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到達

“這裡就是我去年追上突厥大軍的地方。”

因爲並不趕時間,一路行來,張昌宗幾乎是順着去年出征的足跡,帶着薛崇秀一路走過來的。雖然只時隔一年,但對張昌宗也是意義重大,最重要的是,他終於擺脫單身汪的身份,成爲了已婚一族。難道這不是值得大書特書、普通同慶的重大事項嗎?

得意.jpg

薛崇秀笑看他一眼,點點頭,聽着他興致勃勃的講在這裡發生了什麼。這一路行來,張昌宗帶着她走遍了他曾經走過的村莊和地方,看着他熟稔的與那些村民打招呼,看着他關切時專注的目光,看着他高興時的開懷大笑,看着他是如何的受那些村民尊敬和愛戴,看着他帶着嘚瑟表情的向大家介紹她,薛崇秀心裡是歡喜的,幸福的,甜蜜的。

一路走過來,村民們知道張昌宗此次過來是出任河北道行軍大總管準備常駐幽州,都很高興。沒錯,張昌宗把他的總管府定在幽州,在河北道處於中間的位置,即可馳援,又可強攻,最重要的是,還有大片相對平緩的田地可以屯田。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又走了幾天,終於到了幽州地界,張昌宗騎在馬上,與薛崇秀並轡而行,輕輕地吟唱着陳子昂的千古佳句,感嘆道:“陳師真是寫得一首好詩啊,磅礴蒼涼之氣簡直撲面而來,千古詩骨,名不虛傳。不過,他當初寫下此詩,心境應該沒我現在這麼輕快。”

薛崇秀看他一臉感慨,心有所感,也點頭道:“陳師的詩才,縱觀千古,能比擬者甚少。不過,在此之前,你或許應該先見見前來迎接的幽州刺史?”

張昌宗一笑,戲謔道:“確實該見見,以後也是一個地方工作的半個同事嘛,應該比一路上走來見過的其他州的刺史們臉色好看些。”

說來慚愧,張昌宗領了這個行軍大總管的名頭,一路行來,路過各州的時候,文官還好,不管真心還是假意,俱都以禮相待,武官們那裡卻不怎麼受歡迎,甚至,冷眼也是受過的。終究,張昌宗還是太年輕,而行軍大總管這種的官職,歷來皆是功勳卓著的名將擔任,張昌宗目前的功勳還不足以撐起這樣的位份,自然難以服衆。

雖說這種情形,張昌宗早有預料,面對的時候也能淡然處之,不過,心裡暗暗蛋疼內傷卻是難免的。媳婦兒跟着一起,被人這麼折面子,臉疼難堪啊。

統率大軍與統率羽林衛又不同,不能像在羽林衛一樣以武力之勇強橫的折服將士。張昌宗又年輕,功績不足以服衆,只能慢慢的來,對現在的輕視不服視而不見。

“下官郭正庭拜見大總管,將軍有禮。”

“郭使君免禮,今後,我大軍駐紮幽州,諸多事務還需使君協調幫助,望與使君能合作愉快,共抗外敵。”

“不敢,陛下有敕,令河北、關內兩道諸州,但凡將軍有令,皆要助之,將軍所言乃是下官分內之事。”

簡單的客套寒暄幾句,因薛崇秀也隨行,郭正庭也攜了妻子來迎,不過,女眷自然另作一處,不會與他們這些男子一起。

張昌宗出身雖算不得最好,但有出身滎陽鄭的鄭太太教導,倒是能看出些東西來。觀今天這位郭刺史夫婦的迎接禮儀,簡單而莊重,顯然也是極爲知禮之人,再看他們的言行舉止,氣質風姿,也是有來歷的人。

初初到達,郭正庭已經在城中給他安排好總管府,大軍則駐紮在城外臨時搭建的大營,正式的大營還需要重新安排搭建,郭正庭是不會給他們建的,否則,又要征伐民夫,徒惹人怨。

到了總管府,張昌宗兩口子要忙着安頓,郭正庭夫婦也不是不識趣的人,看兩人帶來的人手也算充足,便只留下一個小丞,作爲幽州本地的導引,若總管府上下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傳喚他。

一到地方,薛崇秀屋裡的宮商角徵羽五個侍婢便開始忙碌起來,歸置帶來的東西,安置內院使喚的人手。張昌宗那邊帶的是華爲和錘子,小米、蘋果沒帶,華爲榮升管事,錘子作爲親隨跟在張昌宗身邊。

東西多,人帶來的倒不算多。這些事情都是他們做慣了的,雖然忙碌卻也有條不紊,大部分事務張昌宗和薛崇秀都不需要插手,也就是跟隨而來的醫令,張昌宗親自出面接見了一下,然後派了華爲去親自安排。

幽州在邊境算是比較繁華的大州,然而,說起醫藥技術依然比不上京城,太平公主給他們請來的隨行醫令姓華,也不是外人,是太醫署華太醫的小兒子,醫術極爲精湛。

張昌宗與他父親華太醫也算有舊,一路上聊天談笑也不少,到了後更是派身邊人去安排住宿,可謂誠意十足。

除了華醫令,餘者皆不需要張昌宗去安排了,兩人把主要的意思交代下去便坐在正廳歇息,一路行來雖然走的慢,但也有些疲憊,正好歇歇。

讓僕人先給燒了一壺熱水,張昌宗給媳婦兒倒了一杯,自己也端起一杯灌下,問道:“我看着這位郭刺史夫婦似乎有來歷?”

薛崇秀點點頭,道:“說來你應該知道,這位郭刺史出身望族,乃是出自陽曲郭氏,而刺史的正妻薛郡君,說來與我也算親戚,出自河東薛氏,兩人皆是名門望族出身。”

刺史乃是四品官,四品官的妻、母皆可以門蔭誥封四品郡君了。畢竟幽州是重鎮,一般的寒門官員可輪不上這樣的好地方任職。

“陽曲郭氏?倒也算得上是好出身。”

張昌宗點點頭,關心的問了一句:“那位四品郡君可跟你認親了?”

薛崇秀的父親薛紹,也是出自河東薛氏,只是,薛紹這一脈,因爲薛顗參與宗室謀反一案,雖未株連薛氏一族,在族中卻也是不好提的一脈,只不知那位薛氏心中可忌諱。

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337章 東宮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二十四章 不用進學的早晨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二章 人丁興旺第十四章 事發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158章 報訊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415章 難圓第239章 刺第434章 大佬第470章 哭求第十五章 道理第471章 然諾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八十二章 妖女上官第498章 出謀劃策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326章 宋之問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369章 人情第390章 探視第523章 議定第345章 不平第213章 三武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第237章 較勁兒第323章 叫屈第八十章 進宮探視第390章 探視第307章 暗計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193章 剛開始第479章 定計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165章 援救第十四章 事發第274章第412章 頓悟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377章 鬼畜第228章 竹石第329章 賽詩會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183章 月如故第347章 迎親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323章 叫屈第253章 嚇懵了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525章 風波引第271章 安慰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213章 三武第349章 解惑與坦言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394章 懲罰第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396章 退意第501章 莫測第104章 義子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400章 祖宅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292章 兇名第150章 “無證駕駛”第427章 籌備第445章 來歷第299章 詩骨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136章 待君以誠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411章 天后第329章 賽詩會第158章 報訊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116章 營生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438章 謀劃第119章 鄭氏離宮
第275章 八百里加急第204章 家人團聚第337章 東宮第162章 坦然以對第二十四章 不用進學的早晨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二章 人丁興旺第十四章 事發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158章 報訊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415章 難圓第239章 刺第434章 大佬第470章 哭求第十五章 道理第471章 然諾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八十六章 又是一年三月三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二十章 少年張昌宗的煩惱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八十二章 妖女上官第498章 出謀劃策第431章 師徒鬥氣第五十七章 雨過天晴第194章 重點錯了第326章 宋之問第464章 教育方法第369章 人情第390章 探視第523章 議定第345章 不平第213章 三武第六十九章 來日方長第226章 平凡的真實第237章 較勁兒第323章 叫屈第八十章 進宮探視第390章 探視第307章 暗計第十章 以觀後效第193章 剛開始第479章 定計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二十五章 人設崩了第165章 援救第十四章 事發第274章第412章 頓悟第四十一章 迷霧重重第125章 好好學習第九十九章 豁然開朗第377章 鬼畜第228章 竹石第329章 賽詩會第534章 姚崇被貶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183章 月如故第347章 迎親第九十三章 剖析第323章 叫屈第253章 嚇懵了第366章 帥不過三秒第525章 風波引第271章 安慰第448章 規劃與展望第213章 三武第349章 解惑與坦言第141章 言明利害第241章 經驗之談第394章 懲罰第四十章 突如其來第245章 薛老師的男朋友第203章 蠢材回朝第396章 退意第501章 莫測第104章 義子第294章 長大的孩子第400章 祖宅第246章 未婚妻同學第292章 兇名第150章 “無證駕駛”第427章 籌備第445章 來歷第299章 詩骨第二十九章 育人者第187章 陳氏真傳第136章 待君以誠第238章 建言獻策第411章 天后第329章 賽詩會第158章 報訊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116章 營生第381章 歐皇附體第462章 叛逆期少年第438章 謀劃第119章 鄭氏離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