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兵進大梁

楚軍大營。

“嗯?甘茂不願回國用事!”唐昧得到史武的稟報,微微一怔後,笑道:“大王爲了讓他甘茂回國用事,已經動用了三十萬大軍,現在箭已離弦,豈是他不願就能算了。”

說罷,唐昧立即吩咐道:“傳我將令,立即通知將軍沈宜甫,讓水師做爲先鋒,繼續向北推進,直撲大梁,本將隨後就到。”

“諾。”

“傳令,大軍繼續前進,不用管其他地方,直撲大梁。”

“諾。”

傳令的人離開後,做爲副將的陰君問道:“柱國,難道我們真的要攻打大梁?大梁城高池深,不僅有十餘萬魏軍守城,而且城中還有數十萬百姓,僅憑我們這些疲憊不堪士氣低弱的將士,恐怕難以攻下大梁。”

唐昧聞言笑了笑,反問道:“陰君,五國三番兩次圍攻我楚國,其他四國都被我們打服了,爭先與我們結盟。現在,五國中就只剩下魏國依舊沒有臣服,難道我們就這麼算了。若是不給魏國一個教訓,其他國家還以爲我們軟弱可欺呢?

所以,國家雖然困難,但大王卻一直讓本將屯兵陳城,其目的就是爲了展示我楚國的實力,我楚國雖然虛弱,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現在我們楚國還是能打戰的。”

“可是我擔心,魏國會在其他給國家的支持下,死守大梁城。最後,我們不僅打不下大梁,反而會被他國所趁。”

“誰說我們要攻打大梁了。”唐昧想起楚王的詔令,笑道:“我們這次進兵的目的,可是爲了索要甘茂,並且順便給魏國一個教訓罷了。現在魏國將所有的兵力全都聚集在大梁,這正和我意。”

說着,唐昧看向北方,呵呵一笑:“這次我們一定會滿載而歸,不會讓大王失望的,至於甘茂,敬酒不吃吃罰酒,本將想來,魏國的羣臣一定不會讓本將失望的。”

大梁。

“大王,探子來報,楚軍繼續北上,現在楚國水師已經在城外五十里處停下,正在等候唐昧率領的主力。”

“楚人真的殺過來了。”魏王遫聽着倪良的稟報,面色十分沉重。

雖然他也認爲楚人只是在虛張聲勢,但是,當三十萬楚軍真的殺到大梁城下,他依然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壓力,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此時,魏相翟強拱手道:“大王,楚軍只是外強中乾,比起楚軍來,臣更加擔心城中的百姓。現在楚國爲了甘茂而出兵伐魏的事情已經爲衆人所知,國人議論紛紛,全都再說爲了一個區區的甘茂,而與強楚作戰,這不值得。”

倪良跟着道:“大王,軍中的將士也是如此,他們聽說這一戰的目的乃是爲了秦相甘茂後,都認爲此戰本可以避免的。再加上之前我們五國伐楚失敗,現在軍中士氣十分低落,幾乎是將無戰心,兵無戰意啊。”

“甘茂~甘茂~又是甘茂,難道你們以爲楚人真的是爲了甘茂而出兵的嗎?”魏王遫大怒道:“說什麼甘茂,這還不是楚人的藉口,其目的就是爲了瓦解我們的抵抗之心,難道這麼簡單的計策你們也看不明白?”

倪良看了翟強一眼,見翟強面無表情的呆在原地不動,立即向魏王拱手道:“大王,臣當然知道這是楚人的陰謀,但是國中的百姓與將士不知道啊!

●TTκan●C O

淮北一戰後,國人全都對楚人又恐又恨,之前楚軍屯兵陳城,窺視大梁,國人對楚人的仇恨壓制住恐懼,才能保持高昂的士氣,不惜與楚國死戰到底。楚人也正是因爲知道我們士氣高昂,所以才一直駐紮在陳城,不敢輕舉妄動。

但現在,楚人以甘茂爲藉口,不再針對我們,國人見此楚人的目的不是爲了報復魏國而攻打大梁,頓時心生僥倖之心,恐懼壓過仇恨,已經全然沒有死戰之心了。”

魏王遫大怒道:“既然將軍也知道楚人的陰謀,將軍爲何不向將士們解釋,寡人將國中軍隊託付於將軍,難道將軍就是這麼治軍的嗎?”

倪良一聽,立即拜道:“臣有罪。”

此時,翟強開口道:“大王,這也怪不得倪良將軍,百姓愚鈍,好利惡害,這種國之大事,百姓是不會理解的。

況且先王新喪,百姓惶惶不安,犀武將軍不幸,將士還未徹底信服,此時此刻,面對楚人的陰謀,儘管我們已經全力在解釋了,但城中的將士以及百姓全都不信。”

說着,翟強見魏王臉色難看卻沒有反駁,立即進言道:“大王,現在的情況下,爲了破解楚人的陰謀,恐怕也只有交出甘茂了。”

倪良聞言立即附和道:“大王,相國所言極是,此時此刻,只有交出甘茂,才能讓揭露楚人的真面目,才能團結城中將士百姓,才能衆志成城守住大梁。”

“···”魏王遫沉默了一下,然後揮了揮手道:“卿等退下,這事寡人還需考慮一下。”

“唯。”

翟強倪良走後,魏王遫喟然長嘆道:“羣臣未附,百姓不信,且爲之奈何!”

兩日後。

唐昧率軍來到大梁城外,然後直接指揮二十五萬大軍列陣於大梁城下。

大軍列陣完畢,唐昧的戰車來到前陣,看着大梁城頭上人影,舉起寶劍大呼道:“戰~~”

衆將士一聽,立即跟着大喊道:“戰~~”

不多時,數十萬楚軍將士全都衝着大梁城高呼:“戰~~”

“戰~~~”

楚軍的挑戰聲如排山倒海一般向大梁涌去,很快聲音便響徹全城。

城頭,魏王遫聽到楚人的挑戰聲猶如潮水一般滾滾涌來,臉色不禁一變。

楚人的聲音洪亮,這說明楚人士氣高昂,似乎楚人沒有想象的那麼疲憊以及厭戰。

接着,魏王遫的目光向周圍掃了掃,見周圍的將士臉色都不好看,尤其是後方的百姓,許多人臉色蒼白,面上已經掩蓋不住恐懼。

見此,魏王遫內心瞬間沉了下去。

與此同時,魏王遫一側的甘茂同樣也注意到了周圍的情況,而他的心則直接沉到了低谷。

“不妙啊!魏人士氣如此低弱,這對我大大的不利。現在我雖然有魏王派來的護衛守候,不用擔心遭到刺殺,但是,現在魏人畏楚如虎,萬一有人煽動魏軍將士,或者煽動百姓圍攻於我,則我必將死無葬身之地。

大梁不能繼續呆下去了,需要儘早脫身。”

正想着,甘茂耳中突然傳來一道聲音:“大王,如今楚人聲勢浩大,我軍將士百姓恐慌不已,是故,臣請大王立即下令全城擂鼓,用鼓聲壓制楚人的挑戰聲。”

魏王遫一聽,立即反應過來,連連點頭道:“倪良將軍所言極是,傳詔,全城擂鼓,壓制楚人的聲音。”

“唯!”

“咚~~咚咚~~咚咚咚~~~”

隨着城中鼓聲的響起,楚人的聲音立即被驅逐出大梁城,接着城中將士百姓的懼意也在戰鼓聲的振奮下消散了不少。

見此,甘茂詫異的看了倪良一眼。

此時,城外楚軍陣中,唐昧見自己挑戰後沒多久,大梁城中就響起戰鼓聲,以致自己恐慌魏人的計劃破產。

“能如此快捷的想出應對之法,看來城中還有良將在啊!只是,不想公孫喜之後,魏國還有如此人才,大梁不能打了。”

想着,唐昧立即一擡手,一面制止將士繼續呼喊,一面吩咐道:“傳令,派出使者去城中,要求魏王交出甘茂。”

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
第五百九十一章 轉封 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盟誓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八百六十七章 淮北之地兩百里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八百三十二章 掘墓挖墳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七百零三章 朝後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九百三十三章 父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八百二十四章 宴會之變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九百六十六章 謠言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然力足矣第三百九十五章 回軍第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以利服人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心有不忍第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一人抵萬軍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宋王之憂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六百九十七章 大朝議第七百五十章 上庸內外第七百一十一章 推舉與考覈第二章 滿朝恭賀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六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疑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天下震動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八百八十七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三百六十三章 收尾第九百七十四章 欺詐第三百六十六章 消息第三百五十八章 雷候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六百四十五章 轉機出現第八百九十一章 回到郢都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九百零九章 鄒衍到楚第二百三十八章 心生退意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國人暴動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六十八章 景翠東移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昏睡不醒第四百八十七章 多行不義第三百六十八章 戰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查證第十六章 心有憐惜第一千兩百七十章 不居其華第六百三十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千零四十章 韓王崩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十章 一將功成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韓憂來楚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安撫第六百零八章 宋國內爭第九百七十章 啞口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七百二十一章 免稅安民第九百四十五章 兩難抉擇第三百七十章 會師第二百三十章 齊國援軍第二百七十二章 出兵第九百四十章 公孫父子第五百三十九章 決戰 四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五百八十七章 矛盾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一百二十三章 戰爭結束第一百三十三章 恩威並施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出宮慰問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四百零五章 調離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六十章 目標霸業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解後憂第五百八十五章 回都第一百三十六章 召見鄂君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八十四章 徵召封君第十三章 初見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