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請立太子

論功行賞的人中,功勞最大的無疑是賀清宵。

金銀珠寶,良田地鋪,興元帝賞賜起來十分大方,並加封太子太保,擔任錦麟衛指揮使。這太子太保當然是虛銜,是帝王賜予大臣的極大榮譽。

而還有一個興元帝認爲最大的獎勵,放在他心裡沒說出來。原本賀清宵與阿柚在他這裡絕不可能,現在麼,若是他們好好求一求他這個當爹的,不是不能考慮。

京營統領趙飛帆等將士按功勞大小皆有獎賞,至於戶部尚書等爲辛柚求情的文官,真金白銀的賞賜用不着,興元帝口頭表揚一番也就夠了。

再就是後宮。

賢妃升爲貴妃,麗嬪升爲麗妃,其他嬪妃位階雖無提升,也皆有首飾、綾羅之類賞賜。

璇公主終於有了封號,封爲嘉柔公主。

在考慮璇公主封號時,興元帝自然想到了辛柚。

“阿柚,朕欲封你爲夏國公主,你覺得如何?”

舊事重提,興元帝不認爲辛柚還會拒絕。

辛柚卻沒有猶豫拒絕了。

“爲何不願?阿柚你不想在宮中,可以提前在宮外建公主府,與現在沒有什麼不同。”

“既沒有不同,臣還是想保持現狀。”

經歷了在後宮的驚心動魄,辛柚越發看得明白:離皇權越近,生死榮辱只在帝王一念間。

他在乎她這個女兒,她是什麼身份都無所謂。他若不在意,要她死不過是一句話的事。

這種由人主宰生死的感覺太糟糕了。

而以她對這人不太深的瞭解,他自信,強勢,越是與他過不去越逆反。禮部尚書那些人這麼一鬧,新政應該不會中途夭折了。

沒了對新政的擔心,辛柚打算等大夏再派使臣出海便請旨前往。到時海闊天空,比在京城強上百倍。

只是不知,能不能帶賀清宵一起走。

辛柚堅定拒絕,興元帝也沒勉強:“夏國公主的封號朕給你留着,什麼時候你想了,就什麼時候冊封。”

爲此,興元帝特意下了一道旨,除皇室尊長,辛柚遇官大一級。

旨意傳開,百官既感慨皇上對辛柚的看重,又不解辛柚的執拗。

好好的夏國公主不當,這不是犯傻嗎?

接下來着重處理的還是禮部尚書等人作亂一案。這一場大案轟轟烈烈持續數月纔算結束,南方許多大族幾乎被連根拔起,牽扯進的大小官員竟有近千人。

都料理完,正好到了秋後。也不用再等時間了,直接開殺。

這其中,對寇天明的處理讓興元帝多琢磨了一下。

他專門派人去寇天明的家鄉查過,五十年前的事哪裡查得清,總之得來的結果就是寇天明身世並無問題。

對這個結果,興元帝暗暗鬆了口氣。無論是寇天明曾鳩佔鵲巢,還是與他相貌相似,這兩點都令他難以容忍這麼個人活在世上。與他陳家毫無關係,就最好不過了。

但寇天明畢竟是被章玉忱算計的,暗無天日過了數年後又被禮部尚書等人利用。興元帝也明白這是個可憐人,便沒有牽連親族,只罷了段少卿與其子段雲辰的官職。

接到被罷官的諭旨,段少卿不但不難受,還有種大石終於落地的輕鬆。

老夫人一時受不了刺激暈倒,醒來後就聽段少卿在一旁勸:“母親別難受了,妹夫他假冒皇上啊,咱們段家沒被連累滿門抄斬已經是萬幸了!”

老太太還是想不開,抹淚道:“錢也沒了,官也沒了,都沒了……當年怎麼就給你妹妹挑了這麼個人呢……”

守着老夫人的不只段少卿,還有段文柏夫婦和小輩們。

二太太朱氏聽了老夫人的話,面上沒有反應,卻在心裡嘆氣:少卿府這些年靠着寇家家財生活奢靡,卻沒照顧好人家女兒。如今因爲寇家丟官罷職,許就是上天的懲罰了。

段雲朗本就不是讀書的材料,這下終於能從國子監退學,絲毫不覺得這是懲罰。三姑娘段雲靈親事已定,目前男方尚沒有退親的意思。四姑娘段雲雁年紀還小,暫時不必發愁。

要說受寇天明連累,最難受的就是段雲辰。

他纔剛剛踏入仕途,一腔抱負尚未施展,十年寒窗苦讀就付諸東流。

段少卿勸完老孃又勸兒子:“你看禮部尚書如何?官至二品,朝中重臣,捱了一千刀活活剮死的。爲父是想開了,兒啊,你也想開點吧。”

自從那日在大殿中認出妹夫寇天明,段少卿就有了心理陰影,一想到興元帝就腿發軟,站不穩。如今再不用上朝,他甚至有種偷偷鬆口氣的感覺。

一批犯了事的官員殺的殺,罷官的罷官,更多新鮮的、聽話的、年輕的官員補充上來,很快大殿中又站滿了。

各地推行新政越發順當,甘薯的推廣也成效喜人。

而氣候不同的地方甘薯都大豐收,令興元帝真正認可了海外的價值。他打定主意不僅要把辛柚提到的土豆帶回來,還要挖掘海外更多寶藏。

至於售賣大夏物產,也在他計劃中。把南方那些大族抄家後,所得財物之巨令他這個皇帝都驚掉了下巴。而這些財富大半來自走私海外攫取的驚人利潤。

不用辛柚來勸,興元帝就拍了桌子。與其讓那些貪得無厭的士族悄悄走私賺大錢,不如朝廷來賺,誰敢阻攔就砍了誰的腦袋,正好西市地面上的血跡還熱乎着。

這時距禮部尚書等人伏法已過了兩個來月,天開始轉冷,一年眼看又要過去了。

就在興元帝小範圍透露要解除海禁時,衆臣一同上奏,請立太子。

興元帝的這次落水,堅定了百官勳貴請求立儲君的決心。

“國無儲君,社稷不穩。請陛下以江山社稷爲重,早日立下太子,安定臣民之心。”

請願聲排山倒海:“請陛下早立太子,以安臣民之心。”

興元帝端坐於龍椅上,面色平靜聽完文武百官的請求,淡淡問:“哦,那諸卿認爲,哪位皇子合適呢?”

衆臣還在禮部尚書等官員被處死的陰影下,哪敢提人選,當即把皮球踢回去:“但憑陛下決斷,陛下聖明。”

第5章 眼前第164章 酒醒第145章 有一點點動心第215章 放榜日第231章 用刑第121章 桂姨第317章 所求第418章 搜查第181章 施粥者何人第44章 找到第384章 不走了第51章 主使第120章 似曾相識第71章 放過第30章 遊記第292章 刮目相看第136章 對賬第100章 賞賜第49章 書稿第371章 南北之差第78章 巧遇第260章 晴天霹靂的段少卿第190章 辛柚進宮第343章 放餌第164章 酒醒第12章 青青第126章 預言第364章 朝堂上第309章 不相信巧合第24章 不行第244章 試探第287章 牢中密語第103章 秀王第154章 美好的初遇429.第429章 怨第108章 兇案第173章 大難第400章 月上柳梢頭第203章 密報皇上432.第432章 不放第302章 夜宿破廟第254章 仙人託夢第367章 惡名第194章 惡意第422章 解惑431.第431章 年終第359章 招認第19章 暗助第113章 審問第175章 天災第248章 情愫第409章 皇帝親臨第175章 天災第212章 魚來第80章 難關第8章 家財第128章 裝神棍第295章 正確做法第415章 逃第148章 錯覺第200章 風光第177章 不解第169章 火爆第10章 話本第143章 害怕第101章 相請第231章 用刑第377章 任務第223章 風聞奏事第353章 大難臨頭第222章 狀告何人第59章 窺見第113章 審問第227章 搬救兵第69章 懷疑第134章 撕破臉第316章 昏迷第334章 鍋第110章 刁難第362章 機會第173章 大難第170章 雪來第339章 傳授第278章 商隊第98章 震怒第313章 中秋將至第404章 溫縣第249章 蹊蹺434.第434章 君如孤竹第30章 遊記第421章 真假皇帝第406章 求援435.第435章 遠走第304章 有幫兇第96章 長公主第296章 清宵月第261章 親近第87章 往事第25章 惡報第258章 入翰林院
第5章 眼前第164章 酒醒第145章 有一點點動心第215章 放榜日第231章 用刑第121章 桂姨第317章 所求第418章 搜查第181章 施粥者何人第44章 找到第384章 不走了第51章 主使第120章 似曾相識第71章 放過第30章 遊記第292章 刮目相看第136章 對賬第100章 賞賜第49章 書稿第371章 南北之差第78章 巧遇第260章 晴天霹靂的段少卿第190章 辛柚進宮第343章 放餌第164章 酒醒第12章 青青第126章 預言第364章 朝堂上第309章 不相信巧合第24章 不行第244章 試探第287章 牢中密語第103章 秀王第154章 美好的初遇429.第429章 怨第108章 兇案第173章 大難第400章 月上柳梢頭第203章 密報皇上432.第432章 不放第302章 夜宿破廟第254章 仙人託夢第367章 惡名第194章 惡意第422章 解惑431.第431章 年終第359章 招認第19章 暗助第113章 審問第175章 天災第248章 情愫第409章 皇帝親臨第175章 天災第212章 魚來第80章 難關第8章 家財第128章 裝神棍第295章 正確做法第415章 逃第148章 錯覺第200章 風光第177章 不解第169章 火爆第10章 話本第143章 害怕第101章 相請第231章 用刑第377章 任務第223章 風聞奏事第353章 大難臨頭第222章 狀告何人第59章 窺見第113章 審問第227章 搬救兵第69章 懷疑第134章 撕破臉第316章 昏迷第334章 鍋第110章 刁難第362章 機會第173章 大難第170章 雪來第339章 傳授第278章 商隊第98章 震怒第313章 中秋將至第404章 溫縣第249章 蹊蹺434.第434章 君如孤竹第30章 遊記第421章 真假皇帝第406章 求援435.第435章 遠走第304章 有幫兇第96章 長公主第296章 清宵月第261章 親近第87章 往事第25章 惡報第258章 入翰林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