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志得意滿

..

東都洛陽。

“十一郎今日要穿哪一件衣裳?”

侍從一字排開,每人端着個托盤,托盤上全是綾羅綢緞織成的衣裳,赤橙黃綠青藍紫,各種顏色都有。管家潘福諂媚的笑着,恭聲請問道。

潘瑜坐在梳妝的大銅鏡前,讓婢女幫他梳頭,抽空瞟了一眼,道:“紅色的。陛下喜歡看我穿紅色,陛下說了,我生得俊秀,穿紅色顏色豔些好看,正好襯我。”

“喏。”

潘福揮揮手,留下紅色的衣服,其餘的都讓人端下去,然後,諂笑着親自捧着衣裳,等主人梳完頭髮來換。

潘瑜不急着換衣服,捧着銅鏡,吩咐梳頭的婢女:“頭油再上些,弄得我香一些,陛下喜歡我香香地,不要有任何異味。對了,阿福,衣裳讓薰過香沒?”

潘福立即諂笑道:“郎君請放心,薰過的,新裁的衣裳,剛裁回來,小的便親自盯着人薰香了,用的是東市品玉齋十兩金子一盒的千步香,可好聞了。”

潘瑜訝然:“十兩金子一盒?這麼貴?”

潘福立即解釋道:“郎君請聽小的說,郎君是何等身份的人,陛下又是天下一等一的尊貴人,不用好香,如何能配得上郎君,又如何敢讓陛下聞呢?”

潘瑜聞言,想了想,笑道:“阿福你說得對。當年我在公主府的時候,用的香也是公主府特意備下的,不准我們擅自購香,說是怕外邊的香公主聞不慣。公主尚且如此,遑論陛下?唔……你去,派人盯着東市所有的胡商和賣香的鋪子,若有那一等一的好香,不拘是十兩金還是多少一盒,都給我買回來。此事辦好了,我重重有賞。”

“喏。老奴這就去。”

潘福屁顛屁顛而去。

此時,潘瑜也梳好了頭髮,端着銅鏡仔細端詳,油光可鑑,烏黑如墨。滿意的點點頭,站起身讓人服侍穿衣。一襲紅裳穿在身上,更襯得他膚白如雪,脣紅齒白,潘瑜滿意地點頭,志得意滿:“郎君今日的打扮如何?”

婢女立即奉承道:“郎君之貌,俊如天神,女婢不敢妄評。”

潘瑜哈哈一笑:“叫你評你就評!就說說我與那個京中有名的蓮花六郎,到底誰好看?”

婢女立即道:“這還用問嗎?自然是郎君好看!什麼蓮花六郎,奴婢以爲不過是好事者的吹捧,如何配與我家郎君相提並論?叫奴婢看,所謂的蓮花六郎,連替郎君提鞋也不配!”

“好!說得好!來人,看賞!個嘴甜的小蹄子,郎君趕着進宮,怕陛下久等生氣,等郎君回來再好好疼你!”

“郎君討厭!”

婢女嬌媚的假嗔。潘瑜笑着捏婢女臉蛋兒一下,順手在她胸前掏了一下,然後才笑吟吟的走人。

出了門,騎上馬,也不敢騎快,怕風吹亂了頭髮和灰塵落到衣裳上,只讓馬僮牽着馬,緩緩前行,走過兩條街口,到得朱雀大街上——

“這不是潘郎嗎?這是……進宮?”

潘瑜扭頭,卻見武三思從左邊的街道騎着馬走過來。

“原來是樑王。潘瑜見過……”

潘瑜話還沒說話,正準備下馬,武三思已經身手矯健的踩着僕人的背下馬,笑容可掬的制止:“使不得,使不得!潘郎別動,某如何敢受潘郎的禮!潘郎盡心服侍陛下,是有大功的人,某家不過是陛下的侄兒,論禮,該是某家向潘郎行禮纔是。潘郎服侍陛下辛苦了,請受某家一禮。”

潘瑜嚇了一跳,連道不敢,可雙手讓武三思按住不說,還被武三思強行扶上馬,武三思走在前頭替他牽馬繮繩,一邊走一邊笑着道:“某雖癡長几歲,在朝中穿着紫衣,看似有幾分地位,可是,陛下乃是某家的皇姑母,潘郎呢,乃是陛下的人。若細論,某家與潘郎可是親戚,潘郎乃是某家的長輩,某家如何敢受潘郎的禮?潘郎且安坐就是,讓某家爲您牽馬引路,權當向陛下盡孝心。”

武三思的拍馬屁功夫那是久經考驗的,便是女皇陛下也是受用的,更遑論小小的潘瑜,不過幾句話的功夫便被捧得滿面潮紅,似醉非醉,暈陶陶地笑着道:“這如何使得?”

武三思笑眯眯地,臉上的笑紋都透着恭敬之意:“使得的,使得的。潘郎與陛下的關係……呵呵,怎樣都使得!”

“嘿嘿。”

潘瑜嘿然笑着,高興地連話都不會說了。

武三思一直替潘瑜牽着馬走完朱雀大街,還是他要上朝,而潘瑜要進宮,兩人不走一道門才依依不捨的分開,臨分開了,還不捨又恭敬地朝潘瑜行禮:“潘郎慢走,某家恭送潘郎,陛下就託付給潘郎了。”

潘瑜坐在馬上笑得暈陶陶地揮手,揮完手又低頭悄悄笑兩聲,突然想起回頭,卻見武三思還在躬身抱拳保持着恭敬行禮的狀態,恭送於他,不禁悄聲感嘆道:“我潘瑜何德何能能蒙堂堂樑王如此恭敬?不還是因爲陛下之故嗎?只因我是陛下身邊人,便如此待我……樑王不愧是樑王,對陛下如此忠心,令人感動。若有機會,我當多向陛下說說樑王的好話纔是。”

馬僮也是一臉紅暈,眉眼間跟主人一般興奮:“郎君說的是。小的不過是區區奴才,何曾受過這等禮遇?一切皆是郎君之故!小的何其有幸,居然能服侍郎君……真真是祖墳冒青煙了,小的謝過郎君。”

潘瑜當仁不讓,理所應當的道:“你是我的貼身近僕,我得榮寵,你自當榮耀,放心,我不會忘了你的。”

“多謝郎君。”

在馬僮的奉承中入宮,在宮門口處,老遠就見莫成安居然在宮門口等着他,潘瑜一怔,連忙快走幾步,迎上去問道:“莫總管怎地在這裡?可是有何事務要出宮?”

莫成安和煦的笑着道:“多謝十一郎關心,不過,十一郎說錯了,老奴非是有事出宮,而是奉陛下令在此恭候十一郎。十一郎今日怎地現在纔來?陛下可是一直等着您呢。”

潘瑜的眼睛立即亮了幾分,連忙道:“來的路上遇到樑王,寒暄了幾句。不敢讓陛下久候,莫總管,我們快走吧。”

“喏,十一郎請。”

潘瑜整了整衣冠,吩咐馬僮等着他,方纔舉步與莫成安款款入宮。

第466章 草包第212章 告黑狀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338章 冬天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452章 計成第398章 撫慰第479章 定計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296章 命運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504章 元正第355章 久視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521章 狂生第272章 銷假第467章 警告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102章 來意第295章 執念第189章 有所求第225章 良心第247章 太平公主第362章 商討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220章 蘋果臉第318章 失望第525章 前程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336章 勸誡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108章 出彩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一百章 枉然第280章 準備第367章 回家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135章 贈風扇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235章 知曉第130章 物是人非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124章 經濟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233章 會面第467章 警告第223章 雙陸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十八章 影響第357章 懇求第229章 關禁閉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510章 布公第179章 行卷詩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219章 吟詩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184章 蓮……蓮花?!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248章 長大後第212章 告黑狀第276章 敕封第412章 頓悟第290章 敲打第176章 人望第308章 喜訊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148章 機遇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484章 形勢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449章 到達第199章 設擂第480章 計劃通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131章 膽大心細第196章 構想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510章 布公第403章 飛訊第230章 到達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527章 添丁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
第466章 草包第212章 告黑狀第327章 文會開始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三十五章 “名”動長安第338章 冬天第315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408章 天倫之樂第452章 計成第398章 撫慰第479章 定計第207章 青梅竹馬第七十四章 武氏薦師第四章 形勢比人強第296章 命運第九章 張氏如蟻第504章 元正第355章 久視第八十四章 上官師父的第一課第521章 狂生第272章 銷假第467章 警告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71章 人力有時窮第102章 來意第295章 執念第189章 有所求第225章 良心第247章 太平公主第362章 商討第179章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220章 蘋果臉第318章 失望第525章 前程第十七章 日常任務(1/1)第八十五章 學爲己用第336章 勸誡第四十四章 平安歸家第108章 出彩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一百章 枉然第280章 準備第367章 回家第286章 狗膽包天第135章 贈風扇第516章 年少輕狂第235章 知曉第130章 物是人非第二十三章 韋氏教子第124章 經濟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五十九章 準備第208章 關於未來的暢想第233章 會面第467章 警告第223章 雙陸第500章 穆尼德吉第十八章 影響第357章 懇求第229章 關禁閉第197章 新官上任第160章 順水人情第250章 日久見人心第279章 沉迷學習無法自拔第510章 布公第179章 行卷詩第244章 不是花中偏愛菊第155章 氣焰滔天第219章 吟詩第181章 君臣師徒第184章 蓮……蓮花?!第三十八章 走失兒童張昌宗第248章 長大後第212章 告黑狀第276章 敕封第412章 頓悟第290章 敲打第176章 人望第308章 喜訊第282章 統兵之道第497章 改弦易轍第148章 機遇第139章 巧遇與雄心壯志第344章 婚前恐懼第三十九章 萬萬沒想到第484章 形勢第278章 母子情深第449章 到達第199章 設擂第480章 計劃通第七十章 慈父心懷第131章 膽大心細第196章 構想第166章 溫暖的家第510章 布公第403章 飛訊第230章 到達第522章 君之志,吾之願第527章 添丁第六十二章 再見太平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