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小錢而已?

以這個時代的人們金融知識的匱乏,幾乎是不可能在短期之內,摸清楚銀行各種經營套路和賺錢的套路的,尤其是夏國本土的銀行。

因爲,其經營管理上的複雜程度,遠超過這個時代任何一個王朝的管理制度,李淵連朝廷的事情都還不能全部搞明白呢,更何況是夏國銀行呢!

在長安銀樓的參觀,只是讓他見識到了銀行大致的辦公流程和辦公環境而已,而在武安縣一個營業廳的櫃檯,李淵算是見識到了夏國銀行的營業窗口辦理業務的流程,也就僅此而已了。

在營業廳裡站了一會小兒之後,他又被人家以老弱對待了。

“您老人家要辦業務麼?您先辦吧!我們年輕人多排一會兒沒事的。”一個穿着十分普通,在櫃檯前排隊準備辦理業務的黑臉漢子道。

“呃,我就是看看,你先來的,你先辦吧!我得先看看錢是怎麼存取的再做決定。”李淵把身子往旁邊讓了讓道。

他讓李德全將萬貴妃和一干皇子都安排到了旁邊一處餐廳用飯,身邊也就朱榮他們遠遠的頂着他的四周,看上去,倒像是他一個人來銀行辦業務,而按照夏國的敬老習俗,他是可以插隊先辦理的。

見李淵推讓,那年輕人也就不客氣了,朝他們點了點頭之後,在櫃檯前的椅子上坐了下來,向櫃檯裡穿着看上去很乾練的一個女工作人員道,“我存錢,存一年的定期。”

說完之後,他就啪啪啪從他看上去質量並不怎麼好的衣兜裡拿出了好幾疊鈔票出來,李淵看到其中有一紮很厚的,居然都是一百文面值的。

此刻,即便李淵是皇帝,也不得不對這黑臉漢子高看一眼,其貌不揚,穿着更是普通,甚至有點破爛,可一出手就是幾十貫,這什麼意思?裝成窮人來存錢的麼?

看來,夏國的治安也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嘛!

“好的,請您出示您的存摺和戶籍本,我現在爲您清點鈔票,存入賬戶。”銀行的員工按照程序說了一句之後,就立即開始將那黑臉大漢拿出來的鈔票按面值分類,清點了起來。

待得那個黑臉漢子將存錢的摺子和戶籍本打開,遞到點錢的女工作人員面前之後,他又轉頭看向李淵道,“您老人家瞧見沒有,存錢就是這麼簡單,現在存一年的定期,可是有兩分息呢!您把不花的錢存在銀行更划算一些。”

李淵點了點頭順嘴向他問道,“年輕人你賺的錢不少啊!是做什麼營生的呢?”

“您老可別這麼取笑我,我就是城外蔡橋村一個種菜的農民而已,哪有什麼錢,這不是前些日子將田裡的菜收割上來賣了一輪麼,得了幾十貫小錢而已,和那些真正賺錢的人比,可是差遠了。”那存錢的黑臉漢子謙虛的一笑道。

不知怎麼地,李淵看到他笑的露出了白白的牙齒的時候,感覺一臉鬱悶,很想對他說一句,你們夏國的百姓用詞這麼不準確的麼?

幾十貫是‘小錢而已’?

大哥,你不過是個種菜的農夫而已啊!在關中,這樣種菜的農夫,一年也就幾貫錢的收入,這還都已經算是中戶了,如果積攢幾年,家裡沒有什麼病人,沒有大的花銷了,甚至都能算作富戶,你收入比他多好幾倍,還“小錢而已”?

“那你的菜地,一年可以收穫幾輪,賣幾輪呢?”李淵有些鬱悶的問道。

“收三季,賣三輪,四月份一季,八月份一季,臘月的時候一季。一年我也就掙這三次錢了,和那些每個月都有錢拿的工人和天天都有錢賺的商人沒法比。”黑臉漢子很是實在的道。

他們說話間,那櫃檯前的銀行工作人員已經將錢數點算清楚,幫黑臉漢子填寫了存入的票據,並且加印。

黑臉菜農收到了櫃檯工作人員給自己新添上去了新數字的存摺和自己的戶籍本,認真的看了一下上面的數字之後,便笑着站起來將座位讓給李淵,往外走去。

“每年三季,每季幾十貫,一個菜農一年賺一百多貫的收入,可比咱們朝廷的一些有品級的官員的收入還高,我記得,夏國的百姓,只給二十五畝田的吧!”李淵看着那菜農遠去的背影,朝剛剛從隔壁走進來的李德全道。

“好像是的。”李德全想都沒想就答道。

因爲,此前搭車進城的時候,他就已經聽那些農夫們說過了。

而這時,李淵才知道,夏國的農夫們爲什麼那麼大方,幾十個紅果,一下子就拿出來給自己這些陌生的外地人白吃了,人家是真有錢啊!

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夏國的治安真的不是很好,一年掙過百貫的人,居然不穿一身好衣服來銀行辦業務,肯定是怕人搶劫。

可是,當他看到銀行門口,一個穿着看上去很普通的婦人,一個人提着一大捆鈔票來存錢之後,他不再這麼想了,原來,這個黑臉漢子,真是不是夏國很能賺錢的人,因爲這個經商的婦人,一出手就直接存了三百多貫。

又完結了一筆業務的那個女工作人員見後面沒有人排隊了,向李淵問道,“老人家,您需要辦業務麼?”

“呃,我就是想問問,你們夏國的商人比農夫多賺這麼多錢,你們的官府不管麼?”見到那個工作人員給自己做了請坐的手勢,李淵順屁股就坐在櫃檯前問道。

“可不是誰存的多誰就賺的多,農民百姓也很賺錢的,除了幾季田地的收益,他們農閒的時候,他們還可以去各處工廠做臨時工,賺不少工錢的。

而商人,營業額雖然大,賺的多些,但是稅也繳的多些。

此外,這些有田的菜農都會養不少雞鴨牲畜,每年也能賣些錢,最早一批跟着夏王在咱們武安縣學習種植大棚蔬菜的這些菜農,一年的純收入,至少有兩三百貫吧!很多在縣城裡開商鋪的小商戶,一年也就三五百貫的收益而已,還擔一些風險。

對了,您老人家您打聽這些做什麼?”

“我,我就是隨便問問,對了,我還有問題要問你,是兌換方面的,要是那拿銅錢兌換成了你們夏國的鈔票,以後還能用鈔票兌換回銅錢麼?”李淵問道。

“當然能,咱們銀行發行鈔票的初衷,是爲了方便老百姓們交易,發行多少鈔票,銀行內肯定會有多少銅錢,或者等值的金銀等其它金屬貨幣。

不過,您要做大額的兌換的話,需要預約,您在我們武安縣的支行,每次最多能兌換五萬枚各色金屬錢幣,在洺京的各處支行,每次能兌換十萬枚各色金屬錢幣,在總行的話,每次能兌換二十萬枚各色金屬錢幣,價值可以達到兩百多萬貫。”那銀行櫃檯的員工可不像那些農夫們那麼沒有眼力,見到李淵的氣質不凡,知道他可能是外地來的貴客之後,詳細的向他講解道。

“二十萬枚金屬錢,能價值兩百多萬貫?”李淵聽了她的講述之後,不解的問道。

“是各色金屬錢幣,咱們夏國的金屬錢幣分鐵,銅,銀,金四大類。

其中鐵錢的面值最小,我們稱之爲分,有一分,兩分,五分,十分,二十分,和五十分六種面值。

一百分等於一文,目前我們用唐國生產的銅錢代替一文面值的,這是也是咱們夏國銀行認可的最低面值的銅錢,再之後就是相當於五文錢的夏國銅錢了,還有十文,二十文,五十文面值的銅錢,到了一百文,就是小銀幣了,還有二百文面值的中銀幣,五百文面值的大銀幣和一貫錢面值的銀元。

銀元之上是金幣,小金幣面值五貫,大金幣面值十貫,您的賬戶上如果有錢的話,只需要提前一天預約,最高就可以在總行提取每一種金屬貨幣二十萬枚。

說了這麼多,您是不是覺得,這些金屬貨幣種類很多,很不好搞清楚和點算呢?”

李淵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那營業員頓時就拿起了自己櫃檯前的一個刊着鈔票的木框道,“鈔票,就是我們夏國銀行用來解決這麼多種金屬貨幣不好分辨,攜帶,點算和儲存困難的問題的。

目前發行的鈔票,有分票,文票和貫票三大種類,它幾乎可以解決所有錢幣分辨,攜帶,計算不易的問題,最高面值的貫票,一張就是一千貫,完全替代了原先的不記名存票。

至於萬貫以上的交易,則是用支票,這個,幾乎沒有什麼限額。有了這些紙鈔在市面上流通,就會大大的方便大家交易,從上個月正式推出,它就受到了所有人的好評。”

李淵的智商不低,已經有過一次在零食店花鈔票結賬經歷的他,當然不難理解工作人員所說的意思。

ωwш ▪тt kan ▪¢〇

但是,他仍然覺得,用真金白銀和銅錢,跟夏國銀行換這些紙片子,有些不牢靠。

當然,這個問題,他跟一個銀行櫃檯的小員工也掰扯不清楚,回頭要好好跟於秋談一下才行。

銀行的員工並沒有因爲李淵問了半天,卻沒有辦理任何業務就走了,而鄙視他,事實上,過去的大半年裡,她在櫃檯前做的最多的,就是這種解釋工作,一種新鮮事物的誕生和發展,總是要經過一些時間纔會被人接受的,包括錢這種大家日常要用的東西。

只是,讓李淵不知道的是,夏國發行鈔票,根本沒有經過他的同意,而且,有了之前的不記名存票讓大家見識到了用紙質貨幣的好處,又有夏國在幾乎所有城池銷售貨物的商賈的接受認可,紙幣一經推出,流通的就非常快,長安從四月初開始推出,到目前爲止,就至少已經兌換髮行出去了三百多萬貫,每天都不少於十萬貫,要不了多久,兩市流通交易的,可能就都是這種紙鈔了。

出了銀行,李淵很快就在武安縣的街頭花錢花上了癮,包括他的十多個妃子和兒子們。

拿鈔票買東西,確實是方便,關鍵是,這邊有太多他們想要買的東西了,而這邊各個商鋪的商品,都是明碼標價,還給錢就能拿走,服務員個個都態度很好,比在長安的購物體驗要好的多。

所以,朱榮他們的邊斗車有用處了,給李淵他們一家子拉了好多東西。

其實他很想提醒李淵,這些東西,在洺京都有,而且,種類更豐富,甚至還有送貨上門的服務,他們大可以不必在武安縣買,但是,爲了武安縣這些剛剛開始經商沒多久的百姓們的利益考慮,他還是將話給憋了回去。

午飯後的採購持續了一個多時辰,李淵沒想到,一個縣城,居然有近千家鋪面,售賣幾乎所有種類的商品,腿走的發酸的他不得不找地方歇歇了,很快,他就來到了一個有坐,並且有免費茶水喝的地方,縣衙。

沒有關中各處縣衙的威嚴霸氣,也沒有那麼多值守的衙役,縣衙的門口,不過是掛了一塊木質的牌匾,而各處理政的機構,都有一個獨立的院子。

李淵本以爲距離大門最近的第一個掛着議政院牌匾的院子,應該就是這武安縣的縣令辦公的地方,正好這裡也聚集了很多人,可能是縣令在審案辦公,可誰知道進去了之後,他看到很多人都是坐在長板凳上,嗑着瓜子,吃着水果,真正聊天,而且有男有女,有年紀大的,也有年輕的。

“這是?”

李淵詫異了一句,頓時有人看向了他這邊。

“您老也是來議政的麼?來來來,您年紀大,您坐前邊。”

大垸正中間一個看上去像是講臺的木桌後面,站着一些穿着長衫的年輕人,他的胸口,掛着兩顆銀質的徽章,李淵知道,這是夏國縣一級的官員,他看到了李淵進來之後,很是熱情的招手讓他向前坐道。

李淵一邊在衆人的注視下向前走,一邊打量着那個嘴巴上連鬍鬚都有沒有的年輕人,發現他並沒有什麼異樣,只是,他身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個造型看上去有些奇怪的長方形盒子。

再度被人以老弱相待的李淵也不客氣了,直接在最前排,也就是那個年輕的對面不到一米的地方坐了下來,很快,一壺茶和一個杯子,還有一疊裝着瓜子,一疊裝有三四種水果的盤子,被在坐的百姓們從屋內傳人到了李淵身前的長案几上。

李淵也不推遲,拿起茶壺給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並且喝了一口之後才道,“你們繼續,我就聽聽。”

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兩百九十四章 圖書館開館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五百零二章 傳播正能量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於都督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一百九十三章 殺敵本領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三百二十章 一對一千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
第一百六十章 高價出售第兩百九十四章 圖書館開館第兩百一十九章 出海計劃第五百二十五章 建設吐蕃的工作第四百零二章 奇葩迎親第四百三十章 強大的農耕效率第一百八十六章 忽悠圓謊第一百二十一章 伸過來的黑手第兩百三十一章 小旱之年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一百三十九章 獒犬阻路第兩百一十三章 坑人之道第兩百六十七章 馮氏兄弟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三百三十三章 邯鄲縣第一百四十九章 魏洗馬第一百六十五章 秋哥的好算計第四十八章 參觀作坊第十七章 好用的外衣第四百一十四章 經濟控制基本完成第十二章 收穫不小第一百二十七章 以牙還牙第兩百九十七章 大忽悠第兩百五十九章 什麼是厲害的本事第三百七十二章 倭島消息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長知識了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一十九章 以民爲重的夏國第五百零三章 滅教運動第九十八章 於秋出品的鉅額商品第兩百一十八章 王猛的長安行第二十九章 偷食的客人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兩百五十八章 山莊來客第兩百八十二章 精確無誤的戰鬥第四百五十八章 還得談第五百一十八章 略帶優越感的微笑第五章 河上漂屍第一百六十六章 送錢的來了第五百零二章 傳播正能量第二百零四章 套中有套第六十章 於秋的班底成員第三百九十五章 進一步擴展第兩百二十九章 長安事發第三十四十八章 意向確立第四百三十三章 夏國就是一個糖罐子第兩百二十一章 河口縣第兩百七十二章 洺州的守護神第一百六十三章 誰在隔岸觀虎鬥?第二百零三章 又來一撥送錢的第四章 撒網打魚第四百八十九章 開始閱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學習進步中第兩百三十四章 組建商業同盟第二十三章 世家危害論第五十九章 寡婦村的軍議第五百二十七章 曾經的他第五百二十一章 又是一年上元節夜第五百零六章 預防針第四百九十五章 狡猾如狐第兩百一十五章 挖坑小能手李二第三百六十二章 於秋最厲害的本事第二十四章 把話說透第三章 借糧種第四百八十五章 品嚐提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夏王有喜第兩百二十二章 神仙下凡於都督第一百零八章 李世民又上門第四十五章 活下去第四百四十八章 貨比三家的真正效果第一百六十八章 河東瘟疫第一百九十三章 殺敵本領第四百八十四章 成爲世界的債主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三百二十章 一對一千第五百二十八章 百年大計第兩百七十三章 吸納天下錢財第三百六十一章 公開的國務會議第三百九十七章 通電第三百九十九章 李秀寧奏三事第二十二章 十顆頭,一囊酒第八十三章 大功告成第四百九十八章 夏國特種兵第兩百三十八章 二次談判第三百五十一章 閱兵儀式第一百九十五章 到善陽第三百八十五章 推廣教育第一百五十九章 出錢請人去長安第三百一十一章 開始上課第七十二章 董放第四百五十一章 成長中的下一代第九十五章 善用陽謀的於秋第一百九十一章 複雜的心情第四百五十二章 病房裡的比較第三十六章 醋火第四百一十三章 高原和海外第一百四十七章 長安來人了第四百零七章 緊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