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

景翠開口後,公孫衍接着道:“大王,此策雖然可行,但是齊軍也未必那麼容易擊敗。雖然東面有越軍的牽制,但是齊國守城,所需要兵力並非很多。”

“所以臣估計,齊國援軍最起碼在十萬以上,可能是十五萬左右,援軍的主將人選,若是其他人還好,若是匡章親自來援···”

剩下話公孫衍沒有說,大家也都知道,若是匡章親自來援,那麼楚國想要打垮齊軍,絕非易事。

在這個時代,匡章的名氣,那是槓槓的,破秦於桑丘,敗趙魏於觀澤,再加上滅燕,出道近二十年,戰果顯赫,威壓各國。若不是上次宋國突然倒戈,匡章的不敗神話破滅,戰爭還沒有打,自己的士氣就先降兩分。

熊槐眼中同樣也露出擔憂之色,做最壞的打算道:“若是匡章親自來援,怎麼辦?”

唐昧應道:“大王,匡章作爲援軍主將的事情,臣也有考慮。我們楚宋聯軍四十萬大軍聚集在薛城之下,以匡章的精明,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肯定不會傻乎乎的衝到薛城不遠的地方,與薛城內外呼應。而是會在薛地之外觀望,然後尋找一舉擊敗我們楚宋聯軍的機會。”

“這就是臣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匡章避而不戰,讓我們無法全力攻打薛城。”

熊槐深以爲然的點了點頭。薛地本來就不好打,若是還有一支大軍遠遠在外面觀望,那麼久更不好打了。

至於唐昧所說的匡章會像獵人一樣,在一盤等待機會,這是很有可能的。就算楚宋聯軍沒有破綻,也會有這樣的機會的。

現在他最擔心的地方,就是魏國站在齊國那邊,齊國能打敗三國聯軍的契機,十有八九落在魏國身上了。

好在魏相樓庳是楚國扶持的,齊國想要說服魏國出兵與楚國作對,也沒有那麼簡單。

不,或者越國也是齊國打敗楚宋聯軍的關鍵。

熊槐又想到了一個聯軍破綻。

但是越國倒戈的機率,比魏國出兵的機率還要少許多。

想着,熊槐問道:“司敗,若是匡章不來,那麼你打算怎麼做?”

“那就逼他來戰!”唐昧答道。

“逼他來戰,怎麼逼?”

唐昧向薛城的方向看了看,笑道:“大王,如何讓匡章來戰的原因,就落下薛城上。”

“薛城?”熊槐一怔。

“正是如此。”唐昧解釋道:“大王,薛城除了魯軍這個催命符外,還有兩個很大的破綻,一個是孟嘗君家中的門客,另一個就是薛城徵召的百姓。”

“先說薛城徵召的百姓。二十年前的薛城,城中百姓大概在一萬戶左右,到了今天已經達到兩萬戶,人口膨脹了一倍。這多出來的百姓,自然也不是全都由原來的百姓生育的,而是從各國涌入薛地的。”

“這其中多出來的人,自然是什麼人都有,不僅有各國派來薛地的探子,也有各國前來薛地混口飯吃的百姓。雖然這些人來薛的目的不盡相同,但是臣想,其中大部分未必願意爲田文效死。”

“就算薛地原來的百姓,正如宋王所說,成爲薛公的的子民纔不過數十年,而作爲薛君的百姓,可是有數百年。薛君到來後,也會有部分的百姓不會爲田文效死。”

“所以,只要我們在薛地散佈一些謠言,那麼,這些百姓就不會拼死抵抗,十成實力能發揮五成,那就不錯了。”

熊槐笑了笑,向陳軫問道:“刺史令,不知現在是否還能聯繫上我們楚國安插在薛城的探子。”

陳軫應道:“大王,雖然薛城之內有墨者守城,消息傳遞困難,但畢竟我們還未正式攻城,城中戒備還是有機可趁。舉報,這些日子,田文派遣了不少人從城中出來打探消息,然後再返回城中彙報,這裡面就有我們的人。”

“好!”熊槐聽到楚國探子在幫田文打探消息,頓時莞爾一笑,接着吩咐道:“好,寡人想要在薛城內散步兩條謠言,其一是各國攻打齊國,乃是爲百姓討一個公道,想要降低糧價。而田文身爲齊國大臣,不思爲國盡忠,勸導齊王,反而慫恿齊王向各國宣戰,所以楚宋兩國纔會出兵攻打薛城,並非貪圖薛地的財富。”

“這第二個消息,就是薛君已經回到薛地,破城之後,薛君將會在薛城復立,讓百姓不要爲了齊國的孟嘗君,爲在薛城阻擋薛君的大軍!”

“告訴城中的百姓,若是楚宋兩國攻下薛城,必定秋毫不犯,將薛城完完整整的交給薛君。”

“其他的謠言,就讓城中的探子自己發揮,總之,一定要攪得薛城人心惶惶,無意守城。”

陳軫應道:“唯,臣稍後就去安排!”

唐昧聽着,笑着開口道:“刺史令,若是在下所料不差,這個能出城打探消息的探子,一定是田文的門客吧!”

陳軫聞言笑而不語,算是默認了。

唐昧見狀,向楚王介紹道:“大王,田文聞名天下,各國全都傳唱他的賢名,這並非因爲田文真的是管仲晏嬰那樣的大賢,而是他收養的數千門客爲他揚名,不斷的在各國尤其在齊國爲他鼓吹美名。”

衆人聞言全都點了點頭。

田文或許很有才,但是絕對不會像天下流傳的那樣,是一個舉世無雙的大賢。

從上古到如今的大賢,尹伊也好姜子牙也罷,無論是齊國的名相管仲,還是楚國賢相孫叔敖,全都是先功成而後名就,沒有那個人如同田文一般,什麼事也沒有幹成,然後美名遍天下了。

田文的名氣自十多年前就開始傳播,在許多人的鼓吹下,田文便從田嬰幾十個兒子中脫穎而出,從一個剛剛出世就被田嬰下令處死,卻被生母偷偷養大的庶子,成爲薛公的正式繼承人。

田文所依靠的不是其他,主要就是花錢買名。自從他通過買名成爲薛公太子後,田文就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如今,田文的門客,號稱有門客三千(三是虛數,可能超過三千,也可能沒有,不管怎麼說,反正是以千計)。

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
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六百七十章 聞戰則喜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抉擇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三百三十一章 質疑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你怎麼看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齊魏講和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一百六十六章第八十七章 渡河戰起第六百零六章 策對第五百九十五章 矛盾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六百九十四章 大軍歸來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上庸之戰 一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聯姻燕國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羽翼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三百五十五章 疑慮第八十二章 秦齊之重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八百零一章 燕昭王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三國三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三百七十五章 分兵第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謠言離間第二百二十五章 再次伐齊第八百二十五章 當堂暈倒第四百一十九章 魏國使者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反應 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稅收改革第七百零八章 明升暗降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垂死病中驚坐起 上第四百七十一章 相約宋國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三百九十七章 換將?第九百二十六章 驚變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此戰必勝第一百八十三章 盟誓第一百零三章 越國渡海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波及第六十九章 上策中策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二百八十二章 戰初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韓王來第九章 目標巴蜀第四百一十五章 答應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七百四十三章 考覈第三百三十七章 祥瑞第五百六十五章 越王臼第八百五十七章 齊王崩中第九百零七章 兄弟分家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六百二十一章 詔令第九百八十章 接踵而來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八百七十六章 意欲救燕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心有所感第二百一十三章 攻防第七百三十章 舉薦何人?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詔令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三條路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七百九十一章 歸意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三十一章 連越抗齊第六百一十七章 聲音第二百三十一章 強攻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八百四十四章 苦竹李仲第八百六十五章 抵達淮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