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

熊槐聽到景鯉的話,不由點點頭。

說實話,這一段時間,楚國也有種筋疲力盡的感覺。

對於楚國的內部困難,昭雎知道比景翠清楚,但是昭雎卻絲毫不提,反對的理由全是軍事的角度,這就是帶了私心,屁股決定腦袋。

當然,熊槐雖然看出了昭雎的這點私心,卻也沒有懷疑昭雎的忠誠,這都是正常的,不然,身爲司馬的昭雎,很難服衆。

臣子有私心,這個可以理解,也無需擔心,真正需要擔心是那些貌似沒有私心的,因爲你不知道他在想什麼,善惡只在一念間,這就是要命的。

想到這,熊槐突然想到了秦國,秦國所有的功勞都是向軍功看齊,面對這種情況,秦國那幫從戰場上殺出來的將領,會不會一致要求開戰呢?

微微晃了晃腦袋,熊槐收攏思緒,向鬥由問道:“賢卿,如今太府裡面的錢糧如何。”

鬥由輕咳兩聲道:“回大王,經過數月的收購,如今太府裡面的糧食足以支持一場國戰,至於錢麼!之前微臣已經把郢都的餘錢全部運往各地,準備收購麥米之用。”

“若是大王決定此時攻打越國,微臣可以保證糧草不缺,只是大王欠微臣的錢,不要說雙倍歸還,恐怕數年內連本金都還不了。”

“呃···”熊槐聞言一呆。

此時羣臣才反應過來,的確,若是此時開戰,楚國肯定需要動用麥米,如此一來麥米計劃肯定破產,如此一來,楚王要是還不起錢···

咳咳咳···

楚王不還自己錢倒是沒什麼,關鍵是楚國的那些封君,一旦鬧起來,不僅楚王下不了臺,恐怕自己也得下臺。

一想到楚王黑了那麼多封君近十萬金,封君們羣情激憤的樣子,光是想想就覺得可怕。

尤其是景鯉,臉色瞬間蒼白,若是真的發生這種事情,那麼他身爲令尹,恐怕不僅得下臺,還得自殺以謝國人。

景鯉臉白的瞬間,熊槐自己也反應過來,頓時冷汗溼透了背後的衣服。

在琉璃和造紙術遙遙無期的情況下,好像自己現在真的沒有什麼暴利點。

不過,還好,自己之前雖然沒有想到這一節,但是本來也沒有打算現在就攻打越國,這大概這就是所謂的歪打正着,吉人自有天相吧。

鬥由見楚王瞬間呆滯,再次開口道:“大王,金錢還是其次,關鍵是屈原嘔心瀝血發現的國之神器,卻不能令楚國搶先一步利用起來,增強實力超越其他各國,反而讓其他各國白白的撿了一個大便宜,恐怕屈原會吐血身亡。”

“國有神器,卻無用武之地,可惜可惜!”

鬥由說到這,羣臣才反應過來。

的確,現階段用麪粉計劃輕輕鬆鬆增強國力纔是最重要的。

至於越國,這可是我們的盟友啊。

“大王,我楚國一向以德服人,哪怕是面對齊國,我楚國都是先絕交,然後再出兵,面對一個小小的越國,我楚國何須用偷襲的手段,只需堂堂正正打過去即可。”昭魚淡淡的道。

景鯉接着道:“大王,司空所言極是,而且越國現在正是我們的盟友,兩國結盟不久,突然開戰,這於理不合。”

景翠見狀蠕動了一下嘴脣,終究什麼也沒有說。

在羣臣最後方的昭滑,見狀只得微微一嘆,感嘆時運不濟。

熊槐見羣臣達成一致意見,開口道:“諸卿所言極是,越國乃是我國的盟友,如今正在替寡人攔下了齊國兵鋒,寡人現在感謝還不急,怎麼可以出兵伐越呢。”

羣臣齊道:“大王英明。”

熊槐:“呵呵!”

羣臣聲音落下後,昭雎從自己位置上走出來,長拜道:“臣冒死進言,請大王恕罪。”

熊槐一怔,不知昭雎此時出來有何要事,於是面無表情道:“賢卿有話儘管道來。”

“謝大王!”昭雎直起身體後,緩緩開口道:“大王,越國小國也,國內混亂不堪而越王卻不思治理,國外與齊楚兩大國接壤,卻攻楚伐齊得罪了齊楚,所謂內憂外患,各國之中沒有那個國家超過越國的了。”

“現在上天將神器送給我們楚國,正是我們楚國越加強大的象徵,楚國越來越強大,而越國越來越衰弱,這正是越國獲罪於天,上天要滅亡越國的徵召,所以臣請大王早作打算,等待時機,效仿齊國,一戰滅越。”

昭雎的話音剛剛落下,就聽見景鯉“噗”的一聲,發出一連串的咳嗽聲。

除了陳軫,其他大臣全都被昭雎的駭人聽聞的言論驚呆了。

剛剛你還反對攻打越國,好不容易大家達成共識,認爲需要交好越國,現在你又提出要做準備攻打越國,而且還是要滅亡越國。

雖然不矛盾,但是你也轉變的太快了吧!

景翠用力的握緊手中的玉圭,深呼吸兩口氣,強行按捺住出言駁斥昭雎的衝動,坐在位置一動不動。

昭滑見羣臣全都無語,不由言語中帶着怒氣道:“司馬豈不聞機不可失不再來乎!若是越國對外掌控了淮北地,對內平復了吳越之爭,我不知道下一次伐越的機會會什麼時候再來。”

“將軍雖然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昭雎淡淡的道。

昭滑強笑道:“恕滑愚鈍,請司馬賜教。”

昭雎笑而不語,沒有理會昭滑的質疑。

熊槐好奇問道:“司馬,寡人也很好奇,不知下一次伐越的時機什麼時候到來。”

昭雎答道:“大王,越王即位已經三十年了,而越王的長子以及次子,都已經羽翼豐滿了。”

熊槐聞言恍然大悟:“不錯,雖然這一次伐越的機會我們沒有抓住,但是以越國的情況,下一次伐越的時機,很快就會到來。”

景鯉見楚王有所意動,急忙出言勸道:“大王,即便越國出現燕國那樣混亂,而我們楚國即便有滅亡越國的實力,此事依然還需慎重,齊國吞燕的教訓纔剛剛過去,我們楚國重蹈齊國覆轍。”

昭魚亦道:“大王,令尹之言甚是,我們楚國比齊國大,而越國又比燕國大,若是我們削弱越國還好,若是我楚國吞併了越國,其他各國一定會合力攻打我楚國的。”

景翠嚥了咽口水,不以爲然道:“令尹與司空太過小心了,且不說我們楚國滅越的事情還沒影呢,就算我們楚國吞併了越國,其他各國來襲又能如何,秦國來襲我楚國有漢水可守,三晉來攻我們也可以扼守方城,至於齊國來伐,我們楚國謹守淮水即可。”

景鯉瞪了景翠一眼,暗道:這傢伙唯恐天下不亂,難道是想學昭陽,想要用蓋世之功強行搶我令尹的位置?

感謝書友白澤飛落、漸開的迷霧、hengly的打賞!

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八百章 退意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八百章 退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
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二百九十二章 佈局第一百零九章 張儀進諫第二百六十章 正式伐秦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一百八十七章 訪吳第八百五十章 編戶分田第八百三十八章 人定勝天第八百章 退意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胡服第一百八十章 調回唐昧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戰勝於朝第五百二十七章 父子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失敗而歸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第八百二十八章 吳水盡赤第一千零一十章 一觸即潰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謀宋第三百四十二章 焚糧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一百四十八章 齊國退兵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百三十五章 初置司空第四十二章 初議軍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枝疏葉枯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第五百三十六章 決戰 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六百八十八章 鶡冠子第八百九十六章 看不清的未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子彘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裝暈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鬼神第二百四十八章 劍指張儀第五百四十七章 決策第九十九章 直面中軍第二百八十六章 求和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九十八章 跟我回家第五百章 射天鞭地第九百零六章 招禍避禍第三十八章 悲傷楚王第九百五十六章 調兵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形勢第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何以解憂第十一章 齊國之辯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劫掠第二十二章 再議變法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二十六章 使者第六百零一章 鼓舞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齊相周最第七百一十八章 廣告與封神第八百章 退意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直面羣臣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拒絕第九百二十五章 背叛第二百一十七章 休兵第三百九十章 齊越第七百八十一章 上庸之戰 終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第一千兩百一十章 心窄誤己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衆叛親離第七百一十三章 子牛子鼠第六百三十四章 了無音訊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事起第二百零三章 舉兵伐齊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九百四十七章 初議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十七章 咫尺天涯第八百一十八章 吳侯獻女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驚變第二百二十三章 麥君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七百五十一章 欲謀上庸第七十五章 昭滑說越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一百一十三章 宋國叛齊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絕低頭第一百八十五章 莊蹻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一百一十二章 關虎進籠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步步殺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單騎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七百四十八章 蜀國使者第六百五十一章 兵不厭詐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三十四章 犀首背鍋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