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五章 巡查

對三皇子說了想把隔天去一次慈慶宮,改成三日一次,張壽次日一大早起來的時候,本來還捏着連夜趕完的奏疏,打算出城去公學的路上,順便去通政司把奏疏給呈遞進去,然而,洗漱更衣吃過早飯,他辭過吳氏正打算出門的時候,卻發現自家門前還是熟悉的那一隊衛士。

這竟然不是臨時措施,而是打算打持久戰嗎?

昨天早上出現這麼一隊人,而且看似守了一晚上的時候,他還覺得狐疑,可等到去慈慶宮授課時,聽四皇子說了二皇子可能遭遇沉船事故沒命的事情之後,他就覺得這般安排應該是皇帝的一番好意。可如今看這光景,赫然是打算長期駐紮下去,他就覺得很詭異了。

而等到他打算登車出發時,又是一隊人疾馳而來,快到他面前時,爲首的人呼喝一聲,和身後衆人齊齊一躍下馬,隨即快步來到他面前行禮,他不禁更是心生荒謬。

“張學士,卑職銳騎營隊正韓烈,奉旨從即日起爲您扈從。”

張壽着實是有點懵。他又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人物,這種待遇是不是有點過頭?他瞅了一眼身邊的阿六,見人好像有點本職工作被人搶走的表情——當然,別人是難以從少年臉上察覺端倪的,他就笑道:“那實在是辛苦你們了。只不過,我家門前另外這些人是……”

下一刻,他就得到了一個意料之中的回答:“這些也是銳騎營的人,從前天晚上開始,京城諸國公、閣老、尚書等重臣,家中增派衛士看守,今日起,出行也派人扈從,從家中駐防到扈從出行,總人數分別爲二十到四十名衛士不等。皇上昨日晚間特別吩咐,二皇子船隻尚且會無故沉沒,一干重臣之安危便是重中之重,不可有半點輕忽。”

可我好像不是那樣的重臣……張壽很想在心裡這麼說,然而話到嘴邊,他覺得這有點拂逆了皇帝一片好意,因此只能客客氣氣地再謝了一番。

要說銳騎營作爲天子親軍,據說皇帝閒來無事甚至會在西苑演武場親自操練,確實是訓練有素。他昨天出門時吩咐家人送熱湯茶水,竟然沒人肯收,打賞那就更是別提了。因而,哪怕此時奉命扈從的只是十個人,坐在馬車上的張壽仍然覺得自己着實是招搖過市。

而當他去過通政司繞了一繞送了奏疏,出城抵達公學的時候,今天太子詹事劉志沅早上去慈慶宮給三皇子當老師了,而陸綰卻和下車的他正好撞上,兩人對視一眼,全都看到了對方身後那這十個威武雄壯的護衛,一時不禁面面相覷。

一個已經致仕的前兵部尚書,現公學祭酒,一個只不過是翰林侍講學士,隨行的護衛配置竟然是一模一樣!

當然,驚訝歸驚訝,年紀相差一輩的兩人卻默契地沒有交流這個問題。陸綰打過招呼就先進去了,任由人趕着他的馬車先行去採運書籍。雖說陸家父子身家全都相當豐厚,但陸三郎揮舞錢票,在京城大肆兼併書坊之後,陸綰也就索性動用座車運書,留下了好一段美名。

相較於那些算經,張壽那作爲算學啓蒙的《葛氏算學新編》前三卷很好賣。就算不想考九章堂,給自家小兒做一下算學啓蒙卻很不錯。尤其是在如今父子兩代皇帝全都對算學很感興趣的情況下,對於小康之家,這種不花幾個錢的投資是非常有益的。

陸家的馬車走了,張壽見阿六正要打發車伕去後頭車馬廄寄存馬車,爲首的隊正韓烈竟然分了四個人出來,赫然打算跟隨一塊去,他就不由得愣了一愣。

而對方似乎看出了他的疑惑,鄭重其事地解釋道:“歷來刺客行刺時,或是用出其不意的手段,或是躲在出其不意的地方。這其中,車廂底盤是很容易藏人的。而且,在車廂底盤做手腳,又或者對馬匹做手腳,使得馬車在行駛時馬匹受驚,又或者車轅以及底盤斷裂……”

張壽呆呆地聽對方說了一大通安保要訣,簡直覺得這和檢查汽車裡有沒有動手腳,排除各種機械故障和炸彈的可能性有異曲同工之妙。面對這份專業,他就不假思索地點點頭道:“那就都拜託你們了,阿六,你不用去了,有他們盯着就行了。”

這一次,阿六終於有些不服氣地盯着衆人看了兩眼,等四個人護送着那位面色微妙的車伕駕車走了,他才小聲說道:“我也會查的!”

知道阿六說的是馬車有沒有被人動手腳,他也都會仔細檢查,張壽就瞪了人一眼道:“有人替你分擔,你不是更省事嗎?”

可瘋子不是已經把家裡上下操練了一通,又佈設了一層一層的警戒措施,用得着嗎?至於外出,除非別人動用弩箭……就算動用弩箭,我也許未必能全殲來敵,可要揹你逃命難道還不容易嗎?用不着這麼多人!

阿六心裡這麼想,看剩下的韓烈等六人就不免覺得很礙事。然而,等到一進公學,見六人立時止步,竟是隻在牆外巡行值守,他剛剛那一丁點不快的心情立時煙消雲散。把張壽送進九章堂,他就一如既往在公學裡四處轉悠了起來。

來此地學習的人,除卻排字班之類的技術類班級,普通學生只分初級班,中級班和高級班。目不識丁的上初級班,從蒙學讀物《三字經》、《千字文》、《百家姓》開始學習讀寫。

而粗通文字者,則是根據資質和進度,普通的上中級班,只有語文和數學兩門課。語文是除卻蒙學書外,再從《論語》中挑選一些比較淺顯的篇章條目,以通曉道理爲準,而數學則是從加減乘除學起。而那些既通文字又確有資質的,則上高級班,直接上《論語》全篇。

當然,初級班和中級班中如若有人脫穎而出,也能夠直升高級班。

因爲公學裡的學生大多數出自平民甚至貧民,平日裡還要兼顧家事又或者農活,所以每七天只上課一天,十四個班總共七百人的初級班,以及七個班總共一百四十人的中級班,無疑是公學的主流。如此每天也就是兩個初級班,一箇中級班,總共一百二十人來上課。

至於高級班,反而人數並不比初級班和中級班要少。原因很簡單,雖說有十五歲以下這個硬性標準卡在那,但家貧難以供得起讀書,卻在私塾又或者長輩那裡學會了讀寫,還讀過一些經史,從前卻因囊中羞澀而難以爲繼的人很不少,整個京畿竟招來了整整八十人兩個班!

因爲每日開課,又免費供應一頓午飯,前提是每半月一次考覈,通不過就黜落,八十人依舊是風雨無阻,竟是整個公學中最勤奮的羣體。而他們的目標,卻也是張壽私底下和劉志沅陸綰談起時唏噓不已的。

因爲高級班的所有人幾乎都卯足了勁,發誓要通過縣試和府試,考出童生,日後下科場!雖說順天府一貫是秀才和舉人名額多,相比科舉魔鬼省份南直隸和江西來說容易得多,但這個容易卻也是相對而言的。三人並不認爲公學中的免費經史課程能強過殷實人家的西席。

畢竟,在陸綰和劉志沅不會親自去教的情況下,除非是資質特異之人,否則很難勝過那些書香門第的讀書種子。所以,對於他們的科舉前途,三人的看法都很謹慎。

而阿六至今也只是粗通文字的水平,因此對於那講授四書的高級班,他是一點興趣都沒有,而對於排字班、統計班、律法班的授課,他也聽不懂,因此反而在正教授基礎數學的中級班門前逗留了好一會兒。因爲,蕭成和小花生也都在這兒。

今天在這兒上課的,正是陸三郎。人和齊良輪流在東宮侍讀,負責在張壽不在的時候,給三皇子以及其他人答疑解惑,但此時給普通人講解的時候,小胖子就沒那麼耐心了。

在算學上點滿了天賦值的某人,面對一羣連九九歌都背得吃力的傢伙,那簡直是教鞭打得講臺啪啪響,那副兇巴巴的樣子,就連看熱鬧的阿六瞅着都不由爲之側目。眼看陸三郎點了好幾個人抽背,竟然有兩個人都磕磕絆絆背不上來的時候,他就屈起手指頭數起數來。

果然,他才數到三,就只見陸三郎赫然狂怒了起來:“你們又不是六七歲的蒙童,小的十一二歲,大的十五六歲,都認得字的,這麼簡單聽一遍就會的東西,居然回去複習了七天,還有人沒能背出來?你們到底用心了沒有?”

“公學雖說不收學費,但你們來上課的這一天,卻沒人會補貼你們本來去種地,去做工的收入!你們要是今天不來這裡讀書,家裡還能多一個壯勞力,可你們來讀書了,這一天收入就沒了!少了這錢,你們家裡其他人得出力上工去填補,你們還不好好讀,好意思嗎?”

阿六原本以爲陸三郎會怒不可遏地破口大罵,此時聽到人急怒之下竟然還講道理,他就不由得露出了淺淺的笑容,心裡想起了當初張壽在村中教那些頑童的情景。

村裡幾十個孩子,背唐詩,背九九歌,學讀寫,但最終能入得了張壽法眼的,也就是齊良和鄧小呆。即便如此,十多歲的那些孩子,大多數都學會了最簡單的讀寫,每個人除卻自己的名字之外,還能寫百八十個字。

爲了這個,張壽甚至還讓他砍了兩根竹子,劈開竹節和竹筒,用竹牌做了很多識字牌。

而這會兒陸三郎教訓人的這般說辭,就和張壽曾經教訓村中頑童時的話如出一轍。當然,每次張壽罵過之後,村中大人們總是會拎住自己的孩子,把人打得哭爹喊娘,而衝着懲罰和獎勵,頑童們也往往會硬着頭皮去學——當然也少不了作弊。

他沒有繼續去看陸三郎到底是怎麼處罰學生的,悄無聲息就退了出來。爲了背九九歌,村裡無數頑童都捱過戒尺,他也不例外。那種刻骨銘心的經歷,他是不想再經歷第二次了。

儘管教室中更加溫暖,但阿六遊走了一圈之後,確定九章堂兩個班級的課恐怕又是一如既往要持續很久,而半山堂那些人則是迎來了第一位老師湯先生,這會兒在親自旁聽的陸綰那鎮壓下少有地認認真真上課,他就悄然溜了出去,卻是沒有驚動那幾個巡行的衛士。

然而,他並沒有大意地和數月前那樣在外城踢館找對手,又或者收伏三教九流,而是在鄰近各處屋宅店鋪的牆頭屋頂分別踩了一遍,確定沒有任何可疑跡象,又去那座尚在建造中的算經館查看了一下進度,卻是發現了好幾個正在打聽的讀書人。

至於打聽的內容,正是張壽之前在國子監放出風聲的借書制度。

留在這兒監工的是一個陸府老家人,大概是因爲這些天來問的人實在是太多了,他有些不大耐煩地隨手指了指一旁的告示牌,沒好氣地說:“都寫在上頭了,日後會怎麼運營,怎麼借書,上頭都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他本來還想擺架子,可冷不丁發覺不遠處有個少年正靜靜地看着自己,正是阿六,認得對方的他登時額角冒汗,原本非常傲慢的態度立刻改觀了不少,卻是語重心長地說:“老爺慷慨解囊造這麼一座算經館,到時候還會出借不少經史雜文,這都是因爲張學士的面子……”

沒興趣聽人吹捧張壽,阿六轉身就走,等到又去興隆茶社饒了一圈,他最終返回公學時,卻已經是快晌午時分了。在這麼一趟日常巡查中,他除了一邊聽一邊看,順便還往肚子裡裝了兩個饅頭三個包子外加一碗豆漿,但此時卻又有些想念接下來的午飯了。

嗯,原本公學中還設了伙房,但現在伙房只剩下了加熱這一個功能,興隆茶社附近那美食街上的各地小館,已經包下了公學中師生們的飲食。學生們的伙食都是饅頭包子花捲,送來蒸一蒸熱熱就好。

而包括陸綰劉志沅和張壽在內的師長們的則是一葷一素一湯,這是劉志沅規定的。半山堂的那些有錢傢伙們,可以根據菜單自己點。而只有他……能享受學生和老師的雙份飲食。

然而,當阿六來到公學門前時,遇上的卻不是那些來送飯的,而是一大隊衣甲鮮亮的銳騎營衛士,相較於之前張壽和陸綰的那些護衛,眼下竟是足足有好幾十人。而被這些人拱衛在當中的,則是一輛看上去非常低調的馬車。可阿六卻一眼就認了出來。

那分明是三皇子這個太子上次來聽公開課時坐過的馬車!

眉頭大皺的他直截了當走上前去。那張通行宮中暢通無阻的臉,這一次也輕而易舉就刷成功了。他非常順利地就來到了馬車旁邊,沒等車簾打起,就有些狐疑地開口問道:“太子殿下不是說不會常常出宮,以免耗費人力嗎?”

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兩百零七章 請君爲試金石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貫你拿走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八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八百一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七百零六章 一搭一檔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禮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掛東南枝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九章 小先生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三十七章 葛……葛……葛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六百四十章 婚禮賀客忙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
第四百一十二章 磨刀霍霍向膳房第七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大禮第四百六十四章 禮輕情意重第二百九十七章 騎牛和農事第六百五十九章 居心不良第兩百零七章 請君爲試金石第二百三十五章 五十貫你拿走第七百二十三章 軟硬兼施第七百八十六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八十四章 詔告爾字第七百八十九章 誰幹的?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如辭京去?第八百七十四章 老鄉遇老鄉?第八百一十一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零七章 雞毛飛上天第一章 田頭偶遇第四十二章 裝睡原是裝糊塗第五百四十五章 真正的盛世第七百四十一章 絕世而獨立第八百五十三章 偷懶和猜測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子激學官第七百一十八章 忠厚君子秦國公第五百七十一章 求生還是作死第五百二十章 找麻煩的天子第兩百一十四章 你兒不如我兒,他爹勝過我爹第七百零六章 一搭一檔第八百五十四章 餿主意第八百五十六章 一家親第三百二十三章 雙簧?錚臣?第八百六十九章 將心比心,繼續忽悠第三百九十五章 公子好工農第三百八十七章 吃穿二字第六百四十五章 不信第八百七十五章 圖窮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第四十四章 狡黠胖子和正義公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四百六十三章 奇葩,送禮第七十四章 葛氏語錄新編(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男兒當自強第七十三章 誰誤人子弟?第五百五十九章 鏗鏘第四百三十八章 絆腳石須除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調無人聽第二十六章 唱作俱佳第五百五十一章 母子連心第七百二十九章 同去湊熱鬧第五百五十二章 世間安有兩全法?第兩百三十二章 爲時已晚第五百三十四章 賞秋遭遇熊孩子第四百四十七章 自掛東南枝第一百一十八章 司禮監的底子,紛爭的源頭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三百四十一章 大刀闊斧第六百六十章 慘不忍睹第六百七十六章 鬱郁第兩百二十五章 獅子大開口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七百九十章 意難平,過不去第一百四十四章 自己蠢就不要找藉口第四百九十六章 有眼無珠第三百九十八章 治個病換心情第六百九十二章 詰問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兩百零三章 奇怪的朱公子第三百二十章 贈劍,耿直第六十七章 婚約由來第四百九十九章 願爲前驅第一百三十三章 朱瑩激公主第三百六十六章 將死亦可從容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八百三十四章 三個臭皮匠,一個諸葛亮第九章 小先生第七百七十一章 陪襯人第三百零一章 哄擡,鹹魚第七十一章 公主的邀約第六百六十九章 責以大義第一百八十八章 國事家事第四百七十二章 錄取和升留級第五百三十二章 虛懷若谷求教忙第五百零四章 就是賴你!第三百八十一章 就爲了買綢緞?第六百三十九章 過氣?過火?第七十八章 薪火傳承靠閹黨?第四百五十一章 忽悠和煞風景第一百三十一章 先立業,後成家第一百二十六章 看劍!第三十七章 葛……葛……葛第五百三十七章 紅葉第六百八十一章 黑鍋第七章 三個人,兩張牀第七百章 難題不留白第一百六十七章 臨陣換將第二百八十一章 郎舅(上)第三百九十章 利口如刀第八百六十章 威嚇第三百三十一章 橘生淮北則爲枳第六百四十章 婚禮賀客忙第三百三十三章 頂尖的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