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遊說

屈署見子孟臉色難看,不由遲疑的問道:“羕陵君何故臉色如此難看?”

子孟一聽屈署詢問,本來家醜不可外揚的話,此刻再也忍不住,瞬間全都倒豆子一樣全都倒了出來。

屈署聽着子孟繼承爵位後的種種不幸遭遇,大驚道:“羕陵君,你身爲羕陵之主,難道在封地內還不能一言九鼎,爲所欲爲麼?”

子孟聞言,直對屈署翻白眼,屈署說的到輕巧,但是事實上,身爲一地之主,又有誰能真的爲所欲爲呢?

子孟想起這次各地串聯,集體給楚王舉薦無才之輩,以抵制楚王的詔令。

心中暗暗嘆道:大王身爲楚國之君,即位多年,做了十幾年的霸主,還不也不能在楚國爲所欲爲,更何況他才即位兩月不到,又有什麼資格能在在羕陵爲所欲爲呢!

想着,子孟又是一嘆:“在下繼承爵位後,才知治理一地的艱難,原來遠不是想象中的簡單。”

說到這,子孟看着眼前的屈署,頓時眼睛一亮。

雖然他自己威望不足,難以震懾族人,但是,面前的三閭大夫可以啊,若是能借助屈署的力量去震懾他人,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反正自己就是被屈署推薦給大王才得以即位的,已經在族中受盡他人白眼,認爲自己重禮行賄屈署,才被屈署看中的。

既如此···

既然你們都說我向屈署行賄了,那麼現在我就行賄給你看。

想着,子孟不由冷冷一笑。

此時,屈署聽完子孟的感慨,正欲安慰子孟,想着如何將話題引到他的令尹身上去,卻見子孟突然露出異樣的笑容。

見此,屈署一愣。

接着,子孟看着屈署問道:“大夫,在下聽說這次朝中大臣紛紛派出族中子弟參與一月之後的考覈,以爲大王效力。不知大夫可派出子弟參與考覈?”

屈署聞言大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子孟,點頭應道:“屈氏一脈也是楚國大族,自然也派出了不少子弟參與考覈。在下身爲在朝的三閭大夫,自然也要以身做則,所以,在下已經讓兩位親子參與考覈了。”

子孟一臉佩服的拱手道:“大夫一心爲國,在下佩服佩服。”

屈署聞言笑了笑。

接着,子孟看着屈署沉吟道:“大夫,不久後大王便會向各地封君派出令尹,君之子既然也在考覈之中···如此,在下想請君子前去羕陵做在下的令尹,只需君之子在羕陵幫助在下五年,在下願以良田千傾爲報,不知大夫意下如何。”

屈署微微一驚,沒想到這個羕陵君竟然會打這個主意。

這次派往各地令尹,地位雖然不比各地縣尹,但是也僅僅只是差一點而已。各地令尹的地位比縣丞縣尉高出許多,否則難以與封君抗衡。

若是自己的兒子能擔任羕陵君的令尹,等他卸任之時,稍稍運作一番,便可作爲一地縣尹。如此,用不了十年,將他調回郢都,便可獲得一個大夫之位。

至於眼前的羕陵君,得到的就更多了。

只是···

可惜,他這次去參與考覈的兒子,全都行冠禮沒幾年的庶子,資歷不足難以充當羕陵君令尹。而另外一個年長的嫡長子,早就舉薦給楚王爲郎,讓他提前接近楚王,根本沒必要拉低身份,參與到這種事情來。

而且,這次大王精心策劃許久的行動,他也不敢從中破壞。

想着,屈署便搖了搖頭。

子孟見狀,驚訝的問道:“大夫,這有何不妥嗎?”

“羕陵君的美意在下心領了!”屈署笑着拱了拱手,然後搖頭道:“只是,這次在下參與考覈的子嗣,年長者才二十有三,才學一般。而且這次各大學派的人都有參與考覈,其中優秀弟子無數,以在下的不肖子,恐怕難以達到大王派給各地令尹的要求。”

“這···”子孟聞言立即皺起眉頭。

若是沒有相熟的人做令尹,他很擔心,要是新令尹強勢,與他的族人爆發衝突,無論最後誰贏了,對他都沒有好處。

他的那些族人若是能架空他一樣架空令尹,那麼失去了令尹這一個強力臂助後,他就更難以成爲真正的羕陵君。日後,一旦他的那個大伯立下什麼功勳,獲得爵位,要求分裂羕陵自立,或者將羕陵所有的私田全都據爲己有,那他這個羕陵君就完了。

若是新令尹擊敗自己的族人,能真正行使令尹的全力,他更擔心大王會跟鍾離君他們說的一樣,會將爵位傳承超過兩代人或者三代人的,全都依法收回爵位與領地。

這樣,比前者還慘。

此時,屈署笑道:“羕陵君,雖然在下的那些不肖子幫不上忙,但是羕陵君的憂慮,卻很容易就能解決。”

子孟一愣,遲疑的看着屈署,然後拱手道:“還請大夫賜教。”

“不敢。”屈署笑了笑,然後壓低着聲音道:“羕陵君的憂慮,無非是無法實際控制羕陵而已。而控制羕陵的關鍵,就在於令尹與司馬這兩個職位。令尹之位暫且不提,以羕陵君在羕陵的地位,想要取得司馬之位,以及其他職位,實在是易如反掌。”

子孟聞言,見屈署笑而不語,長拜行禮道:“還請大夫教我,在下感激不盡。”

屈署點了點頭,笑道:“羕陵君,如今大王求賢若渴,羕陵君何不將自己的令尹與司馬全都舉薦給大王!”

子孟一怔,然後便恍然大悟。

原來還可這樣做。

一旦將令尹與司馬舉薦給大王,那麼他就可以讓自己的人做司馬了。

至於原來的令尹與司馬,那就由不得他們不從。

若是他們不去,那就是對他這個羕陵君不忠,對大王不敬,如此小人,他羕陵君身爲大王的忠臣,豈能容許他繼續留在羕陵。

若是他們去了,並且考覈通過,那他們便是大王的臣子了,需要對大王盡忠,如此,如何還能顧得上羕陵。

還有,若是他們參與考覈卻沒有通過,這就是才能不足。他羕陵君豈會繼續用這些無才之輩。

所以,只要他向大王舉薦,那麼他大伯的左膀右臂,那就廢了。

至於大王派來的令尹,憑自己這個羕陵君再加上自己的司馬,難道還架空不了他?

想着,子孟呵呵一笑。

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六百章 心傷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
第三百四十章 時機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二百二十九章 避戰不出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謁者黃歇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形勢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五百八十三章 共赴國難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農家許行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七百七十一章 蜀地張若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通告第九百九十六章 驅逐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昭雎請辭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五百二十一章 抵達吳城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二百三十二章 造坡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第六百一十三章 謠言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六百章 心傷第七百八十七章 賣國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六百零五章 備戰第九百五十七章 突襲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援軍到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只欠東風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田文獻薛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四百八十二章 叮囑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五百六十二章 攻城 中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八百一十六章 吳城暗流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三十六章 趙國齊國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賞賜第九百四十三章 交個朋友第一千零六十章 方向 下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二百七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四百三十九章 示弱博情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五百四十二章 合圍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八百六十一章 不依不饒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七百六十五章 前後夾擊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獻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劍指江淮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六百九十二章 人質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十一章 爵位抵罪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慰問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自食其果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六百二十五章 鬼神第四百三十四章 驚魂第九百三十七章 五國攻城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定計江淮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五十七章 逼迫秦國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五百四十章 反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