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忠臣

“戰敗?”

衆人聞言全都沒敢搭話,紛紛沉默了下去。

這個話題太重,以致於他們不敢輕易開口。

只是,相互觀望間,卻有幾個人露出意動之色。

此時,曲陽君見一些人躍躍欲試,大部分的人沉默不語。

於是,立即搖了搖頭,開口打斷道:“此事斷然不可,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死生之理,豈可兒戲。”

曲陽君話音一落,頓時就有不少人贊成的點了點頭。

鍾離君此時卻是微微鬆了一口氣。

鍾離距離淮陰不遠,若是淮陰失守,鍾離則再次淪爲前線。二十多年前,楚越兩國圍繞淮陰大戰之時,他可是過夠了日夜擔心受怕,唯恐越國軍隊前來偷襲的日子。

若是淮陰被更加強大的齊國奪了去,那他的日子可就難熬了。

此時見曲陽君開口反駁,連忙接口道:“不錯,曲陽君言之有理,保家衛國,我等責無旁貸。就算大王不仁,我等自然只能以死報國耳,豈能回之以不義。”

“不錯,國君雖不仁,但我等卻不能不忠,就算是以死報國,那也是應該的九泉之下也可面對列祖列宗無愧於心矣。”餘君不滿的瞥了一眼尚君,一臉正氣的附和道。

尚君見餘君目光不善,心中冷哼一聲,臉色難看。

楚王即位近三十年,能夠延續宣威兩代的霸業,並且比之宣威之時還更勝一籌。如今楚王的聲威已經深入人心,衆人沒有被逼到急處,等閒是不會背叛。

上次各國伐楚,楚國遭遇漢中丹水之敗,又有公子子蘭在前做秦韓嚮導,形勢危險到極點。可是,即便是面對此種情況,江漢的那些封君也只是私通子蘭,而將治下的壯丁全都派到郢都守城,以爲楚王盡忠。

江漢是如此,如今江淮的封君面對楚王的步步緊逼,同樣也是如此。

就是剛剛提出建議的他自己,也沒有背叛的意圖。

戰敗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此刻,尚君見衆人無人開口響應,而且還有人隱隱要跟他劃清界限的意思,擺了擺手有些冷漠的道:“既如此,那你們說怎麼辦?”

曲陽君沉吟了一下,開口道:“大王之所以征戰不休,那是因爲不知民間疾苦,假如大王能聽到百姓的心聲,想必就會有所收斂的。”

尚君不屑的冷笑道:“百姓的心聲,你以爲大王不知道麼?每年從郢都出發,在各地呆上一兩月的刺史,還有不知隱藏在那個角落的知北涯的探子,還有最近派到各地的縣丞縣尉以及我等的令尹。

難道這些人沒有將各地詳情稟報給大王嗎?只是大王高居廟堂之遠,故意當作沒有聽到罷了。”

曲陽君點了點頭:“不錯,大王是可以當作沒聽到沒看到,但是我等也可發出自己的聲音,並且將聲音發的更加大一些。”

“大一些?”尚君遲疑的看着曲陽君。

曲陽君看了衆人一眼,見衆人全都向他看了過來,摸着自己雪白的鬍鬚道:“本君的意思是,既然大王食言而肥,唾面自乾,那麼咱們也別遵守之前的許諾好了。大王要我等出兵出錢出糧抵抗齊魏兩國,這是可以,我等也責無旁貸。

但是,之前連年征戰,我等倉庫已空,此時再次與齊魏兩國對持,已經力所不足。”

說着,曲陽君意味深長的道:“如此,爲了繼續爲大王作戰,我等只好下令向領地百姓徵稅了。”

“這···”逯君遲疑的道:“曲陽君,可是領地中的百姓乃是我等的百姓。而且,之前大王宣佈免稅,我等爲了響應大王號召,已經向治下百姓宣佈免稅了。

如今我等出爾反爾,百姓何辜,這對我們的聲望打擊太大了。”

曲陽君搖頭道:“不然,之前我等宣佈免稅,乃是因爲大王之故。大王已經宣佈免去全國一年的稅,我等纔不得不向治下百姓宣佈免稅。如今衆所周知,大王爲了巴蜀之地再起干戈,我等爲了向大王盡忠,自得出爾反爾了。若是百姓真有怨言,那也是怨恨大王,而不是我等。

而且,下令徵稅的事情,難道需要我等親自下令嗎?大王不是給我們派來了令尹嗎?令尹身爲我等左膀右臂,不就是負責幫我等處理地方的政事的嗎?

故,只需我等一聲令下,他們身爲我等的臣子,自然要聽我等之命行事。若是他按命行事,則我等就可將民怨轉移到身上,若是他不奉命,耽誤了大王攻打南鄭,我等只好將他捆綁起來送回郢都,交由大王處理了。”

說到這,曲陽君面色平靜的道:“至於百姓何辜?值此亂世,誰是無辜的?誰又不是無辜的?”

此時,尚君卻是眼前一亮,原本他是打算在一戰中吃一個敗戰,然後趁亂殺了楚王給自己的令尹,以解這段時間來的噁心。

至於此戰的勝敗,勝亦無喜,敗亦無憂,他不在乎,僅僅只是殺令尹的手段罷了。

但是,現在曲陽君的計策,卻是比他的跟高明數籌。

他的計劃只能殺掉一個不聽話的令尹,然後讓楚王換一個更加聽話的。但是,曲陽君的計劃卻是一勞永逸的解決楚王派來的令尹。

這薑還是老的辣!

想着,尚君不由露出一股喜色,大讚道:“善哉善哉,若是那些令尹在我等治下收稅,到時候弄得民怨四起,我等大可趁機將令尹抓捕起來,然後將他們用囚車送還給大王。

一則解決領地的民怨問題,二則也可向大王表示我等的不滿,三則,若是楚王派來的令尹全都橫徵暴斂激起民憤,恐怕大王也沒臉再派一個令尹來了。”

鍾離君恍然大悟,大喜道:“不錯,正是此理,有了這個先例,就算大王再次強行給我們派來一個令尹,我們也可依例送回一個,來一個送一個,如是再三,大王強派令尹的計劃必然破產。”

“不錯,正是此理。”

“原本我等還憂心自己的令尹,現在看來,這一戰來的正是時候。”

“卻是如此,現在在下卻是對這一戰充滿信心了,不怕打得久,就怕打的不夠久。”

“正是如此,爲大王盡忠這是我等本分,這一戰,大王要錢我等就出錢,要人我等就出兵,要糧我等就出糧。如此,我等也算是對大王忠心耿耿了。”

“正是此理,楚國能稱霸天下,大王能做數十年的霸主,不就是因爲有我等這樣忠臣的臣子麼!”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八百章 退意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
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曙光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八十六章 分金第六百二十六章 八月之期第二百七十九章 任鄙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百三十章 麪粉計劃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來襲第七百章 風波再起第四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九百七十八章 捨得第二百七十八章 算計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十步外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冷言破心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心中慌慌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百六十六章 淮陰相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密謀第二十七章 張儀歸秦第二百九十六章 結盟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六百七十八章 戰爭結束第六百一十章 來襲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父子對持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八百五十四章 商人百工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十九章 聲王悼王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敵我難分第九十五章 楚墨投靠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齊聚壽縣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營丟失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天下皆驚第九百九十章 封君上書第三百四十六章 援宋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九百八十三章 根源第八百五十五章 恩威並施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日漸激烈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燕趙叛齊第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自刎明意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兩百章 決意遷都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一百四十一章 琉璃與紙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上書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七百一十四章 漢北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八百章 退意第五百三十四章 使者第七百五十五章 激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如常第八百一十五章 呂氏兄弟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形勢大轉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五十四章 杖刑之問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十二章 膾炙人口第一百六十二章 劫糧第六百三十七章 國家亂有忠臣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八百零九章 轉封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六百二十四章 破心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二百九十章 遊說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八百三十九章 推舉再行第一百章 一個機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