一企對一國(2/3)第647章 你們的世界盃,我們的生意(上)第733章 風暴之始?(2/2)第29章 出油!出油!(下)第550章 “傻白甜們”(1/2)第736章 我來負責(4k章)第118章 脣齒留香(3/3)第675章 生態貢獻最大的企業(2/3)第568章 獵食者們(1/3)第460章 一家值得尊重的民族企業!(2/2)第155章 黑土地上的大豆(1/3)第383章 我的最好豬肉夢啊,沒了(1/2)第385章 養豬何苦爲難養豬?(1/4)第112章 品類戰爭(10/10 十更求訂閱)第533章 年輕人的世界第21章 該收穫了(下)第232章 越爛越好的俄遠東地區第432章 嘉穀系的戰鬥基因(1/2)第157章 靈陣先行,技術跟上(3/3)第735章 絕不姑息(2/2)第717章 盟軍在……蹭光(1/2)第282章 誰能問心無愧第728章 咱有錢,能花(4.3K)第696章 嘉穀的土味創業軍團(二合一)第386章 嘉穀來啦!(2/4)第176章 中藥,水很深吶(1/3)第103章 牛在天上飛(1/10,求首訂)第60章 嘉穀實驗室(求收藏!)第634章 不甘心啊(2/2)第471章 我就是“薅羊毛”了第347章 第一戰:吸金的倉儲(2/4)第678章 落我手裡了(1/2)第711章 既生瑜何生亮?(2/2)第579章 呵,怕死的資本家(4800字)第525章 點燃的火種與守護(2/2)第141章 攀科技樹的奠基(下)第693章 價值所在(2/2)第438章 富農是根本(1/3)第201章 南北雙糧的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