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應變之策

等景翠回到府中,頓時陷入憂慮之中。

今日他看到賓館那邊傳來的消息,便知道自己被屈原坑了,而且還陷入一個極大的麻煩中。

原本,按照屈原的說法,他向大王提出自薦的策略,試想招募散落各地的遊仕者的,尤其是那些剛剛被遺棄的門客。

只是,萬萬沒想到,大王的詔令才公佈半日,就出現一股令他驚慌的勢力,參與到考覈中。

其中許行的那些弟子還好說,左右不過二十多人。但是,那些墨家弟子則不然。楚墨的首領本來就擔任着楚國的工尹,這可是楚國的重要職位。

而且,工坊中,還充斥着許多墨家工匠,這些人許多人是墨家自己培養的,然後被工尹已齒投入工坊之中,還有一些原本是楚國的工匠,然後被墨家學說吸引,投入到墨家的懷抱。

可以說,墨家已經在楚國百工中站穩了腳跟。

而這次,若是在讓墨家弟子派往各地任職,讓他們前往各地發展墨家門徒···

景翠雖然對政事不怎麼敏感,但是這點嗅覺還是有的。

尤其是墨家的學說,本來對下層的百姓極具吸引力,而且對上層的吸引同樣也不小。昔日魯陽文君、陽城君等公室便是墨家學說的堅定支持者,朝中的楚惠王大臣穆賀等人,也是信奉墨家學說的,更有數位墨子的弟子在楚國任職。

是以,在這些人的支持下,楚國很快便成爲墨家的活動基地,墨家的中心便從宋國轉移到楚國,而墨家的第三代鉅子孟勝,也一直活躍在楚國。直到吳起之亂,楚國的墨家弟子包括鉅子孟勝在內,慘遭被楚肅王滅團於陽城。

即便如此,數十年前墨家鉅子前去秦國,墨家出現分裂的時候,楚墨依舊可以與秦墨齊墨爭奪墨家的正統地位。

這些情況,全都告訴景翠,楚墨的實力很強大。不提十年前爲楚國赴死的八百墨者,就是楚王在郢都城外劃給楚墨的那一塊地盤,以及這一次參與考覈的百餘人,就足以說明楚墨的分量極重。

這一份強大,景翠覺得或許已經危及他們公室在楚國的地位了。

接着,景翠又想起秦墨以及齊墨,頓時打了一個寒磣。墨家雖然三分,但是打斷了骨頭還連着筋呢!而且,楚國還是聯繫各國墨者的重要紐帶。

景翠可沒有忘記,三十年前,秦惠文王車裂商鞅,秦楚兩國關係緩和。恰逢墨家打算遊說秦惠文王,當時,墨者田鳩無法見到秦王,就是從楚威王手中借了一塊將軍印,以楚使的名義入秦的。其後,纔有墨家鉅子入秦一事。

若是楚墨在楚國得到重用的消息,天下各國的墨者紛紛前來楚國。

景翠可以預見,楚墨的實力還將進一步增長,這對他們這些楚國公族來說,這並非好事。

更何況,除了楚墨意外,陳軫的農家昨日也加入了考覈。

而楚國各大學派中,道家的實力還是最強的,更別說還有一個實力猶存的儒家。大儒陳良雖然死了,但是他的那些弟子們,還有不少人在。

若是各大學派全都參與進來···

想着,景翠猛然身體一寒,接着直接站了起來,在房中來回走動許久,突然大聲吩咐道:“來人,請大夫景邵前來一會。”

不久,依舊是這間房中,景翠將昨日報名的名錄遞給景邵,等景邵看完後,開口問道:“事到如今,已經出乎翠的意料之外,但是,此事大王已經知曉,大局已定,且爲之奈何?”

聽到景翠的話,景邵不停的扯着自己的胡續,他也沒有想到,原本只是景翠無奈的自救之舉,竟然演變成這樣。

只是,現在的情況,招賢一事已經停不下來,一旦停下,則整個楚國都將淪爲天下人的笑柄,而且還會得罪前來參與考覈各大學派。

可是,若是坐視不理,一旦這些學派在楚國站穩腳跟,並向朝中發起衝擊,這對公族的危害極大。

到時,公族再想保持在楚國的這種地位,那就難了。

想着,景邵一時頭大,不禁對各地的縣尹與封君充滿着怨恨。

原本大王就是讓他們舉薦一個賢才,結果倒好,他們心有默契的舉薦了一羣廢物,置大王與令尹的權威而不顧。

現在,令尹爲了自保,不得不另尋他策。

本想趁時間短缺,從郢都的附近的遊仕者中吸取一些人才,以保住楚國的顏面。卻不想將楚國的學派牽扯進來,如此,事情瞬間變失去掌控。

那些學派的人,可沒有一個好惹的,惹了他們,哪怕是當面噴一國之君,也是家常便飯,國君還得忍着,更何況是區區令尹!

只是,事已至此,該怎麼辦呢?

景邵皺起眉頭,低頭沉思苦想。

此時,景翠見景邵以手撫額,做出頭痛狀,不禁也將心給提了起來。

良久。

景邵才擡起頭來,然後一臉慎重的看着景翠道:“令尹,唯今之計,我等已經無法阻止此次的招賢。故,既然無法阻止,那麼我們就主動參與進去。”

“參與進去。”景翠一怔,遲疑的看着景邵。

景邵解釋道:“令尹,原本各大家族對大王要收回各地縣尹的權力,設置屬吏一事,並不支持。故而全都不支持,也不反對。”

“只是!”景邵一臉無奈的道:“現在的情況,如果我們繼續不支持,那麼這次招賢就將撇開我們。如果十幾年二十幾年後,各縣的縣尹大都是各家弟子,這對我們公族而言,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故,依在下之見,既然如此,不如我等也派出族中旁支中下等的子弟,參與這次的考覈,與各家相互競爭。”

“派出族中子弟···”景翠沉吟了一會兒,然後點了點頭。

景氏一脈是楚國數一數二的大家族,但是,景氏在楚國的資源依然是有限的,也無法將所有的子弟都安排在要害上,尤其是那些已經疏遠的旁支,就更是如此了。

與其讓他們自謀出路,倒不如讓他們參與考覈,如此,身爲主持此事的令尹,還能照拂一二。

想着,景翠便應道:“好,此事可行,稍後我就傳訊給族中各脈,讓他們發動族中子弟參加這次的考覈,還有,請邵前去拜訪各大家族,讓他們也發動族中子弟參與考覈。

這一次,我要讓大王知道,我楚國公族以及貴族人才輩出,完全不必向各大學派要人。”

“諾!”

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
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八百四十八章 明意 上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五百八十四章 弱智亂心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陳軫之死 下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水軍歪樓第五百零六章 維穩之策第六百一十一章 析邑攻防戰 上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八百七十五章 燕國慘敗第七百一十五章 墾荒招安第七十二章 驚聞莊子第一百五十六章 季子論楚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大宴羣臣第六百二十章 震怒第三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諧第九百三十五章 軍議第八百一十七章 瘋癲若狂第四百一十六章 田達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辭封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魚上鉤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戰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欲舉大事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公子彘拜師第三百二十章 戰起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兩國互市第四百二十二章 前夜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廷爭 下第九十四章 龍戰於野第七百二十六章 以德治國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如期而至第四百八十四章 公子之憂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大將軍趙雍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天子一怒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八百八十八章 兵發即墨第三百五十九章 陰雨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不公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四百六十二章 趙國宗室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陳舉之死第九十一章 韓軍敗退第二十五章 私情公用第九百一十章 五德終始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五百二十八章 獻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方向 上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所向第四百零七章 試探第四百五十七章 名分之爭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鼓動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一千零三章 夏澤無水第四百六十七章 秦趙之戰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處罰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四十九章 犀首入楚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七百九十章 趙國之亂第六百九十一章 強取強送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九十章 重賞三軍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抄家滅族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最後的朝議第九百二十章 戰爭之始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禮第九百六十一章 突圍而出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暗藏殺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另有算盤第一百八十四章 莊辛第四百七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二百九十五章 燕伐中山第九百六十五章 上書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自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對策