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試探

這話其實有些惡毒!

作爲長安城內小有盛名的神童,如果武三思這句話傳出去,被叫成小色狼簡直指日可待,神童的名聲可就完了!

上官婉兒端着酒盞的手頓了頓,並無異樣。太平公主飛了武三思一眼,正要說話,張昌宗已經笑眯眯地道:“是嗎?家母先前還擔心長成小子這樣,將來找不到媳婦兒,承武公吉言吧。”

武三思臉上的笑容一頓,轉而問道:“六郎的新詩雖未填完,但詩句所寫卻頗覺動人,那般美麗之娘子,不知是在何處見的?竟能引出六郎之詩興,若能尋到,說不定六郎便有靈感寫完全詩呢?”

這麼一問,連武氏也露出感興趣的神色來。張昌宗道:“多謝武公提醒,只是小子已然忘了是在哪裡看到的,是不是長得特別好看……現在想來,似乎相貌也尋常,當時似乎是恰好有個神態比較特別,觸動了小子,得了這幾句殘詩,後來便忙着苦思詩句去了,倒忘了看人。”

果然還是沒開竅的小孩子!

這話說出來,武三思倒不好往下引,因爲武氏已然笑指着張昌宗笑罵道:“六郎這作態到有幾分名士風範,風流不下流,甚好。最後更是忙着作詩而忘了看美女,倒有幾分讀書人的呆氣。”

張昌宗故作不服氣的抗議道:“太后,您前幾日才誇過小子機靈來着,怎地今日就變呆了?”

武氏反問道:“呆不好嗎?”

張昌宗答道:“總是聰明、機靈這些詞意更好些,被誇總比被說呆好些。”

武氏微微一笑,道:“本宮倒覺得呆氣挺好。若六郎不呆氣,何以數年如一日,日日手不釋卷,勤學苦讀不輟,不以爲苦,反以爲樂呢?”

原來是說這個。

張昌宗靦腆的一笑,躬身道:“多謝太后誇獎,其實小子也沒太后誇的那麼好。不瞞太后說,小子也有想懈怠之時,但是,想到曾答應過太后和師父,還要母親、叔父們要好好讀書,若做不到……男子漢大丈夫,以後怎麼見人!再說,其實讀書挺有意思的,生活中有許多事小子想不明白,可是對照先賢之語再看,似乎世事都變得簡單通透起來!先賢真厲害啊,同樣是過一生,先賢可以悟出些微言大義,而有些人卻只會庸碌一生。太后,您說,人與人怎麼差別就這麼大呢?爲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這兩年來,因爲婉兒師父的關係,張昌宗常在宮裡行走,與武氏接觸也漸漸變得多起來。拋開成見不談,武氏其實頗通文史,在還沒被男色迷昏的時候,其實是個頗有政治才幹和文采斐然的女人。

在上官婉兒教導張昌宗的時候,武氏有時候興致來了,也會指點張昌宗幾句,倒是讓張昌宗對她改觀不少。如今日這般,有時候是她考問張昌宗,有時候是張昌宗請教她,只要不是涉及容貌之類的話題,一老一少多能和諧交談。

張昌宗這個問題,倒是把武氏興趣勾出來了,面上現出思索之色,片刻之後方纔道:“此事本宮亦想知道,想來千百年來,想知道其中奧妙的人不知凡幾,然誰也無法確切答出,否則,這世間可稱先賢者又豈止區區之數?也如此,人才之所以纔會顯得珍貴,這世間總是智者稀,庸者多些。”

“小子受教。”

張昌宗點點頭,這個問題其實是婉兒師父拜師之初用來引導他的,這些年,他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有機會也想聽聽別人的說法。

看,人與人之間就是這麼有趣。婉兒師父與未來的女皇陛下,同樣的問題,看待的角度就不同。婉兒師父的答案更偏向於學者型,帶着探索的意味;而女皇陛下的說法則更偏向於上位者視角。

從這個問題女皇陛下看到的是人才難得,爲上者當珍惜人才。與上官婉兒截然不同的角度和答案……作爲受教者,張昌宗真的覺得這種差異非常有意思。

太平公主看探討已然告一段落,擡手拍拍張昌宗的腦袋,道:“今日乃是節日,母親素日忙碌,難得清閒,六郎莫要纏着母親說這些,擾了母親興致不說,還累她勞神,今日且讓母親鬆快些。”

“殿下說的是,是小子不懂事。太后,太后,秀兒妹妹的箏彈得可好了,莫若讓秀兒妹妹彈箏聽可好?”

張昌宗從善如流,投桃報李,太平公主讚許的看他一眼,然後便期盼的看着母親。武氏看在她面前一直十分安靜的薛崇秀一眼,頗感意外:“秀兒這麼小便會彈箏了?”

太平公主道:“回母親,這孩子於音律一道頗有幾分天份,性情好靜,小小年紀竟也學的不錯。”

武氏打量薛崇秀兩眼,在她印象裡,這個孩子打小說話禮儀方面被教的好,若問到她到能落落大方的回答,若問不到她也能安靜自處,一直不活潑,偏文靜。這樣的性情,穩則穩矣,但卻不夠出挑,在她眼裡,對她的印象還不如六郎來得深刻……偏偏這樣的孩子,居然能與活潑頑皮的六郎處的那般好,倒也是奇事。

武氏打量的目光帶着審視的意味,頷首道:“如此也好,今日大家齊聚曲江池,倒也難得,聽一聽秀兒的箏也好,本宮也當效仿前人,享一享天倫之樂纔好。”

太平公主連忙道:“母親既然有興致,那便是秀兒的福分,只是,她還小,宮裡的箏都大,她彈不了,母親既然想聽,女兒這遍使人回府取秀兒的小箏來。”

“小箏?”

“正是。紹郎寵孩子,見秀兒喜好音律,便遣匠人看她手型做了大小適合之箏,讓母親見笑了。”

武氏微笑着點點頭,沒說什麼,只是讓太平公主速速派人回去取薛崇秀的箏來。

說到駙馬薛紹的時候,張昌宗特意留意武氏的神色,然而,她老人家不愧是大風大浪走過來的人,張昌宗這隻小菜鳥即便是兩世爲人也完全看不出她的想法來,心裡不禁有些挫敗——

果然每個女人都不簡單!

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175章 算計第351章 甜蜜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231章 敘舊第213章 三武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257章 大賓第146章 講道理第292章 兇名第191章 三角平衡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154章 臨門第530章 來了第415章 難圓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376章 馬腳第359章 到達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312章 長女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223章 雙陸第364章 嘮嗑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158章 報訊第300章 胡蘿蔔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460章 山陵崩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六十一章 意外訪客第186章 名人第380章 怒斥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476章 定計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257章 大賓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12章 告黑狀第473章 責無旁貸第487章 相請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520章 安撫第145章 嫌棄.JPG第233章 會面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285章 氣魄第371章 文會(下)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218章 大營第521章 狂生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102章 來意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280章 準備第219章 吟詩第463章 長歪了第477章 小人得志第470章 哭求第206章 經年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419章 建學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367章 回家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十二章 驚喜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236章 志得意滿第十八章 影響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十四章 事發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379章 臉面第284章 志得意滿
第413章 則天大行第175章 算計第351章 甜蜜第202章 聽說春天快來了第231章 敘舊第213章 三武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537章 兄妹定盟第257章 大賓第146章 講道理第292章 兇名第191章 三角平衡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384章 國士待之第499章 終於出孝第154章 臨門第530章 來了第415章 難圓第177章 狀似無意第376章 馬腳第359章 到達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三十四章 緩和的關係第312章 長女第七十六章 得賜令牌第332章 一朝成名天下知第223章 雙陸第364章 嘮嗑第200章 其人神勇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158章 報訊第300章 胡蘿蔔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243章 告狀的藝術第九十二章 WIIFM表格法第185章 “名”滿朝野第210章 “家學淵源”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460章 山陵崩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六十一章 意外訪客第186章 名人第380章 怒斥第六十章 千古立忠義第114章 太平寬慰第488章 睿宗登位第476章 定計第三十三章 這特麼就尷尬了第259章 論可愛當世第一第257章 大賓第375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212章 告黑狀第473章 責無旁貸第487章 相請第284章 志得意滿第520章 安撫第145章 嫌棄.JPG第233章 會面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535章 朝辯請封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三十一章 女人之間第285章 氣魄第371章 文會(下)第447章 順水推舟第218章 大營第521章 狂生第424章 師徒相見第六十四章 試探與疑惑第102章 來意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280章 準備第219章 吟詩第463章 長歪了第477章 小人得志第470章 哭求第206章 經年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419章 建學第432章 上官之死第529章 漸入佳境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367章 回家第531章 追根尋由第十二章 驚喜第451章 長公主的大手筆第236章 志得意滿第十八章 影響第360章 初來乍到第十四章 事發第513章 佈局未來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八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214章 兵來將擋第四十六章 朝參第379章 臉面第284章 志得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