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完美收宮

張漢卿纔不理會他們的無理取鬧,就像他和英國總領事巴頓所說的:“中國軍人和英國軍人的對峙及交火事件,性質和軍隊針對平民是完全不同的。

是誰在發第一槍,我們也在調查;至於炮擊事件,同樣是英國軍艦炮擊中國平民,而且是在華界,這完全可以理解爲侵略。中國炮兵爲了保護平民和國土主權而開火,是應有之義,就像中國派兵攻殺英國平民一樣是不可容忍的。

當此之時,領事先生萬萬不可新增事端,我恐此事一旦訴諸報端,局勢會一發不可收拾!”

這是威脅嗎?反正在其後的談判中,英方根本沒有再提英軍傷亡這事,而是聚焦點於愛伏生、麥高雲一案的司法所有權上。

由於中國政|府已經拿到人,又表現出不屈服於任何壓力的行爲,一旦談判破裂,以那位難纏的少帥的做法,一定會毫不猶豫地進行公審,這將使英國的臉面丟盡,其駐華公使、駐上海總領事、租界工信局的英國官員受到強烈指責的,甚至爲此而丟官罷爵亦有可能。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既附和着中國人的強烈要求、又適時體現出大英帝國的尊嚴並挽回面子,讓他們絞盡腦汁。

就是美、法、日等國,也擔心此風一開,中國獨立審判外國人便成慣例,也強烈地要求組成一個司法委員會,共同審理。

他們提出,至少是爲了他們的面子,也需要有外國法官參與審判。至於審判的結果,其實倒並不重要了。

張漢卿也不爲己甚,因爲只要租界存在一天,這個就是司法無法公正的前提,至於審判同樣也在其次了。

雙方都是要面子,也給各國的人民一個交待,如此而已。

爲了儘快在法理上解決五卅事件,張漢卿在取得英國放棄漢口、九江兩租界的前提下也做出退步,同意雙方共同審判。外國的代表三人:英國人委任的香|港首席法官高魯爵士、美國人安排的菲律賓高等法院法官詹姆森、日本廣島上訴法院首席法官須賀喜三郎。

中方代表三人,由最高法院大法官之一的林森爲首,雙方共6名法官成立審判委員會。

儘管中外法官人數各半,但由於是在中國的主場,這使得從晚清以來中國第一次以強盛的姿態站起來,中國也第一次從正面挑戰着列強的在華特權,意義深遠。不管最終“審判”的結果如何,奉系領導下的中國已經改寫了歷史。

“號外,號外,上海高等法院要在上海灘公審英國人!”

“中國政|府要收回列強在中國的領事裁判權!”

“五卅事件罪魁禍首能否伏法,億萬國民拭目以待!”

滿大街的報童揮舞着緊急加印的報紙讓這個消息風一樣傳遞到埠內灘外、大江南北黃河上下,給沉睡的國人一陣清醒的涼風,讓他們能夠有機會擡頭看一下風向,享受這種清涼。

民意如潮,民聲沸騰,從各大城市反饋回來的消息迅速成爲歐美政要們研判中國未來局勢的重要參考。只是不管怎麼說,大英帝國的官員第一次被殖民地的政|府審問,這樣真的好嗎?

所以英國政|府不出意外地對這種說法予以嚴厲駁斥,但是這份聲明對張漢卿來說卻是那麼蒼白無力。

是啊,經歷了“五卅慘案”的渲泄,人民政|府對手中的力量越來越滿意,也越來越強硬了。日不落帝國又怎麼樣?天高皇帝遠,也在我的家門口逞兇,還以爲現在的民國政|府是滿清那會兒嗎?

高壓政策對華確定是無效了,這點已經得到過證實。在高姿態地表示了自己的“意見”之後,英國政|府私下裡派出中間人向民國政|府尋求妥協的辦法。即既要裡子,又要面子。

原本親近英美的直系大員們雖然現在權力被嚴重削弱,但私下裡還有影響權,難免因爲曾經的感情爲他們說話。

國民黨本就與英美涉華勢力有不清不楚的關係,當然不願意看到人民黨及其政|府在外交上給國人掙臉。儘管可能在民族大義上,他們中的許多人還不像後來寶島裡的那一撮人那樣喪失良知,但是如果張漢卿此役打了個漂亮的阻擊,勢必在國人心中的影響力又上了一重。

此消彼漲,當有一天他們最大的扺掌宣傳輿論也丟掉了高地之後,他們再拿什麼和人民黨鬥?所以他們也以要發展經濟爲由頭,明裡暗裡示意見好就收,反正上海這一次交鋒國家並沒有虧。

面子要靠實力掙的,你英國人挑起的頭,憑什麼中國政|府要給你收尾?你要面子有理由,我如何對中國人民交代?張漢卿拒絕了任何私下妥協的想法和遊說,他的對外理由是政|府絕不可以干涉法院的判決!

要知道,中國是一個三權分立的皿煮國家和法制國家呢,“政|府絕不干涉司法公正”。即使外國人在中國犯了法,也應該由中國的法院依法處理。

當然張漢卿也不是把和談的大門徹底關閉。

因爲華東人民軍的果斷行動,此世界的“五卅慘案”不像前世來得那麼屈辱,而且衝突中好像英國人死得更多些。但是張漢卿不會有半點憐憫,中國人多不假,但個個有尊嚴。他給中間人的答覆是慘案的肇事者不可輕易放過,這對國人不能交代。

當然一味激進而置英國人的臉面於不顧並不現實:誰也無法估量現時空英國對於中國的底限是多少,而且此時代在租界回收問題、對日牽制問題等仍然離不開英國的配合,如何最大限度地展現人民政|府姿態與不釀成最終戰爭,也是需要相當注意的。

現在的民國政|府的實力,還沒強大到像老|毛子當年絕蘇抗美順帶着教訓阿三們的程度。

通過私下渠道,張漢卿表達了中央政|府亦想迅速解決事態的善意,但是他強調,審問及判決應該由中國主導進行,以安慰民心,這是人民黨政|府無法後退的底限。

作爲回報,中國政|府將在英租界問題上退步,即允許英國繼續保留上海、天津、廣州三地,並給予英國在香|港問題上的保證;作爲前提,英國必須明確承認中國的主權,回報是,中國承認英國的治權,即“以主權換治權”,以淡化租界的殖民色彩。

張漢卿的作法很讓英國政|府痛苦:這是一種漸進式的壓力,如果好,大家好;如果不好,升級會在看得見的範圍內暴發。透過對慘案後一系列強硬的處理方式,英國政|府明白,除非是中英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否則要想讓年輕的人民黨政|府無原則地讓步,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最後英國政|府只是強調審判“要在英美派員監督下進行,要保證得到公平的待遇,要尊重英國公民的人權”。

屁的人權!我的人權誰尊重了?

但是現在不是講究這個的時候,後世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在人權問題是給中國下絆子也不是一次兩次了,在中國漸漸強大後,這種提法漸漸地不被夥伴們認可後,美國也就只在新年發表白皮書時有氣沒力地哼兩句,還要被中國政|府質問。無他,力量的逆轉導致。

中英雙方政|府心照不宣地定了基調,審判在進行,但是有意無意之間,人民黨的輿論偏向了其後進行的關稅自主談判,對於麥、愛兩人的審理,並沒有作爲中國人民強大起來的標誌之一,最終使主要的社論更多地體現在審判結果本身,而沒有上綱上線。

不過以此爲契機,中英簽署了《在華英國公民行爲準則及司法的屬地原則》,認可了英國人在遵守中國法律方面的要求。

意料中的勝利,讓張漢卿決心乘勝追擊,要列強以此爲藍本,在實際上淡化租界的本質,從而照會各國政|府,談判關於租界管理的新方案。

憑心而論,若非此世代人民黨手中有越來越強硬的手段和力量,這種對列強來說本應該是“毫無份量”的訴求,根本無法捍動中國仍身爲二流國家的事實。作爲提升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重要一環,張漢卿親自安排主導了這場被一些國內英美奴才們、國外觀察家們蔑稱爲“唐吉訶德”式的談判。

不過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率先同意通過了《管轄在華外國人實施條例案》、《關於上海法租界內設置中國法院之協定》,緊接着中日《關於中華民國與日本國間基本關係條約》也相繼誕生。

這些新的協定雖然仍然保留了許多條款,也沒有最終完全取消中國的治外法權,但是這種讓步在之前是無法想象的。張漢卿們也深知,只要中國的國力不能夠讓這些化外之民心生敬畏,注意談判仍然將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除非有一場疾風暴雨式的革命。

張漢卿對這個革命深有信心。

長達多半年的五卅事件就這樣以近乎完美的姿態落下帷幕。在力量還不足以制約英國等列強的時候,能以這樣的方式取得事件的解決,對張漢卿來說、對中國來說,都是相當成功的。毫無疑問,這是一次完美的收宮。

第569章 博弈第865章 岸炮與軍艦的對決第615章 如夫人第84章 論英雄第116章 奉天改革第272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下)第718章 決心第285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下)第591章 心事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693章 精神戰第504章 功虧一簣第268章 反彈與變通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473章 以史爲鑑第430章 驚豔第454章 蒙古自治前夕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558章 拜訪漢冶萍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390章 射天狼第487章 如此追擊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145章 雅聚第291章 搶械 (下)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330章 圖們江邊的血案第46章 兇險第213章 另一場較量第155章 匪亂第330章 圖們江邊的血案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883章 阻擊第634章 訛詐第947章 口水仗第930章 吃醋第241章 內訌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558章 拜訪漢冶萍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764章 皇族溥傑和他的女人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287章 座次之爭(上)第893章 退意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870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00章 臨城劫車案第195章 將計就計第532章 財大氣粗第998章 突破第948章 指責第341章 斬首第301章 分果果第962章 得道多助第889章 殺俘第101章 禍兮福所倚第972章 輕舞飛揚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431章 天津大買辦第628章 戰後(下)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725章 不算成功的成功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928章 怎一個亂字了得第252章 跳樑小醜第790章 那層紗第49章 尷尬的出席第224章 商業無間道第170章 閨房之樂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522章 趙倜的煩惱第74章 拜碼頭第719章 邂逅第529章 通衢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617章 曹錕賄選(下)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107章 詭異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927章 調笑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550章 入粵第643章 軍制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862章 擊斃是最好的尊重第838章 國殤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551章 遊說第12章 君前奏對第291章 搶械 (下)第351章 不動產登記制度第283章 分裂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
第569章 博弈第865章 岸炮與軍艦的對決第615章 如夫人第84章 論英雄第116章 奉天改革第272章 中日關於一戰的較量(下)第718章 決心第285章 欠錢的果然是大爺(下)第591章 心事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749章 空軍致勝的擁躉(下)第693章 精神戰第504章 功虧一簣第268章 反彈與變通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473章 以史爲鑑第430章 驚豔第454章 蒙古自治前夕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558章 拜訪漢冶萍第851章 暉春衝突第390章 射天狼第487章 如此追擊第646章 各有所忌第145章 雅聚第291章 搶械 (下)第860章 鋼鐵怪物(中)第330章 圖們江邊的血案第46章 兇險第213章 另一場較量第155章 匪亂第330章 圖們江邊的血案第911章 破釜一戰第883章 阻擊第634章 訛詐第947章 口水仗第930章 吃醋第241章 內訌第793章 是你要我用強的第558章 拜訪漢冶萍第348章 東北新政第130章 論持久戰第764章 皇族溥傑和他的女人第752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287章 座次之爭(上)第893章 退意第640章 又見皇后第870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第600章 臨城劫車案第195章 將計就計第532章 財大氣粗第998章 突破第948章 指責第341章 斬首第301章 分果果第962章 得道多助第889章 殺俘第101章 禍兮福所倚第972章 輕舞飛揚第940章 少帥的怒火第890章 各有所謀第431章 天津大買辦第628章 戰後(下)第86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725章 不算成功的成功第702章 席捲大西南第928章 怎一個亂字了得第252章 跳樑小醜第790章 那層紗第49章 尷尬的出席第224章 商業無間道第170章 閨房之樂第217章 下不爲例第522章 趙倜的煩惱第74章 拜碼頭第719章 邂逅第529章 通衢第349章 國庫券與糧票第617章 曹錕賄選(下)第227章 臨危救助的山西客第107章 詭異第786章 你是我的皇后第953章 得隴望蜀第927章 調笑第704章 整軍經武第550章 入粵第643章 軍制第717章 註定艱難的交涉第294章 徐樹錚的計策第862章 擊斃是最好的尊重第838章 國殤第987章 盛家的抉擇第551章 遊說第12章 君前奏對第291章 搶械 (下)第351章 不動產登記制度第283章 分裂第234章 求賢若渴第109章 恩寵與眼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