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宋之楊再興

昌黎城外,祖大壽領着所部騎軍將近三千趕到,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有點不敢相信。

只見漫山遍野間,到處都是一隊隊的關寧騎卒,或者押着俘虜,或者手提一堆首級往城下聚集。而在那城下,已有一千多俘虜被看押着。

沖天的喜氣,雖然看不見,但祖大壽這些後來者卻能感覺到。這樣的戰況,這樣的喜慶,這種勝利的感覺,有多久沒見到了,誰都無法記起。

“大勝,此乃大勝也!”茅元儀捋着自己刻意養起來的飄飄長鬚,忍不住讚歎道。

當他們一行往昌黎城下而去時,一騎人馬飛馳而來。離得近了,爲首那員將領帶着手下快速翻身下馬,抱拳大聲稟告道:“末將曹文詔,見過大帥。”

剛說完,看到茅元儀也在,便又抱拳道:“見過茅先生。”

他的手下個個難掩喜氣,大聲跟着他們的主將一起向大帥見禮。

祖大壽滿面春風,絲毫看不出他之前有發怒過的痕跡,只聽他大聲道:“不錯,曹將軍沒有辜負本帥厚望,本帥一定爲你請功!”

茅元儀比較關心另外一件事,在祖大壽的話音一落之後,他就馬上關切地問道:“盧知府如何,可曾救下?”

“回茅先生,盧知府沒事!”曹文詔馬上回答了之後,一臉敬佩地補充道,“盧知府實乃古之冉閔,宋之楊再興,身居萬夫不當之勇。只領家丁,野戰硬憾建虜,光是他身上取下的箭鏃,就差不多有一升之數,虧了身披兩重重甲,纔沒有遺憾。如今正在昌黎縣衙養傷,暫時沒法動彈了。”

關寧軍中,曹文詔就是一員比較出名的勇將了。他都這麼說,由此可見那盧知府有多神勇。最爲關鍵的是,他還是進士出身,此戰之後,必能得到朝廷重用。

因此,一聽之下,茅元儀和祖大壽當即讓曹文詔帶路,前去拜見盧象升。

昌黎城下,隨處可見戰事的痕跡。祖大壽等人久處軍中,一眼就能看出之前昌黎經歷了多大的考驗。不由得也暗暗有點吃驚。他們實在沒想到,一個小小昌黎縣城,竟然能在建虜如此強度的攻打之下還能保全,看來這昌黎縣令的本事也不小,此戰之後,必然也能高升。這麼想着,祖大壽等人心中又高看了昌黎縣令一眼。

離縣衙門口還有幾丈遠的時候,爲首的祖大壽便勒馬而下,門口的衙役進內通報時,他們也只是站在門口,以示敬意。

昌黎縣令左應選很快就趕了出來,連忙迎了祖大壽和代表孫承宗的茅元儀往縣衙裡面而去。身爲讀書人,自然有共同的語言,茅元儀邊走邊關切地問道:“昌黎苦戰幾日,犧牲甚多吧。縣尊回頭把戰死者的名字都記下,學生必定稟告給閣老。”

左應選聽見,不由得有點感慨,隨後回答道:“苦戰確實是苦戰,但戰死得倒也還好,多是受傷而已……”

“什麼?這怎麼可能?”邊上的祖大壽一聽,吃驚地插話問道。

要知道這裡只是昌黎縣城,守城的還只是普通民壯而已,戰死得少,這沒道理啊!

左應選當然知道他爲什麼這麼吃驚,當即伸手一招,讓一名衙役從附近的一件廂房裡取來一套衣裳道:“全靠了這,救了很多人一命!”

祖大壽和茅元儀分別拿過一看,不由得面面相覷,這衣帽裡竟然縫着瓦片。

茅元儀把手中之物給了祖大壽,而後一臉佩服地道:“學生對縣尊真是心服口服了,這等奇思妙策,真比得上撒豆成兵了!”

昌黎這一仗中,多是漢奴和蒙古韃子攻城。其中蒙古韃子是窮得叮噹響的真正窮鬼,他們甚至都沒多少人用得起鐵製箭頭,有不少是骨制的。瓦片雖然擋不住重箭的射擊,可要擋下骨箭,還是比較輕鬆的。

茅元儀沒料到,他說完之後,左應選竟然搖頭了,同時回答也讓他大吃一驚:“這個奇思妙策乃是我昌黎一民婦所獻,非下官之功勞。”

說到這裡,他轉身伸手一示意,再次引着客人往衙門裡走,同時又道:“她還強調說你們會來援救昌黎,當時下官以爲她只是想鼓舞士氣而已,沒想還真被她說中了!”

一聽這話,祖大壽和茅元儀互相看了眼,似乎都微微有點尷尬。

就這說話的功夫,他們便到了後衙,通報之後,爲首的幾個人便進入主房。

牀上,已是坐靠在牀頭的一名漢子,幾乎全身都包紮着繃帶。臉色還有點疲憊,不過精神卻很好。

左應選快走一步,介紹道:“大人,這位是山海關祖總兵,這位是孫閣老的幕僚茅元儀茅先生。”

祖大壽和茅元儀面對盧象升,不敢託大,連忙見禮。

盧象升的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道:“下官有傷在身,失禮了!”

茅元儀等人又豈會在意,客套幾下後話題便馬上轉到這剛結束的昌黎之戰上了。一個重要的議題,是這場大勝的奏章怎麼寫!

雖然按照品級來說,祖大壽是總兵官,是最高的,可盧象升是正兒八經的進士,還是牧守一方的知府,他的意見就很重要了。

但盧象升顯然沒有讓他們失望,只聽他說道:“此戰要是關寧軍來得不及時,下官這支勤王軍肯定不保,昌黎之戰,還能堅持多久也難說,因此,首功當歸關寧鐵騎,這點毫無疑問。”

祖大壽一聽很是高興,花花轎子大家擡,他便回答道:“如果不是盧知府先和建虜決戰,在野外重創建虜,我關寧騎軍能否贏下這場戰事亦是難料。”

盧象升聽了只是一笑,而後看向曹文詔道:“曹將軍所部確實勇猛,那領頭之小將,更是銳不可當,他日必是我大明的一員將才!”

“愧不敢當!”曹文詔一聽,連忙謙讓道,“他乃是末將侄兒曹變蛟,年輕氣盛,還須多加磨鍊纔是。”

盧象升記住了這個名字,轉頭看向左應選又道:“昌黎之戰的根本,乃是左縣令守住了城池,極大地消耗了建虜的兵力和銳氣,方有後續之事。”

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1319 崩潰286 人才緊缺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392 張定國的招供829 全都悄然出行547 強者爲王322 不霸氣但實用239 白杆軍到10 定策521 畫展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102 矛盾1303 成名之戰334 渡河(第五更)133 宣傳型人才996 襲營1254 年輕好啊1044 期待的一戰1031 皇上要看錄像1289 喪家犬1124 相愛相殺1162 沒關係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452 就得死(第三更)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706 兩把大鉗子831 將計就計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695 決斷1273 死中求活76 昌黎做得很好99 劉王氏的勇氣557 我敢賭(第三更)605 消息135 死心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850 各種傳言63 料事如神637 堵在了金樸鎮1251 吏部尚書一職897 賣軍火1033 兵潰1290 祭奠529 火炮的改進1136 我的大明1253 一系列操作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1277 一定要遍及全球209 一整套計劃1248 先禮後兵1266 被多爾袞那啥了一次547 強者爲王1131 主心骨436 各取所需1119 獎金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31 君王死社稷334 渡河(第五更)765 無用功(第四更)883 終於見識了95 奴酋過來了257 作繭自縛1285 火拼239 白杆軍到317 畢懋康123 初步規劃914 明國蠻橫無理220 大老爺們1323 農科伯869 行霸1052 重情重義722 幫他賣女兒701 收網(第五更)2 垃圾系統1249 歸國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62 京師之亂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984 貢生都有1191 還有這操作?435 約定(第三更)1230 這肯定是湊巧401 知易行難23 暗潮涌動1117 新的誓言630 趁火打劫906 遭遇(第四更)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262 可惜了白杆軍226 聊天羣模式切換593 還很幼稚
1227 永遠銘記的一夜1319 崩潰286 人才緊缺558 朕剛纔是逗你玩的392 張定國的招供829 全都悄然出行547 強者爲王322 不霸氣但實用239 白杆軍到10 定策521 畫展699 我要發呆(第三更)102 矛盾1303 成名之戰334 渡河(第五更)133 宣傳型人才996 襲營1254 年輕好啊1044 期待的一戰1031 皇上要看錄像1289 喪家犬1124 相愛相殺1162 沒關係293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452 就得死(第三更)811 讓那孫狗官看看老子的厲害(第三更)388 收兵圍城(第三更)706 兩把大鉗子831 將計就計1004 大明高級武備堂947 一起搞范文程家去695 決斷1273 死中求活76 昌黎做得很好99 劉王氏的勇氣557 我敢賭(第三更)605 消息135 死心953 亡國滅族的一刀1132 海外明人的悲劇370 軍官名單(第五更)850 各種傳言63 料事如神637 堵在了金樸鎮1251 吏部尚書一職897 賣軍火1033 兵潰1290 祭奠529 火炮的改進1136 我的大明1253 一系列操作1022 崇禎兒子的悲哀1277 一定要遍及全球209 一整套計劃1248 先禮後兵1266 被多爾袞那啥了一次547 強者爲王1131 主心骨436 各取所需1119 獎金248 皇太極是你爹還是你娘789 另類的清理土地兼併(第三更)82 情感頓時爆發了出來31 君王死社稷334 渡河(第五更)765 無用功(第四更)883 終於見識了95 奴酋過來了257 作繭自縛1285 火拼239 白杆軍到317 畢懋康123 初步規劃914 明國蠻橫無理220 大老爺們1323 農科伯869 行霸1052 重情重義722 幫他賣女兒701 收網(第五更)2 垃圾系統1249 歸國923 都是爲皇上辦差(第四更)62 京師之亂651 補救措施(第三更)984 貢生都有1191 還有這操作?435 約定(第三更)1230 這肯定是湊巧401 知易行難23 暗潮涌動1117 新的誓言630 趁火打劫906 遭遇(第四更)591 互利共贏?(第五更)966 廢除軍戶制度(第三更)262 可惜了白杆軍226 聊天羣模式切換593 還很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